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杂种小麦强优势组合选配规律的研究:Ⅱ.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6×16完全双列杂交的120个杂种F1及相应的亲本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性状不同亲本间或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有明显差异,同一性状不同组合或同一组合不同性状间特殊配合力也存在明显差异,所测120个组合各性状的杂种优势与特殊配合力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有些组合特殊配合较低,但仍可表现较强的杂种优势,经Gardne&Eberhart配合力模型分析,证明这些组合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中含有  相似文献   

2.
以15个茎瘤芥亲本为材料,按7×8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组合,分析茎瘤芥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同一性状不同亲本间及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存在较大差异。瘤茎产量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变幅为-29.88~13.48,其中显著或极显著正向效应值有5个,占33.33%。组配的56个组合瘤茎产量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变幅为-35.86~34.24,其中显著或极显著正向效应值有24个,占42.86%。在茎瘤芥杂种优势利用中,既要重视一般配合力选择,更要重视特殊配合力选择。瘤茎产量平均超亲优势为6.24%,变幅为-46.34%~77.22%,正向优势组合占64.29%,茎瘤芥亲本间瘤茎产量存在较明显的杂种优势。相关分析表明,瘤茎产量的超亲优势与特殊配合力间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且相关系数较大,说明可用特殊配合力效应预测瘤茎产量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3.
水稻筒叶恢复系配合力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对3个不育系×4个筒叶恢复系组配的12个杂交F1代的剑叶长,剑叶卷曲度,剑叶叶基角,倒2、3叶的叶长、卷曲度、叶基角,株高,穗长,结实率,着粒密度,包颈长,千粒重,单株产量等16个性状进行了测定,分析了组合和亲本的配合力。结果表明:所考查的农艺性状在参试组合间均达极显著差异;不同恢复系同一性状GCA的效应和同一性状不同恢复系GCA的效应有较大差异;同一组合不同性状间及不同组合的同一性状间的SCA相对效应值均表现出较大差异,表明各组合非加性效应具多样性;所配组合的竞争优势大小与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与亲本一般配合力之间的相关系数r=0.6735**,与组合特殊配合力之间的相关系数r=0.7912**。  相似文献   

4.
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个玉米自交系为母本,5个自交系为父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组配了35个杂交组合,对其产量及相关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结果表明:产量及相关性状在不同亲本间以及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效应存在着显著差异,同一自交系同一性状不同组合间特殊配合力也存在着显著差异,一般配合力低的自交系也有特殊配合力较高的组合出现。产量一般配合力较高的亲本为P4(济533)、P7(K1516)与P12(PH4CV)。在特殊配合力分析中,产量以P5(浚0566)/P12(PH4CV)特殊配合力最高,P5(浚0566)/P10(986)最低。百粒重、粒长、穗长与穗行数狭义遗传率较高,可在早代选择;穗粗、穗位高、轴粗与虚尖长狭义遗传率也较高,但这些性状对产量是负向效应,应综合考虑这些性状;产量与单穗重的狭义遗传率低,应在晚代选择。  相似文献   

