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描述了青海省草地监测样点(地)常见的有毒、有害植物,可提高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贵州岩溶山区人工草地不同放牧强度与草地植物产量和放牧家畜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了贵州喀斯特高寒山区混播草地建植4个月后,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高度、盖度、频度、密度、生物量和绵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明显抑制禾本科杂草马唐及多年生草黑麦草和鸭茅的生长,但对白三叶和草地有毒有害植物西伯利亚蓼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放牧强度为中牧有利于改善草地比例,草地单位面积畜产品产出率高,兼顾了畜产品和草地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3.
在天然草地上除了生长有价值的饲用植物外,往往还混生着家畜不食或不愿食的,以及有害和有毒的植物,这些饲用价值低、妨碍优良牧草生长、直接或简接伤害家畜的植物统称为杂草.据统计,新疆天然草地上常见的有毒有害植物约有80余种,在巴里坤县天然草地中分布较多,危害较大的有多种乌头、飞燕草、毛莨、金莲花、大戟藜芦、醉马草、小花棘豆、草麻、无叶假木贼等.  相似文献   

4.
美国有毒植物概述及其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荣杰  路浩  赵宝玉  王占新  卢围  马尧  李蓉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7):3633-3644
有毒植物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着畜牧业发展和人类生活,甚至在有些地区特别是牧区草地发生严重的动物毒草中毒灾害,引起动物大批中毒死亡,给草地畜牧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动摇了牧民对草地的安全感。美国等世界发达国家在有毒植物的生物学、生态学、毒理学、中毒病控制和综合利用研究方面起步早,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中国在有毒植物研究方面起步较晚,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在有毒植物中毒病控制和综合利用方面。本文从美国有毒植物研究历史及现状、地理环境与有毒植物分布概况、有毒植物对畜牧业造成的灾害、有毒植物种类及主要有毒植物、有毒植物防治策略等方面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的保护尼勒克县荒漠草地植物资源,采用样方和植物踏查法对尼勒克县荒漠草地的植物种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尼勒克县荒漠草地有23科68属98种(亚种)植物,植物种类组成较丰富,有害植物少。藜科、菊科和禾本科为优势科,含有54种(亚种)植物;小型科和单科种类众多,单科植物有12种。按照经济类群划分,豆科植物占8.16%,禾本科植物占13.27%,藜科植物占27.55%,菊科植物占14.29%,莎草科植物占3.06%,杂类草占33.67%。按照饲用价值划分,优良占14.29%、良好占27.55%、一般占36.73%、差占16.33%、有毒占5.10%。  相似文献   

6.
沈爱梅 《现代农业科技》2010,(9):341-341,346
介绍了家畜采食有毒植物的中毒症状及诊断,并提出防治方法,以期对提高我国草地有毒植物研究水平和有效控制有毒植物的危害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天祝县高山草地主要有毒植物及其防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天祝县高山草地主要有毒植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天祝县高山草地分布有毒植物78种,分属于12科22属,分布面积21.36万公顷,危害面积7.95万公顷,占天然草场总面积的20.30%。同时对现有主要毒草的分布、种类及对家畜的危害进行评价,并提出了对有毒植物防除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了全面了解额济纳旗赛汉陶来苏木天然草地主要有毒植物的种类、分布及危害情况,为草地家畜中毒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对赛汉陶来苏木的主要有毒植物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显示,在额济纳旗草地上已发现的主要有毒植物分别属1科、3属、3种,目前对赛汉陶来苏木畜牧业造成严重危害的有毒植物有豆科棘豆属小花棘豆、黄芪属哈密黄芪和槐属苦豆子3种。还对赛汉陶来苏木主要有毒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分布面积、防治和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指导赛汉陶来苏木"疯草"和苦豆子中毒病的防控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对条带式补播改良陡坡草地的生产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根据坡度分为小于25°、25~35°和大于35°的坡地三个处理组。其结果表明,条带式改良草地可以提高产草量,较天然草地三个坡度级分别提高200.39、253.12和203.27%(P<0.01),又可以改善草群品种,豆科牧草分别占总产草量的48.97、72.33和84.14%,且有毒有害植物明显减少。植被盖度由原来的42.5%增加到83.5%,将蒿属植物为建群种的群落变为沙打旺—野艾蒿—万年蓬组成的群落。  相似文献   

