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试验采用酶免疫分析法(EIA)测定87头杂种水牛,71头摩拉水牛的脱脂乳孕酮含量,初步掌握了水牛发情、配种、妊娠、空怀和流产等不同生殖状态的孕酮变化规律。摩拉和杂种水牛发情配种时脱脂乳孕酮含量均在0.5毫微克/毫升以下,妊娠21天和27天时孕酮含量两次都在1.7毫微克/毫升以上,妊娠30天以后直至产前干奶期间,脱脂乳孕酮保持在4~5毫微克/毫升的水平。母水牛流产和胚胎死亡时孕酮浓度下降。为对水牛繁殖状态的监控提供了可靠的方法和依据。结合生产实践,用上述方法和标准对64头配种后21天的母水牛进行早期妊娠诊断,判断妊娠牛和非妊娠牛的准确率分别为88.90%和97.3%,总准确率为93.8%。  相似文献   

2.
母猪妊娠早期外周血出现的17β雌二醇,可能是建立母体妊娠识别及维持胚胎正常发育同孕酮一样是不可缺少的。妊娠早期(40~45天)高水平孕酮可作为早期妊娠诊断的指标。高于10毫微克/毫升可判断为妊娠,低于此值可判断为不孕。对46头配种后40~45天的长白、苏白杂种母猪,14头产后屡配不孕猪外周血浆孕酮和17β雌二醇测定(放射免疫 RIA法),经直肠检查和屠宰验证结果:妊娠组孕酮(n=39)和17β雌二醇(n=19)含量分别为19.47±7.23毫微克/毫升和31.82±24.40微微克/毫升。未妊娠及产后不孕组分别为7.87±4.25毫微克/毫升和12.72±12.16微微克/毫升。妊娠组比非妊娠及产后不孕组孕酮和17β雌二醇水平均高,经统计处理,差异分别为极显菩(P<0.01)和显著(P<0.05)。一例卵泡囊肿猪(84730号)血浆孕酮值为37.65毫微克/毫升,高出妊娠组平均值(19.47毫微克/毫升),为此可考虑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_n,RH)或促黄体素(LH)治疗。  相似文献   

3.
应用放射免疫测定91头黑白花母牛,(配种后21—28天和42天)的混合全乳的孕酮含量,进行早期妊娠诊断研究。结果显示怀孕与未孕牛之间孕酮值差异非常显著(P<0.01)。据此确定全乳孕酮值的判定标准:>11毫微克/毫升为怀孕,<8毫微克/毫升为未孕,8.1~10.9毫微克/毫升为疑似。经直肠妊检核实,用这标准衡量配后21,23,24天妊娠牛的确诊率分别为85.7%,90.2%,91.4%,未孕牛确诊率是100%,因此,最佳采样时间以配后23—24天为宜。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怀不同胎儿类型的母驴、母马妊娠前期(0~120天)外周血清中的孕酮含量。处于发情高潮时的母驴、母马外周血清中孕酮水平很低,母驴平均为1.7(0.7~2.6)毫微克/毫升(n=11),母马为0.7(0.6~0.9)毫微克/毫升(n=3) 在妊娠第8天前后,孕酮含量处于较高水平。怀驴母驴为34.0(13.3~58.7)毫微克/毫升(第13天),怀骡母驴为31.8(20.1~49.8)毫微克/毫升(第8天),怀马母马为10.0(5.1~16.8)毫微克/毫升(第8天),怀骡母马为14.0(10.0~21.5)毫微克/毫升(第8天)。在这一时期,怀不同胎儿类型的同种动物孕酮水平很接近(P>0.05),而且母驴妊娠后的孕酮水平同发情周期中黄体期相接近(P>0.05)。妊娠35天后,孕酮水平都有升高的趋势。在妊娠55天到120天间,怀骡母驴孕酮平均水平远远高于怀其他三种胎儿类型的母畜,而且不同个体间差异极大。怀其他三种胎儿类型的母畜中,以怀骡母马孕酮水平最低。在妊娠前期,两组孕马外周血清中的孕酮水平始终低于两组孕驴,表明母体的物种特性是决定孕酮水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7头妊娠母猪从配种至妊娠36天通过颈静脉持久导管频繁采血,其中3头采血至分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血浆中硫酸雌酮(E_1S)进行测定。妊娠20天以前—般低于0.5毫微克/毫升,25至30天达到1.7~7.5毫微克/毫升的峰值,36天降至0.5毫微克/毫升以下。处于发情周期的非妊娠母猪,其E_1S始终小于0.4毫微克/毫升。据此,可利用E_1S含量进行猪的早期妊娠诊断。  相似文献   

6.
道塞特羊冷冻精液配种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道塞特公羊冷冻精液对20只发情母羊配种后,不返情母羊14只。配种后第60天、75天,对不返情的14只母羊进行B超妊娠诊断检测,确定怀孕11只,怀孕率为55%。  相似文献   

