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科学划分水土保持防治分区并针对分区特征提出水土流失防治模式,对指导地区水土保持工作至关重要。以六盘水市为研究区,总结六盘水市水土流失防治经验及模式;基于3S技术平台,选取水土流失比例、岩溶面积比例、平均高程、坡耕地面积比例、林草覆盖率等5个定量指标,地质条件、地貌类型、气候类型、土壤类型等4个定性指标进行六盘水市水土保持防治分区;在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的基础上,提出适合于各区域的水土保持模式,为岩溶山区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吉沙水电站建设项目为例,通过调查和定位观测,对水电站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特点进行分析,对不同分区和不同时段的水土流失分布特征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工区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特点不同;项目区建设期年均土壤流失量呈增加趋势,建设后期和植被恢复期年均土壤流失量减小;不同分区土壤流失量以施工公路最大,石料场最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国电宿迁2×660MW机组工程为例,通过对本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现状的了解,在全面勘察和分析的基础上,将本项目划分为7个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厂区、码头区、厂外工程区、进厂道路区、灰场区、供电线路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并就各防治分区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为该地区同类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红寺堡灌区的水土保持监测为例,在分析不同工程部位的水土流失特点的基础上,划分了扬黄灌溉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类型区。在此基础上对以风力侵蚀为主的水土保持监测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各监测分区施工过程中土壤侵蚀量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区因开发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呈逐步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掌握新疆景区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规律,综合考虑该区自然条件和项目工程特性,结合当地水土保持监测实践经验,通过采用地面观测和调查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设置水蚀径流小区、简易测钎小区等地面观测设施,进行了新疆景区公路水土保持监测研究与实践,旨在为新疆景区公路工程科学、有序地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输变电类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近5年江苏省典型输变电类生产建设项目进行实例研究分析,探讨不同建设阶段、不同防治分区、不同水土保持类型区条件下的水土流失强度特点,以期揭示江苏省输变电类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及规律,为今后的水土流失防治和水土保持监测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工期是水土流失强度最大的建设阶段,塔基施工区是水土流失强度最大的防治分区,丘陵区是水土流失强度最大的水土保持类型区,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5630.00、5920.00、6690.90t/(km2·年),蚀侵级别均为强度。此外,利用EXCEL、SPSS软件,对不同水土保持类型区内输变电项目线路长度与水土流失总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在详细了解 G219线新藏公路支线巴嘎至普兰(斜尔瓦)公路改建项目所处的西部脆弱环境条件的基础上,依照水土保持有关法律及规范,确定了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范围和防治分区。结合工程设计及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预测了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及危害。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工程体系以及相应的分区防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公路建设具有涉及地貌类型丰富、土石方开挖量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会导致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及水土流失.干热河谷具有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因此其公路建设中水土保持具有特殊性.以溪洛渡水电站S307泸盐路南田至坪头段复建公路水土保持植物措施配置为例,结合干热河谷植被恢复技术研究及公路水土流失的特点,从路基、弃渣场、临时工程3个方面探讨干热河谷公路施工中植被恢复的设计,以期为同类型的公路水土保持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新平县是云南中部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向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植被过渡区,也是云南中部高原向南部哀牢山纵谷区过渡区.从新平县水土流失现状入手,分析了水土流失成因,介绍了新平县水土流失治理体系.认为水土流失防治是水土保持社会保障和技术保障两大体系不断建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姚家山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灌溉等任务的重要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对地方经济发展,优先开发绿色能源,解决农民燃料和改善农村能源结构问题,改善辽宁省东部山区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重要意义.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和项目建设后产生水土流失问题,为了保护主体工程的安全,维护和提高项目区乃至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采取有效的水土流失预防与治理措施,笔者结合水库工程的特点,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水土流失预测方法,利用分区的防治方法,因害设防,合理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对项目主体工程的顺利开工与建设以及提高周边的环境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航空像片和SPOT-5卫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利用“3S“技术对勉县至宁强高速公路的生态本底进行调查,快速而准确的得到本区域生态本底类型,该方法时间短、现势性好、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影响山区公路工程建造环境的地质和地理条件,提出了环境级别问题,选出了岩溶发育率﹑钻孔岩(土)体芯采取率﹑软化特性﹑地形和坡度等5个关键因素作为建造环境分类的指标.