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取从瘤胃瘘管每天给5只山羊投服甘肃棘豆粉(10g/kg),同时用饮用2g/L的腐敏散液的方法,以探索腐敏散对山羊甘肃棘豆中毒的预防作用。结果实验山羊在15~19d出现甘肃棘豆中毒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两组山羊的血清SGOT活性和AKP活性比实验前均显著升高(P<0.01)。中毒症状出现时间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不预防组)无明显的差异,表明腐敏散不能预防山羊甘肃棘豆中毒。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从瘤胃瘘管每天给25只山羊和15只绵羊投服甘啼粉末,同时选用本课题组研制的7种理论上可预防棘豆中毒的药物以探索其对山羊和绵羊甘肃棘豆中毒的预防作用。而保以康,腐敏散,及棘防D号则无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
冰川棘豆对山羊的毒性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给3号奶山羊按体重10g/(kg.d)饲喂冲川棘豆草粉,28d后山羊出现了中毒太,怀孕羊流产,中毒羊血液AKP活性和BUN含量升高,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心,肝,脾,肺,肾,脑等组织器官普遍出现空泡变性。为深入进行冰川棘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将18只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分为3个组,每天分别按每千克体重1、5、10 g剂量饲喂甘肃棘豆,并在试验前及试验后每隔14 d测定血液生化指标,探索甘肃棘豆对实验家兔的毒性.结果表明,在试验第18天Ⅲ组1只怀孕母兔流产,Ⅱ和Ⅲ组试验家兔在第35天开始出现甘肃棘豆中毒症状,I组试验家兔在整个试验期间没有出现异常表现;3个试验组...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疯草灵解毒缓释丸对黄花棘豆中毒绵羊血液常规指标的影响,试验将16只绵羊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每天按体重10 g/kg饲喂黄花棘豆,同时3个试验组羊分别投服1丸、2丸、3丸疯草灵解毒缓释丸,对照组不投服。结果表明:对照组绵羊在试验16~21 d出现黄花棘豆中毒症状,试验组分别在试验33~48 d、62~66 d、50~72 d出现黄花棘豆中毒症状;所有试验羊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与试验前相比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投服疯草灵解毒缓释丸对绵羊黄花棘豆中毒具有一定预防作用,但对血液常规指标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家兔实验性甘肃棘豆中毒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18只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分为3个组,每天分别按每千克体重1、5、10 g剂量饲喂甘肃棘豆,并观察临床症状。待连续饲喂120 d时,处死试验家兔,观察心、肝、肺、肾、大脑、小脑、淋巴结等组织器官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Ⅰ组实验家兔在整个试验期间没有出现明显异常表现,Ⅲ组实验家兔有1只怀孕母兔在试验第18天流产,Ⅱ和Ⅲ组实验家兔从第35天开始出现甘肃棘豆中毒症状。实验家兔病理形态学变化呈现剂量效应关系,随甘肃棘豆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加重,镜检可见主要以肝、肾、脑细胞广泛性空泡变性为特征,特别是脑变化较明显。  相似文献   

7.
绵羊棘豆草自然中毒的治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12只棘豆草自然中毒绵羊分为3组,每组4只,进行治疗试验。第Ⅰ组用芪草汤;第Ⅱ组用中药加云芝肝泰;第Ⅲ组对照。临床、实验室、病理学、X射线及心电图检查。结果表明,两个治疗组在服药3~4d后,食欲改善,至第10d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重增加,相关的血液生化指标趋向正常,免疫功能开始恢复,病理组织学变化无明显改进,且停药后未出现反复。  相似文献   

8.
奶山羊甘肃棘豆中毒卵巢,胎盘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阐明甘肃棘豆引起山羊流产的机理,对9只怀孕关中奶山羊,每日按10g/kg体重剂量喂给甘肃棘豆粉。孕羊于第10-43d陆续全部流产,流产的为弱羔、死胎、畸胎或腐败胎。流产羊子宫粘膜水肿、出血或腐败;母体胎盘整片出血或呈豆腐花状。光镜观察,卵卵巢黄体细胞、卵泡细胞和胎盘滋养层细胞胞浆广泛性空泡变性。透射电镜观察,卵母细胞、黄体细胞、合体滋养细胞的核仁和线粒体空泡变性;黄体细胞和合体滋养细胞核内出现不  相似文献   

