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机播机收不同播期对油菜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机播机收不同播期对油菜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播期对油菜产量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对于试验地永新县在中乡来说,最佳油菜播种时间为10月15日前,该结果为当地油菜种植的播期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当地油菜产业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克服春油菜区早春播种出苗困难并解决生育后期干热风对产量的不利影响,在新疆农业科学院安宁渠试验场以春油菜品种‘新油17号’为材料,采用春油菜冬前播方法,分析了不同冬播期对春油菜越冬成苗与出苗率、生育期、农艺性状、光合性能、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前播种年后出苗的各处理(10月25日—11月14日)越冬成苗率在73.5%~91.5%,10月15日之前播种,越冬成苗率最低,在10月底—11月初播种(临冬封冻前播种)寄籽入土,冬前不出苗,则能安全越冬,越冬成苗率可达90%。在10月30日播种,参试品种的主要光合特性指标、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均优于翌年4月8日播种,且产量增加幅度达40%以上。由此可见,适时冬播是提高新疆春油菜产量和品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免耕直播油菜是指前作收获后土壤不经整理直接播种油菜的一种栽培方式。具有省工节本。抗灾避灾,减轻劳动强度,有利于培育冬前壮苗,产量与移栽油菜基本持平的特点。随着油菜机播、机收技术的推广,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建阳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省、市、县专家组的指导下,经过3年的试验示范.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播期对免耕直播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秦优9号三系杂交油菜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免耕直播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下,油菜成熟期保持一致,油菜生育后期随气温升高,可弥补播种适当推迟的影响,播期推迟,生育期相应缩短。10月15日播种的油菜地上部干物质量较前两期处理大幅降低,株高、主花序长度、主茎角果数和角果宽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同时产量较前两期分别减少17.7%和13.7%。  相似文献   

5.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胶东丘陵冬性晚熟类型区适期适量播种对冬小麦单株性状、群体动态、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播期为9月27日至10月7日,适宜播量为180万~270万/hm2;冬性品种最佳播期播量为9月27日至10月3日、180万苗/hm2,半冬性品种为9月27日至10月3日、270万苗/hm2;适期适量播种与冬前单株分蘖、冬前主茎叶龄、株高、冬前茎数、春季最高茎数存在线性正相关;适期适量播种可以显著提高冬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粒重、产量;在400℃~850℃范围内,冬前0℃以上积温与冬小麦产量呈密切线性正相关.可将以上结论作为冬小麦适期适量播种的科学依据,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6.
播期与播量对机播机收油菜浙油18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油18是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油菜品种,株型紧凑,抗性强,抗裂角,较适合机播机收。播种期与播种量试验结果表明,10月15日和10月25日播种,播种量以3 kg.hm-2最适,产量达3 070.5kg.hm-2和2 904.0 kg.hm-2,11月5日播种,产量以播种量4.5 kg·hm-2的最高,为2 781.0 kg·hm-2;3个播种期的平均产量以10月15日的为最高,达3 006.0 kg·hm-2。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冬升和迎风甘蓝品种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结球甘蓝产量性状影响较大,8月22日播种冬升适时收获产量最高,为最佳播期;而对于迎风,8月15日播种适时收获产量最高,为最佳播期。若4月20日统一收获,提早播种可有效地提高结球甘蓝产量,8月15日播种冬升和迎风适时收获产量最高,为最佳播期。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了黑膜覆盖栽培条件下,播期对春油菜的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的变化及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黑膜栽培模式下,与露地同期播种的春油菜在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均优于推迟播种,推迟播种不利于黑膜春油菜的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9.
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在日喀则地区的播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西藏日喀则地区甘蓝型油菜品种种植问题,以青海农科院引进的‘2137’、‘青杂4号’、‘青杂7号’和‘京华165’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时期播种的方法对引种的甘蓝型油菜生育期、经济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生育期缩短,植株经济性状、产量构成因子、产量呈下降趋势;产量以4月27日播种的最高;超过5月17日播种,在生育期后期易受秋季早霜影响,大部分品种不能正常成熟。因此甘蓝型油菜品种在日喀则地区的适宜播期可定为4月下旬。  相似文献   

10.
以早熟油菜品种青杂131为试验材料,采用播期和播量2个试验因素设计,分析了不同播期(10月22日、10月26日、11月3日和11月10日)和播量(4.5 kg/hm2、6.0 kg/hm2和7.5 kg/hm2)对早熟油菜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和播期均能显著影响菜籽产量。在相同播量条件下,随着播期的推迟,油菜生育期缩短,主要经济性状变劣,最终导致产量降低;在相同播期条件下,随着播量的增加,油菜的群体数量增大,这间接地提高了单位面积的分枝数和有效角果数,进而可达到增产的目的。在双季晚稻田免耕直播种植青杂131时,应适时早播并适当加大播种量,通过增大群体数量来提高稻田油菜的产量。本研究条件下,早熟油菜青杂131在10月22日播种、播种量为7.5 kg/hm2时,产量可达到1800 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11.
浙北稻田直播油菜播种期和密度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浙北稻田直播油菜播种期和密度的研究表明,直播油菜的生育期随播期推迟而缩短,株高等主要生物学性状随播期和密度的变化而变化,主要产量性状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均随播期的推迟而减少;在同一播期内,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减少,而千粒重受密度影响不大;10月21日播种的处理中,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在15万株.hm^-2密度时产量最高;10月31日和11月10日播种的处理中,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10月31日播种,密度37.5万株.hm^-2的产量最高;在密度优化的条件下,浙北稻田直播油菜的安全播种期可推迟到11月1日前后。  相似文献   

