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商品肉鸡新城疫免疫程序,采用血凝抑制(HI)试验,对1~28日龄未经任何疫苗免疫的罗斯308商品肉雏鸡新城疫母源抗体进行跟踪检测,并观察其抗体水平消长规律。结果表明,罗斯308商品肉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在3日龄时达到最高值(9.2 log2),然后逐渐下降;至13日龄时新城疫母源抗体水平已低于保护临界值(4.8 log2)。该批肉雏鸡的新城疫疫苗最佳首免时间确定为12日龄。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地防控禽流感与新城疫,在生产实践中制定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的免疫程序。本研究采用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对雏鸡的母源抗体进行跟踪检测。结果表明,H5(Re-6)亚型及ND均在第3d龄达到高峰,H9则在第5d龄达到高峰;H5(Re-6)亚型、ND母源抗体的半衰期时间短(3~5d),而H9亚型母源抗体的半衰期则较长(8~9d)。该研究为确定雏鸡首免日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应用β法检测了两群不同来源的新生雏鸡新城疫母源血凝抑制抗体,找出了新生雏鸡新城疫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为选择最佳新城疫首免时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应用血凝抑制试验对不同日龄的海兰褐蛋鸡进行新城疫、禽流感母源抗体水平的检测,掌握雏鸡AI和ND母源抗体的分布和消长规律。结果表明,雏鸡出壳后,新城疫、禽流感母源抗体水平大都在7日龄内出现高峰,之后随着日龄的增长,抗体水平逐渐下降,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母源抗体35日龄已基本消失,而禽流感H5亚型Re-4株和Re-5株母源抗体下降较快,20日龄左右母源抗体水平接近0。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种鸡场禽流感和新城疫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本试验对父母代种鸡和出壳当日蛋雏鸡进行禽流感和新城疫抗体检测以及对1、8、15、22及29日龄蛋雏鸡进行禽流感H5、H9亚型和新城疫母源抗体跟踪检测。结果表明,父母代种鸡禽流感和新城疫免疫抗体水平较高,且通过卵黄传递给蛋雏鸡,使其产生较高的母源抗体抵抗病毒侵袭。同时发现蛋雏鸡在出壳当日禽流感和新城疫母源抗体水平最高,均达到6log2以上,且群体抗体合格率均达90%以上,随后母源抗体逐渐下降,在15日龄时禽流感H5亚型和新城疫母源抗体下降到抗体保护水平以下,22日龄时禽流感H9亚型母源抗体也已下降到抗体保护水平以下,因此在15日龄时进行禽流感H5亚型和新城疫首免,在22日龄时进行禽流感H9亚型首免,可以有效降低禽流感H5和H9亚型和新城疫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內学者对雏鸡新城疫母源抗体的研究报导很多,一致认为母源抗体的存在,能直接影响雏鸡的初次免疫效果,并因此而提出初次免疫应在1~2周龄。我们根据微量血凝抑制(HI)试验检测结果认为,不同地区雏鸡初次免疫日龄应依照其亲代的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采集母鸽、5日龄乳鸽、10日龄乳鸽、15日龄乳鸽血清,通过血凝抑制试验对血清新城疫抗体进行检测,探索乳鸽新城疫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结果表明,乳鸽的母源抗体在5日龄开始下降,10日龄还可以达到4 log2,而15日龄大部分乳鸽的母源抗体已经消失,不再产生任何保护作用。本研究为制定适合本鸽场的新城疫免疫程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琼脂凝胶沉淀(AGP)试验的方法,对雏鸡IBD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试图为基层单位检测雏鸡IBD母源抗体,制定合理的IBD免疫程序提供方法和依据。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鸡及采血情况:本试验采用  相似文献   

9.
雏鸡新城疫母源抗体测定曾贻常王淑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动物检疫站161005)在养鸡生产实践中,预防和控制鸡新城疫病非常重要。为了寻求比较合理的免疫接种日龄,给科学防疫提供依据,我站用血凝抑制(HI)试验,对1~9日龄雏鸡母源抗体和免疫的产蛋的母鸡的...  相似文献   

