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白菜连作栽培已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为克服白菜连作引起的产量减少及品质降低,试验设置白菜套作大葱、白菜套作大蒜、白菜套作分蘖洋葱及白菜单作4种栽培模式,研究了不同套作方式对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黑龙江地区生产无公害大白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套作白菜的鲜样质量较单作有所增加,大葱、大蒜和分蘖洋葱套作白菜后盆栽鲜样质量分别较单作增加35.71%、46.43%和17.86%,大葱、大蒜和分蘖洋葱套作白菜后盆栽总生物量分别较单作增加57.14%、57.14%和46.42%,且达到差异显著水平。白菜套作大葱时,白菜各主要成分含量指标良好,品质较好;白菜套作分蘖洋葱或大蒜时,白菜的各主要成分含量指标均处于中间水平,品质适中;白菜单作时,白菜各主要成分含量指标均处于较低水平,品质较差。套作均一定程度的提高了产量,改善了白菜的品质,套作处理均好于白菜单作,套作大葱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喷施农药对不同蔬菜产品营养品质的影响,以芹菜、花椰菜、小白菜、生菜4种蔬菜为材料,设置喷药与不施药2个处理,测定蔬菜营养品质指标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喷药后,大棚和露地栽培的4种蔬菜的可溶性糖(芹菜、生菜露地栽培除外)、可溶性蛋白(芹菜除外)、脯氨酸、VC含量均显著降低;露地栽培与大棚栽培相比,露地栽培各营养品质指标降低幅度小于大棚栽培;各蔬菜间比较,农药对芹菜品质影响最大,小白菜次之,花菜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3.
钼锰对不结球白菜硝酸还原酶活性及主要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叶面喷施、根部施用、叶面喷施与根部施用相结合的3种处理方式,研究了钼、锰对不结球 白菜硝酸还原酶活性、硝酸盐含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钼能够显著提高不结球白菜的硝酸还 原酶活性,使其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锰对不结球白菜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不明显,但可以显著降低其 硝酸盐含量。钼和锰均可提高不结球白菜可溶性糖和VC含量。与单施钼、锰相比,钼锰配施对降低不结 球白菜硝酸盐含量、提高其可溶性糖和VC含量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张喆 《吉林蔬菜》2012,(6):51-52
本试验以12个不同品种的白菜作为材料,对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粗纤维含量、干物质含量、有机酸含量六个营养品质性状进行测量和比较以及分析其与风味品质的相关性。通过分析得知,不同品种的白菜在营养品质和风味品质方面都不尽相同。在试验的12个试材中,国外品种旋风、水晶、Asia white、HaGye 1 H0、华冠、华王、白玫瑰、早生华京中以水晶、Asia white、早生华京、HaGye 1 H0的营养品质和风味品质综合性较好,国内品种矮抗青、矮脚黄、改良奶白菜、亚历山大矮脚黄中以矮抗青的营养品质和风味品质的综合性较好,叶片软硬度与叶柄软硬度呈极显著差异,与有机酸呈显著差异;这些优异的白菜品种可在生产和栽培上加以推广利用,以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5.
赵铁伦  贾生 《蔬菜》2021,(8):19-22
为探究不同灌溉方式对不结球白菜矿质元素吸收和品质的影响,以"春油5号"为试验材料,在温室内设置畦灌、微喷带、膜上畦灌、膜下微喷4个灌溉方式,比较分析不同处理不结球白菜的可溶性糖、维生素C及纤维素含量等品质指标和氮、磷、钾素含量。结果表明:膜下微喷、膜上畦灌能促进不结球白菜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并促进不结球白菜对氮、磷、钾素的吸收利用,改善不结球白菜品质。其中膜下微喷与畦灌相比,温室不结球白菜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分别显著提高48.55%、63.55%,外叶柄中纤维素含量显著降低22.32%。膜下微喷处理最有利于提高不结球白菜的品质和营养元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6.
