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选取如东县东凌垦区经自然脱盐后的轻中度盐土为研究对象,以邻近中高度盐土为对照,2014年5月~2015年4月定期采集0~20、20~40cm土样测定土壤盐分含量,探讨主要气候因子降水量、蒸发量、温度等对轻中度盐土盐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中高度盐土相比,轻中度盐土的土壤盐分含量无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点,且表现出缓慢的下降趋势。土壤盐分含量与降水量、蒸发量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其中相邻取样点间盐分含量的变化与这一期间的累积降水量在0~20cm土层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另外,降水量和蒸发量对0~20cm土层盐分含量的影响强度高于20~40cm土层。就温度而言,无论是平均气温还是积温与0~20、20~40cm土层盐分含量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其回归方程可用y=a+bx拟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盐生植物和秸秆覆盖对滩涂极重度盐土土壤养分和降盐效果的影响,为沿海滩涂土壤降盐改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4年5月在江苏沿海滩涂极重度盐土(盐分10g/kg以上)中开展秸秆和植被覆盖的田间试验,设置对照(CK,裸地)、种植碱蓬(PS)、15t/ha秸秆覆盖(SM-A)和30t/ha秸秆覆盖(SM-2A)4种处理,测定各处理0~100cm(即0~10、10~20、20~40、40~60、60~80和80~100cm)土壤各层的盐分含量、pH、水分含量和表层养分含量.[结果]与CK相比,1年后SM-A和SM-2A处理的滩涂极重度盐土0~100cm土壤盐分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下同),且其0~60、60~80和80~100cm土壤盐分分别降低96.0%、84.9%和55.8%以上;PS处理可显著降低滩涂表层土壤盐分含量,降低土壤盐分51.0%以上,但对20~80cm土壤盐分无明显影响.与CK和PS处理相比,1年后SM-A和SM-2A处理的0~100cm土壤pH和0~60cm土壤水分含量显著提高;与CK相比,桔秆覆盖处理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降低,但对土壤全氮、碳氮比和容重等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综合考虑降盐和培肥效果,秸秆覆盖处理结合适量有机肥施用可能是将来进行滩涂极重度盐土降盐和培肥改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主要土壤类型的镁素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测定9种土壤类型g4个土样,研究福建省主要土壤类型全镁和交换性镁(包括水溶性镁)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省土壤镁素含量较低。除盐土外,土壤全镁含量平均为0.33%,交换性镁含量0.82毫克当量/100克土。不同土壤类型全镁量高低顺序为:盐土>紫色土>水稻土>黄红壤、红壤>山地黄壤、赤红壤>山地草甸土>风沙土。交换性镁高低顺序为:盐土>水稻土>风沙土>紫色土>山地黄壤>黄红壤>赤红壤、红壤>山地草甸土。成土母质对土壤全镁和交换性镁含量有一定影响。土壤交换性镁与全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pH值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粘粒(<0.001毫米)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CEC)呈正相关,但不显著。以土壤交换性镁饱和度10%作为足量指标进行划分:盐土和风沙土镁素充足,水稻土有75%样点土壤不缺镁,紫色土有50%样点土壤供镁充足,而红壤性土壤有80~90%样点土壤缺镁,山地草甸土镁素都是不足的。  相似文献   

4.
<正>次生盐碱化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耕作灌溉措施及植被的变化而使好的耕作地变成“盐渍化”的过程。盐碱地根据土壤盐分含量和p H值高低分为盐化土与盐土、碱化土与碱土两种盐碱土壤类型,可溶性盐类(氯化物、硫酸盐和碳酸盐类)在土壤表层积聚得过多,盐分含量太高,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样带高寒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分布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沿青藏公路,以跨越山地荒漠、高寒草甸-草原和山地灌丛-针叶林等地带的样带为研究区域,在23个样点采集土样分析土壤有机碳(SOC)分布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在样带水平方向,不同植被下整个剖面的SOC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森林>灌丛>草甸>草原>荒漠;在垂直方向上,森林、灌丛和草甸植被0~10 cm土层SOC含量、草原植被20 cm以上土层SOC含量皆显著高于其下各层,荒漠植被各土层SOC含量分布均一.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降水是影响样带内SOC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随样带内水热条件的改善,降水对SOC分布的影响逐渐降低;降水和土壤粘粒对表层SOC分布的影响较大,土壤粉粒和砂粒对底层SOC分布影响明显.土壤容重和pH对SOC沿剖面分布的影响逐渐降低;植被生物量是影响不同植被下SOC分布的重要生物因子.  相似文献   

