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井茶机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学文 《中国茶叶》2001,23(3):8-10
一、原料选择 选用适制龙井茶的品种,按标准采摘鲜叶.机制高档茶,采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的鲜叶,芽与叶的夹角小,芽长于叶,长度2.5~3.0cm;中档茶采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的鲜叶,芽与叶长基本相等,长3.0~3.5cm;低档茶采一芽二叶和一芽三叶初展的鲜叶,叶长于芽,长度3.0~3.9cm.  相似文献   

2.
龙虾茶龙虾茶产于湖南省大庸县境内的袁家界、插旗峪等茶场。这里群山环抱,溪谷纵横,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常年多雾,土地肥沃,适宜茶树生长。龙虾茶于“清明”之后、“谷雨”之前采制,芽叶标准必须是一芽一叶初展,芽长3毫米左右,叶与芽等长或略长于芽,芽叶肥嫩完整。严格坚持六不采:雨水露水芽不采、紫红色芽不采、空心芽不采、虫斑病伤芽不采、细长芽不采、蒂把过短的芽不采。龙虾茶属绿茶类,鲜叶采回后  相似文献   

3.
《中国茶叶》2008,(6):40-40
通过测定茶树特异性紫芽品种芽叶的茶多酚、儿茶素及其各组分、黄酮类、花青素的含量,探讨紫芽品种芽叶中多酚类物质组成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紫芽品种茶树芽叶中的花青素含量与芽叶紫色深浅关系密切,芽叶紫色程度越深,花青素含量越高。深紫品种的花青素含量约为浅紫品种的5倍,常规品种紫色芽叶中的花青素含量为其正常黄绿色芽叶的2.46倍。紫芽品种茶树芽叶中的茶多酚总量、黄酮类、儿茶素总量及儿茶素各组分的含量与芽叶紫色深浅均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4.
君山银针竖立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君山银针冲泡时芽头竖立过程进行了仔细胞,测定了芽头几何特征与竖立时间,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芽头竖立的原因是由于芽柄吸水速度快于芽身,从而导致芽头重心变化所致;芽身的完整性、芽柄的有无和芽柄维管束的通畅情况是决定芽头能否竖立的重要影响因素,而这些因素又受到采摘标准、加工技术的制约;芽头的几何特性主要影响芽头竖立时间的长短,芽身长/柄长、芽柄宽与芽头竖立时间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无刺卡因、巴厘和珍珠3个菠萝品种吸芽苗冠芽的变异情况,结果显示:无刺卡因冠芽全为单冠芽,巴厘和珍珠则存在冠芽变异,其中珍珠发生冠芽变异显著高于无刺卡因和巴厘,主要是因为珍珠的复冠率显著高于无刺卡因和巴厘,但3个品种鸡冠状冠芽发生率的差异未达到显著.利用从巴厘和珍珠中发现的3株鸡冠状冠芽及其母株再次繁育成苗,所有鸡冠状冠芽苗成熟时均未再现鸡冠状冠芽表型,表明鸡冠状冠芽不能稳定遗传,受环境影响.然而珍珠鸡冠状冠芽母株的吸芽苗却又再现复冠和鸡冠状冠芽.再次表明品种珍珠的吸芽易于产生冠芽变异.  相似文献   

6.
研究调查了不同代数蕉园中的吸芽生长情况,并对台风后两种不同倒断形式的香蕉吸芽高度、叶片数等指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吸芽的生长受蕉园代数、球茎等因素影响,其中连根倒类型植株的吸芽数、吸芽高度、叶片数都低于半倒类型的植株,同时,不同代数蕉园吸芽生长情况不同,生产中宿根蕉园应注重适当留芽。  相似文献   

7.
6-BA浓度及基因型对大豆胚尖诱导丛生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吉林35、吉林47等5个大豆品种为材料,胚尖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浓度6-BA对丛生芽诱芽率和平均芽数的影响,同时测定吉林35在胚尖诱导丛生芽的过程中对潮霉素的耐受性.结果表明:3.0 mg·L<,-1>6-BA浓度下吉林35的诱芽率最高,综合考虑丛生芽诱芽率和平均芽数2个性状,吉林35更加适合于大豆胚尖再生系统;在遗传...  相似文献   

