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综合种养主要是在稳定水稻单产的基础上,通过稻谷的优质优价和养殖收入来增收。在泰州,主要示范应用技术模式为稻田养鸭、稻田养鱼和稻田养小龙虾,相比单纯种稻,这3种模式综合经济效益分别增加了61.7%、215.2%和255.5%。但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也增加了农户养殖生产成本和风险,建议各地应根据生产实际选择适合本地自然条件的种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盘锦地区"养大蟹"的河蟹养殖模式下,使河蟹的品质与产量得到提升始终是这个产业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经过多年的养殖实践与摸索,初步总结出环境、蟹种、饵料和管理等稻田养大蟹的关键因素,并从养殖田块的选择、田块规模、稻田工程修建、水质调控、蟹种选择、饵料数量及种类、投饵方法、放养管理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上述诸项因素在稻田养大蟹过程中的合理运用,为北方地区稻蟹种养模式的长足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徐淑英 《中国稻米》2023,29(1):117-120
稻田立体种养技术已成为一种高效益的生态农业模式,为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开展稻田立体种养技术的规范化研究,能够提高农田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节省投入成本,有助于实现水稻产业绿色优质高产高效发展。但到目前为止,该种养模式在技术上尚未健全,极大限制了该模式的推广。基于龙岩市优越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本研究系统分析了稻田立体种养模式的经济效益,因地制宜提出一套适合龙岩地区发展的“稻+稻花鱼+鳅”“稻+稻花鱼+甲鱼”“稻+鸭”立体生态种养技术。  相似文献   

4.
马学虎  黄璜  陈灿  王忍  张印  伍世豪 《中国稻米》2023,(4):27-31+37
稻田养蛙是我国目前重要的生态种养模式,稳粮增效、减肥减药作用明显。本文以国内代表性研究和典型生产为基础,系统综述了稻田养蛙的发展现状和技术要点,分析了稻蛙模式的综合效益,指明了目前稻田养蛙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之策,并分析了稻田养蛙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稻田综合种养作为中国稻作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历经上千年的演变逐步由散养形成了现代种植与养殖的配套技术体系,主要模式已由稻鸭、稻鱼发展为稻虾、稻蟹、稻鳖、稻蛙等多种种养结合模式,并取得较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综述了稻田综合种养的发展历程、应用及其种养模式,以及稻田综合种养下水稻生长及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应,并且从田间工程改造、种养结合技术、产品品牌建设等方面论述了稻田综合种养中存在的问题,认为稻田综合种养的发展要强化政府引导、技术支撑和产业开发等,以期充分挖掘稻田综合种养的生产潜力,助力农业提质增效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稻田养鳅模式对稻米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湖南浏阳生态条件下稻田养鳅模式对稻米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种养模式能显著降低垩白粒率、垩白度,有利于稻米外观品质的改善;提高了蒸煮及营养品质中的碱消值,降低了稻米蛋白含量。在经济效益方面,稻田养鳅模式的产投比明显高于水稻单一种植,两年平均利润19 573元/hm2,远高于单一水稻种植的1 464.5元/hm2。因此,稻田养鳅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既能改善稻米品质又能提高经济效益,为稻田生态种养耦合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7.
稻田综合种养是一种将水稻种植与水产禽类养殖相结合的绿色循环农业模式。与水稻单作相比,稻田综合种养降低了化学氮肥施用量,起到了减氮节肥效果,但氮肥减施对综合种养模式下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效果并不一致。本研究收集了2009—2021年间发表的以水稻单作为对照,以稻田综合种养水稻为处理的111篇相关文献;将综合种养模式分为甲壳类、鱼类、两栖类和水禽类共4类,应用整合分析方法评估了氮肥减施对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定量分析了在不影响水稻产量前提下不同综合种养模式的合理减氮范围。结果表明,在0~150和150~180 kg/hm2施氮(N)区间,甲壳类、鱼类和水禽类综合种养模式水稻产量分别比水稻单作提高1.15%~19.00%、1.45%~27.00%和3.47%~10.59%,其中,甲壳类和鱼类综合种养模式会降低水稻有效穗数,而通过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来增加水稻产量。相比于水稻单作,甲壳类、鱼类、两栖类和水禽类综合种养模式减氮范围的上限分别是26.24%、21.64%、14.04%和41.94%时,可确保水稻产量不低于7.5 t/hm2...  相似文献   

8.
南美白对虾是世界产量最高的三大人工养殖对虾品种之一.结合稻田生态种养模式,从南美白对虾的生产模式、存在的问题、稻田生态种养的内涵和优势及发展前景等方面对"稻+南美白对虾"生态种养模式发展的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南方稻田耕作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系统地概括了建国40多年来南方稻田耕作制度的变化。耕作制度演变的主要成就产;稻田利用率提高,种植制度多样化和高铲化,养地方式简单化和多元化,产量上升,品质改善。介绍了几种高功能高效益的稻田耕作制度有立体种植的,也有种养结合的。  相似文献   

