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分蘖洋葱为葱科葱属洋葱的丛生变种,以肉质鳞片和鳞芽构成鳞茎的二年生草本植物。分蘖洋葱不同于常见的洋葱,一般每株分蘖成多个至十多个大小不规则的铜黄色鳞茎;形状较小,像大蒜中较大的蒜瓣(小鳞茎),鳞茎略有大蒜味。分蘖洋葱与普通洋葱有区别:普通洋葱每株形成一个较大的鳞茎,多以种子繁殖;而分蘖洋葱形成一丛鳞茎,很少开花结实,用分蘖小鳞茎繁殖。因此.分蘖洋葱被定为洋葱的丛生变种。  相似文献   

2.
洋葱系百合科葱属的一个栽培品种,为二年生草本植物。普通洋葱按鳞茎膨大对日照的要求可分为长日型和短日型两类。按鳞茎外皮颜色可分为黄皮、红皮(紫皮)、白皮三类。上海地区洋葱一般在9月中、下旬育苗,播期不能过早,以免先期抽苔。一般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定植露地,次年5至6月收获。洋葱具有栽培容易、抗性强、耐贮藏、易运输的特点,是确保蔬菜淡季供应的蔬菜之一。欧美国家栽培广泛,近年来我国发展也很快,前景良好。 一、极早熟品种,株形直立,株高57cm左右。成株有管状叶6张,叶面着蜡粉,深绿色。鳞茎扁球形,纵径5-6cm,横径7-8cm,外被黄色半革质鳞片,肉质鳞片白色,单个鳞茎重172g。该品种辛辣味淡,略带甜味,吃口爽脆,品质优良。 二、熟性早,植株直立,株高64cm,茎粗1.6cm。叶管状,先端尖,中下部较粗。叶面着蜡粉,深绿色。鳞茎圆球形,纵径7-8cm,横径7-8cm,鳞茎外皮黄色,干后半革质,单个鳞茎重183g。内部鳞片肉质,质地脆甜,辛辣味淡,纤维少。适宜生食,品质优。  相似文献   

3.
对27份四川省安宁河流域洋葱品种的10个农艺性状与单个鳞茎鲜重等进行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鳞茎鲜重与横径、纵径、开放鳞片鲜重、闭合鳞片鲜重、干物质含量、开放鳞片数、闭合鳞片数、鳞茎膨大期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1、0.808、0.985、0.752、0.814、0.635、0.581、0.731.鳞茎鲜重与生育期、叶片数呈显著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34、0.309.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与洋葱鳞茎鲜重的关联程度依次为:开放鳞片鲜重>横径>干物质含量>纵径>闭合鳞片鲜重>鳞茎膨大期>开放鳞片数>闭合鳞片数>生育期>叶片数.在四川省安宁河流域,开放鳞片鲜重、横径和干物质含量是影响洋葱鳞茎鲜重的主要因素,可作为洋葱丰产育种的主要选择性状,同时也要考虑其它性状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硼对“洋葱型”畸形大蒜形成及其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不同硼水平对“洋葱型”畸形大蒜发生率的影响及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0和1.5 mg · L-1硼处理均可诱导“洋葱型”畸形大蒜的发生,降低鳞茎的干、鲜质量,而0.5和1.0 mg · L-1硼处理可防止“洋葱型”畸形大蒜的形成;发生“洋葱型”畸形大蒜的植株与正常植株相比衰老相对延缓,在鳞茎膨大后期其叶身的硼含量、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抗氧化酶(POD、CAT和SOD)活性均高于同处理的正常植株;同时,“洋葱型”畸形大蒜叶身和假茎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也均显著高于正常植株,但其鳞茎的上述指标比同处理的正常植株分别降低30.45%和51.99%、152.26%和258.34%、82.01%和56.09%。  相似文献   

