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验旨在探究碳酸腐殖酸钠代替碳酸氢钠对荷斯坦奶牛瘤胃发酵参数和泌乳性能的影响。选用年龄、胎次、产奶量相近的健康荷斯坦泌乳奶牛24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奶牛饲喂基础日粮+0.76%碳酸氢钠,试验组奶牛饲喂基础日粮+0.76%碳酸腐殖酸钠。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的瘤胃pH值、丙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乙丙比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饲料利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日粮添加碳酸腐殖酸钠代替碳酸氢钠可显著提高奶牛瘤胃pH值,预防瘤胃酸中毒,促进丙酸生成,改善瘤胃发酵模式,提高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宁夏奶牛热应激期间干物质采食量降低导致的产奶量下降问题,试验选择产后90 d的头胎奶牛540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饲喂相同质量的TMR日粮。试验组全混合日粮中添加30 g/(d·头)曲霉发酵物。试验周期30 d。结果表明,试验组在饲喂曲霉发酵物后第7、14、28 d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喂曲霉发酵物后第21、28 d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时间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产奶量和干物质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奶牛热应激期间添加30 g/(d·头)曲霉发酵物能够提高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评价饲喂高蛋白质干酒糟(HPDDG)对奶牛瘤胃降解率、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选择16头泌乳荷斯坦奶牛(12头经产牛和4头初产牛),平均泌乳日龄80&#177;14d,随机分配2种处理日粮,采用2&#215;2交叉试验设计。用HPDDG(20%干物质)替换对照组日粮中的全部大豆蛋白和部分粗饲料。每期试验21d,在第19~21天每天记录产奶量和干物质采食量;每期的第20~21天采集奶样。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研究小黑麦干草替代羊草对高产奶牛生产性能和生产效益的影响。试验采用年龄和胎次相近的荷斯坦高产奶牛30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50头,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头。小黑麦干草替代羊草作为试验日粮,对照组饲喂对照组日粮,试验组饲喂试验日粮。试验期测定奶牛采食量、产奶量和奶品质,计算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小黑麦干草替代羊草饲喂高产奶牛,可极显著提高产奶量(P<0.01);对奶牛采食量和奶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显著降低饲喂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用鲜蛋白桑替代部分进口苜蓿饲喂奶牛的效果,选择产奶量水平接近的2个高产奶牛群,剔除其中不健康的奶牛。随机选择其中一群为对照组,另一群为试验组,根据等干物质原则用3.5 kg鲜蛋白桑替代替代对照组高产基础日粮中的1 kg进口苜蓿,TMR全混合日粮饲喂,试验期35 d。每天早中晚饲喂3次,每天挤奶2次,自由饮水。结果表明:在夏季热应激初期奶牛日粮用3.5 kg鲜蛋白桑替代1 kg进口苜蓿,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提高1.71 kg/头·d,提高了7.35%|产奶量提高1.1 kg/头·d,提高了3.53%,乳中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 < 0.05),由24.80万/mL降到7.87万/mL,降低了68.27%,但对乳品质其他指标及血液抗氧化指标影响不显著,经济效益分析最终每头牛每天增加收益0.85元。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产奶量、乳品质、抗氧化性能及经济效益,用3.5 kg鲜蛋白桑替代1 kg进口苜蓿饲喂奶牛,可以达到节本增效的效果。 [关键词] 鲜蛋白桑|进口苜蓿|奶牛  相似文献   

6.
根据胎次、产奶量、泌乳时间相近的原则选择泌乳奶牛20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头,对照组饲喂常规日粮,试验组饲喂常规日粮+40 g/d过瘤胃蛋氨酸(RPM,有效成分:HMBi,2-羟基-4-甲硫基丁酸异丙酯)。探讨日粮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添加过瘤胃蛋氨酸的试验组产奶量较对照组提高了1.3 kg/d(P>0.05);试验组的乳蛋白、乳脂率和体细胞数较对照组均有所提高(P>0.05);经济效益方面,试验组每头牛每天比对照组多盈利2.49元。试验表明: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有助于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酵母蛋白饲喂泌乳奶牛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凌岩 《中国奶牛》2011,(10):24-28
本试验通过在荷斯坦泌乳牛日粮中添加酵母蛋白部分替代豆粕,研究其对泌乳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成分及身体健康情况的影响,选取400头胎次、产奶量相近的中国荷斯坦泌乳牛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0头,试验组每头牛每天饲喂500g酵母蛋白,通过60d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奶牛平均日产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分别为32.54kg/d与32.34kg/d。在产奶量不变的基础上,试验组平均干物质采食量降低1.7kg(DM)/d,产奶效率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8.