7.
母猪发情配种后 ,是否妊娠 ,是每个养猪人非常关心的事。对母猪作早期妊娠诊断 ,以便对妊娠母猪作特殊的饲养管理和让空怀母猪尽早发情配种 ,以及对繁殖障碍的母猪及早治疗处理 ,就有可能降低生产成本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生存和发展。生产中较为实用的妊娠诊断方法主要有如下四种 :1 观察返情母猪的发情周期为 1 8~ 2 2天 ,在发情配种后 1 8~ 2 2天未见发情 ,就可能已经妊娠。如果不返情的时间越长 ( 40天、60天 ) ,妊娠的可能性就越高。该法早期诊断妊娠会受一些因素影响 ,如母猪安静发情、乏情、卵巢囊肿等都能导致母猪不发情。此外 ,…  相似文献   

8.
乳中孕酮的测定早在本世纪六十年代初就已问世。当时的Mccracken应用化学分析法,首次从一头怀孕92天的奶牛乳中测定出较低量的孕酮值(8.6毫微克/毫升)。六十年代后期的研究重点是用同位素示踪法进行山羊乳中孕酮代谢的分析(Heap,Linzell等1966,1969)。七十年代,这项技术在英国发展最快,早期妊娠诊断和发情鉴定,就是英国人Laing(1971)应用竞争性蛋白结合法(CPB)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4,(12):94-96
选择8只健康、年龄体重相近的法国贵宾犬,通过观察法、试情法、阴道黏液涂片法、测定发情母犬外周血中促黄体素和孕酮的方法,综合判断母犬配种的最佳时间。结果:8只母犬平均在发情出血后第8天血色变淡,母犬接受公犬爬跨,第9天促黄体素(LH)峰值出现,第7天孕酮水平迅速升高,到第9天即LH峰值时孕酮浓度达到2.75 ng/m L,第912天阴道黏液涂片中角质化上皮细胞达85%以上,在母犬外周血中LH峰值出现后第312天阴道黏液涂片中角质化上皮细胞达85%以上,在母犬外周血中LH峰值出现后第34天给母犬自然配种,间隔2 d再配一次,配后一个月B超法进行早期妊娠诊断,8只母犬全部妊娠。结论:综合判断贵宾犬的最佳配种时间在LH峰值出现后的第34天给母犬自然配种,间隔2 d再配一次,配后一个月B超法进行早期妊娠诊断,8只母犬全部妊娠。结论:综合判断贵宾犬的最佳配种时间在LH峰值出现后的第34天,即阴道出血后的第124天,即阴道出血后的第1214天。  相似文献   

10.
应用PG+PMSG处理对54只湘东黑山羊在2~5天内集中发情并配种.结果:(1)在处理后的2~3天.有49头发情(其中同期自然发情2头),同期处理的发情率87.0%[47/54],同期发情率87.5%[49/56].(2)发情母羊的初配率为83.9%[47/56],待第一个情期(21天)后采用发情鉴定法进行初步妊娠诊断,有返情表现的羊只为7只,发情配种成功率85.1%[40/47],初步确定初配受胎率为71.4%[40/56].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人工授精后不同阶段葡萄糖、孕酮和雌二醇含量对奶牛妊娠的影响,本实验选取63头2~3胎、3~4岁和体况评分(BCS)2.75左右的健康荷斯坦奶牛,人工授精后经发情鉴定及妊娠诊断将奶牛分为妊娠组(n=24)、未妊娠组(n=19)、返情组(n=20)。分别在人工授精后1、5、17、28 d采集尾静脉血10 mL,测定血浆葡萄糖、孕酮(P_4)和雌二醇(E_2)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人工授精后第5天妊娠和未妊娠组血浆中孕酮和雌二醇极显著高于返情组;人工授精后第17天返情组和妊娠组血浆中P_4、E_2含量以及P_4/E_2极显著高于未妊娠组;人工授精后第28天未妊娠组血浆P_4含量显著高于返情组,人工授精后第28天血浆葡萄糖含量妊娠组显著高于返情组。综上表明,人工授精后第5天和第17天高浓度血浆P_4和E_2有利于维持胚胎细胞正常发育和母体和胚胎识别,提高奶牛胚胎存活率;授精后第28天低浓度葡萄糖不利于妊娠,说明血浆中葡萄糖、孕酮和雌二醇对奶牛人工授精后不同阶段早期妊娠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1内分泌的特点未孕猪血浆孕酮浓度在发情后15~16天急剧下降,但如果受胎则黄体持续存在,外周血循孕酮浓度可维持在30~35纳克/毫升的水平。尽管妊娠猪血去孕酮浓度在24天略降至17~18纳克/毫升,但孕酮浓度在妊娠的大部分时期都是升高的,仅在产仔前急剧下降。卵巢和黄体一直是猪维持妊娠所必需的。子宫内胎儿的数目不影响孕酮浓度,维持妊娠所需的最低孕酮浓度约为6纳克/毫升,孕酮浓度降低会发生流产,但孕酮浓度更高也不会增加胚胎  相似文献   

