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增殖培养中生长一致的单芽接入相同的生根培养基(1/2 MS+IAA 1.0mg/L+IBA 0.5mg/L)中,比较10个无性系组培苗生根性能。结果表明,3个无性系生根率90%以上,平均根数3.7条/苗以上,根长3.1cm以上;4个无性系生根率在50%~80%;其余3个无性系小于50%,平均根数2.1条/苗以下,根长不足1.0cm。苗高与生根率、生根数和根长的相关性随不同无性系表现不一,但苗高总体平均值与生根率呈极显著相关,与生根数和根长呈显著相关。本研究为及时调整无性系增殖规模,最大限度开发生产潜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杉木无性系扦插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杉木无性系扦插苗的生长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无性系插穗属混合生根型;不同无性系插穗形成愈合组织的多少、生根快慢、成活率、生长量均存在着显著差异;苗高生长量只出现一个峰值(8~9月间),下半年生长量占全年总生长量85%以上。应用计算机对观测数据资料进行逐步回归,筛选出影响各无性系扦插苗高生长量的主导因子是,速生期天数和根长。对扦插苗的抚育管理、苗期选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日本落叶松嫩枝扦插生根率、生根量、根长、苗高等生根、生长性状的统计分析表明,不同家系或家系内不同单株(无性系)之间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也显示出不同的相关关系,采用多变量复回归分析法,建立了日本落叶松苗期选择指数公式,初选出18个较好的无性系,同对照相比,平均苗高和均根长差异不大;平均指数提高了12.7%。平均生根量和生根率分别提高了17.5%和57.3%。  相似文献   

4.
通过三年连续对杉木无生育系苗试验的实践,所采取的育苗技术是成功的。不同的无性系生长差异明显,用于杉木无性系育苗的穗条应是采穗圃的优良无性系的萌条。同时只限使用带顶芽的穗条,这样的穗条生根早、生长快,一般扦插后35~40天即生根抽新芽,且能直立生长,不偏冠。扦插的最佳季节为上年11月至次年3月,成苗率达90%,大部分达I,II级苗,当年扦插当年能上山造林。  相似文献   

5.
4种内源激素在中美山杨组培生根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生根率差别较大的中美山杨4个杂种无性系生根过程中4种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各无性系初始内源IAA、ZR含量与试管苗生根率呈正相关,初始内源ABA、GA含量与试管苗生根率呈负相关;内源IAA水平在生根的早期有一个峰值,其出现的时间与生根时间先后一致,并且峰值高低与生根率高低呈正相关;在根原基形成过程中ABA浓度不断的降低,待不定根生成后各无性系变化规律不同;在根原基形成分化期ZR含量呈上升趋势;生根率不同的无性系在生根过程中内源GA含量低且变化幅度小,对生根影响作用较小。通过相关性分析证明,诱导生根第0天IAA含量与生根率的相关关系最大。  相似文献   

6.
对木麻黄优良无性系去枝、留枝及其在育苗造林中的生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木麻黄优良无性系去枝和留枝苗的生根率差别不大,都在88%以上;多枝容器苗地径、苗高、成活率好于去枝,差异极显著。造林后3年调查,留枝苗生长更快,长势更好,胸径、树高及保存率与去枝苗相比差异显著。建议生产上应采用木麻黄优良无性系留枝苗在造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以陈山红心杉[Cunninghamia lanceolate(Chenshan-red-fir)]无菌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无性系、基本培养基、生长素、有机添加物等因素对芽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组培苗生根诱导率有差异,有机添加物对诱导生根影响不大,陈山红心杉组培苗诱导不定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NAA0.5mg/L+IBA 1.0mg/L+20g/L蔗糖+7g/L卡拉胶,其不定根诱导率达88.3%,平均生根数4.12条。  相似文献   