钼对小白菜叶色、营养品质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小白菜(五月慢)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施钼水平对小白菜叶色、营养品质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钼能够促进小白菜生长,提高其产量;施钼可以提高小白菜叶绿素含量,使叶色更为浓绿;施钼显著增加了小白菜钼、抗坏血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部分人体必需氨基酸及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改善其营养品质;施钼能够显著降低小白菜硝酸盐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白菜的食用安全性;本试验中,钼水平以0.300 mg·kg-1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四倍体蔬菜与二倍体相比,营养品质提高,抗逆性增强,但在高温胁迫下二、四倍体不结球白菜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未曾有过报道。研究高温对二、四倍体不结球白菜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确定简单可靠的耐热性鉴定指标,对于快速准确地鉴定和筛选耐热材料,提高育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普通白菜高Zn胁迫耐性及Zn积累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温室砂培盆栽的方法,选用苏州青、黄心乌、瓢儿菜、抗热605、南农矮脚黄5种不同基因型的普通白菜,研究不同供Zn水平(0.43、100、200、400、800mg·L-1)对其高Zn胁迫耐性和Zn积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供Zn水平处理均提高了5个普通白菜品种的地上部生物量,除800mg·L-1Zn处理显著抑制抗热605根系生长外,对其他品种根系生长影响不显著。5个普通白菜品种的根系耐性指数在0.82~1.90之间,抗热605相对较低,可见普通白菜对Zn胁迫具有较强的耐性,抗热605相对较弱。不同器官的Zn含量和积累量均随供Zn水平的提高而大幅增加,根系Zn含量最高,积累量最低。根系吸收的Zn60%以上被转移到地上部,苏州青、黄心乌、抗热605、南农矮脚黄富集的Zn主要贮存在叶柄中,瓢儿菜富集的Zn更多贮存在叶片中。相对而言,苏州青根系富集Zn的能力最强;南农矮脚黄根系富集Zn能力最弱,但转运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9.
以白菜为试材,设6个处理,T1~T3处理分别为无机肥处理、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和有机肥处理,以及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应T1~T3处理,在莲座期和结球前期每垄施用1%浓度的石灰1 600mL,为T4~T6处理,研究了商品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及单独施用对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3、T6处理收获期硝酸盐含量分别较T1、T4处理下降了32.3%和35.2%;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30.0%和38.6%;可溶性糖含量升高了31.5%和34.5%。可见有机肥能够提高白菜品质,但对产量的贡献却不明显。而有机无机肥配施则能够在保证白菜品质的前提下,使产量提高2%~27%,与施用有机肥相比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施用石灰的处理各项指标均优于未施石灰的处理结果。说明均衡营养并配施有机无机肥能够起到提高白菜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以5个不结球白菜自交系及其按照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的20个杂交组合为试材,进行了6个营养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以期为利用杂种优势进行不结球白菜品质育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6个营养品质性状区组间方差差异不显著,基因型间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营养品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反交效应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表明这些性状均受到加性效应、非加性效应和反交效应的影响。不同自交系在不同性状上的配合力表现不同,自交系P4在干物质、维生素C含量、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4个性状上一般配合力较高,是进行营养品质性状杂交改良较好的亲本材料。同一性状在不同组合之间的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有较大差异,同一组合不同性状的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也有明显不同,组合P5×P3在干物质、维生素C、总酸和粗纤维4个性状上的特殊配合力效应表现优秀。综上所述,配制杂交组合时应注意母本选择;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与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在利用杂种优势进行不结球白菜品质育种时必须广泛测交以选择特殊配合力高的优质组合。  相似文献   

11.
对光合细菌在促进不结球白菜生长发育和品质提升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光合细菌处理可明显促进不结球白菜的生长发育。与对照相比,不结球白菜株高、叶面积、单株产量和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了37.35%、45.97%、57.06%和66.5%;提高了不结球白菜的品质,光合细菌处理的植株可溶性糖和Vc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9.06%和19.73%,硝酸盐含量降低26.29%。可以看出光合细菌可明显促进不结球白菜的生长发育和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几个不结球白菜品种营养品质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来源于日本和中国的不结球白菜品种各5个为试材,对主要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品种间维生素C和粗纤维含量相比较差异极大,干物质、有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中国不结球白菜品种干物质含量相对较高,而日本品种粗纤维含量相对较低,其它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蔬菜日光温室高效种植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3种类型的日光温室中进行了4种种植模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种类型的日光温室在最冷的1月份最低温度均能保持在4℃以上,以当前河北省中南部地区流行的CK型日光温室保温效果最好;4种种植模式中以A(黄瓜→套种油菜或蒜苗→番茄→平菇)、B(黄瓜→套种油菜或蒜苗→黄瓜→番茄→蒜苗)两种效益最高,平均年产鲜菜每公顷分别为494t和405t,年纯收入分别为53万元和54万元。适于北方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为比较特制纳米新材料及电加温线对青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设置2个纳米线处理、1个电加温线处理和空白对照,在连栋大棚内对"五月慢"青菜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纳米新材料处理与电加温线处理有效促进了早春低温环境下青菜的生长,与对照相比,青菜生长加快,叶面积增大,生长期有所提前;产量方面,T1(纳米线1根在生长层,另1根在土表下)、T2(纳米线2根均在土表下)、T3(电加温线2根均在土表下)分别较对照增加了90.8%、48.8%与107.5%,增产效果显著。综合结果来看,T3效果最优,T1次之,部分纳米线设置在生长层对青菜的增产效果优于全部纳米线设置于土表下。  相似文献   

15.
