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响应面法优化链霉菌702产抑真菌物质生料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链霉菌702产抑真菌物质生料发酵培养基进行了研究。实验首先利用部分重复因子试验筛选出链霉菌702发酵产抑真菌物质的关键因素为玉米淀粉和蛋白胨,其次利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响应区,最后利用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曲面分析确定关键因素的最佳浓度。通过优化得到玉米淀粉和蛋白胨的最适浓度分别为16.83 g/L、8.64 g/L,在优化后的培养基中链霉菌702产抑真菌物质效价达到1 214.52μg/mL,比优化前789.41μg/mL提高了53.85%。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一株从土壤中分离得到对鲜绿青霉具有拮抗作用的阿南德氏链霉菌的发酵工艺,探讨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对其发酵产抗生素的影响。[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培养基组分及发酵条件。[结果]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对阿南德氏链霉菌产抗生素具有显著影响。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可溶性淀粉10 g/L,黄豆饼粉15 g/L, KH2PO40.5 g/L,MgSO4·7H2O 0.1 g/L;最佳发酵条件:发酵温度30℃,培养基初始 pH 7.7,装液量40 ml/250 ml,发酵时间144 h。在最佳的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阿南德氏链霉菌发酵液效价达到452.7 U/ml。[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分离纯化阿南德氏链霉菌产抗鲜绿青霉抗生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一株从土壤中分离得到对鲜绿青霉具有拮抗作用的阿南德氏链霉菌的发酵工艺,探讨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对其发酵产抗生素的影响。[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培养基组分及发酵条件。[结果]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对阿南德氏链霉菌产抗生素具有显著影响。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可溶性淀粉10 g/L,黄豆饼粉15 g/L,KH2PO40.5 g/L,MgSO4·7H2O 0.1 g/L;最佳发酵条件:发酵温度30℃,培养基初始pH 7.7,装液量40 ml/250 ml,发酵时间144 h。在最佳的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阿南德氏链霉菌发酵液效价达到452.7 U/ml。[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分离纯化阿南德氏链霉菌产抗鲜绿青霉抗生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链霉菌702自然选育,挑选出5种不同形态的单菌落,对其分别进行摇瓶发酵,测定发酵液中的生物活性物质。结果表明,在固体培养基中不产色素的菌落发酵后不产生具有抑菌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为选育产生物活性物质的链霉菌702菌株提供一种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大肠杆菌高效诱导子的制备方法,拟通过不同的物理、化学、生物方法破碎菌体获得诱导子,测定诱导子还原糖含量,在链霉菌702发酵过程中添加诱导子并测定农抗702的效价,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分离法对诱导子的主要作用成分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研磨法与冻融法结合使用,诱导子的含糖量为1.46 mg/m L,比对照提高了245.15%;溶菌酶含量为0.8 mg/m L,保温时间为24 h时所得诱导子诱导链霉菌702产农抗702的量为380.88μg/m L,比对照提高了39.70%,差异显著;大肠杆菌诱导子中的多糖、蛋白质以及一些非蛋白、非多糖类的小分子物质对农抗702的合成具有诱导作用,并且其极性与乙酸乙酯相近。  相似文献   

6.
链霉菌702菌株所产抗细菌活性物质为放线菌素X2,为了提高其发酵单位,试验采用了林可霉素对放线菌素X2产生菌———链霉菌702孢子致死标志的UV诱变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紫外作用20 s时链霉菌702林可霉素致死标志的突变率高达20.77%,抗药性突变菌株与产放线菌素X2高产菌株的正突变率达25%,效价提高20%以上达10%,从突变菌株中摇瓶筛选到42-3473菌株,摇瓶发酵生物效价达2 062μg/mL,比初始菌株生物效价提高了70%。  相似文献   

7.
从土壤中筛选得到1株高产耐热几丁质酶的嗜热菌株Z16,对其进行鉴定及产酶发酵条件优化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结合形态学方法鉴定该菌为高温紫链霉菌(Streptomyces thermoviolaceus).通过发酵培养基组分及培养条件的优化,得到了最佳发酵产酶培养基:胶体几丁质5 g/L,粉末几丁质10 g/L,酵母浸粉1.25 g/L,黄豆粉3.75 g/L,吐温20 4 g/L.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5%,45℃培养60 h.在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下,该菌株最大产酶水平达5.5 U/mL,比优化前产酶量提高了4.2倍,较高的产酶量为进一步研究该菌所产几丁质酶的纯化和性质提供了基础.该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诱导子诱导链霉菌702产农抗702的作用机制。将大肠杆菌诱导子添加链霉菌702中,测定链霉菌702发酵过程中生化指标,异柠檬酸脱氢酶(ICDHc)、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丙酮酸脱氢酶(PDH)酶活测定以及采用凝胶电泳法分析菌体蛋白质谱带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添加诱导子促进农抗702提前合成,可溶性氨基氮、p H值上升;发酵末期,农抗702的效价提高了47.18%。诱导子添加浓度为3.1μg/m L时,ICDHc、ACC、PDH酶活及总蛋白浓度最大,分别为1.15,0.17,0.75 U,3.38 mg/m L,比对照分别提高了2.24、2.31、0.22、0.22倍。在蛋白质分子质量为20~80 ku,对照蛋白电泳图谱有12条条带,诱导子添加浓度为1.1和3.1μg/m L时,电泳图谱中有14条条带,且有10条带比对照明显增强。试验表明,诱导子促进了农抗702的合成,提高了ICDHc、ACC、PDH酶活及总蛋白浓度,且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与对照差异显著,可为揭示诱导子促进微生物产次级代谢物的作用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产新农抗702的高产链霉菌702突变株.分别以链霉菌702菌株为试验材料和以庆大霉素为敏感抗生素,NTG-LiCl复合诱变链霉菌702菌株,获得抗庆大霉素突变株.NTG处理90 min对菌株的致死率可达71.56%,抗药性突变率高达19.46%,获得的抗药性突变株经过摇瓶初筛和复筛,获得高产突变株13-18-52菌株,产抗新农抗702的摇瓶发酵单位达到1 946 μg/mL,比出发菌株发酵单位1 416 μg/mL提高了37.43%.采用抗药性致死突变标志的NTG-LiCl复合诱变筛选模型可以获得产新农抗702的链霉菌702高产菌株.  相似文献   

10.
利用Minitab软件优化阿维菌素产生菌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initab软件中的响应面设计法,对1株产高纯度阿维菌素B组分的阿维链霉菌菌株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首先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研究原始培养基各成分对响应值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玉米淀粉、黄豆饼粉、CoCl2.6H2O三因素对阿维菌素B1a组分产量影响显著,进一步利用Box-Behnken分析方法确定了其最佳质量浓度。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为(g/L):玉米淀粉92.19,花生饼粉10,黄豆饼粉9.70,酵母粉5,酵母浸膏2.8,玉米浆2.2,CoCl2.6H2O 0.04。采用优化后的培养基,其发酵液阿维菌素B1a产量达到525μg/mL,比优化前提高了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