6.
以艾比湖流域风沙土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植被类型覆盖条件下土壤总盐含量、可溶性离子等指标进行测定,通过相关性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确定土壤盐分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植被覆盖下的风沙土土壤盐分含量较高,差异较大,总盐含量呈现强烈的空间变异特征;土壤中总盐含量与Cl-、K++Na+及SO42-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总盐含量与HCO3-的相关性最弱;土壤中阴离子以Cl-,SO42-为主,阳离子以K++Na+为主,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将其确定为盐渍化的特征因子。研究区风沙土盐渍化类型以氯化物-硫酸盐型和硫酸盐型为主,判断该区域风沙土的盐渍化类型为盐土。  相似文献   

7.
对南通市208个农田长期定位点土样的有机质与全氮含量进行统计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全市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含量比第2次土壤普查时明显提升,表现为1、2级土样占比大幅增加,而且二者存在明显正相关,不同农业区、不同类型土壤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不同。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精河县不同地形和土壤类型下的耕层土壤,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其盐分特征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冲、洪积扇平原上,从扇顶到扇缘耕层土壤盐分含量在逐渐增加;在不同土壤类型中,草甸土的盐分含量最大;其次是经过人们长期灌耕熟化发育成的灌耕土和潮土;然后是沼泽土和风沙土;最后是灰漠土、灰棕漠土、棕钙土和石质土。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自然因素对精河县耕层土壤盐分含量具有重要影响,而人为因素也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村镇水源地土壤中砾石对水分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重庆水库水源地坡地土壤中砾石对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砾石含量增加,扰动土水分特征曲线的幂函数拟合式的a值逐渐减小,b值逐渐增大.在垂直入渗和水平扩散中,随砾石含量增加,累计入渗(扩散)量逐渐减少,总入渗(扩散)时间先减后增,总入渗(扩散)率则相反;垂直入渗的饱和含水重量、沥水后含水重量、开始下漏时间、下漏稳定时间逐渐减少;任意时刻的入渗(扩散)率按Kostiakov入渗模型进行拟合,系数k随砾石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指数a则相反.在土壤蒸发中,砾石覆盖土样的初始含水量和累计蒸发量最小;61 h前,混合土样平均含水量随砾石含量的增加而减小;61 h后,砾石含量为30%土样的累计蒸发量增加相对缓慢,砾石覆盖土样的含水量下降相对减弱;蒸发结束时,累计蒸发量随砾石含量的增加呈减少趋势;砾石覆盖土样的含水量小于无砾石土样,约等于砾石含量为10%的土样.  相似文献   

10.
正盐碱土是指土壤含有可溶盐类,而且盐分浓度较高,对植物生长直接造成抑制或危害的土壤。从广义上讲盐碱土包括盐土、盐化土和碱土、碱化土。盐:由于地表蒸发将盐分积累在土壤表面;碱:由于离子交换吸附作用使得土壤阳离子过高,土壤呈碱性;由此可看出盐土与碱土的区别。盐碱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人为因素造成的是次生盐渍化。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地下水和地表水补给因素等。其中,北方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盐碱土幅员辽阔,改良价值较大。除了结合传统的盐碱土改良措施如农业技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盐碱土中不同灌水量对盐分的洗盐效果,选取滨海盐土、半漠境内陆盐土,通过回填土柱模拟试验分别灌水1.25、2.50、3.75、5.00 L,对2种盐碱土进行淋洗。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增加,2种盐碱土的淋洗液和不同层次土壤p H值、EC值呈下降趋势;当灌水量与土壤质量比超过1.5∶1时,增加灌水量,土壤盐分淋洗效果差异不明显,特别是盐分含量较低的滨海盐土。结合土壤淋洗液和土壤的p H值、EC值,灌水量与土壤质量比为(1.0~1.5)∶1为较适宜的洗盐用水量。盐分较高的半漠境内陆盐土土壤EC值的降幅高于盐分较低的滨海盐土,同时p H值降幅也较大。  相似文献   