10.
为找出禽流感母源抗体及免疫抗体消长规律,对不同日龄的蛋鸡进行了免疫,并进行了跟踪检测,为制定禽的免疫程序提供科学依据。从试验结果可见,雏鸡母源抗体水平与种鸡的抗体水平相关,种鸡血清中H5亚型禽流感HI抗体水平与子代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呈正比。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不同免疫方式免疫雏鸡,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方法检测新城疫抗体水平,根据平均值绘制抗体消减规律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免疫前雏鸡新城疫母源抗体水平先上升,上升到达一个高峰值后,则渐次下降.在第5日龄时抗体水平达到高峰,以后随着日龄的增加,每天平均下降1个滴度,直到第9日龄开始下降到低于临界值.第9日龄免疫后,在4种免疫方式中,粗滴喷雾和滴鼻点眼方式产生的免疫效果相对较好,肌肉注射免疫方式次之,饮水免疫后所产生的抗体效价最低.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雏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时间,通过检测鸡种蛋母源抗体水平、孵化过程中卵黄和尿囊液抗体水平、出壳后雏鸡血清中抗体水平、首免后抗体消长情况,确定了首免时间公式为:首免日龄=(种蛋母源抗体平均值-4)/0.4,及二免日龄为首免后14 d左右。该结果为家禽生产中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商品肉鸡新城疫不同免疫程序效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新城疫是禽类的常发病,最理想的防治方法是疫苗免疫。肉用雏鸡母源NDV抗体可干扰疫苗的免疫效果,雏鸡在不同日龄接种疫苗后,血清抗体也会发生一定规律的变化。为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通过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母源抗体效价消长规律为:在1~3日龄抗体维持在1:64~128的较高水平,后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至24日龄抗体降至1:4以下,半衰期为4~5d。针对HI检测抗体效价〈1:40的3日龄雏鸡,对常用的3种有效的免疫程序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发现第2组免疫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4.
雏鸡新城疫母源抗体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雏鸡新城疫母源抗体的变化规律管晓丽,陈辉煌广东正大康地种鸡场(528300)雏鸡母源抗体是免疫母鸡(或自然感染康复母鸡)体内所产生的,通过卵黄传给雏鸡的被动抗体。新城疫免疫效果依赖于正确的首免,雏鸡母源抗体水平决定着首免的时间,并影响以后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 不少资料证明,雏鸡血清中所含的新城疫(ND)母源HI抗体水平与保护力之间呈正相关性,与接种ND疫苗的有效率呈负相关性,因此,掌握雏鸡体内ND母源HI抗体消长规律,对确定何日龄为ND首次免疫的最佳时机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这一问题,国内外有不少学者做过试验研究,多数人的结果是,雏鸡一出壳其ND母源HI抗体水平并未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6.
1新城疫免疫失败的原因1.1雏鸡母源抗体的影响雏鸡母源抗体是指种鸡接种新城疫疫苗后,所产生的抗体由卵黄传给雏鸡,使雏鸡出生后自身就带有的抗体为母源抗体。母源抗体可保护雏鸡不受强毒攻击,也可抑制疫苗对鸡产生免疫力,母源抗体越高其保护力和抑制力也愈强。当前的新城疫失败的原因多数是由母源抗体的干扰所致。雏鸡群中母源抗体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群与群之间有差异,同样个体间也有差异,有时这种差异幅度很大,这就是为什么在进行新城疫免疫之后,有些雏鸡可获得免疫(母源抗体很低消逝者),另一些雏鸡则不能获得免疫(母源抗体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为了建立初生珍禽的禽流感、新城疫免疫程序,笔者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试验)对9日龄左右的初生珍禽进行了母源抗体测定。结果显示:初生珍禽的禽流感H5、H9和新城疫母源抗体的几何平均值分别为5.67log2、6.63log2、5.64log2。根据检测结果将初生珍禽的免疫程序初步确定为15日龄首免,首免后1个月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18.
<正>由于雏鸡携带母源抗体,给新城疫免疫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如何消除新城疫母源抗体对雏鸡免疫的影响,前人曾作过大量工作,但结果皆不满意。1983年,Samberg等用新城疫活苗和死苗同时对一日龄雏鸡进行免疫接种,无论在实验室和现地,都获得了较好的免疫效果。我们在此基础上对1日龄雏鸡同时接种新城疫活苗和死苗进行了研究,初步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试验雏鸡:购自哈市郊区养鸡场带有母源抗体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喀什地区不同养殖模式下鸽群新城疫免疫情况,随机采集该地区4个县(市)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合作社和散养户的鸽血液样品,分离血清后用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测定新城疫抗体水平。结果显示该地区规模化养殖场的31份未免疫幼鸽母源抗体平均效价为2.5log2,180份免疫成鸽血清平均新城疫抗体效价为8log2,免疫合格率为99.4%,村级合作社及散养户的86份免疫成鸽血清平均新城疫抗体效价为5.4log2,免疫合格率为72.1%。结果表明规模化鸽养殖场现有免疫程序,能有效提高鸽群新城疫抗体水平,但村级合作社、散养户鸽群免疫水平较低,部分合作社、散户免疫合格率不能满足防疫需求。  相似文献   

20.
用新城疫疫苗免疫不同母源抗体水平的三黄鸡雏鸡,将其HI抗体效价消长情况进行比较和观察。结果显示:三黄鸡雏鸡母源抗体水平在其初生时效价最高,之后逐渐消退;初生雏鸡于10日龄首免可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母源抗体对新城疫疫苗免疫后的HI抗体水平存在一定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