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大豆传统的大行稀植模式以及粗放的耕作管理模式产量较低,示范推广大豆窄行密植、实施科学管理高效栽培是提高大豆品质、挖掘大豆增产潜力,实现农民增产增效的有效措施。大豆窄行密植模式栽培技术有以下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2.
汉枫缓释肥在大豆上的应用效果分析表明,在大豆上施用汉枫缓释肥,不仅可促进大豆各生育时期植株发育,还可满足其养分需求,增强抗逆性,增产效果明显,比大豆专用肥增产7.57%,比常规施肥增产8.48%,可促进大豆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3.
采用大豆间隔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是一项增产、提质、增效、增温、保墒、灭草、节本等项措施溶为一体的新的高产栽培模式。通过多年生产实践证明,亩纯效益均在150~220元左右。是进一步挖掘大豆增产潜力,增加职工收入的一项增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纳米生物技术对玉米、水稻及大豆的增产效益,为纳米增效肥料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在不同地区,设计不同的试验方案分别研究纳米增效肥料对玉米、水稻及大豆的增产效益。[结果]结果表明,与普通肥料相比,纳米增效肥料使水稻增产10.29%;使春玉米增产10.93%-16.74%,且有明显的促进玉米早熟的功能;使大豆增产28.81%,含油量增加13.19%,对我国培育非转基因高油大豆有重要意义。[结论]该研究是在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上进行的新的探索,开拓了纳米材料在肥料应用方面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5.
纳米生物技术在水稻·玉米·大豆增产效益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纳米生物技术对玉米、水稻及大豆的增产效益,为纳米增效肥料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在不同地区,设计不同的试验方案分别研究纳米增效肥料对玉米、水稻及大豆的增产效益。[结果]结果表明,与普通肥料相比,纳米增效肥料使水稻增产10.29%;使春玉米增产10.93%~16.74%,且有明显的促进玉米早熟的功能;使大豆增产28.81%,含油量增加13.19%,对我国培育非转基因高油大豆有重要意义。[结论]该研究是在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上进行的新的探索,开拓了纳米材料在肥料应用方面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6.
大豆是凌海市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科学施肥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农业节本增效、粮油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问题。因此,开展大豆测土配方施肥就显得至关重要。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 1施肥原则 1.1以土定产、以产定肥、因缺补缺、有机无机相结合,氮、磷、钾平衡施用。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红兴隆农垦富华农用化学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省肥增效宝是聚乙烯醚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天然植物提取液的复合制剂,用于化肥包衣,抑制尿素分解酶脲酶的活性,减少氮素的挥发及淋溶,同时提高磷、钾肥的生物活性,减少土壤对磷、钾元素的固定,从而提高化肥利用率,在大豆生产中应用起到了显著的增产作用。本试验旨在探讨省肥增效宝使大豆增产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大豆种子精选分级播种技术是以采用5XD带式种子精选分级机(由哈尔滨东宇农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为前提,将大豆种子分级、种子包衣、垄上精点等一系列增产技术进行综合组装,最终实现其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9.
欧甘叶面肥由美国独资、成都欧甘拓展有限公司生产,具有健身防病、增产、增效的作用。2005、2006年在大豆田对该产品进行应用,现将其应用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鲜食大豆间作套种有利于提高耕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分析了当地主要的间作套种模式及应用效果,并总结了鲜食大豆间作套种增产增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1.
神耕生物活性肥在水稻大豆玉米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江滨农场进行了水稻、大豆、玉米施用神耕生物活性肥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神耕生物活性肥具有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节本增效的作用,施服神耕生物活必一肥水稻增产9.6%,大豆增产10.6%、玉米增产6.1%。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业》2006,(2):26-26
大豆生产中使用根瘤菌是一项成熟的、广泛使用的技术,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大豆生长期中的自身固氮能力,供给充足的氮素,供大豆生产所需。大豆根瘤菌有液体、固体两种剂型。固体型根瘤菌采用拌种或土施方式应用。液体型根瘤菌采用浸种方式使用。也可以在种子包衣时加入大豆根瘤菌剂,但是要注意包衣剂和根瘤菌剂之间应相互匹配,不能因种衣剂药效抑制根瘤菌的活性。增产增效情况:根据大田示范结果,大豆应用根瘤菌,可以使大豆产量提高10%以上,同时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提高2%、粗脂肪含量提高1%~2%,每亩净收入增加40~50元。技术要点:1.选择合适的大豆…  相似文献   

13.
窦霞 《中国农垦》2009,(4):48-48
内蒙古大兴安岭垦区明确2009年农业科技工作目标,在加大科技含量、推广农业增产新技术上全面推进,重点突出,为实现企业增效、职工增收奠定基础。继续全面推广九项农业增产新技术,即:完成大豆垄上三行及大垄密植70万亩,  相似文献   

14.
大豆重迎茬减产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生产中最忌重茬和迎茬,大豆重迎茬明显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因此。采取积极的防治大豆重迎茬减产的技术措施。对大豆增产、提质增效能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00年在黑龙江农垦科学院试验地进行小麦、大豆、玉米施用神耕生物活性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神耕生物活性肥具有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节本增效的作用,施用神耕生命活性肥小麦增产8.8%-11.0%、大豆增产10.1%-13.2%、玉米增产7.0%-7.2%。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加施菌肥处理的大豆产量效益较好,平均单产2 875.5kg/hm2,较常规施肥处理增产454.5 kg/hm2,增效1 394.4元/hm2;常规施肥基础上加叶面肥处理的大豆单产为2 760.0 kg/hm2,较常规施肥增产339 kg/hm2,增效994.8元/hm2。  相似文献   

17.
大豆综合植保技术试验示范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垦丰-先正达综合植保技术在大豆田应用,解决大豆田整个生育期间病、虫、草危害,达到有效防治、增产、增效。现将大豆综合植保技术试验示范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豫东平原夏大豆产区,应用784-1、烯效唑、增产灵、亚硫酸氢钠、ABT生根粉5号和三十烷醇等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夏大豆增产216.0~486.0kg/hm2,平均增产幅度为15.6%;三十烷醇、亚硫酸氢钠、784-1和ABT生根粉5号的增产效果更为显著.其中又以三十烷醇的增产幅度最大达21.1%.夏大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增产的生理生态效应有:减轻单株空荚发生率;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活力;增强大豆根部酶的活性,提高固氮量;促进大豆光合作用;减轻迎茬的危害;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协调产量构成因素.夏大豆应用调节剂的适宜品种及其使用浓度分别为三十烷醇0.5mg/kg、784~1200mg/kg和ABT生根粉5号5mg/kg;于播前拌种或在开花期进行叶面喷洒,均是夏大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大豆行间覆膜机械化栽培技术.是指在高寒地区有深松基础地块,利用机械进行行间覆膜,侧深施肥、精量播种、定位喷药灭草,苗间拾膜及联合收获等技术为核心的保护地栽培措施,从而达到增温、抗旱保墒致增产的提质增效技术。是继大豆垄三栽培、大豆窄行密植技术后又一重大增产技术,是大豆种植技术上的革命。  相似文献   

20.
在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示范与推广了大豆优质新品种黑农84,以三垄栽培模式和1.3m大垄3行模式为基础,配套绿色、安全、节本增效的除草、施肥、防病虫技术等,实现了示范区大豆高产高效,示范区大豆平均较对照田增产34.9%,每公顷增收2601元。分析了示范区大豆增产增效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