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秀水05是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浙江嘉兴农作物高新技术育种中心从秀水128/秀水123中杂交选育而成,原名为丙07-05,审定编号为浙审稻201 1009,作单季常规晚粳稻种植.秀水05经2009年省单季常规晚粳稻区试,每667m2平均产566.0kg,比对照秀水09增产9.8%,达极显著水平;2010年省单季常规晚粳稻区试,平均产582.6kg,比对照秀水09增产1.6%,未达显著水平;2年省区试平均产量为574.3kg,比对照增产5.5%.2010年省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594.7kg,比对照增产6.0%.适宜在浙江省粳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2.
优质晚粳糯稻品种绍糯9714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绍糯 971 4 (见封面图片 )是浙江省绍兴市农科所以 (绍紫 90 1 2 /绍糯 45//绍间 9)F1 为母本 ,绍糯 1 1 9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晚粳糯新品种。该品种于 2 0 0 2年 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 999、2 0 0 0年参加浙江省连作晚稻品种区域试验 ,平均产量为 62 0 0 .9kg/hm2 ,较晚粳对照品种秀水 63增产 0 .85% ;2 0 0 1年参加浙江省连作晚稻品种生产试验 ,平均产量为 6951kg/hm2 ,较对照秀水 63增产 0 .2 8%。 2 0 0 1年 ,上虞市种子公司作连作晚稻试种示范 7.3 3hm2 ,平均产量 63 46.5kg/hm2 ;2 0 0 0…  相似文献   

3.
豫玉23是河南省安阳市农科所1992年以外引系掖478作母本,自选系昌7-2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1997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产量表现 1994年和1995年参加河南省玉米杂交种区试(直播一组),供试26个杂交种,全省14处汇总,平均单产7609.5kg/hm2,比对照品种豫玉5号增产12.3%,居首位。1995年和1996年参加河南省玉米杂交种大区生产示范(直播组),供试13个杂交种,全省18处汇总,平均单产6837.9kg/hm2,比对照品种豫玉12增产9.…  相似文献   

4.
中浙优8号(中浙A/T-8)是中国水稻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2003—2004年参加浙江省杂交水稻晚籼稻区试.平均每hm^2单产7440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2.3%:2005年参加浙江省生产试验,平均单产8050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4.4%。200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06002号),适宜在浙江全省推广。  相似文献   

5.
Ⅱ优98杂交水稻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2001年参加云南省区试,平均产量10450kg/hm^2,比对照增产11.73%,达极显著水平,是10个参试品种中产量最高、唯一比对照显著增产的品种。2000~2001年参加安徽省区试,平均产量8570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3.66%,达极显著水平。2001~2002年参加江苏省杂交稻新组合区试,平均产量9712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达7.0%,达极显著水平。2004年在我公司品比试验中,平均产量9481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98%,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临蚕5号是甘肃省临夏州农科所选育的高产稳产、大粒、抗逆力强的春蚕豆新品种,组合是和政/英175//青海3号,1998年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产量表现1989~1990年品系鉴定试验比对照临夏大蚕豆增产12%~15.3%。1991年~1992年品比试验比对照增产26.5%和23.5%;1993年较临蚕2号增产21.5%。1994~1995年在甘肃省13个点次区试产量3500kg/hm2,较对照增产11.5%。1996~1997年甘肃省12个点次生产试验产量4000kg/hm2,比对照增产21.2%。1998年示范面积9233hm2。特征特性春性,生育期150天。株高110~165cm。有效分枝1…  相似文献   

7.
短型杂交晚稻七优7号的耐盐耐瘠试种结果表明:七优7号在土壤盐份0.26%以内的滨海淡涂泥田种植,比常规粳稻秀水11增产显著;在贫瘠的滨海平原,丘陵山岳和河谷盆地土壤种植,七优7号同样表现出比常规粳稻秀水11增产显著.因而,七优7号可以认为是耐盐、耐瘠的新组合,适宜在滨海淡涂泥田,丘陵山岳和河谷盆地种植.是1996年5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付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新组合。  相似文献   

8.
水稻新品种通禾833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禾833在吉林省预备、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8465.7kg/hm^2,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2.3%,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229.0kg/hm^2,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1.3%。该品种具有稳产、优质、稻瘟病抗性较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台 5 37是浙江省台州市农科所用台 2 0 2与嘉2 5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 ,具有优质、高产、抗性好等优点。 1993年参加浙江省晚粳 (糯 )联合品比试验 ,平均产量 70 80 .0 kg/ hm2 ,较对照秀水11增产 3.2 % ,居首位 ;1994年参加浙江省晚粳稻区试 ,平均产量 62 68.5 kg/ hm2 ,较对照秀水 11增产1.9% ;1995年参加浙江省区试续试 ,平均产量65 0 9.4 kg/ hm2 ,较对照秀水 11增产 8.1% ,达极显著 ,居首位 ;1996年参加浙江省晚稻生产试验 ,平均产量 6777.0 kg/ hm2 ,较对照秀水 11增产 4 .5 %。大面积试种表现高产稳产 ,抗逆性强 ,一般产量67…  相似文献   

10.
双低杂交油菜云油杂2号的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云油杂2号(原名2000 F 100 D)系云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的甘蓝型优质油菜两系杂交种,在云南省秋播油菜区试和示范种植中均表现出生长优势强、产量高、品质优、抗倒伏、早熟等优良特性。云南省区试平均单产3570.9kg/hm^2,比对照花油3号增产29.13%,示范种植中平均单产2445~5880kg/hm^2,比当地邻田或同田推广品种花油3号、花油6号、A弘等增产7.6%-53%,最高单产达到5944.5kg/hm^2,表现出了显著的增产效果。2005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低纬高原的云南水稻同一群体密度下.在大小行稀植栽培的大行中分别直播两个水稻品种比同一品种等行等株距移栽稻增产显著,同品种移栽 直播增产7.1%.移栽 直播糯稻增产15%。增穗数、增粒数和增粒重是主要增产原因,田间群体空间养分的利用还有待于探讨。  相似文献   

