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3 毫秒
1.
红枣行间间作小拱棚西瓜直播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小拱棚生产特点 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是在地膜覆盖的基础上再盖拱棚的一种早熟栽培方式,具有地膜和天膜双重作用,增温效果好,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早熟效应明显,可比地膜常规覆盖栽培提前20 d以上.  相似文献   

2.
小拱棚西瓜、甜瓜栽培是建立在地膜覆盖栽培基础上的一种早熟覆盖栽培模式,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投资少、见效快、作物早熟。利用沙雅县早春季节光照充足、升温快的特点进行小拱棚促早熟西瓜、甜瓜栽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生产方式。下面将沙雅县春季小拱棚促早熟西瓜、甜瓜栽培技术做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3.
一、栽培季节 日光温室越冬栽培于8月中旬播种;日光温室早春栽培于10月初播种;塑料大棚、小拱棚春早熟栽培于11月播种;春地膜栽培于1月播种;秋季双覆盖栽培于7月下旬播种.  相似文献   

4.
南瓜具有耐寒和低温生长较强等特性,可进行冬春早熟栽培、春季早熟栽培及春、秋露地栽培。早春栽培可用小拱棚半覆盖栽培,秋季栽培前期尽  相似文献   

5.
西瓜增产增收七项措施一、进行早熟栽培提早西瓜上市期通过采用保护地或半保护地早熟栽培措施,可以促进西瓜早熟,提高西瓜的上市价格,同时还能增加单位面积产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目前,我国采用的早熟栽培措施主要有小拱棚覆盖栽培、小拱棚(普通农膜)加地膜双覆...  相似文献   

6.
西、甜瓜小拱棚双膜促成栽培是建立在地膜覆盖栽培基础上的一种早熟覆盖栽培模式,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成熟早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拜城县为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广小拱棚双膜覆盖西瓜、甜瓜栽培技术,取得了一定成效。该模式是在地膜覆盖的基础上再覆盖拱棚的一种早熟栽培方式,具有地  相似文献   

8.
西瓜朝阳洞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西瓜汁多味甜,有极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上对西瓜尤其是早熟西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由于西瓜喜温而不耐寒,在我市作为早熟栽培除选用早熟品种外,近年来生产上多采用拱棚栽培。拱棚覆盖不仅投资较高,而且还易遭风害,因而限制了西瓜早熟生产。应生产之需,我们从1984年开始进行西瓜朝阳洞地膜覆盖栽培试验,并采取边试验边小面积示范推广的方法,初步总结出了西瓜朝阳洞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9.
对西瓜小拱棚加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膜覆盖只提高了地温,而对气温影响极小。因此,早熟效应受到极大限制。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小拱棚(棚膜0.05~0.08mm厚的农膜)加地膜双覆盖栽培,是上蔡县目前普遍推广应用的适用早熟栽培方式。由于双覆盖栽培既盖地又盖天,因此,早熟效应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地膜加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技术是指在早春利用地膜加小拱棚进行双层覆盖实现提早种植、提早成熟上市的栽培方法,是目前西瓜早熟栽培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种植方式,具有投资成本低、操作简便、管理简单等特点,并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以‘费乌瑞它’马铃薯为试验材料, 在冬闲稻田进行地膜覆盖、小拱棚覆盖、双膜覆盖(膜覆盖+小拱棚覆盖)和裸地等栽培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双膜覆盖的增温效果最好,出苗期内其平均土壤温度分别比小拱棚覆盖、地膜覆盖和裸地栽培高0.33、1.93、2.89 ℃;双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出苗最早,分别比小拱棚覆盖、地膜覆盖、裸地栽培的提早4、21、31 d;覆膜处理的马铃薯植株株高均显著高于裸地栽培,但茎粗和主茎数均显著低于裸地栽培;双膜覆盖栽培马铃薯的总产量和商品薯产量最高, 分别为31.18、28.54 t/hm2,小拱棚覆盖和地膜覆盖栽培次之,覆盖处理的总产量和商品薯产量均显著高于裸地栽培;双膜覆盖栽培的效益最好,为1.222万元/ hm2。  相似文献   

12.
<正> 无籽西瓜早熟栽培,当前主要有地膜覆盖、小拱棚覆盖、小拱棚双膜覆盖和大棚覆盖栽培等四种方式。其中,以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应用面积最大,发展势头最强劲。此栽培法不仅具有投资少、效益高、操作简便、稳产高产之特点,而且填补了初夏市场上无大宗水果供应的空白,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朝阳地区春季栽培辣椒采用覆盖小拱棚技术,选用早熟优良品种“沈农F08”及相应的栽培措施,并与鲜食玉米间作,即提早了辣椒采收期又多收获一茬鲜食玉米,为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特早熟栽培提前到2月中下旬播种,为了保温育苗,改用大(中)棚套小棚和提高土壤温度的苗床,定植后为了避免低温袭击,在小拱棚中再覆盖节约棚。早熟栽培则于3月中旬用小棚(冷床)育苗,4月上中旬定植于小拱棚中,  相似文献   

15.
特早熟栽培提前到2月中下旬播种,为了保温育苗,改用大(中)棚套小棚和提高土壤温度的苗床,定植后为了避免低温袭击,在小拱棚中再覆盖节约棚。早熟栽培则于3月中旬用小棚(冷床)育苗,4月上中旬定植于小拱棚中,  相似文献   

16.
赵统敏 《农家致富》2006,(19):32-33
大棚番茄极早熟栽培也称多层覆盖栽培,是在一般早熟栽培的基础上.利用大棚加小拱棚加草帘、薄膜、地膜的多层覆盖方式,将番茄播种期提前,茬口安排在冬春季节,上市期提前在3-4月。在江淮等地有较大栽培面积,既满足了广大群众对多品种和超时令蔬菜的需求.又可使菜农得到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戴照义 《农家顾问》2008,(11):28-30
小拱棚双覆盖栽培以早熟为目标.讣拱棚前期的作用为保温增温.后期则起到挡风遮雨.以减少病害以及提高西瓜品质和产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黎平县早熟马铃薯稻田不同保护地栽培技术模式的增产增收效果,筛选出适宜黎平县大面积稻田种植早熟马铃薯的最佳模式,进行了简易大棚三膜覆盖栽培、简易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地膜覆盖栽培、传统露地栽培等对比试验。结果单膜栽培及双膜简易小拱棚栽培,能提早成熟,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19.
西瓜小拱棚栽培是早春低温季节在地膜覆盖的基础上,加盖小拱棚,从而达到早熟、增收上市目的的栽培方式,又称双膜覆盖栽培。总结了西瓜小拱棚栽培技术,包括选择早熟品种、提早培育壮苗、整地施肥、适时定植、加强温度管理、整枝、理蔓、压蔓、人工授粉及留瓜、适时采收等内容,以期为西瓜小拱棚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夏茭适宜的栽培模式.[方法]以双季茭白龙茭2号和浙茭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大棚覆盖、小拱棚覆盖和露地栽培3种模式,分别考查分析不同模式对茭白萌芽、生长发育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利用大棚、小拱棚覆盖栽培,均可以提高早期温度,促进茭白萌芽,促进提早上市,提高市场销售价格.但小拱棚栽培保温效果相对大棚栽培较差.[结论]夏茭栽培以大棚、小拱棚覆盖栽培模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