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现代技术养鳖,一般在冬、春季利用热源进行加温,打破甲鱼冬眠期,采用配套养殖技术,在12~15个月内把稚鳖养成商品鳖。1994年,在省计委、科委的支持下,根据我所的地理位置和技术优势,利用工厂余热,建起了一座工厂化温室养鳖场。现将1994~1996年加温养殖稚鳖情况报...  相似文献   

2.
甲鱼市场前景及其养殖上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鱼,在我国的研究已有20余年。早在70年代,湖南师大生物系与汉寿在甲鱼人工繁殖方面已取得成果。但甲鱼的人工养殖及其最终产品(商品甲鱼)的大量进入市场,还是90年代以后的事。笔者从1985年迄今,一直与"甲鱼养殖"结下了缘,目睹了10多年来甲鱼人工养殖在我国的兴起、发展、火红和当今市场的每个时期:80年代后期,湖南、浙江等地分别通过利用温泉水和锅炉加温办法,打破了甲鱼冬眠期,实施加温养殖,大大缩短了小鱼的商品养殖周期,此后在我国的南北有不少地方先后开始了甲鱼的冬季加温养殖。我们1986年首批"加混养殖"的商品甲鱼价约…  相似文献   

3.
王宾贤 《内陆水产》1996,21(6):28-29
第六讲甲鱼养殖生产的经营技巧王宾贤(湖南省水产研究所413100)所谓甲鱼人工养殖,完整的概念应该是从亲鳖饲养、产卵繁殖、苗种培育到商品甲鱼养成这一生产过程;在追求良好经济效益前提下,孵得出。育得肥、养得大是从事甲鱼养殖者所渴望的。但是,由于整个甲鱼...  相似文献   

4.
国家教委、农牧渔业部联合下达的“地热养殖甲鱼技术研究”科研项目,年初由湖南省农业厅主持,省科委、省农学院、省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参加的有关教授、专家,对该项目进行了实地测验和技术评议。大家一致认为,湖南省水产研究所养殖窒、慈利县畜牧水产局共同承担的“地热养殖甲鱼技术研究”科研课题,设计比较新颖,布局合理,配套齐全,操作方便,符合设计论证中的指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随着甲鱼市场价格的大起大落,一些甲鱼养殖场纷纷下马,然而,玉田县大安镇龙爪子村甲鱼养殖却一直红红火火,商品鳖成为北京水产批发市场的抢手货,并远销大连、沈阳、秦皇岛等地。一、坚持土法上马,实行技术革新甲鱼养殖是个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一般甲鱼场都采用锅炉加温。而该村原村长宋怀俊从1993年建场开始就坚持土法上马,采用土暖气加温建温棚。通过实践此法达不到甲鱼冬季养殖所需温度。宋怀俊又和大伙研究,共同研制了烟道直接加温方法,既节约了燃料,又把水温提了上来,水温能保持在30℃左右、室温32℃左右,保…  相似文献   

6.
位于台山市上川镇沙堤渔港以东6公里的公湾网箱养殖基地,于去年11月被省计委批准立项。这是台山市目前最大的网箱养殖基地。  相似文献   

7.
陈建林 《科学养鱼》2006,(11):59-59
甲鱼养殖是我国特种水产养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养殖模式主要有温室加温养殖和外塘生态养殖两种。对甲鱼养殖危害较大的疾病有白斑病、穿孔病、白底板病和红脖子病,稚鳖养殖阶段的疾病主要是白斑病,其发病率高,病情蔓延迅速,死亡率高,如不迅速有效地治疗,会产生很大的损失。一  相似文献   

8.
甲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对肠胃疾病有特殊疗效,是深受人们青睐的美味佳肴和滋补身体的食疗佳品。上世纪90年代,全国甲鱼养殖形成热潮。但受巨额利润的诱惑.人们为了缩短甲鱼生长周期.采用加温养殖方式,强制打破甲鱼的冬眠习性.并使用添加大量激素、生长素的饲料,水体中乱施孔雀石绿等对人体有害的药物,超极限地加大放养密度,  相似文献   

9.
养殖背景 我国甲鱼养殖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广东是甲鱼(中华鳖)养殖的主要省份之一,而佛山市顺德区年产甲鱼约占全省的50%之重。顺德,俨然已成为全国商品甲鱼供应基地、二次养殖大规格种苗供应基地和后备亲本补充来源基地。  相似文献   

10.
目前利用地热、工厂余热恒温养殖甲鱼已多见报道。在塑料大棚内,利用锅炉加温,恒温养殖甲鱼,还未见专门报道。在缺少地热、工厂余热的条件下,如何缩短甲鱼养殖周期,已成为制约甲鱼养殖业发展的关键。1993年10月—1994年5月,我们利用塑料大棚保温,采用锅炉加温,开展了恒温养鳖的试验研究,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河北渔业》2009,(9):63-64
阜平县地处太行山,作为革命老区他们不等不靠,在县政府和省、市水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阜平县畜牧水产局依托当地资源积极发展中华鳖养殖。目前已成为仝省有名的中华鳖养殖基地。截至2008年。全县甲鱼养殖面积达到100hm^2,甲负产量1500多t,产值9400万元。甲鱼养殖专业村2个、专业户686户。  相似文献   

