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孟津县是我省2005年度测土配方施肥试点补贴资金项目县.自承担项目以来,该县大胆创新,在完成项目任务的同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探索技术服务新机制,初步形成了"一乡一站、一村一店、一户一卡"技术服务新机制.  相似文献   

2.
水稻机插秧技术近几年发展较快,2005年江苏省水稻机插秧近250万亩。全省各地均有示范应用,各地在示范推广水稻机插秧过程中,初步探索出以育秧、插秧专业化服务机构为主体的机插秧推广服务新机制.对水稻机插秧的迅速推广应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高邮市进行了水稻机械化育秧、插秧服务公司的运行实践。从根本上解决了育秧难、栽秧难,水稻品种布局乱,病虫草害统防统治难,技术指导到位率低等问题,探索出了一套实用、可行、受农民欢迎的水稻生产服务运行新机制,为农业技术推广开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科技人员作为“特派员”,带着技术、项目、资金等现代生产要素,以双向选择和市场机制下到农村,与农民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探索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农技推广新机制,为科技服务“三农”,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突出贡献。几年来,科技特派员作为一项制度,已在全国广大农村落地开花,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巴州棉花病虫害种类,总结了巴州植物保护体系在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中技术服务新机制的成功经验,并提出了从有害生物的预警监测、植物检疫科技、现代生物技术、生物多样性技术、生态调控措施、秋耕冬灌技术等科技服务环节建立棉花生产技术服务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5.
为切实做好水稻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试点项目工作,根据农业农村部工作要求,为充分发挥各农业技术推广主体优势,聚集全省各级农技推广机构、农业科研和教学单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性服务组织等精干力量,为落实柳河县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按照合理分工、协同配合、有效衔接的原则,探索构建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优势互补的农技推广协同服务新机制,以支撑质量兴农、效益兴农、绿色兴农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农技推广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为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6.
当前,农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长期形成的农技推广机制和服务方式已不适应农村形势发展和农民的要求。为探索新形势下的农技推广服务新机制,2000年以来,淮阴市各级农业部门积极开展农技人员承包农业科技园区活动,以承包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切入点,利用自身技术精、信息灵的优势,深入园区田头办项目、当业主,直接把自己的利益与农业园区的发展捆在一起,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为结构调整做示范,为自我发展闯路子。目前,市、县、乡三级农业部门已有379名农技人员紧贴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导项目,以个人独资、联合投资、技术入股、提供技术指导等形式,承包、承建农业科技园区65个,面积达30689亩,其中技术承包26762亩,自主经营3677亩,股份合作250亩,自筹资金476.1万元,已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科技特派员制度从2002年试点开始,依靠市场机制把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管理等各种资源组织起来,使科技全面融人农业生产经营,融入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济效益,找到了科技服务支撑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切入点,探索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科技服务的新途径和新机制。  相似文献   

8.
谯城区2014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首次投入50%的项目资金,按照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原则,以3万亩左右的核心区和辐射区为平台,择优扶持3个具有相应技术人员和农机装备的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小麦收割、小麦秸秆粉碎灭茬、玉米播种"等社会化服务,探索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生产经营新机制。  相似文献   

9.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在构建"三基地一中心"发展思路指导下,将农村科技培训工作放到学院发展的战略高度,逐步形成了"就业引导转移培训、项目促进推广服务、多方合作增收增效、增强学院服务功能、服务促进教育改革"的新机制,充分发挥了农职学院为"三农"服务的社会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10.
滑县是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之一,近年来滑县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经济作物,依托产油大县奖励项目,创新完善了花生"一优二提三绿四改"绿色高质高效技术集成与推广体系,为滑县花生优质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构建了"互联网+花生"的信息管理服务模式,创立了花生高产高效推广的新机制、新模式。促进了滑县花生增产增收,减轻花生农药肥料污染,保障了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1.
《北京农业》2007,(2):54-54
北京市明确提出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六大目标思路。一是建立和完善职能职责相统一的农业管理体制:二是建立起县乡垂直的公益性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三是用新机制搭建起村级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四是规划和支撑经营性服务组织和产业发展;五是完善公共投入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2.
<正>漯河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利用项目优势,不断提升农机装备和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大力引进新机具、推广新技术,积极开展玉米机械粒收品种筛选、机械研发和试验示范等一系列工作,探索构建多种推广新机制,玉米机械粒收技术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成效。一、玉米收获方式的历史变迁由于农业机械化技术基础薄弱,我国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较为缓慢,  相似文献   

13.
创新服务模式,探索符合绵竹实情的农业技术推广新途径、新机制,是加速江苏农业技术绵竹本土化和建立灾后可持续发展模式及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农家顾问》2013,(6):8
在5月3日召开的全国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管理培训班上,农业部官员介绍,今年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将强化三个结合、突出四大任务、实行五项创新。三个结合: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将强化农技推广与农业科研、公益性推广与多元化推广服务、补助项目与高产创建等其他推广类项目的结合。四大任务:优先支持坚持深化改革、积极探索新机制和新模式的地方,建立健全县、乡、村农业科技示范网络。分层分类实行岗位教育和知识更新培训,  相似文献   

15.
日前,由北京市朝阳区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中心承担的朝阳区科技计划项目“逆境蔬菜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了区科委组织的项目验收。“逆境蔬菜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新技术的研究,将单项技术研究成果在生产中进行科学合理的集成应用,有效解决了蔬莱连作障碍这一设施农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问题,生产出了无污染、优质、高档、高效、安全的蔬菜。  相似文献   

16.
江苏农户增收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农民增收困难的突出问题,文章提出了促进农户增收的种养新模式、经营新模式、投入新机制和技术服务新体系,以构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从而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泰州市姜堰区农机科技入户的新机制,包括科技示范户示范带动机制、技术指导员服务责任机制、科技入户推进管理机制、科技入户整村推进机制、建立平安创建机制等内容,以促进该区农机科技的尽早入户。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泰州市姜堰区农机科技入户的新机制,包括科技示范户示范带动机制、技术指导员服务责任机制、科技入户推进管理机制、科技入户整村推进机制、建立平安创建机制等内容,以促进该区农机科技的尽早入户。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湖北省适应构建和谐文明新农村的新形势,在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积极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全省初步建立起农村公益性服务新机制,强化了政府的公益性服务职能,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0.
韦强  邓德江  曾雄 《北京农业》2007,(30):50-52
通过行政管理与技术指导相结合、田间指导与短信服务相结合、传统培训与新型培训方式相结合、产中指导与产前产后服务相结合、宣传发动与科普活动相结合、静态管理与动态督导相结合等"六结合"实施西甜瓜科技入户工程,建立起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提示信息直接到手的"四直接"农技推广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