基于隶属函数分段构造方法和等效性原理,确定了各因素的隶属函数形式.引入粗糙集理论中的知识依赖度和重要度原理,提出并建立了分类指标对于环境级别模糊权重的客观性确定方法.将分类指标﹑隶属函数及模糊权重计算三者结合,构建了山区公路工程建造环境级别的模糊评价方法.采用该方法分析了某工程场地,所得结论成为该工程建设决策的重要依据,展示了该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现状及公路生态绿化用地类型分类在公路生态绿化与生态绿化评价工作中的意义,在公路等级确定的基础上,首先按照路域大地形、大地貌变化,将公路生态绿化用地类型划分为平原区公路绿化用地和山丘区公路绿化用地两大类,再根据公路用地范围路基横断面、平曲线、竖曲线结构形状,将公路生态绿化用地类型划分为16个小类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获取更高效、准确的土地利用自动分类方法,为后续的高原山区土地利用分类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方法  选取中国典型的高原山区云南省大理市为研究区域,以Sentinel-2A影像为对象,提出一种面向对象特征的决策树分类方法,并将此方法分类结果与传统的ISODATA法和最大似然法土地利用分类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  ①面向对象特征的决策树方法分类结果在空间分布和各地类的面积统计方面都优于ISODATA法和最大似然法,与研究区实际土地利用面积数据更为接近;②在大理市,最大似然法在水体和林地的提取上适用性较好,而面向对象特征的决策树分类方法在农田、草地、建设用地和其他这些地类的区分上适用性更强,且在冰川积雪的提取上也有更好的提取效果;③相比与传统的ISODATA法和最大似然法分类结果精度,面向对象特征的决策树分类方法可进一步提高分类精度,总体分类精度可达90.20%,Kappa系数为87.95%。  结论  相较于传统的分类方法,先粗分类再进一步细分类的分类思想,可避免区域之间的混淆问题。面向对象特征与决策树相结合的组合分类方法在高原山区有着更好的适用性,可以有效提高高原山区分类精度。图3表7参26  相似文献   

15.
贵州喀斯特山区季节性干旱特征及对策:以桐梓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具有喀斯特山区典型代表性的桐梓县为例,采用28年(1980-2007)全县气象数据,分析了当地的气候基本特征及土壤季节性干旱特征,结合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开展的旱地集雨、设施灌溉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与种植业结构调整示范,提出了适合贵州喀斯特山区的集雨抗旱技术措施,为进一步在桐梓县开展农业水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提供了坡耕地坡面防护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以S505公路建设项目为例,提出了对该源头水保护区的相关保护措施和对策:对弃土方案和沥青混凝土供应方案进行了优化调整,不设取土场,取消了1处弃土场、2处拌合站及1处施工营地(均位于饶河源头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区),从而避免对该源头水保护区的环境影响;公路不在源头水保护区设取弃土场、施工营地、拌合站等,预制场设在拟改建公路红线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以四川省仪陇县为例,解析了丘陵山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原有田间基础设施薄弱;现有丘陵山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体系不健全;土地权属调整困难;新建项目区耕地质量不均衡,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增加;建后管护机制不健全。提出了解决对策:从政治保障、经济支撑、科技带动等多方面着手,进一步优化布局、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形成合力,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预期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8.
干旱对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治理区土壤动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干旱对贵州典型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治理环境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和数量分布的影响,在2010年贵州干旱的背景下,于4月分别对贵州毕节喀斯特高原山地、贞丰喀斯特高原峡谷和清镇喀斯特高原盆地地貌类型的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并与2009年同期在相同生境下的3个研究区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和数量分布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清镇、毕节和贞丰3个研究区土壤动物类群在2009年4月为4门12纲24目,个体总数3139只,而在受到干旱影响的2010年4月则为2门8纲17目,个体总数1 031只。干旱导致喀斯特石漠化脆弱生态环境下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总数量减少,其中个体数减少幅度最大的是弹尾目和蜱螨目等占优势的中小型类群,其他种类也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土壤动物个体总数的水平和垂直分布明显下降,多样性、均匀性、优势度和丰富度指数急剧降低。  相似文献   

19.
宁夏南部山区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一部分,是我国水利侵蚀一级地区。在这一地区进行平田整地、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和生态防护林工程等土地整理工程,若实施不当,极易发生水土流失现象。文章提出了土地整理工程要合理安排工期,合理取、填土并做好防护措施,优化各工程实施方案,采取相应生物措施,制定行之有效水土保持方案等措施,使土地整理项目为宁夏南部山区产生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以延安市为例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建设进行了分析,提出从处于不同空间格局的市区中心、城郊结合部、郊区农村的社会功能、人为活动影响、生态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出发,城市森林建设从市区中心到郊区应建立3个绿化生态圈,第一圈是城市防污调气美化生态圈,第二圈是近郊美化、防护、农林果生产带生态圈,第三圈是远郊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风沙防护、林果生产林生态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