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李亮  张闯 《吉林农业》2003,(8):27-27
控制猪舍温度 根据生产实践,一般后备母猪的适宜温度为17℃~20℃,妊娠母猪的适宜温度为11℃~15℃,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受精卵的发育和胚胎附植。 利用杂种优势 一般第1胎产仔数少,第2胎开始逐渐增加,第4、5胎产仔数量高,以后逐渐下降,从第8胎开始降至平均数以下。窝  相似文献   

2.
白冰 《农技服务》1998,(11):34-34
<正> (一)控制猪舍温度 实验证明,高温对母猪繁殖有不良影响,胚胎死亡与温度有很大关系。配后15天影响最大,如果舍温高达35℃时,产仔数为11.7头,如合温控制在21℃左右,产仔数可达 12头。后备母猪的适宜温度为17~20℃,妊娠母猪的适宜温度为 11~15℃。高温能引起母猪体温高,子宫温度高不利于受精卵的发育和胚胎的附植,胚胎死亡率高,产仔数少。为提高母猪产仔数,应适时采取降温措施,使舍内温度不超过 21℃。  相似文献   

3.
母猪多产崽,可以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以下简介使母猪多产崽的几种方法,供参考。1.控制猪舍温度。据资料报道,一般后备母猪舍的适宜温度为17~20℃,妊娠母猪舍的适宜温度为11~15℃,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受精卵的发育和胚胎附植。2.控制胎次。一般第1胎产崽数少,第2胎开始逐渐增加,4~6胎产崽数量最高,以后逐渐下降,第8胎开始降至平均数以下。3.科学喂养。为了使母猪正常发育,有利于配种受胎,增加产崽数,母猪在空怀期间应多喂些青绿多汁饲料,使母猪保持中等膘情。科学喂养的原则是:太肥的母猪,少喂精料,多喂些青绿多汁饲料;太瘦的母猪,应加强饲…  相似文献   

4.
母猪能否顺利配种、产仔,是养猪成败的关键。关于母猪适配时间的确定和早期妊娠检查,经过多年的摸索,我们总结了一些经验,供参考。一、怎样确定母猪的发情适配时间和简单准确地进行妊娠诊断母猪的正常体温为38郾9℃熏因个体差异也有高达40郾5℃的。首先测定母猪的正常体温,每天  相似文献   

5.
正提高母猪的饲养管理,实现母猪高产仔数、高成活率,是猪场获得高效益的关键。为此,本文细述母猪饲养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1妊娠母猪的管理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能直接决定母猪的整体产量也是提高农民朋友经济收益的关键所在,所以要严格控制妊娠母猪的营养水平。通常情况下对于怀孕的母猪来说,必须要保证其营养水平符合国家饲养标准的规定,其中母猪体  相似文献   

6.
春来 《北京农业》2003,(7):25-26
<正> 妊娠母猪,情况特殊,入夏后如不注意科学调养、很容易发生意外情况。因此,应做到以下“六防”: 防舍温过高 对过夏的怀孕母猪,猪房应配有遮阴、通风等设备,防止中暑及其它热性应激疾病的发生。热天可向舍内喷洒些凉水,但不要直接喷在母猪身上。在气温达到30℃以上时可采取安装空凋、电风扇等措施。迅速降温,以防造成死胎。 防机械性流产养母猪头数较多的专业户,夏季要注意合理安排妊娠母猪的饲养  相似文献   

7.
一防舍温过高对过夏的怀孕母猪,要营造凉爽环境。猪舍要保持干燥,门窗应安装纱网防蚊蝇;应配有遮阳、通风等设备,防止中暑及其他热性应激疾病的发生。热天可向舍内喷洒凉水,但不要直接喷在母猪身上。在气温达到30℃以上时,可采取安装空调、电风扇等措施,迅速降温,以防造成死胎。二防疾病传染夏季妊娠母猪容易生虱子和疥癣,特别是生在猪耳廓内的要及时防治,彻底根除。妊娠后期的母猪,临产前3天应减料,产后只喂些稀麦麸皮粥即可。在转移产房前对母猪全身用2%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清洗并晾干。同时对产房清洗和消毒,这样才能保证仔猪产后的健康成…  相似文献   