8.
建立巨桉优良无性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选用28个巨桉(Eucalyplus grandis)优良无性系茎段进行组织培养,从中筛选出适合于组织培养的3个试管无性系,研究表明不同无性系在启动、丛生苗的发生、有效苗的诱导及壮苗生根等试管繁殖过程中上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李云  王树芝  田砚亭  钱永强 《林业科学》2004,40(3):75-79,i002
对四倍体刺槐无性系试管苗不定根的诱导进行了研究。采用 32 析因设计、二次回归正交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在培养基中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NAA和IBA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通过统计分析选出四倍体宽叶刺槐无性系的最适生根培养基是 1 2MS IBA 0 4mg·L- 1 NAA 0 2 5mg·L- 1 蔗糖 2 % 琼脂 0 6 % ;并对四倍体刺槐无性系试管苗不定根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解剖观察 ,结果表明试管苗嫩梢无潜伏根原基 ,不定根由诱生根原基发育形成 ,诱生根原基源于髓射线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相似文献   

10.
不同植物生长素对按树不同无性系组培生根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江平 《广西林业科学》2003,32(1):50-50,55
从再生植株的途径来看,不同激素水平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的发生和根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不同生长索的选择对不同核树无性系组培生根的影响试验,选出3种无性系最佳生根配方。  相似文献   

11.
以野生耐盐变异柽柳植株的萌动芽为材料,进行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浓度对萌动芽生长、生长芽分化、不定芽生根的影响及试管苗的移栽、扦插、移植试验,成功建立了耐盐野生变异柽柳植株的无性系。结果表明:MS+BA 0.1 mg.L-1+GA 0.5 mg.L-1+IAA 0.2 mg.L-1是暗培养条件下培养芽生长的理想培养基;MS+AgNO31.0 mg.L-1+BA 1.0mg.L-1+NAA 0.1 mg.L-1是不定芽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2MS+IAA 0.4 mg.L-1是试管苗生根培养的理想培养基;移植到海边沙滩上的试管苗保持了耐盐变异性状,并且生长旺盛,根系发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生物技术方法,开展柳杉的组织快繁技术研究,为柳杉优良无性系的增殖扩繁和优良品种的推广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以柳杉不同无性系无菌苗的嫩茎为外植体,采用激素种类及其浓度的L9(34)正交设计方法,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6个柳杉无性系植株的芽增殖能力和3个柳杉无性系植株的生根能力进行比较。【结果】6个柳杉无性系均能形成丛生芽,但不同无性系的芽增殖能力有很大差异。精1#无性系不定芽增殖系数最高,为5.00;011#,3#和70#无性系的芽苗颜色翠绿、健壮,芽增殖水平也较高;而59#和68#无性系的芽增殖系数为3.10和3.28,芽增殖效果较低,生长状况较差。对6个无性系芽增殖系数方差分析结果显示,6-BA及其与NAA的交互作用均对柳杉精1#无性系芽增殖能力有极显著影响,而NAA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精1#无性系芽增殖的影响不显著;而另5个无性系011#,3#,59#,70#,68#,6-BA、NAA以及2种激素的交互效应均对各自的芽增殖系数有极显著的影响。柳杉不同无性系在芽增殖中起主导作用的激素类型亦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柳杉011#、精1#、3#以及70#无性系芽增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子是6-BA;而在柳杉59#和68#无性系芽增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子是NAA。3个柳杉无性系诱导出不定根,但不同无性系的生根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011#无性系的生根率、平均根数以及不定根形成能力在3个无性系中均处于最高水平,根长多处于2~3 cm范围内;70#无性系的生根率次之,但平均根数和不定根的形成能力均不及3#无性系,70#无性系的根长以2.5~3.5 cm居多;而3#无性系的平均根长达到4 cm以上,但生根率较低,为75.6%。【结论】对柳杉不同无性系的芽及根诱导差异的分析表明,柳杉无性系植株的芽增殖能力和生根能力均受到遗传基因的控制。柳杉不同无性系的组织培养再生能力对培养基类型及植物生长激素种类和配比的要求,有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根太阳对几种桉树组培瓶苗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丽琼 《桉树科技》2007,24(1):22-24
使用3种不同浓度的根太阳生根剂,接种3个不同的桉树无性系,生根结果表明:根太阳生根剂对桉树瓶苗生根有利,与对照相比生根率提高,根系发达,根量增加,特别是1.0ml.m-3和1.5ml.m-3两种浓度效果最明显,GL9和DH32-29的根系比对照发达,EC18生根率不仅提高了近25%,而且根系根量都比对照好,可见根太阳生根剂用于桉树组培瓶苗生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湿地松无性系针叶束育苗生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二年生的湿地松针叶束繁殖在水培条件下,能获得90%以上的生根率和大田移栽80%的发芽率,当年即可用于造林。为了使该项技术用于松树的无性系选择和无性系造林,近年来,我们从1—2年湿地松、火炬松的优良家系、杂交种和优良种源中,按一定的标准差选择超级苗繁殖,并建立了无性系测试林。同时,对几种松树无性系针叶束生根规律进行了探讨,取得了好的进展。本研究采用幼化和多种相应的措施,对6—8年生湿地松无性系繁殖试验,其生根率已达到或接近一年生苗的水平。本文仅就湿地松无性系近期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杨树生根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的生根方法棗水培和沙插,对同一批杨树无性系进行了生根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一些杨树无性系生根性状变化明显,而大多数杨树无性系则表现出较为稳定的生根特性.因此,认为在测定新杨树无性系生根特性时,水培的项目数据并不一定能全面代表该无性系在其他立地条件下的生根特性.  相似文献   