8.
芽用大豆品种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芽用大豆品种的育种目标、芽用特性的遗传变异、性状改良与技术、后代选择方法、国内外芽用大豆育成品种概况等进行了综述,并展望大豆种质资源芽用特性的鉴定评价与利用、芽用特性的遗传规律研究,品质育种技术综合运用等的研究方向,为芽用大豆的品种选育提供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9.
陆地棉芽期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陆地棉芽期进行0、2、3、7、10、14、22、24h的自然风干处理,并对芽期的抗旱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棉花芽期干旱处理2~3h后,3d出苗率下降了35%~50%,棉花芽期干旱处理2~3h的3d出苗率可以作为鉴定棉花芽期抗旱性的指标;棉花芽经干旱处理14~22h后,7d的出苗率才下降迅速,棉花芽经过14d处理可作为棉花芽抗旱锻炼的一个临界值。  相似文献   

10.
利用橡胶幼态无性系芽条进行芽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增殖圃扩繁的橡胶树幼态无性系芽条进行籽苗和幼嫩小苗芽接试验.结果表明,增殖圃幼态无性系芽条的芽接成活率明显高于常规绿色芽条,且抽芽的直径较大.虽经过连续多次取用芽条,但仍可保持较高的芽接成活率和芽条的幼态特征,是目前解决籽苗和幼嫩小苗芽接幼态芽条短缺、常规绿色芽条芽接成活率不稳定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郭茹  李东旭 《中国马铃薯》2009,23(3):167-170
掰芽技术是根据马铃薯具有多个芽眼的特点,充分调动每个芽眼发出苗进行掰芽移栽,达到快速繁殖,节约种薯,提高繁殖系数的目的。通过马铃薯的掰芽快速繁育试验,在试验中对马铃薯块茎上的芽按照不同的分布部位进行掰芽移栽。根据不同部位芽生长动态及其在掰芽繁殖中的成活率得出以下结论:薯顶的成活率达到100%,薯中的达到95.00%,薯尾的则只有84.72%。  相似文献   

