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以桂淮2号薯为试材,研究了结薯初期喷施400 mg/L去豆膨大素对薯块膨大及内源激素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去豆膨大素处理后能抑制淮山疯长,使得更多的营养物质转向薯块。去豆膨大素处理的GA3含量显著低于对照;AB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乙烯释放量稍高于对照,IAA含量从第10天开始稍低于对照;ZR含量比对照的稍低,但差异均不显著。从ABA/IAA、GA3/IAA、ZR/IAA和EH/IAA的比值看,ABA/IAA的比值处理比对照显著提高,而GA3/IAA的比值要比对照低。这说明去豆膨大素处理主要通过调节ABA和赤霉素含量能抑制地上部分生长,其次是通过乙烯释放量和生长素含量来达到抑制地上部分生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6-苄基腺嘌呤对黄瓜幼果生长及其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瓜幼果的生长过程中,其生长与果内IAA含量变化呈显著负相关,与GA3、ZR及ABA含量变化无明显的相关性.用6-BA处理雌花后,幼果中IAA含量减少,GA3含量及后期ABA含量增加,ABA/IAA和ABA/ZR值也有所增大.6-BA处理使幼果的生长与GA3、ABA含量及ABA/IAA值变化呈显著的正相关,并使得幼果细胞数目增多,生长加快.  相似文献   

3.
以油莎豆‘石研2号’(河南圆粒)为试材,在其结块茎前期,用不同浓度梯度依次为0(CK)、100、500、1 000、1 500、2 000mg·L~(-1)的矮壮素(CCC)进行喷施,测定油莎豆株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块茎的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及内源激素含量,以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壮素(CCC)对油料作物油莎豆生理特性及内源激素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矮壮素(CCC)施用浓度为500~2 000mg·L~(-1)时,均能显著降低株高(P0.05),并且可以提高油莎豆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块茎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的含量,其中经2 000mg·L~(-1)的矮壮素处理后效果最佳,株高降低了34.39%,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P0.05),矮壮素(CCC)处理下油莎豆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素(ZR)均低于对照,脱落酸(ABA)含量高于对照,矮壮素(CCC)浓度与赤霉素(GA3)、玉米素(ZR)含量呈负相关性,与脱落酸(ABA)含量呈正相关性;矮壮素(CCC)会抑制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素(ZR)的合成,对脱落酸(ABA)有促进作用。综合分析表明,矮壮素(CCC)的浓度为2 000mg·L~(-1)时不仅可以使油莎豆抗倒伏,同时可以增强油莎豆的光合作用能力以及抗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4个梨品种(A、B、C、D)花粉为香梨授粉,利用气相和液相(HPLC)色谱技术测定脱萼/宿萼香梨幼果果萼离层部位/顶部和果心部位内源乙烯(ETH))、生长素(IAA)、赤霉素(GA_3)、脱落酸(ABA)含量,研究花粉直感效应对香梨幼果萼片发育过程中萼片脱落/宿存关键期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萼片脱落/宿存的影响。结果显示:A、B、C 3个脱萼花粉授粉后,香梨幼果发育初期离区内源ETH急剧升高,并形成2个峰值,对冲了同期离区IAA,诱导离层形成,同期相同部位的ABA与ETH协同促进萼片脱落,脱萼幼果顶部和果心ETH、ABA含量均呈现"M"型波动,且显著高于IAA,GA3,而IAA、GA_3又在幼果发育关键期抑制了ETH、ABA过高水平而可能导致落果,最终形成"母梨";D宿萼花粉授粉后,香梨幼果无论果萼顶部还是果心的IAA、GA_3均呈现"N"型波动,且水平显著高于ETH、ABA,从而促进香梨幼果向"公梨"发育。  相似文献   

5.