12.
一、研究课题的提出:在自然饲养条件下,把甲鱼养成700-800克的规格,需要4~5年的时间,自1970年以来,日本利用加温养殖,打破甲鱼的冬眠期,在12-15个月内把甲鱼养成商品规格,大大促进了日本甲鱼养殖业的发展,1988年年产量为495吨,目前,日本养殖甲鱼的技术水平、每平方米面积的甲鱼产量一般为1.6-2.0公斤,投产比为1:1.37,甲鱼的人工养殖,在我国大陆各省起步较晚,  相似文献   

13.
甲鱼养殖者为了缩短养殖周期,提高成活率,增加养殖效益,采取温室高密度加温培育成200~250克的幼鳖,等到第二年天气转暖,室外池水温升高后,将温室甲鱼转移到外塘,养殖成商品鳖,这应该说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养殖模式。但如果转塘过程中处理不当,往往会造成甲鱼发病,而引起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14.
阜平县东兴甲鱼养殖基地位于河北省阜平县,占地30hm^2,有专业养殖户210个,存塘甲鱼98万只,年产商品鳖450t,年孵化鳖苗135万只,总产值3200多万元。基地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行健康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今年又在东庄村南新建了占地36hm^2的养殖小区,新建精养池塘7hm^2,在建池塘面积22hm^2,养殖环境日益优化,  相似文献   

15.
甲鱼养殖通常采用温室与外塘相结合的养殖模式,即小甲鱼在温室中培育,这时放养密度高,加温的燃料成本低,等到外塘的水温升高后,将温室甲鱼转移到外塘,这是一种非常科学的养殖模式。但甲鱼从温室转移到外塘时,若处理不当,往往造成甲鱼大量死亡。死亡的原因之一是温室水温高,外塘水温  相似文献   

16.
刘小平 《科学养鱼》1997,(11):18-18
目前市场甲鱼价格平稳,而稚幼鳖供过于求,加之甲鱼饲料价格稳中有降,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养殖商品甲鱼,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然而甲鱼在天然水温条件下达到500克左右,大约需要4年时间,周期太长。如采用加温养殖则费用太高,投资太大,不是一般条件所能实行。而常温加棚19个月养殖商品甲鱼投资少,周期短,简便易行,为大多数养殖户所能接受。其具体养殖方法如下:4月底5月初,随着气温回升,水温将达到25”C左右,此时在常温下,甲鱼可摄食生长,并逐步进人生长旺季。在5月上旬购进稚鳖,规格每只15~20克,要求稚鳖体质健壮,无病…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甲鱼养殖的现状及发展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全面认识甲鱼养殖的发展形势,进一步树立甲鱼养殖生产发展的信心近几年,甲鱼人工养殖在我国得到了大力发展。随着养殖技术的成熟、养殖模式的改进,整体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养殖产量直线上升。1994年全国甲鱼产量9360吨,1995年17445吨,1996年达到32004吨。1997年将突破4万吨,发展是很快的。1996年甲鱼产量居于前几位的省为:江西5013吨,福建5009吨,湖北4344吨,广东3798吨,安徽3184吨,江苏3173吨。甲鱼养殖的快速发展对发展农村经济、丰富市场供应、改善人民生活、促进渔业产业化发展等多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  相似文献   

18.
稚甲鱼的运输是人工养殖甲鱼虫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甲鱼养殖生产的发展,如何提高稚甲鱼的运输量,提高运输成活率?为人们所关注。我们在利用地热水人工养殖甲鱼的试验中,由于是高密度的养殖方式,要求稚甲鱼的数量是相当多的。在试验中,我们试用了湿润运输稚甲鱼的新方法。如:1987年9月18日长途运输刚出壳2-3天的稚甲鱼1618只,  相似文献   

19.
工程鲫     
牛蛙、甲鱼配合饲料及使用技术曾训江(湖南省水产研究所413100)目前,我省的牛蛙、甲鱼养殖发展很快,使用的饵料种类繁多,配合饲料所占的比例还不大。例如甲鱼养殖多以螺蚌、鱼虾、动物内脏等为饵,牛蛙养殖以蚯蚓、鱼虾、蝇蛆等为饵,这类饵料养殖牛蛙、甲鱼有...  相似文献   

20.
为确保甲鱼10—12个月养殖周期,采取人工加温手段,实施高密度分级饲养、人工控制冬眠等措施,改善生长环境,使甲鱼摄食生长始终处于最佳状态,降低费用,提高成活率及养殖效益。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本试验温室是湖北省竹山县水产品开发总公司霍河试验场于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