12.
秦王川南部表层土壤盐渍化特征及其与植被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秦王川南部地区表层土壤含盐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遥感数据提取的NDVI值,研究了该地区土壤盐分的特征及其与植被发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内1/3样点存在盐渍化现象(含盐量在2~4 dS/m),仅部分局部地区属于中度盐渍化(QW11含盐量为7.09 dS/m);土壤盐分含量总体上呈现出由北至南逐渐增大的趋势;在样...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次在海岸带应用航片进行土壤判读。通过实地调查和航片研究,发现海岸带地理景观在航片上具有明显的影象特征,其中尤以海岸动力地貌和盐土植被在航片上最富有特征,而海岸地貌和植被与土壤的性质和分布又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在海岸带自然景观保留得比较完好的情况下,有利于从航片上提取土壤信息,从而可以建立比较准确的海岸带土壤判读标志;由此,制定了江苏省海岸带航片土壤判读检索表;根据土壤、地理景观和象片影象特征三者的相关性,可以从航片上判读土壤盐分含量范围,能较准确地勾绘出土种的边界,提高了土壤制图的速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14.
两种植被覆盖度下土壤水分和盐分的空间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裸地和植被覆盖地土壤剖面平均水盐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聚类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以奇台绿洲-荒漠交错带典型盐渍化地为研究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裸地和植被地土壤水盐都服从正态分布,土壤盐分均属中等变异性,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裸地土壤含水量属弱变异性,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植被地属中等(偏弱)变异性,具有较强空间自相关性.裸地的相关距离仅是植被覆盖地的1/10左右.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两者土壤盐分活跃程度变化依次为:活跃层、次活跃层和较稳定层.土壤水分的变化及其与盐分的关系则不一致,裸地是以受随机性因素影响较大的表层最为活跃,其与盐分的相关性也较差;而植被地是以中下层(60~80 cm)最为活跃,其与盐分呈极显著正相关性.[结论]由于随机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如植被、微地形等)的影响,两种植被覆盖度下的土壤水盐的空间变异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也反映出植被对土壤水盐分布及影响水盐分布的随机性因素均具有显著的作用力及反作用力.  相似文献   

15.
王勇辉  叶波  海米提·依米提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471-12472,12477
[目的]为艾比湖地区防风治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艾比湖流域的精河河下游河岸带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植被类型覆盖条件下土壤总盐含量、八大离子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研究区土壤次生盐渍化较重,总盐含量偏高,其中总盐与HCO3-、Ca2+、Mg2+、Cl-、K+、Na+含量存在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盐分离子按质量分数在土壤剖面基本上呈现出自上而下的垂直分异特点,盐分表聚性规律显著。在盐分组成中,阳离子以K+、Na+为主,阴离子以Cl-为主。[结论]研究区内土壤盐渍化严重,经盐渍化分级为盐土。  相似文献   

