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我国南方葡萄产业迅速发展,不仅面积逐年增加,葡萄品种也日渐丰富,因其结果早、易高产、见效快、效益好,葡萄产业成为多地农民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由于南方气候原因,在葡萄梢果生长的高峰季节病害滋生蔓延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减少了果农收益。南方葡萄的病害主要有黑痘病、霜霉病、灰霉病、白腐病以及炭疽病等。基于此,分析了南方葡萄几种病害的表现及防治措施,以供同行及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2.
如何科学合理地实施保护地葡萄无公害栽培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果农的经济效益,一直是果农最关心的问题。从八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保护地葡萄无公害栽培技术,从而为保护地内生产无公害葡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林远兴 《福建农业》2011,(11):33-35
为了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做强葡萄优势产业,把分散经营的果农组织起来,提高生产经营效益,2006年9月,建阳市水吉镇仁山村成立了建阳市山溪葡萄专业合作社。五年来,合作社坚持实施规范化建设、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生产效益一年比一年好,农民成员收入不断提高,带动了周边果农的发展,自愿要求加入山溪葡萄专业合作社农户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4.
单洪友 《农家顾问》2004,(12):34-35
在种植葡萄的全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是关键因此,提出种葡萄“四为主”的观点供果农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村实用技术》2014,(8):50-50
<正>在平度大泽山,有位"葡萄大王"——昌云军,他建成了全国首家鲜食葡萄博物馆,由他培育的"金手指"葡萄在全国葡萄擂台赛上打败了吐鲁番葡萄,获得"中国最甜葡萄状元奖",推广后果农们的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昌云军建起葡萄大观园,着力传播大泽山葡萄文化。种了30年葡萄果农成"葡萄大王"。在平度市大泽山镇芝来山脚下的山东鲜食葡萄研究所,记者见到了所长昌云军,此时正是一年中葡萄种植最清闲的时候,但昌云军却闲不下  相似文献   

6.
多年的葡萄种植和研究总结出以下观点:种葡萄想成功,切记四为主,供果农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7.
葡萄熟了,客商来了,果农的腰包鼓起了,河北省鸡泽县曹庄乡的农民乐了。正在田间收获葡萄的高宝堂老汉,望着剪下来的一框框葡萄,心里盘算着这些“水珠子”将会换来多少钞票,笑在脸上,甜在心里。笔者问道:“今年的葡萄不错吧,种了多少,效益如何?”“我的2668平方米(4亩)地全是葡萄,  相似文献   

8.
如今,对葡萄实行“计划生育”、给葡萄“补钙”、戴“防病罩”在山东省夏津县双庙镇正悄然兴起,果农在长期葡萄种植中琢磨出的这三招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优质葡萄生产的“三驾马车”。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博爱县孝敬镇是有名的无公害葡萄生产基地,2005年海林葡萄专业合作社在这里挂牌成立。经过合作社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生产资料购进、统一包装销售,葡萄销路打入了广东、湖北、安徽等地市场,还与家乐福、丹尼斯等国际连锁巨头达成合作意向。2008年9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了海林葡萄专业合作社,对于合作社这种经营模式给予了肯定和称赞。日前,本刊记者孙晓明就合作社的发展实践采访了海林葡萄合作社理事长马海林。  相似文献   

10.
宁夏鲜食葡萄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近期国内外葡萄产业概况以及鲜食葡萄生产特点和发展趋势,对宁夏鲜食葡萄产业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宁夏鲜食葡萄的面积和产量仅占全国1.98%和0.56%,还有继续发展的空间.提出了在科技、产业政策为依托的前提下,实施品种栽培区域化,充分利用我区大陆性气候所具有的“积温增值”作用,实施质量控制的采前、采后标准化的“定向栽培”技术;发展果农合作组织,提升鲜食葡萄的产业化水平;对我区鲜食葡萄产业化发展和应重视的问题,提出了六条具体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1.
无公害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四喜 《吉林农业》2011,(7):101-101
文章就无公害葡萄生产中,病虫害防治关键问题提出指导性建议,并给出无公害葡萄病虫害周年防治参考时间表,解决葡萄生产中果农期待解决的病虫害防治用药品种、浓度、时机等实用技术,方便葡萄果农进行实际操作。  相似文献   

12.
福安市被誉为“葡萄之乡”,全市现有巨峰葡萄面积4万多亩,产量5万吨,年产值2.5亿元。但是,在发展葡萄生产过程中,由于果农对葡萄科学施肥认识不足,存在盲目、跟风施肥的问题,从而影响巨峰葡萄品质和产量。现就福安巨峰葡萄园肥力现状进行剖析,探索配套施肥技术,以提高果农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2005年7月上旬,湖南省新邵县酿溪镇畔田村果农孙新华发现他种的1.2亩葡萄不但座果少,果粒小,而且多数果粒竟然没有籽(核)!他好生奇怪:明明是有核葡萄(品种为红富士),怎么就变成了“无核葡萄”?经调查原来是生理缺陷所致,  相似文献   

14.
张学民在盖州市九垄地有号!这并不因为他是正红旗村的党支书,也不因为他是九垄地镇葡萄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而是因为他有一个超前的梦想——让九垄地成为生产绿色葡萄大基地。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常州市礼嘉新南葡萄合作社成立于2001年5月,经过3年的发展.会员由68户增加到600多户,葡萄种植面积从700多亩增加到6000多亩.葡萄销售量超过200万公斤,销售收入1300万元。葡萄种植户的户均葡萄纯收入达4万多元,葡萄成了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6.
北镇市是全国闻名的优质葡萄主产区,在近年葡萄生产中,部分果农盲目追求高产量(亩产2000~3000公斤),树体结果量过多,负担过重,造成葡萄果实着色差、成熟晚、含糖量低、风味差、不耐贮藏等问题,影响葡萄产业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7.
陕西、四川、江苏、湖南的葡萄果农经常有电话打来,咨询葡萄套了袋为什么还烂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黄栋 《农家致富》2014,(7):11-11
叶本琴.江苏省旬容市丁庄葡萄专业合作社理事长.10多年来从事葡萄种植到销售一条龙服务.带动周边农户3960户,曾荣获“优秀共产党员”、“产业结构调整先进个人”等称号。  相似文献   

19.
葡萄白粉病菌是北方干旱种植区发生的一种病害,近几年随着栽培面积扩大,白粉病危害程度逐渐上升,影响果品产量、质量下降,给果农造成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乐亭县王滩镇是一个葡萄生产大镇,全镇葡萄种褴面积在1.5万亩左右,主要品种为玫瑰香、巨峰等,近些年来,葡萄裂果病比较严重,因此造成的损失巨大,为了做好葡萄裂果病的防治工作,减少果农损失,王滩镇的农业技术人员经过试验示范总结出了葡萄裂果病的综合防治技术,并于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在全镇推广普及,经调查统计,两年累计推广葡萄裂果病综合防诒技术1.6万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