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纸浆材人工林复合轮伐期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纸浆材人工林的经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复合轮伐期的概念。纸浆材人工林实行复合轮伐期经营的材积收获量,将比单一轮伐期经营高出20%,再加上复合轮伐期生产的大径锯材市场价格高的因素,相应的经济收益将高出更多。复合轮伐期充分利用了地力和林木生长的潜力,它不仅是纸浆材轮伐期和大径锯材轮伐期的复合,也是经营目的的复合,体现了现代林业多目标培育林木的经营原则。  相似文献   

2.
造纸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木材利用结构的变化,很多速生树种如:桉树、相思、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等,都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树种,轮伐期一般5年、7年、10年或15年,周期短,效益好。但按照现行纸浆材轮伐期,林木将在很小年龄就被砍伐,而此时林木材积正处于速生期,砍伐无疑是对生产力的浪费。一个新经营概念——纸浆材人工林复合轮伐期,是现存问题的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长白落叶松工业人工林为对象,在综合分析数量成熟、工艺成熟和经济成熟得出基本轮伐期的基础上,借鉴纸浆材人工林复合轮伐期的概念,确定出2种复合轮伐模式的技术要点.比较2种复合轮伐模式与相对应基本轮伐模式的木材收获量及经济收获量,并进行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复合轮伐模式1比2次基本轮伐得到的经济材和商品材分别多28.287 2 m3·hm-2(10.34%)和28.173 4 m3·hm-2(10.04%),经济收获量多4906.67元·hm-2(4.50%);复合轮伐模式2比2次基本轮伐得到的经济材和商品材分别多20.916 7 m3·hm-2(7.36%)和20.763 5 m3·hm-2(7.61%),经济收获量多739.56元·hm-2(0.63%);复合轮伐的风险与银行利率、优势木保留比例、木材价格有关.在银行年利率为r,优势木保留比例为10%,基本轮伐模式的经济材价格和复合轮伐采伐90%树木的经济材价格为χ,保留10%树木的经济材价格为γ,情况下,复合轮伐模式1中γ>0.335 6[1 (1 r)18]χ、复合轮伐模式2中γ>0.367 3[1 (1 r)21]χ时,复合轮伐模式的经济收获量才会大于基本轮伐模式的经济收获量.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纸浆材林优化栽培密度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马尾松人工林生长收获模型系统,在数百个技术上可行的马尾松纸浆材林栽培模式中,以NPV和IRR最大为主要目标进行选优,并用边际分析法选出14、16、18指数级经济上最优的初植密度,最后用边际分析法确定最优初植密度的最优主伐年龄.结果表明相对于建筑材林而言,马尾松纸浆材林要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应适当密植,主伐年龄应相应提前;每公顷最优初值密度为4000~5000株,最优主伐年龄为15~17a.  相似文献   

5.
世界及部分国家、地区薪炭材的产量和消耗情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超短轮伐期工业人工林是随着木材加工工业的发展而崛起的一种速生丰产林。目前,许多国家对超短轮伐期工业人工林的造林方式及其生物量的利用进行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超短轮伐期人工林经营对木材短缺国家的作用尤为重大,除了能在短期内生产纸浆材、减少木材进口外,还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人工林货币收获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马尾松人工林伐倒木实际造材和木材价格、生产成本等技术经济指标建立单木货币纯收入模型,选择Korf理论生长方程构建全林分模型,按用材林树种经营类型编制马尾松人工林货币收获表。该表除了具备传统的林分可变密度收获表所具有的林分因子外,还体现了林分货币收获量,在森林经营管理和资产评估中有着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定向、速生、丰产、优质、高效为目标,研究了长白落叶松纸浆材人工林不同种源、苗木和立地条件对生长的影响,同时通过对长白落叶松数量成熟龄、工艺成熟龄和经济成熟龄的研究分析,确定了长白落叶松纸浆材轮伐期。  相似文献   

8.
几代派阳山人的不断探索和实践证明,当家树种桐棉松——马尾松这一优良地理种源有令人欣喜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自80年代初派阳山林场实施大面积的人工造林以来,它就成为该场的当家树种,现该场已营造长势良好的速生丰产脂材两用林面积15.4万亩,蓄积91.9万立方米。经分析,在一个轮伐期内经营一亩马尾松可产生的利润达3 600~3 700元。  派阳山林场作为桐棉松的故乡,有近50年的栽培历史和成功经验。早在1958年该场就在鸿鸪分场用桐棉普通种营造了第一批马尾松人工林,至1980年,每公顷蓄积已达770~830立方米,平均每公顷年生长…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人工纯林林分改造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马尾松人工林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马尾松人工林林分改造应采取及时间伐、皆伐重造、保阔混交、培育复层林等4种途径.并指出林分改造中所需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1 攻关的任务、考核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1 攻关任务(1)提高桉树纸浆材人工林产量和质量。(2)提高优良品种的抗逆性。(3)完善栽培配套技术,缩短轮伐期,提高桉树纸浆材人工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满足国内市场对纸浆材的需求。1.2 主要研究内容(1)以生长量、木材密度、纤维性能等性状为选择指标,在尾叶桉、细叶桉、兰桉和巨尾桉中选育纸浆材优良品种。(2)桉树抗风、抗寒、抗青枯病品种选育研究。首先收集国内现有生长量高的遗传材  相似文献   