5.
以7个玉米自交系为母本、5个自交系为父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组配35个杂交组合,田间和室内测定种子活力相关性状出苗势、发芽率等指标,进行配合力效应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结果显示,种子活力相关性状在不同亲本间、以及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同一自交系同一性状不同组合间的特殊配合力(SCA)也存在着显著差异;一般配合力低的自交系也有特殊配合力较高的组合出现.室内标准发芽试验分析中,一般配合力居前3位的自交系为K1516、SD9311、990;种子活力田间性状指标中,一般配合力居前3位的自交系为K1516、SD9311与990,二者结果一致.在特殊配合力分析中,田间测定活力指数以K1516/986特殊配合力最高,以万9086/24858-2最低.说明室内标准发芽试验活力指数的狭义遗传率较高,可在早代选择,而发芽势与发芽率的狭义遗传率较低,不宜在早代选择.种子活力田间测定各指标狭义遗传率较低,均不宜在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6.
胡麻两系杂交亲本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胡麻两系杂种优势的亲本配合力遗传基础,为胡麻两系杂交种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7份温敏型雄性不育系和11份国内外主栽油用及纤用亚麻优良品种为亲本材料,按照遗传交配设计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置77(7×11)份杂交组合,利用DPS软件分析两系胡麻杂交亲本14个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亲本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及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胡麻两系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其主要表现为加性基因效应遗传的性状有:株高、工艺长度、分茎数、分枝数、每果粒数、千粒重和含油率、油酸、亚油酸、硬脂酸、棕榈酸;同时受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效应共同影响的性状有:单株果数、单株产量和亚麻酸组分。主要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狭义遗传力大小顺序分别为:工艺长度>千粒重>株高>每果粒数>分枝数>单株产量>分茎数>单株果数;含油率>亚麻酸>硬脂酸>棕榈酸>亚油酸>油酸。亲本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在同一亲本(组合)的不同性状间和同一性状的不同亲本(组合)间存在较大差异,且亲本的GCA效应与SCA效应没有直接的关系。在供试的18份亲本材料中,不育系113S、16-1-1-2、24-1-1-1、T-11和1S,恢复系陇亚10号、天亚9号、轮选3号、Macbeth和AC Watson在某些农艺和品质性状上具有较突出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是较优的亲本材料。所组配的77份杂交组合14个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存在广泛的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优势大小因性状而异,其竞争优势与亲本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呈极显著正相关,且与亲本GCA的相关性多高于SCA,与恢复系的GCA相关性多高于不育系,强优势组合的特点是双亲或亲本之一具有较高的GCA效应,或具有较高的SCA效应。此外,亲本GCA效应,特别是恢复系的GCA效应对杂种优势的贡献要明显高于不育系。【结论】胡麻两系杂种优势表现与亲本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紧密相关,其亲本一般配合力(GCA),特别是亲本一般配合力(GCA)高的恢复系的选配,是组配强优势胡麻两系杂交育种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花生主要营养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配合力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白沙1016、东平立蔓、青岛小洋花生3个高脂肪、高亚油酸品种(其中白沙1016和青岛小洋花生为高蛋白质品种)和牟平兔子墩、五莲大粒墩、文登大粒墩3个低脂肪、高油酸品种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利用Griffing方法2,研究荚果产量、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氨基酸和脂肪酸组分等22个主要营养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多数性状一般配合力方差达极显著水准,而且大多数性状一般配合力方差都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说明由加性和非加性基因共同决定这些性状,而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显示,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效应差异较大,同一性状不同亲本间差异亦较大。同一性状不同组合间特殊配合力的变幅较大,而且一般配合力低的亲本间杂交也可以出现特殊配合力高的组合。  相似文献   

8.
利用5个普通玉米自交系和5个高赖氨酸玉米自交系,按Grifing方法4模式配制双列杂交组合,分析了杂交F1代籽粒性状的遗传表现和配合力效应。从平均值看,普通玉米较高赖氨酸玉米在籽粒密度、百粒重和穗粒重性状上普遍为高,而籽粒含水量较低。普通玉米和高赖氨酸玉米杂交F1代籽粒性状介于中间,但明显偏向普通玉米。以硬质粒普通玉米作亲本可以改良高赖氨酸玉米籽粒的缺陷。配合力分析表明,同一亲本在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有很大差异,同一籽粒性状在不同亲本间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也有很大差异。籽粒密度和籽粒含水量在遗传上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影响;穗粒重和百粒重同时受加性和非加性效应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杂交水稻亲本光合作用以及产量相关性状的配合力与遗传力,为杂交水稻高光效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3个恢复系和5个不育系为亲本,采用3×5NCII遗传设计,对光合作用相关的6个指标和5个产量性状进行配合力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组合间除胞间CO_2浓度差异达显著以外,其余指标和性状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除有效穗和穗长等性状受组合特殊配合力影响外,其余性状主要受亲本一般配合力的制约;光合作用相关指标的一般配合力与狭义遗传力差异不大,加性效应遗传较大,遗传稳定。恢复系RM222、R8319和GR8206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较高,通过杂种优势的分析,GR8206的杂种优势较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3个优质蛋白玉米自交系(♀)和5个优质蛋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按照NC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成15个杂交组合,对其主要性状的配合力、杂种优势及其间相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同一性状不同材料间,同一材料不同性状间其配合力效应表现复杂,存在不同效应大小和正负作用方向的差异,父本A粒深、容重的一般配合力均较高;母本2赖氨酸含量的一般配合力较高;组合3×C容重的特殊配合力较高。②小区产量与粒深、穗粗呈极显著正相关;赖氨酸含量与粗脂肪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粗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③赖氨酸含量、粗蛋白含量以超低亲杂种优势为主;粗淀粉含量以超中亲优势为主;粗脂肪含量以超高亲优势为主。  相似文献   