10.
稻田养虾是一种绿色、生态、高效的农业种养模式。为筛选出适合海盐地区不同稻虾种养模式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对不同水稻品种在稻虾种养模式下的产量及生育期表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稻虾连作模式适宜选用优质高产常规稻嘉67、嘉禾236等;稻虾套养模式则适宜选用生长旺盛的籼粳杂交稻嘉优中科13-1;繁养一体模式适宜选用熟期较早、产量稳定的常规稻南粳3908、天微香粳等。针对稻虾种养模式的特点,提出了适宜的水稻栽培方式、种植密度、肥水管理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泰州市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阐述了泰州市稻田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现状,包括分布区域、经营主体、种养模式等,统计了不同种养模式的应用面积、产量及收益,对稻田综合种养及常规稻麦种植两种模式下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稻田综合种养模式能显著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当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通过对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推广应用过程中的比较优势以及存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稻田养殖泥鳅是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一种生态生产模式,泥鳅属稻田生态渔业的优良养殖品种,其产量和效益均高于稻田养鱼、养蟹。稻田精养泥鳅,产量可达150~200kg/667m2,收入1500元/667m2,粗养泥鳅产量可达50~60kg/667m2,收入500元/667m2。本文就稻田养殖泥鳅的稻田准备,鳅种的放养、喂养,田间管理,泥鳅的越冬管理,病害防治以及捕捞等内容做以阐述。  相似文献   

13.
稻鳖鲫鱼虾生态种养是稻田资源进行绿色和无公害综合利用,动物与水稻有机结合,通过改善稻田生态环境,生产优质农产品,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农民收入。总结了稻鳖鲫鱼虾生态种养技术,包括稻田的准备、水稻的种植、养殖对象的投放、水位的管理等相关重要环节,讨论了该模式的效益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稻田生态种养对农田生态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璐  陈灿  黄璜  李桂香 《作物研究》2019,(5):346-351
就近年来国内外稻田生态种养如稻田养禽类(鸡、鸭、鹅)、稻田养鱼类(鱼、鳅、鳝)、稻田养两栖类(鳖、蛙)和稻田养甲壳类(虾、蟹)对水稻群体结构和植株生长、水体环境、稻田土层、稻田杂草和水稻病虫害等方面的农田生态效应进行了概述,旨在为更好地开展稻鱼生态种养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稻-鳖-鱼-鸭"复合共生生态种养模式是一种对稻田空间利用更加充分的新型生态种养模式。本研究从稻田生态系统构建的角度,利用稻田生态位和食物供应链原理分析了"稻-鳖-鱼-鸭"复合共生生态种养模式的科学性;从共生田准备、水稻种植、共生对象的饲养、大田管理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稻-鳖-鱼-鸭"复合共生生态种养模式技术流程;分析了"稻-鳖-鱼-鸭"复合共生生态种养模式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探讨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生态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和主导方向.阐述了衡阳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最后介绍了衡阳市重点生态种养典型模式——稻田养虾.  相似文献   

17.
仪征市稻田综合种养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仪征市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探索出较适合当地发展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根据2017~2018年该市稻鸭、稻虾主要两种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不同稻田生产模式在生产成本、经济效益上的差异,技术发展的成熟度,在该市的产业化程度,以及推广稻田综合种养存在的问题。调查表明,该市稻田综合种养存在规模化程度不够、基础设施薄弱、成本投入相对较高、品牌效益不突出、综合种养生态及社会效益提升有限等问题,需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加强稻田综合种养关键技术的培训宣传与推广,将稻田综合种养与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相结合,因地制宜选择适宜当地自然条件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8.
稻田生态种养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我国稻田综合种养发展现状,总结并分析了相关模式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稻田综合种养实现水稻和鱼(禽)类生物的耦合、生物与环境的耦合,一田多产,一水两用,极大的增加了稻田的产出,在保证粮食产量稳定的前提下,增加鱼(禽)类产品的产出,总体产值提升。稻田种植与养殖有机结合,有着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符合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大战略,其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稻螺生态种养模式是充分利用稻田空间、时间、生态环境等资源,在进行水稻种植的同时生态养殖田螺的模式,拓展了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发展空间,提高了稻田物质与能量的利用率与产出效益.以浏阳市利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例,介绍了稻螺生态种养模式的生态系统结构和构建原理,以及该模式的技术流程,分析了该模式的经济、生态、社会等效益,探讨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我国立体农业经营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冉家庆 《作物研究》1994,8(2):16-19
根据我国现有各种立体农业模式的立地生态条件、种植或养殖对象以及种植、养殖或种养结合方式的不同,将诸多模式划归为旱土立体经营、稻田立体经营、园林立体经营、种养结合立体经营等4个类别共12个系列。本文介绍了有关种植业立体经营的主要模式、经营技术及综合效益。同时,综述了立体农业的功效,展望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立体农业经营的前景,并对搞好立体农业经营的科研和推广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