10.
木文研究了山西五台山天然草地上主要有毒植物的生态分布,所含有毒物质对家畜的危害及利用价值,并提出了防除利用的几点建议,为草地管理及有毒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有毒种子植物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带地区植物种类丰富,其中一些有毒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经济或药用价值。但因其有毒,容易给校园安全造成隐患。本文首次对海南大学儋州校区的有毒植物进行调查,并整理出了44科90属106种有毒植物。其中有毒植物种类较多的科主要为大戟科、夹竹桃科、苏木科和天南星科,分别占有毒植物总数的20.8%、11.3%、4.7%和4.7%。调查结果可以提高师生对有毒植物的安全意识,同时为这些有毒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云南云龙水库库区野生有毒种子植物共有103种,隶属于50科82属,占该区全部种子植物种的23.1%;其种数和科数分别占全国有毒植物的7.9%和35.7%。优势科为Asclepiadaceae,Compositae,Ericaceae,Leguminosae,Lolanaceae和Ranunculaceae,优势属为Anemone,Carpesium,Ranunculus和Rhododendron。最主要的生态型是草本。该区有毒种子植物种数在海拔2010m最多,丰富度指数也表明2010m处的有毒种子植物最丰富,但有些有毒种子植物却广泛分布在较宽的海拔范围内。水库完成蓄水后,将有61.17%野生有毒种子植物被永久淹没。该区有毒植物基本属于"有毒类",最主要的毒性部位为全草,但通常仅一个器官的毒性最大。基础教育、及时建立相关法律制度、扩大人工种植面积和加强市场管理应是保护和开发该区野生有毒种子植物资源的有效措施。本研究结果可为库区周边生态环境保护和该区有毒种子植物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利用提供基本信息。  相似文献   

13.
据调查,珠海市主要有毒园林植物计39科82属100种,文中列出了这些有毒园林植物名称、学名、科名、有毒部位及毒性,在分析这些有毒园林植物资源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野生有毒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合理保护和利用野生植物资源,通过野外调查,对北京市野生有毒植物的种类、生活型组成、有毒部位、毒性、毒理类型及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共有野生有毒植物145种,隶属于51科110属,其中草本植物占80%,木本植物占20%。有毒部位以全株或全草有毒为主。毒性以小毒占大多数,剧毒植物仅1种。毒理类型以神经系统和皮肤、粘膜刺激性中毒的种类较多。利用价值主要有药用、食用、植物源农药及工业用途。最后对有毒植物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提出了对其进行保护和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查清公园内有毒植物,以防对游客造成伤害,采用路线调查和走访调查的方法,对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内野生有毒植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内共有野生有毒植物39科,80属,99种。同时对有毒植物的常见中毒途径及预防保护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有毒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尧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9):4221-4224
有毒植物是一类含有毒化学成分、能引起人类或其他生物中毒的植物,近年来对有毒植物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重视。对分布在黑龙江省的118种有毒植物进行了分类,对它们在医药、农业、城市绿化等多个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黑龙江省有毒植物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山西放牧地主要有毒植物及防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放牧地中有毒植物有35科91属148种,其中以亚高山甸类草地中出现较多,占总产单量的15%~18%。该文就山西放牧地上出现数量较多,易引起家畜中毒的植物,从生态分布、有毒成份及对家畜的危害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防除的几点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园林植物中有毒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392-7394
该文通过查阅研究文献的方式对城市园林植物中的有毒植物的研究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对于城市园林植物中的有毒植物的研究,国内起步较晚,研究较少,目前还未引起足够重视;(2)从有毒园林植物种类分析,以被子植物、草本、中毒和低毒居多;(3)从有毒植物分布情况分析,有很多共同的物种广泛存在于被调查城市中。该文还简单介绍了中毒途径,同时,为减轻城市园林绿化中有毒植物对市民的健康和生命的危害,提出了几项防范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长白山东北坡3119种野生植物中,有147种有毒植物,本文依据植物分类、外在性状、种数多少、有毒部位、毒性大小等特性,分别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