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森林资源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关系密切。研究森林碳分布与地形的关系,可以进一步认识浙江省森林碳分布的空间特征。利用基于浙江省2009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CFI)固定样地数据和地统计学方法获得的全省森林碳空间分布信息,对森林碳分布与地形相关性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显示:全省森林碳密度与地形主要因子海拔、坡度的二元二次多项式的复相关系数为0.71左右,说明森林碳分布与地形密切相关,即与地形的分布基本一致,随着海拔的升高和坡度的增大森林碳密度增大,尤其在海拔0~200 m到200~400 m,坡度从平坡到缓坡,碳密度上升最快。图2表4参20  相似文献   

2.
东北地区森林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森林分布区之一,近年来森林面积逐渐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利用“3S”技术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该地区森林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森林资源空间分布呈现北多南少、东多西少的趋势,主要集中分布于山区;东北地区森林高—高聚集类型主要集中分布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的一些县市,而低—低聚集类型主要分布于松辽平原;森林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受地形、气候和人为因素等条件的制约,其中海拔、气温、坡度、坡向、日照时数、人口密度与森林率相关性较强.  相似文献   

3.
中国森林资源1950-2003年结构变化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该文根据1950—2003年6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对中国森林的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认为,经过50多年的培育、保护和利用,中国森林面积和蓄积有了大幅度提高,森林面积比建国初增加约111.74%,但蓄积增加仅约17.4%. 森林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工林面积和蓄积比重逐渐提高,面积比重由1964年的4.49%提高到2003年的33.77%;天然林面积和蓄积比重明显下降,但天然林蓄积仍占森林蓄积的主体,到2003年仍占89.65%;针叶树面积和蓄积比重由原来的70%以上逐步降低,现在针阔比接近1∶1,而且优势树种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红松、樟子松和华山松等优质用材林几乎采伐殆尽;森林结构低龄化,单位面积蓄积量降低,可采资源减少;林种结构调整显著,防护林明显增加,用材林大幅度减少,两者的面积和蓄积已接近相等;防护林经营问题凸显,森林资源经营还处在向可持续经营不断接近过程中的森林多资源、多功能利用的初期;20世纪80年代后森林资源开始逐渐恢复,且势态良好,但到2003年森林资源质量仍未达到1962年水平. 因此,加强森林资源的培育,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加快林业建设以满足经济社会对森林的需求,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几十年里,仅是森林历史长河的瞬间,既不能发生森林植被地带性的更替,更不会发生寒热带不同树种的大量南迁或北迁等演变过程。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科学技术的进步,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等,使人们对于森林的培育和利用,正在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演变。也有一些不利因素。诸如政策的失误、森林区的过量采伐、培育后备森林资源缓慢等,也在伴随着正常的演变过程,起着阻碍性作用。上述这些有利与不利因素,综合作用于森林的结果,导致森林发生着与地质时期或历史时期迥然不同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5.
森林资源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是实现森林资源系统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方法.该文利用描述森林林木直径分布结构变化的数学模型,用VC开发出相应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应用软件,并用河北省承德、张家口太行山区部分森林资源一类调查数据,进行了森林立木蓄积资源预测的计算机仿真实验,获得了满意的结果,从而验证了该模型及相应技术方法的正确性.同时也说明了其在森林资源系统现代化管理中所具有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杨财年 《乡村科技》2023,(4):125-127
森林火灾具有破坏性强、难以预防、救援难度大等特点,其对森林资源及大众生命财产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以祁连山保护区为例,从时间、空间两大维度分析该地区森林火灾的分布规律,并提出强化森林防火宣传工作、严格管控森林火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及建设高质量的森林防火队伍等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7.
森林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工业革命以来,在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为主要口号的工业文明时代,森林资源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森林资源的破坏对土地荒漠化、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多种生态问题都产生了推动作用,也阻碍了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森林资源的保护势在必行。而由于森林资源分布广泛、遍布我国每一寸疆域,要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首要就是掌握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质量以及生长情况,森林的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在本文中,笔者将主要探讨我国当前森林调查规划设计的方法与技术应用,以期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做出相应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该文根据当前严峻的森林防火形势,结合黄山区森林资源分布特点,分析了黄山区森林防火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森林防火对策。主要包括:提高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工作水平、强化野外火源管理、落实防火措施等。  相似文献   