5.
洋葱为百合科葱属中以肉质鳞片和鳞芽构成鳞茎的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葱头、圆葱,球葱、玉葱等。有关洋葱的原产地说法很多,但多数认为洋葱产于亚洲西南部中亚细亚、小亚细亚的伊朗、阿富汗的高原及前苏联中亚地区,在这些地区至今还能找到洋葱的野生类型。  相似文献   

6.
葱蒜类蔬菜均属百合科,以鳞茎(叶鞘基部膨大)、假茎(叶鞘)、管状叶或带状叶供食用。由于具有特殊的辛辣气味,所以也称香辛类蔬菜,又由于它们大都形成鳞茎亦称鳞茎类蔬菜;主要包括大蒜、洋葱、大葱、分葱、韭菜、韭葱、薤及大头蒜(南欧蒜)等。韭菜、大葱、分葱、薤等为我国原产,大蒜原产中亚细亚,但在我国早有栽培;洋葱也是原产中亚细亚,传人我国较迟。  相似文献   

7.
柏林  李大霞 《蔬菜》2014,(12):34-36
为了寻找大蒜发生"面包蒜"的原因,在大蒜越冬期对赣榆白蒜采用不同栽培模式、不同量氮肥进行追肥试验,对大蒜鳞茎的鳞瓣数、鳞瓣的鳞片数(鳞叶数)、植株假茎长度及产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大蒜鳞茎鳞瓣的鳞片向上发育叶身成为普通叶而发生二次生长,向外不断分化鳞片而形成"面包蒜"。地膜覆盖进一步促进大蒜产生"面包蒜"及二次生长。证明了大蒜临界光照时间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延长这一科学原理。  相似文献   

8.
洋葱鳞茎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9个洋葱品种的9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洋葱鳞茎鲜重与横径、纵径、干物质、开放鳞片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15、0.8069、0.8032、0.9947;开放鳞片鲜重、闭合鳞片鲜重是影响鳞茎鲜重的主要因素,其中开放鳞片鲜重对单株鳞茎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可作为洋葱丰产育种的主要选择性状;对供试品种进行产量分析表明,在铁岭地区引种可考虑太阳06-1和太阳06-3这2个品种.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仙用双鳞片切块繁殖法,一个切块可形成1~3个小鳞茎。小鳞茎发生于切块的两鳞片之间或外侧的茎盘上。组织学观察表明,培养前双鳞片切块基部内茎盘表层组织,除细胞略小外,与周围组织并无明显的细胞学差异。经培养后,双鳞片切块基部内、外侧茎盘组织的薄壁细胞,都能发生脱分化现象,通过细胞分裂而突起,形成1~2个腋芽原基。说明小鳞茎的形成是通过切割的创伤刺激,诱导形成的腋芽原基发展而来的,并非该处原来存在的腋芽原基。切块所带的鳞片是小鳞茎形成的营养基础,鳞片的大小和数目对小鳞茎的形成有明显的影响。不定根发生于切块或小鳞茎的茎盘上。有的小鳞茎在袋装培养中就发生1~3条不定根和1~2片绿叶。生根的小鳞茎容易移栽成苗,已生根、萌叶的小鳞茎移栽到花盆土壤中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0.
以来自不同地区的88份长日照型洋葱种质资源为参试材料,通过变异分析、多样性指数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29个农艺性状和5个品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9个农艺性状在洋葱群体内存在丰富的变异,品质性状黄酮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64.79%,鳞茎横径、鳞芽数的多样性指数最大,为1.53,质量性状肉质鳞片颜色变异系数最高,为140.69%,鳞茎膜质皮颜色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18;9个表型性状和5个品质性状相关性结果显示,各性状间相关性较高,相互影响较大;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鳞茎茎粗、假茎外皮色、花薹数、花薹高、花药颜色、叶面蜡粉、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是洋葱性状变异的主要因素,并通过综合得分(F值)获得综合排名前10的品种;系统聚类将洋葱种质分为2类,第Ⅰ类群为丰产性较差的类群,第Ⅱ类群为鳞茎纵径、鳞茎横径、盘状茎横径较大,肉质鳞片数较多,VC、黄酮、有机硫化物含量较高,产量较高的类群,具有较大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1.
测定了30份大蒜资源的7个鳞茎性状(鳞茎横径、鳞茎纵径、鳞茎质量、鳞芽高、鳞芽背宽、鳞芽数、鳞芽质量),并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大蒜资源7个鳞茎性状间均存在较大变异,鳞茎质量变异系数最大,为46.68%,其次是鳞芽质量、鳞芽数,鳞芽高和鳞茎纵径变异系数最小。鳞茎性状差异分析结果表明,22号资源具有最大鳞茎质量、鳞茎横径和鳞芽质量,适合作为鳞茎高产的大蒜品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鳞茎质量与其余6个鳞茎性状均为极显著正相关,其中与鳞茎横径、鳞茎纵径的相关系数最高,分别为0.905、0.509,表明鳞茎质量与鳞茎横径和鳞茎纵径关系最为密切,在田间可用鳞茎横径、鳞茎纵径作为筛选鳞茎高产大蒜品种的基本指标。  相似文献   

