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未合理抚育的现状,提出开展合理的间伐建议,以提高森林综合储备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林分质量,实现其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未合理抚育的现状,提出开展合理的间伐建议,以提高森林综合储备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林分质量,实现其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长水河农场现有人工林4700hm^2,大部分是幼龄林,需要适时进行抚育管理。根据人工林现状,提出因林制宜进行抚育,有计划地更新改造杨树低产林,提高林分质量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人工林抚育是提高森林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对人工林抚育技术要点的总结分析,合理执行适时、适度的技术措施,就能达到改善林分质量、提高森林生产力、增加森林生物量、可持续地发挥森林的综合效益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抚育间伐在人工林生长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合理的间伐抚育不仅有助于提高人工林生长质量,而且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本文立足于多年的实践调查,阐述抚育间伐对人工林生长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汪建新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5):129-130,133
[目的]研究抚育间伐对杉木人工林林分生长的影响.[方法]以8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5个处理:间伐强度10%(处理①)、间伐强度20%(处理②)、间伐强度30%(处理③)、间伐强度40%(处理④)和对照(CK,不抚育),初次调查和间伐时间为2014年,复查时间为2019年,分析不同处理条件对杉木人工林林分胸径、树高和蓄积生长量的影响.[结果]抚育间伐条件下的林分胸径生长量均大于CK,其中处理④的林分胸径增长量最大;抚育间伐条件下的林分树高生长量均大于CK,其中处理④的林分树高增长量最大;抚育间伐条件下的林分蓄积增长量均大于CK,其中处理③的林分蓄积量最大;抚育间伐条件下的林分枯死率均低于CK,其中处理④的枯死率最低.[结论]抚育间伐可以改善保留木的生长空间、营养空间,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林分的胸径、树高生长量和蓄积量,并降低林木的枯死率.  相似文献   

7.
间伐强度对杉木胸径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1年生杉木人工林进行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实施抚育间伐强度为45%、30%和15%的林分,其林木胸径年均生长量比不间伐的分别提高了83%、43%和23%;抚育间伐强度为45%的林分,其林木胸径年均生长量与不间伐的差异极显著,与间伐强度为15%的林分差异显著。由此可见,对已超过正常抚育间伐年限的杉木人工林进行较强度抚育间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从湘西地区退耕还林工程中桤木人工林的林分经营现状、湘西地区森林蔬菜资源特征、退耕还林地发展森林蔬菜存在的问题出发,就湘西地区退耕还林工程中桤木人工林发展森林蔬菜的可行性作一些探讨。结果表明:只要合理的林分抚育,科学规划,逐步推进,强化管理,并且加大宣传和加强产学研合作,在退耕还林桤木人工林发展森林蔬菜是可行的,能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为林农和地区政府创造收益。  相似文献   

9.
小陇山林区29年生油松人工林抚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状态评价和功能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中幼林龄抚育间伐前后林分状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抚育后林木的分布格局由均匀分布靠近随机分布.平均混交度略有上升,幅度不大.但优势树种油松的混交度呈明显上升趋势.油松人工林直径大小比数变化不大,保持了油松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开敞度则由于抚育间伐后林木间距的增大而得以提高,达到了优化目的,林分的胸径平均生长率提高了47.8%,蓄积生长率提高了51.7%,充分说明适宜的抚育间伐可提高林分各树种生长率,从而使林分逐步达到健康稳定的林分结构.抚育间伐样地天然更新增加了11.1%.对照样地天然更新减少了9.8%.  相似文献   

10.
以油松人工林样地数据为基础,分别建立油松人工林胸径—冠幅模型、胸径生长模型,对黄龙山林区油松人工林进行模拟抚育与预测。结果表明:(1)模拟抚育后,林分平均胸径均有较大幅度增长,种群密度大于4 000株/hm2的样地和2 000~4 000株/hm2的样地抚育后平均胸径相似。(2)种群密度在2 000株/hm2以下的林分在抚育后第6 a可再次进行抚育。(3)种群密度在2 000株/hm2以上的林分在抚育后第9 a可再次进行抚育。  相似文献   

11.
研究3种不同抚育措施(割灌+疏伐、疏伐、割灌)对杉木人工林生态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抚育措施均能明显促进林分生长,改善林分结构,增强林分稳定性,提高林下植被盖度,丰富林下植被种类,增加生物多样性,其中以割灌+疏伐抚育所起的生态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抚育间伐是主动干预人工林生长的主要营林措施,合理的抚育间伐对改善森林林冠层营养空间,保证林木生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抚育间伐对森林生长影响进行研究,有助于采取合理的间伐方式实现优化管理。研究造林树种杉木不同抚育措施的林分效果,探讨抚育间伐对林分直径结构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平均胸径、单位面积蓄积量等影响;提出通过林下补植措施进行人工更新。  相似文献   