16.
在8株速生的一年生花旗松(Pseudotsuga menziesii(Mirb)Franco)实生苗上,于5月龄和7月龄进行平茬,每株取得的插穗扦插成活的最少28株,最多82株,平均为45株。用生长激素预处理,对插穗最终生根的百分率无影响,但能有效地加速根的生长,并可促进以后无性系分株新梢的伸长。在一个生长季节之后,无性系之间的差异是很显著的。成活的插穗几乎与实生苗生长一样迅速(4.8比6.0毫米/周),在生根期末之前,除了有一些扦插苗最初装着直立生长的形态外,大部分呈斜向生长。试验表明,这是一种作为迅速繁殖无性系试材和优良遗传基因型的有希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水曲柳扦插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描述了水曲柳的扦插技术。试验表明,用优树扦插后生长的嫩枝做插条,其生根率可提高30%左右,激素具有促进插条生根作用,不同的无性系生根率差异很大,秋季栽植扦插条生根率可达70%。  相似文献   

18.
杉木优良无性系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开展杉木优良无性系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在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开展了杉木外植体清毒、无菌材料增殖试验、无菌材料生根试验、瓶苗移栽等方面的研究,繁殖了一批苗木。试验结果表明,杉木不同无性系在同一培养基上增殖表现差异显著;杉木优良无性系I不定芽增殖比较好的配方是0.5MS+6BA0.2mg/L+NAA0.2mg/L,生根诱导较好的配方是GGR60.4mg/L+根太阳1.2mg/L;无性系D比较好的生根诱导配方是IBA0.4mg/L+根太阳1.4mg/L。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以凌霄的生长点为材料,对生长点的生长、不定芽的分化、试管苗的生根及继代、试管苗的移栽与扦插等进行了研究,完成了凌霄的组织培养,建立起凌霄的无性系。结果证明:1/2MS+IAA0.3mg/L+NAA0.1mg/L是凌霄生长点生长培养的理想培养基;MS+BA1.2mg/L+IAA0.2mg/L+NAA0.1mg/L是凌霄不定芽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3MS+IAA1mg/L是凌霄试管苗生根培养的理想培养基;炉灰渣是凌霄试管苗移栽和扦插的理想基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不同种类培养基及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对4个尾巨桉无性系幼苗进行处理,以了解各因素对其生根的影响,为尾巨桉的离体快繁及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来自尾巨桉同一杂交组合,亲本相同但生根能力不同的4个无性系(EC262、EC264、EC269和EC272)为试验材料,设4因素4水平16个处理的正交试验,培养30 d时对其生根率、生根量、平均根长、最长根长等生长指标进行测量,并评估其生根性状,最后利用极差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进一步评价。[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培养基类型及无性系均对植株生根的效果具有极显著影响。4个无性系在不同处理下均可生根,生根率在7.5%~55%之间,平均根数介于1~3.27之间,平均根长在1.95~5.02 cm之间,最长根长在2.18~7.03 cm之间,生根性状评分介于27.78%~75.75%之间。极差分析表明:代表生根前期的根系发生能力的生根率及生根根数,主要受无性系的影响;而代表后续根系质量的平均根长、最长根长及生根性状评价,培养基的作用超过了无性系起了更重要的作用。[结论]在尾巨桉4个无性系生根初始阶段,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