12.
棉花腋芽分化性质与外部条件关系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由来已久的棉花叶腋“两芽论”(即一叶腋内有两芽,正芽发育成叶枝,副芽发育成果枝),国内外学者均有一致看法。经过多年争鸣,目前棉花“一叶一芽”的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经过大量的实际观察和试验,进一步得出了一个比较一致的认识:棉花的叶枝和果枝同为棉花叶腋内的腋芽发育而成,果枝芽和叶枝芽为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在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地发现1个陆地棉芽黄突变体。经研究证明:芽黄性状遗传稳定,属单基因隐性遗传;经卡那霉素检测,此芽黄突变体携有Bt基因。Bt基因与芽黄基因是否在一条染色体上以及控制此芽黄性状的基因与国内外诸多芽黄材料的基因是否是等位的,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红紫芽”茶树新品系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全年芽叶都呈红紫色的10个新选育的茶树品系进行系统的生物学性状调查和生化组分分析。结果表明:新品系属乔木或小乔木型,生长势强;芽叶红紫色的深浅与花青素的含量呈正相关;除丹凤和红叶4号芽叶色泽分别在春季和秋季最深外,其他红紫芽品系芽叶的红紫色都在夏季最深,说明"红紫芽"茶树芽叶的色泽及其花青素含量同时受外界环境和遗传因子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正一、分枝萌发系数概念的规定在茶叶生产中,常常要研究茶树生育与茶叶产量之间的关系,以便争取高产优质高效益。为了研究的方便,经过实践经验的总结,在理论上规定:把茶树各轮营养芽采摘后所留分枝平均产生下一轮营养芽的数目称为分枝萌发系数。同时还规定:当轮分枝中实际能产生下轮营养芽的分枝数与当轮营养芽采摘总数的百分比称为茶树分枝萌发百分率,其计算公式如下:分枝萌发系数=(次轮营养芽总数)/(该轮营养芽(采摘)总数)分枝萌发百分率=(产生下一轮营养芽的该轮分枝数)/(该轮营养芽(采摘)总数)×100%经过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分枝萌发系数与分枝萌发百分率实质上是各轮分枝育芽能力的反应,它们反应了各轮营养芽采摘后所留分枝平均产生、孕育下轮分枝的能力,如果其值大,并且大于1,说明该轮分枝育芽能力强,平均一个分枝就能产生一个以上的下轮营养芽;相反其值小,如小于1,则表示该轮分枝育芽能力弱,1个分枝不能产生一个次轮营养芽,也就是说产生一个次轮营养芽平均需要1个以上的当轮分枝;当分枝萌发系数的值等于1时,分枝的育芽能力仍然较强,平均1个上轮分枝尚能产生一个次轮营养芽,这时该轮采摘的分枝数与次轮营养芽之间保持相对平衡。分枝萌发百分率直接反应了各轮分枝的生育能力和组成情况,它反映了尚有育芽能力的分枝在各轮分枝中的比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白叶1号’茶树品种为试材,研究“凯多芽”有机水溶肥对茶树发芽数、芽长、百芽重、鲜茶产量及干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凯多芽”有机水溶肥可以增加茶树发芽数、增加芽长及百芽鲜重、提高鲜茶产量、改善干茶品质,以喷施400倍稀释液为例,“凯多芽”处理较CK芽数增加34.2%;芽长增加16.8%;百芽鲜重增加12.4%;鲜茶产量增加22.7%;干茶茶多酚、咖啡碱、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增加11.5%、26.1%、14.0%;但水浸出物含量低8.78%;均与CK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幂函数方程,统计分析橡胶树萌动芽种植材料的不同芽长与持水力的关系。首次揭示了在芽长约1厘米处存在明显“拐点”,即芽长1厘米以下,其持水力锐减,而芽长大于1厘米的,持水力明显趋于平稳提高。并且芽持水力的大小与定植成活率的高低也相一致。不同长度芽持水力差异的特点,是与细胞中渗透活性物质的含量不等有关。芽长1厘米以上,糖和水溶性蛋白含量继续提高,而氨基酸含量则下降,这可能是“拐点”形成的内部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18.
张永仟 《茶叶》2006,32(4):200-201,242
用复旦I号200倍、300倍、400倍三种浓度对龙井43品种茶树进行喷施,观察茶芽萌动情况,测定一芽一叶比例、百芽重及产量,结果表明复旦Ⅰ号能明显促进茶芽早发、提高一芽一叶比例和百芽重、从而提早开采和提高产量,合理喷施复旦Ⅰ号生物制剂叶面肥,对于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蝴蝶兰丛生芽途径的组织培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蝴蝶兰丛生芽途径的组织培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经过愈伤组织直接诱导丛生芽的过程中,6-BA是影响蝴蝶兰丛生芽诱导的重要因素,6-BA浓度达3.0mg/L以上时丛生芽的诱导率就可达100%;在丛生芽增殖过程中,6-BA8.0mg/L处理效果最好,丛生芽增殖率可达304%;6-BA8.0mg/L+NAA0.5mg/L的处理更能促进蝴蝶兰丛生芽的增殖效果,丛生芽增殖率可达506%;生根培养基组合MS+NAA0.5mg/L+10%椰子汁的生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以培两优210和培两优E32为材料,研究了留穗母体、去穗母体与离体条件下两系杂交稻不同节位腋芽的内源激素含量差异。结果表明:腋芽GA与IAA含量随留桩高度降低而提高,且低位芽提高幅度较高位芽大;与留桩40cm处理相比,离体扦插后9d,高位芽与低位芽GA和IAA含量均提高;离体条件下GA与IAA含量均表现高位芽大于低位芽,而母体条件下多以低位芽较高;扦插后9-15d,高位芽与低位芽CTK含量均降低,但两个时期均表现低位芽大于高位芽的趋势;与留穗处理相比,去穗处理腋芽GA含量提高,且留桩越低提高幅度越大,腋芽IAA含量变化在不同品种、不同留桩高度及不同时期间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