9.
该文根据当前严峻的森林防火形势,结合黄山区森林资源分布特点,分析了黄山区森林防火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森林防火对策。主要包括:提高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工作水平、强化野外火源管理、落实防火措施等。  相似文献   

10.
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解决好森林防火问题。结合国内外目前在森林小气候领域的系统研究,针对我国目前森林防火工作的不足,提出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森林小气候相关因子的时空分布与协同变化规律,通过设计开发出森林火险等级预警系统,实现森林火险等级的全天候快速预报。  相似文献   

11.
基于浙江省森林资源清查固定样地信息数据和森林监测中心2010年6-9月采集的森林凋落物碳密度数据,探讨浙江省森林凋落物碳密度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浙江省森林凋落物碳密度空间分布在全省大尺度范围和不同地级市的县域小尺度范围都存在差异。浙江省森林凋落物碳密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大,但局部地势较低地区森林凋落物碳密度很高;生物量覆盖度和地上腐殖质层厚度两者与森林凋落物碳密度无相关关系,而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凋落物氮密度两者与凋落物碳密度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优势树种对于凋落物量积累有很大影响,栎类为主的落叶乔木凋落物碳密度较高,经济林则最低。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南方集体林区基层林场的森林经营现状和资源分布与生长特性,以魏坊林场为研究对象,运用ViewGIS3.0和Visual PoxPro软件,建立场级森林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利用GIS强大的数据管理、分析和处理功能,对以小班为单位的森林资源进行数字化、动态化、可视化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森林资源信息管理方式,为提高林场森林经营管理水平,实现由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提供了科学决策平台。  相似文献   

13.
区域森林碳(地上部分)分布的空间估计存在多种误差来源,其直接影响估计结果的精度。采用森林资源清查样地数据与Landsat TM影像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森林碳(地上部分)分布进行空间估计的误差来源,采取相对误差的形式对其定量化,根据不确定度的合成与分配方法获得空间估计总误差及各误差来源在总误差中的比例分配。基于临安市2004年森林资源清查和Land-sat TM影像数据的森林碳(地上部分)分布空间估计误差分析结果显示,区域森林碳(地上部分)分布空间估计的总误差为10.15%,各误差所占比例为:抽样误差63.5%、遥感影像坐标校正定位误差22.9%、树高测量误差9.4%、生物量模型误差3.4%、胸径测量误差0.8%。  相似文献   

14.
色贺东 《吉林农业》2011,(10):158-158
森林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吉林省森林的主要特点是:一是树种繁多、资源丰富、林地生产力较高;二是森林分布不均衡;三是具有过伐林的资源结构特征;四是林种结构不合理。在今后的森林资源建设中要充分了解这些特点,扬长避短把我省森林建设好。  相似文献   