8.
妊娠母猪饲养管理要达到三个指标,一是生产出体大、健壮、数量多的活仔猪;二是母猪乳腺发育正常,哺乳期产奶多;三是尽可能节省饲料.降低初生仔猪生产成本。所以。掌握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技术十分重要。1母猪妊娠前期的饲养管理要点(1)配种后1~9d,受精卵在子宫内处于游离状态,第9d精卵开始着床附植,直到第18~25d结束,在该阶段母猪应低能量饲喂.高能量饲喂会使代谢分解加快,血浆黄体酮降低,导致胚胎存活率下降。影响产仔数。胚胎发育进程见表1。  相似文献   

9.
2 妊娠车间(1)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妊娠车间饲养的是配种后28天至分娩预产期前一周的母猪 ,对刚转入的母猪仍应仔细观察有无返情症状 ,特别是配种后36天~48天时更应重点观察 ,如有应及时转入配种车间补配。如已妊娠母猪就会表现食欲渐增、被毛顺溜光亮、增膘明显、性情温驯、疲倦贪睡、尾巴下垂、阴户缩成一条线、驱赶时夹着尾巴走路等。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保胎 ,要保证母猪从饲料中获得充足的营养以满足胎儿和母猪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 ,并为分娩后的泌乳作好准备 ,其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产仔数及初生个体重和仔猪…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福利玩具对群养栏妊娠早期母猪行为及繁殖性能的影响,选用遗传背景相同、预产期相近((3±1.5) d)的法系纯种大白妊娠母猪51头,按胎次相近原则分为3组,每组17头,其中1个对照组、2个玩具组,记录妊娠母猪前期(妊娠第5周到8周)生活行为、分娩行为以及繁殖性能。结果显示:(1)在试验第6天,玩具组妊娠母猪皮肤损伤程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2)在试验第25天,玩具组妊娠母猪犬坐时长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在试验第11天,玩具组妊娠母猪饮水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玩具组妊娠母猪无食咀嚼次数和时长显著低于对照组。(3)妊娠母猪偏好福利玩具的程度为稻草铁链松木气味木头普通木头麻布袋。(4)玩具组中死胎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流产率(2.94%)大幅度低于对照组(29.41%)。结果表明,福利玩具可有效改善群养妊娠母猪行为和繁殖性能,大幅度提高母猪群生产效率(62.87%)。  相似文献   

11.
猪是恒温动物,其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差.仔猪怕冷而成猪怕热。各类猪群适宜的环境温度为:公猪13—19℃。后备母猪及母猪14~20℃,妊娠前期母猪13~19℃,妊娠后备母猪16—20℃.分娩及哺乳母猪16~20℃,哺乳仔猪26~35℃,保育猪18~25℃,生长猪18—20℃,育肥猪16~18℃。高温会造成猪群采食量低、公猪精液质量下降、配种分娩率低、出生重低、泌乳量低、料肉比高、生长速度慢等不良反应。为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降低热应激带来的负面影响,可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控制猪舍温度 根据生产实践,一般后备母猪的适宜温度为17~20℃,妊娠母猪的适宜温度为11~15℃,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受精卵的发育。 利用杂种优势 一般第一胎产仔数少,第二胎开始逐渐增加,第四、五胎产仔数最高,以后逐渐下降,从第八胎开始降至平均数以下。窝产仔猪性状典型地表现出低遗传力和高杂种优势,所以利用杂交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仔猪黄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多以 7日龄仔猪发病 ,病猪表现拉稀 ,粪便稀薄如水 ,呈黄色或灰黄色。由于发病仔猪日龄小 ,大肠杆菌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发生变异 ,所以该病死亡率高 ,病情难以控制。笔者采用综合防制措施 ,取得了良好效果。1 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和保健首先 ,要加强对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以提高仔猪出生重及母猪的泌乳性能。主要作法是合理分群 ,即分群时妊娠母猪个体差异不大 ,并至少要有中等以上膘情 ,母猪在妊娠前80天 ,日喂配合料控制在 1 .8~ 2 .0kg ,妊娠后 40天应控制在 3 .0kg。哺乳期 ( …  相似文献   

