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从华南新发现的考古材料试论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前 言农业考古一直是考古学领域一个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长期以来,考古学家就农业的起源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就农业起源的地点和动机有“绿洲说”(1)、“人口压力论”(2)、“边缘地带说”(3)等。考古学家和植物学家还提出了世界农作物栽培最早发生的几个中心(4),中国和东南亚地区被许多学者纳入其视野范围以内。在中国,有关农业起源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目前中国农业本土起源论已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考古学家致力于寻求农业最早发生的考古学证据,在华南即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古…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山区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我国山区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它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理论界与学术界提出新论点。 一是林农牧渔副新排列次序论。复旦大学教授兼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张薰华在所著《生产力与经济规律》一书中提出一个新的论点,认为“农,林,牧,副,渔”应改为“林、农、牧,渔、副”。理由是:“由于农业应是生态农业才有发展前途,森林是生态系统的支柱,没有“林”,生态系统就会崩溃,就没有农、牧、渔的发展。“林”是人类生存问题,“农”是人们吃饭问题。因此“林”应放在首位。所以,比较科学的次序应是:林、农、牧,渔、副”。这是经济学家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生产力着眼提出的新论点,它反映了这样几个问题:①反映了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②反映了人类对森林的依赖程度大大增强;③反映了对农业认识的深化。这个新提法促使我们重新考虑农业发展战略问题,再不能就种植业抓种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中国大地上是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的时代,也是百花盛开、“科学的春天”到来的时节,农业考古学正是沐浴着新时代的和煦春风破土萌发出来的新学科,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在海内外各界同仁的有力支持和悉心呵护下,这株诞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幼苗在一天天成长着,逐渐成为盛开在学术百花园中靓丽的花朵。回首往事,我们仍能从中感受到前辈们当年燃烧着的创业热情,激起人们将这一学科不断推向前进的坚定信念。一、农业考古学的创立农业考古学是通过对考古发掘的遗址、遗迹及其生态环境信息和出土的农业实物资料的研究,来探…  相似文献   

4.
关于日本“寻根热”与云南稻作文化起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日本“寻根热”与云南稻作文化起源的研究云南大学历史系张丽剑近半个世纪以来,由日本民族的“寻根热”而引发的关于稻作文化起源的争论,其涉及范围之广,包括了遗传学、农学、考古学、历史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气候学等学科,形成了农业考古这一交叉学...  相似文献   

5.
<正> 地处鄂北岗地的湖北省襄樊市曾是全省有名的“旱包子”、“风口子”、“瘦壳子”。自1989年国家批准鄂北岗地农业综合开发至今,已进行三期共10年。十年来,襄樊市各级党委、政府以治水改土为中心,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机械措施相结合,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和农村经济全面振兴。鄂北岗地10年开发的实践证明,农业综合开发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基础,走产业化  相似文献   

6.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38(5):766-768
(1996-2006)1996年4月沈阳农业大学杨守仁教授写信给钱学森院士并国务院,建议开展中国超级稻研究,国务院领导批示并责成农业部立即组织专家论证。6月农业部在沈阳农业大学主持召开“中国超级稻研讨论证会”,决定立项启动“中国超级稻研究”,由此正式拉开了“中国超级稻研究”序幕。10月农业部印发“新世纪农业曙光计划”《中国超级稻育种-背景、现状和发展》画册,进一步明确了中国超级稻研究的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和示范推广计划,并确定了2000年达到10.5t·hm-2,2005年达到12t·hm-2,2010年达到13.5t·hm-2的“三期目标”。1997年4月农业部在…  相似文献   

7.
1988年9月我去西德访问,重点是考察他们的考古工作并做学术报告。在访问过程中,设在巴登符腾堡(Baden-Wüttemberg)州的考古学自然科学研究中心,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这所中心是西德唯一的用自然科学来进行考古学研究的机构,所内人材济济,设备完善,短短的两年内,做出了许多成绩,蜚声国内外。特别是其中树轮学(Deudrochronology)研究的成果更为突出,它对恢复和研究古代人类的社会生活,尤其是古代农业,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科学论据和实物资料。中心专门聘请自然科学家来为考古学服务,把他们组织起来,以及把自然科学中的若干学科并入考古学,成为考古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这种组织形式和研  相似文献   

8.
一、农业生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经济基础。农业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一直是历史学、考古学、农史学、经济史学、民族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学术界对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历史的研究有很大进展,出版了很多学术著作,创办了有关杂志,取得丰硕成果,形势十分喜人。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一个国际性的  相似文献   

9.
农业考古作为考古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近年来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随着考古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完善 ,农业考古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进而有学者提出将其作为考古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来看待(1) 。如今全国各地的农业考古研究资料不断丰富 ,研究领域不断扩展 ,从而促进了相关领域及整个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与此相反 ,山东地区史前农业考古学研究还略显薄弱 ,许多研究并未开展起来 ,这极大地限制了山东地区区域考古学研究的发展。本文在系统总结山东地区史前农业考古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山东地区史前农业考古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  相似文献   

10.
再论中国农业起源与传播北京农业大学王在德,陈庆辉中国农业起源是国内外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农业科学家广泛关心的问题。因为中国历史悠久,农耕文化发达,原始农业延续时间长,传统农业经验丰富。特别是近40年来史前考古学迅速发展,吸引着国内外人类学家、考古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