以酿酒葡萄"赤霞珠"和"烟73"为试材,研究了脱落酸(ABA)、2,4-表油菜素内酯(EBR)和BR生物合成抑制剂油菜素唑(Brz)处理对葡萄果实乙烯生成量、内源生长素(IAA)和赤酶素(GA3)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ABA和EBR处理促进了果实乙烯的释放,同时促进了果实着色,ABA和EBR处理后果实内源IAA和GA3含量略低于对照,但总体无显著差异。在不同浓度EBR处理中,以0.4mg/LEBR处理效果最显著。Brz处理抑制了乙烯的释放,推迟了果实着色,但对果实内源IAA和GA3含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小孢子脱分化易诱导型(DD)和脱分化不易诱导型(ND)两种类型的7个茄子品(株)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基因型茄子花药内源激素的差异以及低温(4 ℃/2 d)、变温处理(4 ℃/2 d+36 ℃/6 d)对花药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田间自然生长状态下(CK),DD型材料小孢子单核靠边期花药内源IAA、GA3和ABA含量显著高于ND型,ZR含量显著低于ND型。经低温处理后,DD型材料花药内源IAA含量较高,维持在CK相同水平|而ND型材料花药内源IAA、GA3、ABA含量均显著上升,达到DD型CK水平。经变温处理后,DD型材料花药内源IAA含量仍基本维持在CK相同水平|GA3、ABA含量则呈现出大幅度下降趋势|而ND型材料内源IAA、GA3含量显著上升,ABA含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7.
以大叶金叶椴为试材,研究了IBA、ABT1和发根农杆菌对其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IBA、ABT1和发根农杆菌处理后,插条生根率、平均生根数、平均根长显著提高(P0.01),生根时间缩短。IBA、ABT1和发根农杆菌处理后,插条生根GA3和IAA含量,IAA/ABA均比对照增加,且差异极显著(P0.01);可溶性糖和全氮含量变化一致,先上升后下降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提高了IAA/ABA比值,降低了ABA和酚的含量。其中以500mg·kg~(-1) ABT1浸泡1min,再用发根农杆菌浸泡基部30min处理的嫩枝扦插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平均生根数、平均根长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12.36%、112.61%和64.95%,生根时间比对照缩短了8d。  相似文献   

8.
蔓生黄瓜与矮生黄瓜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蔓生黄瓜129和矮生黄瓜D0462为试验材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茎尖、叶片和根的内源激素GA、IAA、ZR和ABA含量,并对内源激素含量差异和动态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矮生黄瓜D0462各器官的GA含量极显著低于蔓生黄瓜129;生长前期IAA含量高于蔓生黄瓜129,生长中后期IAA含量显著低于蔓生黄瓜129;ZR与ABA含量极显著高于蔓生黄瓜129。矮生黄瓜D0462各器官GA/ABA、IAA/ABA和(IAA+GA+ZR)/ABA的比值都极显著小于蔓生黄瓜129,而ZR/GA的比值极显著大于蔓生黄瓜129。由此推测,矮生黄瓜D0462矮化可能与内源GA含量低有关,并且矮化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内源激素与甜樱桃营养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甜樱桃-红灯进行喷施PP333和拿枝处理后测定叶片的GA3、IAA、CTK、ZT和ABA等内源激素含量,以期探讨内源激素与甜樱桃营养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喷施PP333后甜樱桃营养生长得到控制,GA3和ZT显降低,生长激素与抑制激素的平衡-GA3/ABA、ZT/ABA、(GA3+ZT)/ABA、(CTK+ZT)/ABA、(GA3+IAA+ZT+CTK)/ABA也显低于对照;拿枝后新梢生长量极显减小,IAA和CTK极显降低,(GA3+ZT)/ABA显低于对照,(GA3+IAA)/ABA、(GAA+IAA+CTK+ZT)/ABA也低于对照达极显水平。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300 mg/L多效唑处理后四季花龙眼冬梢结果母枝顶芽在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在花芽分化过程中,300 mg/L多效唑处理和对照顶花芽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含量总体均呈下降趋势,但在花序抽穗期含量升高;玉米素(ZRs)含量一直保持快速增加;300 mg/L多效唑处理脱落酸(ABA)含量呈波浪式升高;300 mg/L多效唑处理顶花芽IAA含量一直明显低于对照,ZRs及ABA含量基本上均高于对照.结果母枝顶芽中ZRs/GA3、ABA/GA3、ZRs/IAA及ABA/IAA值升高有利于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11.