9.
棘豆是我国草原上对家畜危害最为严重的毒草之一,西北、西南及华北的9个省(区)都发生过家畜棘豆中毒,给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危害着我国草原畜牧业的发展[1].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家畜棘豆中毒预防研究"课题组研制的"棘防A号"药物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使绵羊甘肃棘豆中毒症状出现的时间推迟到11~16天[2],该药的使用方法是按0.1 g/kg体重配制成10%水溶液自由饮用,每日1次[2].但按照新药使用的规定,需要进行安全性的毒理学评价[3],故笔者对"棘防A号"药物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  相似文献   

10.
甘肃棘豆对实验家兔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18只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分为3个组,每天分别按每千克体质量1、5、10g剂量饲喂甘肃棘豆,并在试验前及试验后每隔14d称重和测定血液学指标。结果表明,在试验第18天Ⅲ组1只怀孕母免流产,Ⅱ和Ⅲ组试验家兔在第35天开始出现甘肃棘豆中毒症状,Ⅰ组试验家兔在整个试验期间没有出现异常表现;各试验组试验家兔血液红细胞(RBC)、...  相似文献   

11.
"疯草灵"解毒缓释丸预防绵羊黄花棘豆中毒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将8只绵羊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天按10 g/kg饲喂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antha鲜草,同时试验组投服疯草灵解毒缓释丸3丸,对照组不投服,以探索疯草灵解毒缓释丸对绵羊黄花棘豆中毒的预防作用.结果表明:对照组在试验第16-21天出现黄花棘豆中毒症状,试验组在试验第50-72天出现黄花棘豆中毒症状;实验室结果为2组羊血清谷草转氨酶(SGOT)、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尿素氮(BUN)含量比试验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表明投服3丸疯草灵解毒缓释丸对绵羊黄花棘豆中毒具有预防作用,但还不能完全防止黄花棘豆对绵羊肝脏和肾脏等组织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12.
棘豆草属耐干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生命力和繁殖力都很强,在我省境内就有21种之多,主要分布在山地阴坡草地。引起羊中毒的棘豆植物主要有黄花棘豆、甘肃棘豆、急弯棘豆和小花棘豆四种,其中前两种危害最为严重。棘豆全草都有毒性,该棘豆草在羊胃肠道中通过消化吸收,产生的生物碱能使破坏羊神经系统和消化机能,并使血浆中的Z—甘露糖甙酶的活性明显下降,引起羊慢性中毒而死亡。对畜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笔者经常遇到棘  相似文献   