11.
陆地棉亲本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双列杂交方法,研究了6个陆地棉(GossypiumhirsutumL.)亲本材料有关产量性状的配合力、亲子关系和F1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所有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相同性状不同亲本之间以及相同亲本不同性状之间的一般配合力不同;同一性状不同组合之间,以及同一组合不同性状之间的特殊配合力各异;F1与双亲一般配合力及总配合力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产量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以籽棉产量、皮棉产量的杂种优势最高;555的一般配合力高且本身表现优良,是一个很好的高产亲本,可在棉花杂交育种及杂种优势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采用亲缘远近不同、品质性状差异较大的材料,对5个主要品质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主要品质性状存在一定程度的杂种优势。叶球Vc(维生素C)含量表现为负向优势,但利用优势育种途径有可能培育出Vc含量超高亲的杂种一代。粗纤维、心柱长、帮叶比和紧实皮主要表现为正向优势。同一性状不同亲本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不同,不同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也不同。1072是各种品质性状一般配合力都突出的优良自交系,1072×红-6为特殊配合力突出的优良组合。心柱长等5个主要品质性状均存在细胞质效应,育种中应注意正、反交差异。  相似文献   

13.
普通小麦光合速率、光合色素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普通小麦不同品种间旗叶光合速率、光合色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它们属于数量性状遗传,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控制。F_1代杂种优势出现低于低亲、超过双亲均值、超高亲等多种类型。参试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都有明显差别。筛选高光效种质资源是可能的。根据亲本的表现及其配合力选配组合,有可能育出综合性状好的高光效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不同环境下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6个含油量不同的甘蓝型油菜品系,按照Griffing方法Ⅰ配制30个正反交组合,加上6个自交系亲本,共36个组合,在四川雅安和安县两个试验点进行随机区组试验,对油菜籽含油量杂种优势及配合力进行分析,并观察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含油量在两个不同环境下大多数组合都具有明显的中亲优势,多数组合表现出超亲优势,含油量杂种优势在不同环境下表现有差异,但出现杂种优势的组合具有较高一致性。含油量的广义遗传力大于90%,狭义遗传力大于70%。各材料间的含油量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配合力也受环境的影响,但在不同环境下配合力的表现总体上一致。含油量反交效应达极显著。分析表明,高含油量杂交油菜选育应以高一般配合力的亲本选配为主。  相似文献   