矮壮素对银杏叶片光合代谢与萜内酯生物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锋  张威威  孙楠楠  李琳玲  程水源  王燕 《园艺学报》2011,38(12):2253-2257
 为探讨矮壮素(CCC)调控银杏叶萜内酯生物合成的机理,以3年生银杏实生苗为试材,研究了0、0.5、1.0和2.0 g · L-1 CCC处理对银杏叶光合作用、光合色素、可溶性糖和萜内酯含量的影响,并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qRT-PCR)检测了对银杏萜内酯合成途径中5个关键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0.5、1.0和2.0 g · L-1 CCC处理均可显著提高银杏叶光合作用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以及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在1.0和 2.0 g · L-1 CCC处理下,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白果内酯和总萜内酯含量显著高于对照。qRT-PCR分析结果显示CCC处理能显著上调银杏内酯合成途径中4个关键基因(DXS、DXR、GGPPS、LPS)的表达,表明CCC在分子水平上可能是通过诱导内酯合成关键基因表达来促进内酯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12.
在巨峰葡萄果实缓慢生长期对果实外施激素和对枝条环剥处理,结果表明,外源ABA单独处理、果穗下方环剥与外源IAA或ABA联合处理均使始熟期提前到来;外源IAA(300mg/L)处理并没有推迟果实的始熟期,而外源GA3处理则使始熟延迟。分析各种处理果实的内源激素变化后认为,虽然果肉ABA浓度的升高并不总与始熟期相一致,但ABA做为始熟启动信息几乎是可以肯定的。IAA浓度在始熟期毫无例外地下降到低谷,说明IAA数量的减少也是始熟的必要条件之一。GA3处理在延迟始熟的同时减缓了IAA的下降而并未影响ABA的变化。果穗上下方环剥试验表明果实中启动成熟的ABA可以不来源于叶片。讨论了果实中内外源激素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始熟启动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3.
大葱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苏华  徐坤  刘伟 《园艺学报》2007,34(3):671-676
为探讨激素与大葱花芽分化的关系, 研究了不同大葱品种花芽分化过程中植株根、假茎及叶片内源激素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 大葱植株根、假茎及叶片ABA、GA3、ZR的含量均在花芽分化基本完成时达到高峰, 而IAA则至低谷, 且内源激素出现高峰或低谷的时间, 与不同品种花芽分化完成时间一致, 表明测试激素均与花芽分化有密切关系。但不同器官内源激素含量高低及变化幅度显著不同, 其中叶片ABA、GA3及根系ZR含量较高, 且变化显著, 而IAA在根系及叶片中的含量及变化幅度差异较小, 但显著高于假茎。大葱叶片ABA / IAA、ABA /GA3均随花芽分化率的增加而显著升高, 花芽分化完成时达峰值, 之后迅速降低, 说明叶片内源激素间的平衡关系, 在大葱的花芽分化过程中亦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低温胁迫和喷施ABA对荔枝内源激素和成花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自然低温对荔枝进行低温胁迫和喷施ABA 处理, 以期为荔枝防寒护花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低温下荔枝叶片内源脱落酸(ABA) 和吲哚乙酸( IAA) 含量增加, 蒸腾速率(Tr) 减少, 水势升高。ABA 处理明显提高了低温下叶片ABA 水平, 降低了IAA 水平, 使叶片Tr 减弱, 水势升高。经受-2 ℃低温后, ABA 处理的荔枝仍有较高的成花率。  相似文献   

15.
早蜜梨果实生长发育期间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了早蜜梨果实生长发育期间内源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素(ZT)和脱落酸(ABA)含量及其比值的变化,并分析了各激素与果实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果肉和种子中IAA含量分别在花后50 d和20 d出现高峰;GA3含量分别在花后20 d和60 d达到峰值;ZT含量的高峰则在花后40 d,而ABA含量分别在花后80 d和90 d最高,随后均呈逐渐下降.IAA/ABA、GA3/ABA和ZT/ABA比值对果实的细胞分裂与膨大起着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喷施GA3和2,4-D对留树保鲜脐橙落果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纽荷尔脐橙(Newhall Navel Orange)为试材,测定喷施GA3和2,4-D的植株留树保鲜果实的落果率和果实内源赤霉素(GA)、生长素(IAA)、玉米素核苷(ZR)、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探讨内源激素与留树保鲜脐橙落果的关系。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能降低果实内源GA、IAA、ZR含量下降的速度,减缓内源ABA及ABA/(GA + IAA + ZR)的升高,减少留树保鲜过程中的落果,其中以20 mg · L-1 GA3 + 20 mg · L-1 2,4-D混合处理的效果最好,且留树保鲜应以60 d左右为宜。初步分析认为内源GA、IAA、ZR含量的下降,内源ABA及ABA/(GA + IAA + ZR)的升高加速了果实离层的产生,共同促进了留树保鲜脐橙果实的衰老脱落。  相似文献   

17.