12.
 ‘徐蒜815’是从大蒜种质资源‘G-12-15’中进行混合选择出来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 商品性佳,适合露地栽培。蒜头皮色白色,横径6.46 cm,高4.45 cm,单蒜头鲜质量95.87 g,干蒜头产 量24 360 kg · hm-2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防效试验研究大蒜粗提物对辣椒疫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对病害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大 蒜不同部位粗提物均对辣椒疫病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特别是鳞茎粗提物,在150.0 mg·mL-1 浓 度下,对辣椒疫病菌生长抑制率达100.00%。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粗提物对辣椒疫病菌的抑制作用下降。盆栽试验结果 表明,不同浓度大蒜各部位粗提物对辣椒疫病均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大蒜鳞茎粗提物浓度为150.0 mg·mL-1 时,防效可达 59.38%。GC-MS 测定结果表明,大蒜根、茎叶和鳞茎粗提物中分别有20、19 和23 种挥发性物质,均以有机硫化物为主, 占总挥发性物质的90% 以上,但其组成成分和含量有明显差别。向培养基中加入硫醚类有机硫化物纯品,对辣椒疫病菌的 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100 mg·L-1 二烯丙基三硫醚对辣椒疫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达60.55%。与大蒜轮作或混栽可 有效降低辣椒疫病的病情指数,防效分别达59.81% 和62.09%。这些结果说明大蒜挥发性物质在辣椒疫病的绿色防控上有很 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基于6个重要农艺性状的四川地区大蒜资源表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四川地区81份大蒜种质资源的株高、叶长、叶宽、假茎长、假茎粗和鳞茎质量6个农艺性状进行多样性评价,同时结合海拔高度开展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四川地区大蒜资源的遗传变异丰富,6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9.13%~73.43%,其中大蒜鳞茎质量的变异系数高达73.43%。6个农艺性状可综合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7.804 6%,第1主成分反映植株株型,第2、3主成分反映鳞茎质量。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将81份大蒜资源在欧氏距离169.8的水平上聚为4个类群,类群Ⅱ适合作为选育独头蒜品种的重要资源,类群Ⅲ适合作为选育高产大蒜品种的重要资源。海拔高度与大蒜鳞茎质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假茎长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反映提取剂类型对大蒜鳞茎提取液抑菌能力的影响,用水、乙醇,丙三醇作为大蒜鳞茎杀菌物质的提取剂,采用孢子萌发法对黄瓜镰刀菌枯萎病菌孢子抑杀.研究结果表明,3种提取溶剂制成的大蒜鳞茎提取液对枯萎病菌孢子抑制的EC50值分别为0.2884%、0.2818%和0.2454%,较低的提取液浓度达到了较好的抑菌效果.水、乙醇、丙三醇都可以作为大蒜鳞茎的提取剂,3种提取溶剂的大蒜鳞茎提取液毒力相当,孢子抑制萌发率随着大蒜鳞茎提取液浓度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6.
大蒜养分需求规律及施肥模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蒜施肥中存在的习惯性和盲目性,采用肥料"3414"试验,在中壤土上进行了大蒜养分需求规律及施肥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蒜在生长过程中,吸氮最多、钾次之、磷最少,吸收氮磷钾的比例为N∶P2O5∶K2O=1∶0.36∶0.70,氮、钾吸收高峰在鳞茎膨大期,磷吸收高峰在蒜苔伸长期。大蒜施用氮磷钾,均有增产效果,氮磷钾最佳施用量为N436.95kg/hm2,P2O5213.34kg/hm2,K2O336.74kg/hm2。氮肥施用方法以2/3基+1/3追为宜,钾肥以2/3基+1/3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大棚基质栽培的大蒜在单、套作条件下生长及产量的差异,设置番茄单作、番茄/大蒜
套作、大蒜单作3 个处理,测定大蒜生长量、产量及基质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与番茄套作的大蒜形态指
标显著低于单作大蒜;套作显著降低了大蒜的鳞茎质量和总产量,同时显著提高了独头率和独头蒜产量。
番茄/大蒜套作土地当量比高达1.56,具有明显的套作优势。在及时摘除番茄老叶、精细管理的栽培措施下,
套作大蒜独头率高达58.1%。大蒜单、套作基质的氮、磷、钾含量均较高,蔗糖酶和脲酶活性、细菌和放
线菌数量也无显著差异,套作大蒜生长的限制条件是光照。  相似文献   