利用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不结球白菜品种翠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翠夏是以带有遗传标记的小白菜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黄苗寒青A-22为母本,以小白菜BC071为父本配制的耐热小白菜杂交品种。不育系黄苗寒青A-22不育株率达100%,不育度95%,性状稳定一致,苗期叶色表现黄色遗传标记。翠夏表现耐热、抗病、优质,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667m2产量4500~6200kg,目前已在国内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紫色大白菜育种思路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大白菜与紫色小白菜亚种间杂交转育紫色性状,获得2份紫色大白菜中间材料。比较了转育获得的紫色大白菜与普通大白菜的外叶颜色、球内叶颜色以及包球的球色等。结果表明,转育紫色小白菜获得的紫色大白菜材料只在叶片的正面表现紫色,而叶片的反面依然表现绿色;剖开后的剖面表现为紫色、白色和黄色相间排列的几种颜色。研究认为,该类型的紫色材料可以在小白菜、半包球大白菜,如快菜类型和娃娃菜等紫色品种中应用,所育成的大白菜品种可以作为拼盘搭色时凉拌或做汤食用,效果会更佳。桔红心品种的VC含量在4种球色大白菜品种中最高。初步探讨了国内外紫色大白菜研究的育种思路和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7.
许会会  刘维信  孙艳  林多 《园艺学报》2012,39(3):561-566
 以同源四倍体大白菜小孢子植株为材料,采用根尖染色体数鉴定的方法,从534个小孢子植株中筛选出9株2n–1 = 19的植株,经核型分析和离体繁殖初步获得了3号、5号和6号3个单体。3个单体生殖生长期植株和花蕾形态及花粉特征与二倍体差别明显,各单体间花蕾形态差异明显。在减数分裂终变期或中期Ⅰ,单体染色体主要以单价体的形式存在,后期Ⅰ染色体以9-10分离为主。  相似文献   

18.
杨学东  戴薇  张昌伟  王金彦  孔敏  侯喜林 《园艺学报》2012,39(11):2168-2174
 以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 Makino)品种‘苏州青’为材料,利用芜菁黄化花叶病毒(Turnip yellow mosaic virus,TYMV)质粒pTY成功抑制了白菜叶片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hytoene desaturase,PDS)基因的表达,验证了病毒载体pTY在白菜上诱导基因沉默的能力,建立了白菜病毒诱导基因沉默VIGS体系。为了进一步验证病毒载体pTY在白菜上诱导基因沉默的能力,以BcNRT1为靶基因,构建pTY-BcNRT1质粒侵染白菜后,显著抑制了BcNRT1在转录水平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薹用不结球白菜(薹菜)以菜心、红菜薹为代表,起源于中国,在岭南和长江流域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近年来以迟菜心、秋香828、中薹1号为代表的专业薹菜的选育及推广带动了新型薹菜品种的发展,未来丰产、优质和抗性仍然是新品种选育的3大主题,但能够满足周年供应、满足规模化种植、适应机械化种植采收的品种将更受欢迎.薹菜将向专业化、优质...  相似文献   

20.
在露地栽培条件下,以春秋王大白菜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锌、硼微肥对大白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锌、硼微肥均能提高VC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同时降低硝态氮、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叶面喷施0.3%锌、0.3%硼微量元素肥料时.大白菜植株生长健壮,株型紧凑,单球质量和产量最高,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