以越橘品种‘北陆’(Northland)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花、果实、花芽、叶片、新梢和须根中各个发育时期的生长素(IAA)、玉米素(ZT)、赤霉素(GA3)及脱落酸(ABA)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越橘花中ABA和ZT含量呈上升-下降的趋势,GA3和IAA含量变化分别呈上升-下降-上升和下降-上升的趋势;果实中4大类激素含量变化趋势均是下降-上升-下降;花芽中IAA和ABA含量变化趋势相同:下降-上升后趋于平稳,ZT和GA3含量变化趋势是上升-下降;新梢中GA3、IAA和ZT的含量变化趋势均是上升-下降-上升-下降,而ABA含量起初保持在较低水平,后迅速升高然后降低并保持在较高水平;叶片中GA3和ZT含量变化趋势均是上升-下降-上升-下降,IAA含量变化趋势是升高然后持续降低并保持在较低水平,而ABA含量变化与IAA含量变化呈完全相反的趋势;须根中GA3、IAA和ZT的含量变化趋势均是上升-下降-上升-下降,而ABA的含量变化与之相反。各个器官的各个发育时期都离不开激素的调节,这为今后如何使用生长调节剂来调节越橘植株更好地生长,如何合理地控制开花坐果以及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根际低氧对不同抗性猕猴桃幼苗生长和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水培通氮低氧胁迫法,研究猕猴桃幼苗生长量及叶、根内源激素脱落酸(ABA)、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和玉米素核苷(ZR)对低氧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低氧胁迫下猕猴桃幼苗生长受到抑制,植株鲜、干样质量均低于对照,美味猕猴桃生长受影响相对较小;低氧胁迫下,美味猕猴桃和中华猕猴桃叶内ABA分别较对照增加289.2%和412.9%,根内ABA含量分别增加188.5%和177.4%;叶内IAA含量先升高后下降,第6 d 达峰值时美味猕猴桃和中华猕猴桃分别比对照增加87.3%和61.4%,根内IAA含量变化与叶类似,第4 d 达峰值时分别比对照增加90.4%和59.6%;叶和根GA3和ZR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而降低,低氧胁迫8 d 时,美味猕猴桃、中华猕猴桃幼苗叶内GA3和ZR分别比对照降低56.5%和79.0%;70.5%和86.1%;根内降低33.1%和55.1%,46.9%、71.3%;低氧胁迫下,猕猴桃幼苗根和叶内IAA/ABA、ZR/ ABA、GA3/ABA比值均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以多分枝西瓜品种陇抗9 号与不分枝西瓜品种无杈早为试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分析方法,研究分 析不同分枝西瓜品种生长过程中引哚甲酸(ICA)、引哚乙酸(IAA)、玉米素(Z)、二氢玉米素(DHZ)、脱落酸(ABA) 等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伸蔓期与果实膨大初期,不分枝西瓜品种叶片中ICA、IAA+ICA 含量显著高于多分 枝西瓜品种;在整个生长期,不分枝西瓜品种叶片中Z、DHZ+Z 含量低于多分枝品种;且不分枝西瓜品种的(ICA+IAA)/ (Z+DHZ)、(ICA+IAA)/ABA、(ICA+IAA)/(GA1+GA3+GA4+GA7)在伸蔓期与果实膨大初期显著高于多分枝品种。由此 可见,较高含量的ICA 对西瓜侧枝的分生有抑制作用,较高含量的Z 与DHZ 对西瓜侧枝的形成有促进作用;(ICA+IAA)/ (Z+DHZ)、(ICA+IAA)/ABA、(ICA+IAA)/(GA1+GA3+GA4+GA7)的较高比值不利于西瓜侧枝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