18.
张浴  梁晨  迟胜起  赵洪海 《蔬菜》2022,(12):36-40
摘要:为明确腐烂茎线虫能否侵染大蒜和被大蒜携带,选择腐烂茎线虫的马铃薯群体(P-Dd)和甘 薯群体(SP-Dd)作为接种源,于3—6月越冬后大蒜生长期开展田间试验。定期采样后,对大蒜根际土、 蒜根、茎盘、鳞茎进行分离和根内线虫染色检测。结果表明:腐烂茎线虫的马铃薯群体(P-Dd)和甘薯 群体(SP-Dd)均可对大蒜造成侵染。腐烂茎线虫可侵染大蒜的茎盘、蒜根和新生鳞茎。根际土中P-Dd和 SP-Dd群体的最大群体密度均出现在5月2日,每10 g土壤分别含107.0条和65.6条;蒜根中P-Dd和SP-Dd的 最大群体密度分别出现在3月14日和5月2日,每10 g根中分别含625.4条和1 303.3条;茎盘中P-Dd和SP-Dd 的最大群体密度分别出现在6月7日和6月15日,每10 g茎盘中分别含1 681.8条和2 983.3条;大蒜鳞茎只受 到轻微侵染,P-Dd和SP-Dd群体的最大群体密度均出现在5月30日,每10 g鳞茎中分别有2.7条和1.6条。 收获时,大蒜茎盘、鳞茎中均检测到腐烂茎线虫。尽管不同寄主来源的腐烂茎线虫对大蒜的侵染存在差 异,但可以确定的是其均能够侵染大蒜,并可随受侵染的鲜蒜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19.
大蒜鳞茎粗提液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智慧  张坤  王辉  肖雪梅 《北方园艺》2010,(11):167-170
为了探寻黄瓜霜霉病的无公害防治方法,采用大蒜鳞茎粗提液分别对黄瓜叶盘、叶片以及幼苗霜霉病进行防病与治病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大蒜鳞茎粗提液浓度的增加,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增强,在黄瓜叶盘、离体叶片和幼苗上防病治病的最低浓度不同。大蒜鳞茎粗提液浓度为350 mg/mL时在叶盘上的防病效果和治病效果均达显著水平;大蒜鳞茎粗提液浓度达400 mg/mL和200 mg/mL时在黄瓜成株离体叶片上的防病治病效果显著。大蒜鳞茎粗提液达350 mg/mL时在黄瓜幼苗上的防病效果和治病效果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