15.
冬小麦沉降值的杂种优势表现和配合力的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丰产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差异不显著,而优质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达到极显著差异,各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方差达到了显著水平。内乡188、豫展1号、豫麦34、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都较高,平均优势正向优势的组合数远远小于负向优势,而超高优势均为负向优势,是理想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6.
大豆杂种产量和品质性状早世代优势和亲本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黄淮地区一组优良大豆亲本早世代(F1~F3)产量与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和自交衰退表现,分析杂种早世代亲本产量与品质性状配合力的变化特点,为大豆杂种品种和家系品种选育的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来自黄淮地区及美国的8个大豆重要亲本及其组配的28个双列杂交组合为材料,以中亲优势率、超亲优势率作为杂种优势的指标,以自交衰退率作为自交衰退的指标,采用DIALLEL-SAS05软件进行多世代数据的联合方差分析和配合力分析。【结果】(1)黄淮地区大豆亲本间产量性状普遍存在杂种优势和自交衰退现象,产量优势最大,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次之,百粒重无优势。F1 杂种优势大的性状,其F2、F3自交衰退率一般也较大。生育期及品质性状(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杂种优势不明显,自交衰退也不明显。(2)大豆产量存在显著的一般配合力×世代和特殊配合力×世代的互作,杂种F1表现配合力高的亲本不一定在后代表现出高配合力。亲本品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世代和特殊配合力×世代的互作效应不显著,由杂种一代的配合力预测杂种后代的可靠性较高。(3)亲本本身产量性状的的高低不能估计其一般配合力效应。但亲本本身蛋白质、脂肪含量的高低是估计其一般配合力效应的重要指标。【结论】黄淮地区大豆亲本间各性状中以产量的杂种优势最大,自交衰退率也较大,不宜直接利用杂种二代。杂种优势利用和杂种后代家系选育可能有不同的最佳亲本和组合。杂种早世代开始对籽粒蛋白质与脂肪含量进行定向选择,有利于及早提高后代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用9个家蚕品种组成5×4不完全双列杂交,估算家蚕10个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结果表明:(1)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均达极显著,杂交组合间9个性状的特殊配合力达极显著水准;(2)同一品种在不同性状上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差异明显;(3)对于不同的性状,一般配合力在品种间变动范围也不尽相同;(4)同一杂交组合在不同性状的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差异显著;(5)茧层量、茧层率、茧丝长、一蛾产卵量狭义遗传力较高;全茧量、缫折、解舒、解舒丝长较低,对NPV病的敏感性的狭义遗传力特低。  相似文献   

18.
选用6种不同细胞质类型的10个不育系和10个恢复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100个组合,按细胞质类型分类,对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的单株有效穗、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等5个性状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单株产量和千粒重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影响,基因加性效应的作用大于非加性效应,结实率主要受基因非加性效应的影响.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6个性状主要受不同细胞质类型一般配合力的影响,单株有效穗和单株产量主要受恢复系一般配合力的影响.单株有效穗、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产量7个性状的狭义遗传力较高,结实率性状的狭义遗传力较低.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和同一性状不同亲本间的一般配合力表现也有较大的差异.特殊配合力在不同细胞质类型所配杂交组合间及同一细胞质类型杂交组合不同性状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玉米自交系果穗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6个玉米自交系进行双列杂交,获得15个杂交组合。利用格列芬方法4模式(1)对果穗性状(即单株粒重、百粒重、单株有效穗长、单株有效穗数穗粒行数、单株粒数)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进行估算,主要结果如下:1.果穗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为特殊配合力方差的1.27—11.88倍说明6个性状的遗传均以加性效应为主,它们之间仅是程度上的差别。其加性效应的大小顺序为百粒重、单株有效穗长,穗粒行数、单株粒数、单株穗数、单株粒重。2.一般配合力效应在同一性状不同的亲本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同一亲本的各个性状之间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差别也很大。亲本的大多数性状,如果一般配合力达显著水平,用它们组配杂交组合,可能产生高的特殊配合力效应。3.特殊配合力效应在同一性状不同组合间有很大差别,在同一杂交组合内各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差别也很大而且在同一杂交组合内大多数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高,其单位面积的产量也高。4.在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特殊配合力的方差分析,以矮广_9、获白、黄早_4 为最优亲本自交系,用它们组配的杂交组合都有高的特殊配合力效应。  相似文献   

20.
利用5个品质亲本与7个农艺亲本杂交组成5×7 NC Ⅱ设计,分析了普通小麦品质及其它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表明:1.杂种优势:产量及产量性状具有较大的正向杂种优势。籽粒蛋白含量、面筋含量及沉淀值等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低于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其中籽粒蛋白含量和面筋含量主要表现负向优势,而沉淀值主要是正向优势。2.配合力:籽粒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千粒重、株高及有效小穗数主要受基因加性遗传效应影响。沉淀值、单株粒重及单株粒数既受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又受基因非加性效应的影响。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内双亲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因性状不同表现有很大差异,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同亲本本身的发现没有必然的联系。讨论了配合力在亲本选配中的作用,并对参试亲本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