多花黑麦草饲喂奶牛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设4种不同梯度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和配合饲料的日粮组成对24头黑白花奶牛进行饲喂试验,以期探讨最佳经济效益的日粮组成,为推广饲用玉米Zea mays-多花黑麦草种植系统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配合饲料饲喂量的减少,多花黑麦草采食量增加,青贮玉米的采食量不断减少.以每头饲喂6 kg配合饲料 30 kg多花黑麦草 自由采食青贮玉米试验组(2组)奶牛每天平均产奶量最高,达到11.59kg/头.以每头饲喂5 kg配合饲料 40 kg多花黑麦草 自由采食青贮玉米试验组(3组)奶品质最好,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9.
试验选取200头年龄、泌乳月、胎次以及产奶量相近的奶牛随机分为两组(100头/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相同日粮基础上添加80g/(头·d)的奶源宝,分早晚两次混入精料饲喂,试验期35d。结果发现,奶牛的采食量和采食速度较试验前明显提高,试验前奶牛粪便中明显的过料现象在试验7d后基本消失;试验组奶牛平均产奶量比对照多1.3kg/(头·d),乳中体细胞数较试验前下降了27.4万个/mL。以上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奶源宝可明显改善泌乳期奶牛对日粮的消化和吸收率,提高生产性能,并显著降低体细胞数。  相似文献   

10.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选择体况、产奶量、泌乳天数和胎次相近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2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草药添加剂组,每组10头奶牛。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中草药添加剂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每头奶牛补充200 g/d的中草药添加剂,试验共6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式期为50 d。试验结果表明,中草药添加剂组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比对照组奶牛高19.93%(P0.05)。中草药添加剂显著改善了瘤胃内环境,中草药添加剂组奶牛瘤胃液pH比对照组奶牛高2.19%,瘤胃液NH3-N浓度比对照组奶牛低8.42%,瘤胃液微生物蛋白浓度比对照组高13.59%。因此,本试验条件下,中草药添加剂可以提高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改善瘤胃内环境,有利于维持瘤胃内环境的稳定,提高瘤胃微生物菌群数量,降低NH3-N浓度,提高瘤胃微生物蛋白含量,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Khorasani等研究用整株大麦/黑小麦或豌豆/黑小麦青贮代替苜蓿青贮饲喂奶牛,观察奶牛采食量、产奶量以及乳成分的变化。该试验用20头泌乳初期的荷斯坦奶牛和24头泌乳中期的荷斯坦奶牛,并分别分为4组,每组饲喂以下4种日粮中的1种,试验持续7周。所有日粮的精粗比均为6:4。蜴干物质计粗料的25%是苜蓿干草,余下的75%是如下成分:①苜蓿青贮;②大麦/黑小麦青贮;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探究酵母培养物对泌乳奶牛体外瘤胃发酵特性、采食量和产奶量的影响.体外试验中,在培养底物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1%的酵母培养物,在体外模拟瘤胃发酵培养48 h后,测定产气量和瘤胃发酵特性参数.动物试验选取泌乳天数和产奶量相近的奶牛573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76头,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297头,饲喂基础日...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有机酸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消化生理的影响。选择388头泌乳奶牛,根据体重、产奶量、泌乳天数相近原则,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94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每头每天添加48 g复合有机酸。试验期共4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3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复合有机酸可显著提高泌乳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脂率、4%乳脂校正产量以及钙的表观消化率(P<0.05),对乳蛋白率、体细胞数、体细胞评分以及干物质、粗蛋白质、粗灰分、磷的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复合有机酸显著增加了泌乳奶牛的采食时长(P<0.05),但未显著影响躺卧时长、咀嚼次数、肢蹄评分、瘤胃充盈度评分、粪便评分、体表清洁度评分(P>0.05)。由此可见,添加复合有机酸能够提高泌乳奶牛的生产性能、钙表观消化率及采食时长。  相似文献   

14.