13.
采集湘西黄牛母牛的血液样品,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测和比较其在发情周期和早期妊娠期的孕酮(P4)水平。结果表明,湘西黄牛的发情周期中,P4浓度变化非常明显,大致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发情前期、中期、后期和间情期P4浓度分别为8.85、0.72、1.40和9.13ng/mL,发情中期与后期P4浓度显著低于发情前期和间情期(P0.05);妊娠早期的母牛,从发情配种后,血液中P4浓度缓慢升高,其中妊娠后0~10d、11~20d、21~30d和31~36dP4浓度分别为3.36、8.91、12.69和16.12ng/mL,各阶段P4浓度差异显著(P0.05);发情后第21d、24d、27d和30d,妊娠母牛血液中的P4浓度显著高于未妊娠的母牛(P0.05)。试验表明,发情配种后20d,妊娠母牛与未妊娠母牛的血液中孕酮含量差异明显,可作为判断是否受孕的标记因子。  相似文献   

14.
作为简单而便利的早期妊娠诊断和发情判断,通常广泛采用孕酮检查。本文报道的为不用提取、离心和比色计测量的孕酮的简化酶免疫分析法。将辣根过氧化酶配合 6BOH-孕酮-半琥珀酸(HRP-P,0.25毫微克/孔眼)与标准的孕酮(0—40微微克),或微滴板上的未知样品(即  相似文献   

15.
在两匹母马的三次间情期延长中,应用子宫内膜活组织检查法诱发黄体溶解、发情及排卵。在组织活检后48小时内,血清孕酮浓度降至l毫微克/毫升以下,3日内母马表现发情。从而推断,子宫内膜活组织检查法能诱发黄体退化,这是通过刺激子宫内膜释放一种溶黄体素(前列腺素)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用酶联免疫法(EIA)对34头具有发情表现的上海黑白花奶牛进行了脱脂乳孕酮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配种后妊娠的母牛和未妊娠的母牛在原人工授精当天的脱脂乳孕酮水平分别为0.23±0.17ng/ml 和0.65±0.72ng/ml,两者差异显著(P<0.05).母牛在开始发情后16~18小时,脱脂乳孕酮水平低于0.23ng/ml 时配种,其受胎率为100%.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配种后较短时间内检出受配母牛中的未孕母牛,我们于1986年对来站配种的19头母牛,肌注人工合成雌激素乙菧酚,进行了牛的早期妊娠诊断试验,发情配种后18—19天的母牛,颈部肌肉注射乙菧酚1毫升(5毫克),3—5天内(配后21—25天)观察牛只表现,不发情者为妊娠,发情者为未妊娠。配后两个月按常规直检确定是否怀孕,并与药物试验结果相对照。  相似文献   

18.
自然饲养的奶山羊的发情季节性强,多集中在秋季9~10月发情,来年2~3月产羔。如果采取人工方法,可以打破奶山羊按季节发情的规律,使其在非配种季节发情、排卵和受胎。例如采取浸透氟孕酮的海绵塞入母羊阴道里14天或将浸透前列腺素的海绵放入母羊阴道20天,并同时在发情期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8~10毫升,隔日或连日注射,经3~4天可发情,均可调节产羔时间,使50%的奶山羊在休情期受胎。或者用当归20克、川芎15克、淫羊藿10克、玄参20克、石楠叶5克等中草药,加2碗水,共煎2次,把煎汁混入少量精料让母羊吃或灌服。通过上述办法,可使母羊在非发情季节产羔,解决全年鲜奶供应不平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春季波尔山羊胚胎移植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季应用CIDR FSH对9只波尔山羊进行了超排处理,在放栓的第11~14天,连续4天肌注FSH。结果9只发情,同期发情率为100%。配种后有8只采胚成功,共采可用胚116枚,只均14.5枚,81只受体用CIDR PG作同期发情处理,同期发情率为76.54%,其中52只受体奶山羊接受了所有可用胚胎,妊娠31只,妊娠率达59.62%(31/52)。  相似文献   

20.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14只西在萨能奶山羊妊娠期外周血浆孕酮(P4)、17β-雌二醇(17β-E2)和皮质醇(F)水平。血浆P4水平在配种当日为0.5ng/ml,以后升高,妊娠20天时为4.7ng/ml。在妊娠30-50天,P4水平有所下降,最低值在40天,为32ng/ml,P4水平从60天开始一直维持在6.2ng/ml左右,到妊娠结束时降低到0.6ng/ml。血浆17p-E2水平在配种后保持稳定,从妊娠40天开始稳定上升,在妊娠结束时达到峰值79.8pg/ml,血浆下水平在配种后呈波动式下降,到妊娠60天变为波动式升高,并在妊娠结束时达到峰值17ng/ml。前言西农萨能奶山羊是经过数10年选育的高产品种,在国内享有盛名。关于西农萨能奶山羊初情期[1]、发情周期[2,3]、分娩期[4]以及非繁殖季节[5]的内分泌状况已有研究报告,但对其妊娠期的内分泌变化迄今尚无资料。为了研究西农萨能奶山羊妊娠期主要生殖激素的变化情况,给奶山羊妊娠生理学及妊娠病理学提供基础资料,我们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分析了西农萨能奶山羊妊娠期外周血浆孕酮(P4)、17β-雌二醇(17β-E2)和皮质醇(F)的水平。材料和方法在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