13.
利用青贮技术将黄花棘豆进行青贮,并给4只试验羊每天按每千克体重10 g剂量投服青贮后的黄花棘豆,探索青贮后的黄花棘豆对试验羊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青贮后的黄花棘豆保持原有的绿色色泽,有清香味道,青贮效果较好;试验羊在60d连续投服青贮后的黄花棘豆,没有出现典型的黄花棘豆中毒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等活性和血清尿素氮、肌酐等含量在试验期间与实验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1或P<0.05),表明青贮后黄花棘豆对试验羊的肝脏、肾脏和肌肉具有一定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瘤胃瘘管每天给 4只绵羊投服宽苞棘豆 ( 10g kg)以研究其对绵羊的毒性。试验羊于投服宽苞棘豆后的 17~ 18d全部出现中毒症状 ,2 5~ 3 0d出现严重中毒症状。血清学检查发现AKP、GOT活性及BUN含量比试验前显著升高 (P <0 0 5 ) ,LDH与试验前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甘肃棘豆毒性及其营养价值评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甘肃棘豆是棘豆属植物中的一种,为多年生豆科有毒植物,广泛分布于西北地区高山草甸草原,在甘肃省甘南州、临夏州及永登、天祝、肃南等县草原分布面积大,引起家畜中毒发病率高.仅天祝、肃南两县,甘肃棘豆分布面积达200万亩,每年都引起大批山羊、绵羊、马中毒,致使母畜流产及家畜死亡,造成经济损失巨大,对当地畜牧业构成严重威胁.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开展棘豆毒物学、中毒病研究的同时,对其开发利用进行了有益尝试.结果表明,棘豆经脱毒处理或采用间歇饲喂方式,对于草食家畜有一定饲喂效果,但可引起一些血液指标的升高,并可能影响动物的繁殖性能,实际应用较为费时,不易推广.依据对棘豆植物有毒成分结构和性质的认识,经对草食动物及杂食动物试验研究,不同动物对棘豆毒性的敏感性不同,其中杂食动物对棘豆植物易感性低,其添加量只要控制在一定限量内(10%以下),长期饲喂杂食动物较为安全.为便于推广应用,笔者等对甘肃棘豆的毒性及营养价值进行评价,以便为甘肃棘豆开发为杂食动物饲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黄花棘豆中添加复合纤维素酶制剂进行青贮,并给4只试验羊每天按每千克体重10 g剂量投服添加酶制剂青贮后的黄花棘豆,探索添加酶制剂青贮后的黄花棘豆对试验羊的毒性作用.结果显示:黄花棘豆添加酶制剂青贮后效果较好;试验羊在连续投服添加酶制剂青贮后的黄花棘豆60d没有出现典型的黄花棘豆中毒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肝、肾功能指标在试验期间与试验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1或P<0.05),表明添加复合纤维素酶制剂青贮后黄花棘豆对试验羊的肝脏和肾脏具有一定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花棘豆对山羊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本试验从瘤胃瘘管每天给5只山羊投服黄花棘豆粉末(10g/kgB·W),以研究该草对山羊的毒性。试验羊在18~22天开始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为精神沉郁,目光呆滞,反应迟纯,喜卧,四肢无力,后肢麻痹,少尿等;在33~65天内死亡。实验室检查发现,肝功明显变化,GOT活性,黄疸指数明显升高,血浆α-甘露糖苷酶活性降低,血液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及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无明显变化,尿低聚糖含量升高,在浓缩尿中可检出生物碱。主要病理组织学变化为小脑蒲肯野氏细胞,胰腺泡细胞空泡变性;肝细胞,心肌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试验结果排除了黄花棘豆中毒是由硒和脂肪族硝基化合物引起的可能性,同时证明了黄花棘豆中毒的毒素是吲哚兹定生物碱,该生物碱对α-甘露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是中毒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采用3种不同青贮方法对黄花棘豆进行青贮,并每天按10 g/kg体重剂量给试验羊投服,观察黄花棘豆不同方法青贮后对试验羊的病理组织学影响。结果表明,3种方法青贮黄花棘豆后取得较好效果;试验羊连续投服60 d没有出现中毒症状,仅在试验期间提耳应激时表现为轻度转圈运动;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试验羊的肝脏、肾脏、肺脏、小脑、脾脏和心肌等实质性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特别是大脑损伤最为明显,其中黄花棘豆添加酶制剂和"棘防E号"青贮组对试验羊肝脏、肺脏和肾脏的损伤比直接青贮组严重。  相似文献   

19.
通过气相色气谱—质谱联用仪,从甘肃棘豆中检出有毒成分苦马豆素和新的多羟基吲哚兹啶生物碱斑荚素。应用薄层色谱、气相色谱和高压液相色谱法,首次从中毒孕羊尿液、胎水和胎儿胎盘中检出苦马豆素。由此证明,苦马豆素能损害胎盘并通过胎盘屏障直接作用胎儿。本研究为甘肃棘豆引起山羊流产的机理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山羊甘肃棘豆中毒睾丸、附睾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山羊甘肃棘豆中毒睾丸、附睾的病理学研究丁伯良,王建辰,薛登民,贾维真,王淑娥(西北农业大学兽医系,杨陵712100)马远莉(陕西省农科院农业测试中心)摘要对6只10月龄西农莎能奶山羊公羊每日按10g/kg剂量单笼饲喂甘肃棘豆粉,4只同龄公羊作对照。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