11.
日本落叶松纸浆林合理伐期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采用Richards生长模型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基本模型,建立了整体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林分自然稀疏模型,研制了不同造林密度的日本落叶松人工林自然生长过程表。通过不同林龄林材物理性能和纤维形态、化学分析及纸浆造纸生能确定工艺成熟龄。贴现率采用12%,以内部收益率、收入与成本比、土地期望值最大确定经济成熟龄。对辽东地区日本落叶松纸浆体合理轮伐期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日本落叶松纸浆林中等立地以上合理轮伐期为16-18a,内部收益率可提高3.8%-14.1%,达到15.8%-26.1%。  相似文献   

12.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材基本密度及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超短轮伐栽培的3年生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在分析超短轮伐纸浆材基本密度以及化学组分的基础上探讨超短轮伐期栽培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对超短轮伐纸浆材基本密度影响极显著,造林密度对超短轮伐纸浆材基本密度影响显著,3年生超短轮伐纸浆材基本密度在0.247~0.282g·cm-3之间变化。无性系对超短轮伐纸浆材聚戊糖含量、木素含量、综纤维素含量以及α-纤维素含量影响显著,而造林密度以及无性系与造林密度间相互作用对超短轮伐纸浆材化学组分的影响均不显著。超短轮伐纸浆材的苯醇抽出物含量介于3.68%~4.39%之间,戊聚糖含量介于12.86%~13.47%之间,木素含量介于18.16%~19.77%之间,综纤维素含量介于74.91%~77.61%之间,α-纤维素含量介于40.28%~43.49%之间。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加科学地采伐利用北亚热带高山区日本落叶松工业纸浆林,利用实物期权法分析评价纸浆材价格波动条件下日本落叶松的经济效益,确定不同价格水平条件下日本落叶松的柔性最优轮伐期,并得出不同林龄时实施采伐的价格阈值。结果表明:在当前日本落叶松纸浆材价格为500元·m-3的情况下,立地指数为15,17,19和21的日本落叶松最优轮伐期分别为25,23,21和19年,在价格较高时的最短轮伐期分别为23,20,17和15年;在林龄小于最短轮伐期时,无论纸浆材价格为何值都应选择等待策略。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人工纸浆材林采伐年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贵杰 《林业科学》2000,36(1):15-20
为建立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预测方程和解决纸浆材林合理采伐年龄问题,用265株径阶生物量标准木,建立了各种规格树干带皮、去皮生物量预测方程,解决了纸浆材林各种规格树干生物量的预测问题;根据立地和栽培措施的不同,为每个指数级统计了15种纸浆材林培育模式,并分别求出了它们的数量、工艺、经济成熟龄,以3种成熟龄为基础,分别确定了各指数级最佳采伐年龄,使最佳采伐年龄比目前采伐规程中规定的采伐年龄(31 ̄40a  相似文献   

15.
利用化学采脂方法,对马尾松小径材进行伐前采脂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化学采脂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小径材伐前采脂成本。同时小径材的平均单株采脂量也得以提高,较大幅度地提高了马尾松小径材的利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马尾松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用伐倒木样木数据,经干形分析和多指标精度比较,选定最佳的削度方程;通过树皮率方程和树高曲线方程进行计算机理论造材,依据各经济材种规格,编制出马尾松胸径树高二元经济材出材率表。经检验,以该方法编制的出材率表达到林业数表模型编制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湿地松人工林间伐效果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湿地松人工林抚育间伐研究表明:在立地指数为14条件下15年生湿地松短轮伐期纸浆材的最佳经营密度为1800~1650株/hm2;建筑材最佳经营密度为1350~1200株/hm2,15年生后,应立即进行第二次间伐。  相似文献   

18.
湿地松、火炬松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样的立地条件和抚育条件下,在1~20 a内,湿地松的生长明显优于火炬松和马尾松。20~30 a内,国外松生长不如马尾松,而且对地力的适应性也不如马尾松。作为短轮伐期的速生丰产纸浆林,湿地松是适应性比较强的速生丰产的引进树种,但在立地差、集约度低或海拔高处应以本地树种马尾松为主。  相似文献   

19.
延长桉树人工林轮伐期,培育中大径材林,不仅契合国家储备林的培育理念,也能提升桉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促进桉树人工林健康可持续发展。文中阐述广西桉树人工林的培育现状,分析了延长桉树人工林轮伐期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提出延长轮伐期的可行性策略:1)金融机构强化桉树人工林认知,适当延长涉林贷款期限;2)林业主管部门澄清桉树种植诸多误解,加大延长轮伐期宣传工作;3)相关国企、国有林场率先延长轮伐期,作好桉树科学经营示范。研究可为推动广西桉树人工林延长轮伐期、加大中大径材林培育力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利用“编案”的补充专业调查资料,通过计算机处理分析,获得林场主要用才树种马尾松,杉木胸径,树高生长模型,进而进行成熟龄论证,得到马尾松,杉木的轮伐期分别为28年和26年。分别树种面积,对其轮伐期进行加权综合平均,得到林场用材林的综合轮伐期为27年,从而确定出该场本经理期的采伐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