12.
黔油18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双低、高产、抗(耐)病杂交油菜品种黔油18号(原代号“黔杂8009”)系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选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隐性核不育杂交油菜品种,于2003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1999-2001年两年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中表现突出,两年全省16个点次的平均产量为170.56kg/667m^2,较对照油研7号增产10.22%,比对照增产8%以上的点次为62.5%,最高产量213.00kg/667m^2。通过重庆市2002-2004年度区试,平均产量127.50kg/667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8.32%;已经进入重庆市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3.
1 品种来源郑白糯6号是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优质专用玉米育种室利用郑白糯06为母本,郑白糯0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糯玉米单交种。 2 产量表现在2003年东南区鲜食玉米区试中,平均鲜穗亩产 807.7kg,比对照种增产16.7%。在2004年东南区鲜食玉米区试中,平均鲜穗亩产752.9kg,比对照种增产9.6%。两年平均鲜穗亩产780.3kg,比对照种增产13.2%。  相似文献   

14.
恢复系“92”系1982年夏以国际稻209作母本与“测64-7”杂交,于1985年基本稳定的中舢型恢复系。经与不同质源不育系协青早AD汕地珍汕97A和11-32A配组鉴定,杂交种的结实率分别为84.5%,82.50%,87.5%和82.5%。与珍汕96A配组的杂交种“汕优92”参加浙江省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990年为353.3公斤,比对照种汕优10号减产2.60,但日产量增30,1991年为4677公斤,比对照种汕优64增产1.2%:生产试验为493.3公斤,比汕优64增产9.7%。该组合比汕优64耐肥抗倒,稻瘟病,白叶枯病抗性相仿。1992年通过了浙江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玉米新品种济丰96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丰96是山东省济南市泉星种业培育的紧凑型矮秆玉米杂交种.2006年通过山东省审定并被三北种业有限公司独家买断.2007年在河南省参加引种试验,表现突出。该品种适合麦茬后直播,经对比试验,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3%。  相似文献   

16.
“90-1”系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与河南浚县农科所合作育成的一个坚叶大穗型高产优质多抗的黄粒玉米单交种。1992年被农业部定为“八五”国家重点扩繁品种。1990-1991年在河南省玉米区试直播组,平均亩产529.5公斤,比对照种橡玉1、5号亩增产687公斤,为14.9%,居首位。在全国北方夏玉米区试中。1991年早熟组预试平均亩产581.8公斤,比掖单2号亩增产105.8公斤,为22.2%,居首位;1992-1993中熟区试中,晋、鲁、豫、皖、苏5省平均亩产516.9公斤,比掖单2号增产68.8公斤,为15.4%,居首位。1993年在河南省玉米生产示范试验平均亩…  相似文献   

17.
陕油17是利用甘蓝型双低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咸黄A和双低恢复系1521C杂交选育而成的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于2010 ~2011年通过陕西省区试和生产试验,2010年陕油17平均产油量1 048.8 kg/hm2,对照秦优7号平均产油量972 kg/hm2,比对照增产7.9%;2011年平均产油量1 222.95 kg/hm2,比对照增产3.9%;2年平均产油量1 135.95 kg/hm2,比对照增产5.7%.2010年陕油17平均产量2 674.5 kg/hm2,比对照增产3.3%;2011年平均产量2 947.5 kg/hm2,比对照增产4.9%.2年平均单产2 823 kg/hm2,比对照增产4.2%.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863.5 kg/hm2,比对照增产3.7%.该品种产油量高,品质优,稳产性好,芥酸含量0.00%,硫苷含量25.03μmol/g,含油量45.10%,2012年3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李云昌  胡琼  梅德圣  李英德  徐育松 《种子》2006,25(11):90-92
中油6303是利用陕2A不育系等为材料,以大粒作为实现高产和高含油量有机结合的纽带,经测交、诱变、杂交和回交等方法选育而成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具有品质优、抗(耐)病性强、产量高、含油量高、稳产性好等特征。贵州省区试平均产量2256,3kg/hm^2,比对照油研七号增产7.11%;贵州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860.75kg/hm^2,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14.70%,含油量44.05%,理论产油量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31.26%。全国(长江上游区)油菜区试平均产量2224.2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8.96%,理论产油量比对照中油821增产32.22%。其种子芥酸含量0.33%,商品籽饼粕硫苷含量18.28 μmol/g,符合国际领先的加拿大优质油菜标准,2004年分别通过贵州省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一个在我国冬油菜主产区(长江上游区)应用前景广阔的优质高效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19.
该品种为紧凑型杂交玉米品种,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国家黄淮海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8288kg/hm^2,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3.3%,达极显著水平,居第1位。2004年国家黄淮海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8951kg/hm^2,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3.8%,达极显著水平,居第1位。2003~2004年平均产量8601kg/hm^2,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3.5%。居第1位。2004年国家黄淮海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8727kg/hm^2,  相似文献   

20.
2003-2004年参加江苏省区试,2年平均产量8735kg/hm^2,较对照九优138增产1.2%,2年增产不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955kg/hm^2,较对照增产11.1%。2006年示范种植,大田表现为抗逆性强,条纹叶枯病、稻瘟病、纹枯病等发生轻。200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稻2006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