14.
<正>妊娠母猪饲养是现代化养猪场生产过程的主要环节,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优劣既是检验母猪配种的成败,也是对母猪分娩与哺乳的准备。1.妊娠母猪的营养母猪妊娠后的合成代谢明显提高,整个妊娠期体重可增加25~35公斤,母猪子宫内容物增重的变化规律为妊娠后期高于前期,但母猪自身体重的增加则表现为妊娠前期高于后期。要实现保胎,并获得较  相似文献   

15.
受精是妊娠的开始,分娩是妊娠的结束。民间养猪有"母猪怀妊抓两头"的经验,是很有道理的。母猪怀妊最初一个月有两个胚胎死亡高峰期:一是在配种后的9~13d,是受精卵的着床期;二是在受精后的第三周左右,为胚胎器官的形成分化期。所以,妊娠后的第一个月,对于胎儿而言,营养水平并不一定要很高,但饲料的质量却要求很高。另  相似文献   

16.
<正> 妊娠母猪的饲养应同时兼顾母猪的体况与胎儿的发育规律。对于体况健壮的母猪,应采取饲养水平前低后高的两阶段饲养方式,即主要随妊娠期胎儿生长的阶段性规律而逐步加强饲养,其饲养水平至妊娠75天左右开始应达到最高水平。对于体况瘦弱的母猪,则妊娠全期应采取前高、中低、后高的三阶段饲养方式,即妊娠前期加大日粮中的能量一蛋白质饲料比例,经20~40天待母猪体况已得到恢  相似文献   

17.
澧县职业中专学校良种猪场,曾有4头母猪食欲废绝,高热不退,后又有11头母猪和19头架子猪相继停食,且高烧不退。通过治疗,根据其发病史、临床症状、药物诊断,初步诊断为弓形体病。病母猪主要表现为不食或少食,体温41℃~41.5℃,个别猪可高达42℃,越接近临产的母猪病情越严重。重症母猪两耳发紫、气喘。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早产并产下弱仔、死胎。发病商品猪食量逐渐减少,部分猪突然不食,体温高达41.5℃~42℃。病情严重者全身灰白色,两眼周围发青,即出现黑色“眼圈”,眼结膜苍白,特别是后腿内侧及后腹部出现点状灰色坏死点,随着病情加重,灰色坏…  相似文献   

18.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是母猪饲养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保证母猪健康生产和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最重要途径,也是减少损失、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力保障;母猪养殖重点应从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抓起,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目标就是要保证胎儿在母体内的正常发育,防止流产和死胎,产出健康、生活力强、初生体重大的仔猪,同时还要使仔猪保持中等以上的体况。妊娠母猪保持适宜的营养水平在整个饲养阶段中也是至关重要的。笔者结合多年的母猪养殖经验,对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及饲养管理作出综合性阐述,以期为提高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 妊娠前期母猪对营养的需要主要用于自身维持生命和复膘,初产母猪主要用于自身生长发育,胚胎发育所需极少。妊娠后期胎儿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要求增加。同时,根据妊娠母猪的营养利用特点和增重规律加以综合考虑,对妊娠母猪饲养水平的控制,应采取前低后高的饲养方式,即妊娠前期在一定限度内降低营养水平,到妊娠后期再适当提高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20.
正NPD(非生产天数)是指成年生产母猪和超过适配年龄的后备母猪应正常妊娠或哺乳,而未能正常妊娠或哺乳的天数。它是一个猪场生产力和具有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有资料显示美国统计的117个猪场,最好的25%猪场的非生产天数为42.3天。而我国猪群的非生产天数平均为55~80天。NPD期间母猪耗料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成本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