16.
以托克托县采集的非盐渍土为研究对象,向其添加盐渍土中常见的易溶性钠盐,采用便携式地物光谱仪SVC HR-1024,测定不同盐分含量的土壤的光谱反射率,构建了土壤盐分与高光谱信息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MLSR)的土壤盐分反演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种类及含量的盐分对土壤的光谱曲线影响不同,经Na2 CO3、Na2 SO4和NaHCO3盐溶液处理的土壤光谱反射率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加而增加,NaCl溶液处理后的土壤反射率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加而递减,且各土样反射率均高于未经处理的土样.(2)4种土样原始光谱数据与SSC相关性从高到低依次为:NaCl、Na2 SO4、NaHCO3、Na2 CO3:经过数学变换后,4种土样最大相关系数分别为:R'-NaCl(-0.895)、(R)'-Na2CO3(-0.781)、R″-Na2SO4(0.767)、(lgR)'-Na2CO3(-0.874):各土样根据相关系数所选敏感波段不同.(3)建模效果最好的是NaCl土样的一阶微分处理的PLSR模型,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71和0.764;MLSR模型中效果最好的为经对数一阶微分处理后的NaHCO3模型,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24和0.846.经验证,PLSR模型更适宜进行土壤盐分反演.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河上游荒漠河岸林土壤水盐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塔里木河上游荒漠河岸林不同覆盖度下土壤水盐分布规律的研究,为土壤盐渍化防治,干旱地区生态环境重建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对研究区不同植被覆盖度条件下(0~0.2,0.2~0.5与0.5以上)的盐渍化土壤进行分层取样,测定其盐分和水分含量,分析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水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同深度土壤盐分随覆盖度的增大呈现减少的趋势,相同土层以5月份盐分含量最高,4月最低;而土壤水分随覆盖度的增大呈增高的趋势,相同土层含水量随时间上没有明显的差异,含水量4月份稍高,6月稍低。在相同覆盖度条件下随着土层由浅到深盐分积累逐渐减少,表层0~60 cm 3个土层随时间推移盐分含量变化明显,其他土壤层次变化不大;而土壤水分与土层深度的关系不明显,随时间变化为4月份土壤含水量相对较多,6月份较低。在不同覆盖度不同土层盐分随水分含量变化规律为4月份覆盖度在0~0.2时,土壤盐分与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覆盖度在0.5以上时,土壤盐分与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他月份相关性不显著;因此,塔里木上游荒漠河岸林土壤水分、盐分的变化与覆盖度、季节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分析(英文)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分别采集旱地、水稻田和基地0~20cm表层土,对不同种植作物土壤中的Cr、Cu、As、Pb、Zn含量及污染状况进行分析研究。Cr、Cu、As、Pb、Zn含量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pH值测定采用Lp115型pH计,土壤污染状况采用内梅罗指数法进行评价。对比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全部土壤样品中As的含量低于陕西和全国的平均值,低于半数土样中Cr的含量高于陕西或全国平均值,超过半数以上的土样中Cu、Zn的含量高于陕西或全国平均值,所有土样中Pb含量高于陕西或全国平均值。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研究分析表明,以国家二级标准为评价标准,研究区土壤未受污染,土壤为清洁,土壤质量完全符合农作物生长条件,对农产品质量不构成威胁。与陕西省自然背景平均值相比,可以看出Cu、Zn、Pb3种重金属元素高于陕西省自然背景平均值,Cr、As2种重金属元素低于陕西省自然背景平均值,土壤受到了轻度污染,说明评价标准的不同,评价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农田土壤样品重金属元素污染现象与土壤利用类型明显相关。土壤中As的含量为玉米地水稻土荒地,Cr、Cu、Zn的含量为玉米地荒地水稻土,Pb的含量为水稻土玉米地荒地。可见,旱地相对水田更易积累重金属元素Cr、Cu、Zn、As。  相似文献   

19.
研究秸秆覆盖和植被(田菁)覆盖条件下滨海盐土土壤水盐的动态变化规律,为沿海滩涂盐碱地脱盐改良提供依据。本研究以含盐量6.98 g·kg-1的滨海盐土为研究对象,设置秸秆覆盖和种植田菁2种覆盖处理,以裸地为对照,研究不同覆盖处理对滨海盐土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盐分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下的土壤含水量(27.58%)显著高于田菁覆盖(26.70%)和裸地(26.61%),后两者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处理1年后0~20、20~40 cm土层的秸秆覆盖、田菁覆盖和裸地不同处理间土壤含盐量的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秸秆覆盖处理的脱盐率为田菁覆盖处理的2倍。回归分析表明裸地和田菁覆盖下土壤盐分含量与累积降雨量的关系可用二次多项式拟合,田菁覆盖下的淋洗方程(ECa/ECiDw/Ds间的关系)可用三次多项式拟合;而秸秆覆盖条件下土壤盐分含量与累积降雨量的关系、淋洗方程均表现为指数函数关系y=aebxP<0.01)。秸秆覆盖条件下滨海滩涂0~40 cm土层脱盐80%需要386.8 mm的累积降雨量。结果表明秸秆和植被覆盖技术在江苏滨海盐土可获得较好的脱盐效果,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吴江奇 《北京农业》2011,(15):178-180
对雅砻江流域植被进行系统分类,并结合样点分布对雅砻江流域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溶解性有机氮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在此证明了随着雅砻江海拔高度的增加,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溶解性有机氮含量越多;而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越偏碱性,即pH越大,土壤溶解性有机氮的含量就越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