13.
应用异速生长模型对广西3种不同经营措施的油茶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耕除草+施肥、中耕除草+施肥+垦复2种抚育措施的油茶林其叶生物量、枝生物量、根生物量、果生物量和总生物量高于对照林分,嫁接换冠油茶林的叶生物量、枝生物量、根生物量和总生物量低于对照林分,但其果生物量高于对照林分;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总生物量除采用嫁接换冠措施的油茶人工林生物量(28.86 t·hm-2)低于对照林分(40.60 t·hm-2),中耕除草+施肥(13.76 t·hm-2)、中耕除草+施肥+垦复(20.60 t·hm-2)2种抚育措施的油茶人工林生物量均高于对照林分(12.54、12.91 t·hm-2);在群落生物量分配格局方面,无论对照林分还是采用嫁接换冠、抚育经营措施的油茶人工林均为乔木层所占比例最高。其中,采用中耕除草+施肥、中耕除草+施肥+垦复2种抚育措施的油茶林乔木层生物量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林分,嫁接换冠的油茶林其乔木层生物量所占比例低于对照林分,而中耕除草+施肥、中耕除草+施肥+垦复2种抚育措施的油茶林凋落物层生物量和灌草层生物量低于对照林分,嫁接换冠油茶林凋落物层生物量和灌草层生物量所占的比重高于对照林分。乔木层生物量在各器官的分配比例均为枝干>树根>树叶,且枝干和树根占乔木层总生物量的50%以上;在考虑果实和花芽的情况下,花芽生物量所占比重最低,果实生物量所占比重在嫁接换冠油茶林仅较枝生物量和根生物的比重低。表明经营措施可以影响油茶人工林的生物量,通过抚育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利于油茶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的积累,进而提高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总生物量,而嫁接换冠措施对于油茶人工林生物量的影响短期表现为生物量的减少;但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无论是抚育措施还是嫁接换冠均可提高油茶果实生物量。  相似文献   

14.
以大青山30年生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2 000~4 000株/hm~2密度内不同林分密度对不同坡向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北坡和东坡的油松人工林生长规律对林分密度的响应趋势一致,即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冠幅、平均冠长均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减小,林分密度对高径比的影响无明显规律。大青山油松人工林北坡受林分密度的影响大于东坡,建议在此地区进行抚育时,北坡和东坡采取不同的抚育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尝试利用生长过程表分析间伐对林分生长与收获的影响,探究抚育间伐后油松人工林碳储量的变化,为森林抚育经营和碳汇造林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探索一条积极的思路。研究选取有5个间伐试验区组设计基础的陕北桥山林区油松人工林,结合生长过程表,通过生物学模型链接,初步构建了综合林分生长、生物量和碳储量预估模型的人工林抚育间伐方案评估体系。结果表明,抚育间伐能明显促进林分生长并显著降低林分的枯损率,抚育间伐的影响效果在间伐后5~12 a比前4 a更为显著。在间伐后5~12 a间,不同保留密度林分的初级生产力恢复到相似水平。抚育间伐后,林分碳储量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是由于间伐后林分密度的下降,对于单木和林分碳储量的影响并不相同。间伐林分的单木碳储量会明显高于未间伐林分,而间伐林分的乔木层碳储量在12 a后仍低于未间伐林分。分别以蓄积、经济材和碳固存为目标,得到的最佳经营方案都不同。通过各方案收益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到最优方案以满足林分经营的多目标需求。  相似文献   

16.
落叶松人工林的调控要素有间伐对象、间伐时间、间伐强度和间伐方式等。间伐方式应根据林分的特点和培育的目的来确定,必须从落叶松的生物学特性出发,确定一个科学的间伐强度。在进行落叶松人工林抚育间伐时,间伐对象的选择相当重要。提高林分生长量的关键在于:根据落叶松的生物学特点和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采取合理的抚育措施,科学地调控林分生态因子。对落叶松近熟林也可以高强度间伐,然后采取林下更新的经营方式,既促进了林木的径级增长,又充分地利用了生态位空间,提高了林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小陇山日本落叶松密度与径阶分布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小陇山林区不同林龄不同密度日本落叶松林分典型样地的调查分析认为,密度对林分径阶分布有一定影响。在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经营中,应根据不同的培育目的,适时开展抚育间伐,达到丰产速生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提高森林质量,其中的人工林抚育管理是最常用的方法。本文依据人工林抚育管理的基本特点,提出合理可靠的应对措施促进森林质量的提高,提高森林的生产水平,增加树木的种类和数量,让森林面积不断增大,森林质量不断改善,保护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把林木培育成年轮均匀、通直、圆满、少节或无节的良材,离不开管理者对林木科学的抚育管理。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笔者从平茬、除蘖、间苗、补植、修剪技术措施入手,强化人工幼林的抚育管理,以保证幼树良好生长,迅速成林,提高林分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刺槐人工林抚育间伐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吕保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528-1529
[目的]研究抚育间伐对刺槐人工林的影响。[方法]以林木分级为基础,以弱度、中度、强度和对照4种间伐强度对刺槐中龄林进行间伐试验。[结果]结果表明,抚育间伐可明显提高林木直径生长量、材积生长量和林分叶面积,但对林木高生长影响不大。[结论]该研究为人工林抚育间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