以裹包青贮苜蓿代替50%等量干物质的苜蓿干草,分析其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性能以及乳品质的影响。选取产奶量相近的中产奶牛20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头,饲喂全混合日粮,试验组使用裹包青贮苜蓿代替50%等量干物质的苜蓿干草,试验期40 d,其中预试期10 d。在试验期间测定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及乳品质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在30 d内平均干物质采食量较对照组提高了8.2%(P0.05);产奶量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乳脂率和乳蛋白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7.2%和9.3%(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提示,在奶牛日粮中用裹包苜蓿青贮替代部分苜蓿干草能提高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并对乳品质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过瘤胃辣椒油树脂对夏季奶牛产奶量、干物质采食量、呼吸频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465头胎次为(2.5±1.3)胎、泌乳天数为(109.0±52.3)d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2个重复,对照组(236头)每个重复118头,试验组(229头)2个重复分别为114头和115头。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TMR),试验组每头奶牛每天饲喂添加300 mg的过瘤胃辣椒油树脂的TMR。试验期为91 d,分为试验前期(1~30 d)、中期(31~60 d)和后期(61~91 d)三个阶段。试验期间,每天09:00、15:30使用手持温湿度计测定距地面1.8 m处环境温度、相对湿度,计算温湿度指数;每天早晨投料后采集TMR样品,测定各组的干物质采食量,同时记录每天每头奶牛的产奶量和呼吸频率;于正试期第30,60,91天采血,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应用Broken-stick回归模型分析温湿度指数与呼吸频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期内共有62 d的温湿度指数>72试验前期、中期和后期平均温湿度指数分别为70.61±4.02、75.60±2.84、73.17±2.33,温湿度指数>...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纽润康酿酒酵母培养物对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及血清指标的影响。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0头奶牛,对照组奶牛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奶牛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120 g/(头·d)酿酒酵母培养物。结果显示,试验组奶牛产奶量显著提高1.66 g/(头·d),平均干物质采食量显著提高0.72 g/(头·d)。试验组奶牛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免疫球蛋白G (IgG)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能够极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1),显著提高奶牛机体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酿酒酵母培养物可提高奶牛机体的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选用体重、胎次、产犊日期和产奶量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16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8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g/d微生物源性生物抗氧化剂,试验在夏季高温期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高温和泌乳期的进程,试验奶牛的采食量和泌乳量均相应下降;但添加微生物源性生物抗氧化剂后,采食量和泌乳量的下降较对照组缓慢,试验同期奶牛的采食量较对照组高,试验第50d的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8.06%,乳脂率提高0.655%,乳脂量和乳蛋白量分别提高35.16%和9.03%;乳中体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牛奶的品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王涛 《中国饲料》2023,1(10):22-25
文章旨在研究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技术对奶牛产奶性能及饲料消化率的影响。试验将100头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平均干乳期40 d的奶牛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奶牛采用精粗分饲的方法,先粗后精,试验组采取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将精饲料和粗饲料充分混合搅拌后饲喂奶牛。预饲期10 d,正试期100 d。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的产奶量在前40 d均无显著变化(P> 0.05),在60~100 d,试验组奶牛的产奶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奶牛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及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增加(P <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 <0.05);试验组奶牛的干物质、脂肪及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增加(P <0.05)。总的来讲,相对于传统的精粗分饲的饲喂模式,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模式在改善奶牛生长消化及产奶等方面发挥了极大优势,应用推广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技术替代传统饲喂技术必将成为我国奶牛集约化养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选择年龄、胎次(2~4胎)、生产性能相近,体重600kg左右的健康德系荷斯坦奶牛70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头.对照组饲喂原全混合日粮,试验组饲喂菌糠等量代替原全混合日粮中的苜蓿干草,试验期测定奶牛采食量、产奶量、乳品质等生产性能,并分析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采食正常,两组间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产奶量有一定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且随着试验的进行,试验组的产奶量有提高的趋势,还延长了其高产时间;试验组多项乳品质指标较对照组有所改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每产1 kg标准奶比对照组节约饲料成本0.10元.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微生态制剂对奶牛乳体细胞数、泌乳量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本研究以5,600头荷斯坦泌乳牛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奶量、胎次和泌乳天数等相近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00头,进行为期60d的饲喂试验。对照组保持基础日粮,试验组添加微生态制剂80g/头/d。结果表明,饲喂10d后试验组体细胞数从21.0万个/mL降低到13.8万个/mL,试验组奶牛泌乳量比对照组平均高出1.80kg/头/d,试验组的采食量及饲料利用率显著提高。综上所述,复合乳酸菌微生态制剂可以显著提高奶牛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