12.
白菜型冬油菜在北京地区适宜播期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陇油6号为指示品种,通过对8个不同播期下冬油菜的越冬保苗率、生育特性特征表现、经济性状、籽粒产量等指标的调查分析,认为8月25日至9月15日为北京地区冬油菜的适播期。这一阶段播种的油菜枯叶前苗龄都在10叶以上,越冬保苗率75%以上;春后各生育阶段及经济性状表现良好,尤其以9月1日和9月8日两个播期的油菜,千粒重较高,单株产量3.0~3.3g,每亩籽粒产量71~75kg,与8月18日播种的相比,亩增产23~27kg,增产幅度48%~57%。9月22日以后播种的油菜,枯叶前苗龄在8叶以下,根部干物质积累不足,抗冻害能力差,因此,北京地区应避免9月下旬以后播种冬油菜。  相似文献   

13.
苏啤3号大麦不同播种期的种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苏啤3号大麦生育期相应延后,冬前、拔节期苗情长势变差,成熟期植株性状变劣,有效穗数、结实粒数和千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均不断减少,以10月31日播种产量最高,最理想的播种期在10月31日~11月5日。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冬、春小麦冬前播种对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影响,为北疆晚熟作物倒茬高产栽培技术提供指导。【方法】以冬小麦新冬41号、春小麦新春29号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冬、春小麦冬前播种(10月25日和11月5日较适宜播期晚25~30 d左右)对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冬前播种的冬小麦与春小麦生育期相差2~5 d,10月25日播种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高于春小麦,而11月5日播种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小于春小麦。冬小麦越晚播越不利于干物质的积累,而冬前播种的春小麦(10月25日以后播种)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不大。【结论】11月5日后播种的春小麦(5 483.6 kg/hm2)的产量高于冬小麦(4 562.7 kg/hm2),临冬前(11月5日)播种的春小麦比冬小麦更利于高产。  相似文献   

15.
伍智文  蔡海朝  解娜  刘久国  邓见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368-15369,15384
利用2011~2012年娄底市开展的育苗移栽油菜分期播种试验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相关分析法,对不同播期各主要生育阶段的生物学特性及各生育阶段的主要气象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播种期是影响油菜产量的主要原因,在可播期内,油菜产量随着播种期的推迟而降低。播种期推迟导致全生育期缩短,主要体现在苗期,苗期过短不能形成旺苗越冬,影响冬后产量性状形成。气象条件是影响油菜产量的次要原因,从不同播种期试验资料与气象因子分析可知,不同播种期影响油菜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是日平均气温、日照时数与降水。苗期日平均气温高,日照足且有适当的降水,可使苗期苗势好,长势旺。因此,从气象条件考虑最佳播种期应选择9月中旬中期。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兰天2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冬小麦生育期、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苗、冬前苗、返青苗均随播期的推迟而减少,在9月25日播种可获得最高产量,产量可达7 016.7 kg/hm2。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播期和覆膜对直播冬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西南旱地油菜适期播种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川油36为材料,采用7个播期(9月20日、9月30日、10月10日、10月20日、10月30日、11月10日和11月20日)和两种覆膜方式(覆膜和不覆膜)研究播期和覆膜对直播冬油菜土壤温度、干物质积累、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覆膜能有效提高0~25 cm土层温度、油菜干物质量、株高、主序长和有效角果数,使油菜产量增加3.61%~44.47%。随播期推迟,增产效果越明显,但推迟至11月10日时,油菜干物质量和农艺性状较9月30日显著下降。回归方程表明,油菜产量随播期推迟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与播期呈显著多项式关系,且油菜最适播期为10月10日,分别较9月30日、10月30日、11月10日和11月20日提高2.13%、47.97%、74.19%和136.64%。此外,播期推迟有效降低油菜亚麻酸、芥酸和硫苷含量,同时也降低含油率,但覆膜能有效降低因播期推迟而造成油菜品质的差异。【结论】9月30日至10月10日是西南旱地直播油菜获得高产的适宜播期,且此播期内适当推迟结合覆膜技术...  相似文献   

18.
油菜轻型栽培农机农艺措施配套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油菜机播、机收技术越来越受欢迎。在浙江省富阳市胥口镇下练畈用5个新品与当地推广品种作比较,表明实施油菜轻型栽培技术,油菜产量稳定,由此总结出机播、机收的瓶颈和相关的农艺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9.
采用裂区设计方法,研究不同播期和播量对皖麦50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延迟,皖麦50主要经济性状差异显著变化,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而播期*密度互作对产量影响显著,10月18日播种240~330万株/hm2和10月22日播种330万株/hm2苗产量都较高。  相似文献   

20.
我国油菜生产主要靠人工播种和收获,油菜种植成本较大,油菜种植的收益较低,迫切需要发展油菜机械化生产。本文从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以及收获四个方面简要介绍了油菜机播机收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