15.
基于森林生态连清体系的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全指标体系连续观测与定期清查(简称“森林生态连清”)体系将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CFERN)有机结合在一起;前者可以提供森林资源数据信息,通过后者获得森林生态系统各要素生态结构、过程和功能的机理机制和服务研究所需参数。基于第八次(2009—2013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本文采用森林生态连清体系,对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等7类13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进行物质量和价值量两方面的评估,并分析了不同地区和不同服务项生态效益特点。结果表明: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12.68万亿元/a,相当于2013年全国GDP的22.3%,是当年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的2.68倍,每年为每位国民提供了约0.94万元的生态系统服务。在总价值量中,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量最高(占总价值量的34.20%),其次为涵养水源价值量。各项服务的物质量和价值量西部地区均最高,主要原因是该地区森林资源面积较大,降水、温度、土壤类型和树种等也有重要影响。东部和西部地区森林资源占有比例和产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例对比,森林资源面积相近的东部和东北地区产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比,均体现出中国森林资源分布变化、温度梯度变化和水分梯度变化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森林碳汇与林业经济发展变化的趋势,为相关管理决策、生态治理和资源环境管理等提供参考,推动我国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  方法  利用1989—2018年间6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森林碳汇与林业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模型、森林碳汇与林业经济发展耦合度模型和森林碳汇与林业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1992—2018年森林碳汇与林业经济发展变化的耦合度分析。采用逐步回归和ARIMA模型分析森林碳汇影响因素和滞后性,并采用自回归和ADF检验等预测我国2019—2030年森林碳汇与林业经济发展耦合度,研究也对中国森林碳汇与林业经济发展耦合及长期变化特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结果  (1)生态建设与保护投资、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实际完成投资额、GDP和林产品进口额对森林碳储量有显著影响,林业产业总产值、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实际完成投资额、林产品出口额对森林碳汇量有显著影响,其中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实际完成投资额对二者的影响都最大。(2)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实际完成投资额等因素对森林碳储量的影响作用滞后性为2年,对森林碳汇量的影响滞后性为1年。在森林碳汇投资时,应提前做好部署,并做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和时间优化。(3)1992—2018年,我国森林碳储量、森林碳汇量与林业经济长期发展的耦合度协调度是逐步上升的,中间虽有所波动,但森林碳储量与林业经济长期发展的耦合度协调度年均增长9.24%,耦合协调程度由1992年的“严重失调”,上升到2018年的“优质协调”;1993—2018年,森林碳汇量与林业经济长期发展的耦合度协调度年均增长9.63%,稍快于森林碳储量与林业经济长期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的增长速度。协调等级也由1993年的2级上升到2018年的10级。(4)预测表明:2019—2030年,森林碳储量、森林碳汇量与林业经济长期发展的耦合协调度都是增加的,二者的耦合协调度D值均接近于1,协调等级也长期为10,耦合协调程度也长期保持在“优质协调”水平上。  结论  森林具有社会、经济和生态多重效益,森林碳汇仅仅是一种效益产出,开展森林碳汇与林业经济发展变化的长期耦合分析是多重效益分析的一个关键。研究分析认为我国森林碳汇的溢出效应、协同进化效应明显,1992—2018年森林碳汇与林业经济发展变化的耦合协调度是逐步上升的。预测分析也表明,2019—2030年,森林碳汇量与林业经济长期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将长期保持在“优质协调”水平上。因此,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并维持目前的森林资源增加态势,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拥有大量的森林资源,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资源,保护森林中植物的健康生长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也是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森林病虫害是近些年来对森林危害比较严重的一个因素,对我国的森林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为了提高我国森林资源的安全性,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做好森林病虫的防治工作,努力为我国的森林保护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对于森林资源的破坏可谓是极大的,乱砍乱伐现象严重,同时还有来自于森林病虫害的威胁。我国的森林资源分布并不平衡,森林虫害的问题则是直接影响到了我国森林产业的发展,为实现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就我国森林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罗列,并针对这些问题做出了具体的处理措施,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9.
森林资源减少是区域生物多样性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明确影响区域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关键森林景观因子对深入了解森林景观对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对象,从森林景观的数量、质量、分布等方面选取11个指标,通过相关分析、弹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研究森林景观指标与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所选用的表征森林景观的指标,除平均树高外,均与区域生物多样性显著相关(显著水平0.05),与森林密度(每公顷株数)的相关性最好;区域生物多样性对平均胸径变动的敏感程度最强,森林景观分布均衡度次之,有林地面积最弱;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多元回归方程,表明在多因素综合影响下,影响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指标作用大小为:活立木蓄积量每公顷株数平均胸径森林景观分布均衡度林地面积。研究结论为科学管理森林景观,提高区域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2004-2013年广德县森林资源变化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总结了森林资源分布状况与森林资源特点,从各类林地面积、森林蓄积、森林覆盖率与绿化率、森林资源结构等方面对比10年间森林资源消长情况,并剖析变化的原因,以期为当地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