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瑞泽金水灵55%干悬浮剂80g/667m^2(毒砂、肥)均匀撒施于插秧缓苗后,稗草2叶期前施药,可有效地防除稻田中的稗草、扁秆藤草、慈菇、雨久花、鸭舌草、异型莎草、碎米莎草等禾本科、阔叶及种子繁殖的莎草科杂草。防效达90%左右,是目前较理想的水稻田一次性除草剂。  相似文献   

2.
砜吡草唑是一种新型、高效、广谱的土壤处理除草剂,为探究其对玉米田常见杂草的除草活性及对玉米的安全性,通过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砜吡草唑的杀草谱、除草活性及其对玉米的安全性。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砜吡草唑在90g(a.i.)/hm2时,对牛筋草、马唐、狗尾草、稗草、碎米莎草、青葙、铁苋菜等多种常见秋熟作物田杂草均具有较好活性,鲜重抑制率均大于90%;对4种常见玉米田杂草马唐、稗草、青葙、碎米莎草的GR50分别为14.77、16.41、15.37、27.74g(a.i.)/hm2,除草活性在供试剂量下均高于对照药剂精异丙甲草胺。砜吡草唑在供试的3个玉米品种奥玉510、郑单958、蠡玉16和4种杂草马唐、稗草、青葙和碎米莎草之间具有较好的选择性,选择性指数为23.82~240.88。田间药效试验表明,砜吡草唑在250g(a.i.)/hm2时,对马唐、稗草、铁苋菜、碎米莎草的总鲜重防效达91.4%,对供试玉米蠡玉16安全。  相似文献   

3.
田间使用稻糠对稻田杂草进行防治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单季稻田中每667 m2施用稻糠100 kg可较好地控制矮慈菇、鸭舌草、稗草、空心莲子草以及莎草等杂草为害,施用后14d,其总株防效和总鲜重防效均高于化学除草剂50%丁草胺EC 150 ml/667 m2的防效,且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了比较常规剂量和低剂量除草剂对稻田稗草、丛生千金子、碎米莎草、红根莎草和鳢肠的防除效果及其对产量的影响,在水稻和杂草的不同生长阶段以常规剂量和低剂量(口恶)草丙分别作单、连续和结合敌稗复合式处理。早期使用敌稗,随后在水稻3叶期使用低剂量(口恶)草丙0,08或0.11kgai/ha 处理,均获得优级杂草防除率和最高水稻产量。(口恶)草丙单一或连续使用能有效防除稗草和丛生千金子,但不能防除莎草和鳢肠。(口恶)草丙低剂量和常规剂量处理分别发生轻微和中度水稻植株损伤,但处理后19天,水稻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湿润直播稻田杂草出苗动态与发生规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1996~1997年在浙江嘉兴调查了湿润直播稻田杂草出苗动态和发生规律,并比较了直播与移栽,早稻、单季晚稻与连作晚稻直播,翻耕与免耕直播间杂草发生差异。湿润直播稻田杂草以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节节菜、陌上菜为主,其次有通泉草、丁香蓼、水芹。禾本科、莎草科和阔叶杂草种类数分别占25.0%、18.8%和56.2%,出苗数量分别占11.2%、11.6%和77.2%。单季晚稻直播田稗草、千金子发生重于其他直播田,直播田稗草和千金子数量明显高于移栽田。直播田杂草于播种后3~4 d陆续出苗,1~3周达到高峰。连作晚稻直播田播后6~8周出现明显的第二个出苗高峰。以阔叶杂草为绝对优势的翻耕直播田杂草发生重于免耕田。直播田杂草数量自然消长呈现与出苗动态相同的趋势。直播田杂草发生以稗草、千金子、丁香蓼较早,节节菜、陌上菜、通泉草次之,异型莎草和水芹较迟。稗草、千金子及其他几种主要杂草出苗高峰均呈单峰状态,而节节菜、陌上菜在连作晚稻直播田的出苗则为双峰。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水稻生产与杂草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水稻常年播种面积约100.0—106.7万hm^2,2008年平均产量为412.7kg/667m^2。滇中为一季中稻,滇南为双季稻,多为大苗移栽。海拔1000m以下为籼稻种植区,1000—1500m为籼稻和粳稻混栽区,1500-2600m为粳稻种植区。一季中稻区本田主要杂草有稗草、眼子草、扁杆□草、异型莎草、四叶萍、鸭舌草、牛毛草、长瓣慈姑、莹蔺、双穗雀稗、泽泻、园叶节节菜、矮慈姑、滇□草、狼巴草、水莎草、假稻等。稻田常用除草剂有扑草净、丁草胺、乙草胺、丙草胺(含安全剂)、苄嘧磺隆、吡嘧磺隆、杀草丹、草达灭(禾大壮)、□草酮(□草灵)、五氟磺草胺(稻杰),以及复配剂丁草胺+苄嘧磺隆、乙草胺+苄嘧磺隆、丙草胺(含安全剂)+苄嘧磺隆、优克稗+苄嘧磺隆等。  相似文献   

7.
针对金衢地区水稻田间杂草危害严重、杂草资源不清的现状,对该地区9个县市区单季稻、晚稻田主要杂草发生种类、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金衢地区单季稻田主要杂草种类有9科18种,其中禾本科和莎草科杂草种类最多,均为5种;晚稻田杂草共调查到11科24种,稗属杂草和千金子是稻田重要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以异型莎草、水莎草、碎米莎草为主,阔叶杂草以鸭舌草、丁香蓼、陌上菜、节节菜为主。衢州地区禾本科杂草以千金子、光头稗居多,莎草科杂草则以异型莎草、水莎草、碎米莎草为主,阔叶杂草以鸭舌草、丁香蓼、节节菜为主。同时,与20年前杂草调查结果比较,明确了该地区稻田杂草群落演替规律。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触杀型除草剂敌稗结合长效型除草剂噁草丙、杀草丹或胺硝草复合式处理防除旱直播稻田杂草(稗草、丛生千金子、碎米莎草、圆叶牵牛、沼泽生异蕊花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水稻田在长期的耕作中 ,形成了一个伴随水稻生长的杂草群落 ,在人为措施的影响下 ,杂草群落在不断的变化 ,只有了解这些变化 ,才能正确指导灭草工作。1 稻田杂草群落的组成我们垦区稻田的杂草种类很多 ,对水稻危害较重。分布较普遍的有 8科 10多种 ,它们是 :稻稗、野稗、芦苇、草、三棱草、萤蔺、异型莎草、聚穗莎草、牛毛毡、眼子菜、鸭舌草、泽泻、野慈姑、蒲草、水绵、金鱼藻等。这些杂草在稻田中 ,以一种或数种同时混生组成群落 ,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2 垦区稻田杂草群落类型通过近年的调查分析 ,杂草群落的变化与水稻的种植年…  相似文献   

10.
水稻田杂草化学防除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苗淑梅  李红  高娟  黄艳  李景波 《北方水稻》2008,38(3):115-116
盘锦地区水稻田杂草群落经过多年衍变,现主要以禾本科稗草,莎草科萤蔺、镳草、扁秆镳草以及星接藻科水绵为优势杂草。在苗田和本田,主要采用封闭化学除草技术,苗田在播种覆土后封闭,本田分插前封闭和插后封闭,将杀稗草有特效的除草剂(如丁草胺等)与杀莎草和阔叶草有特效的除草剂(如吡嘧磺隆等)混配使用,有效防除田间杂草。  相似文献   

11.
盘锦地区水稻田杂草群落经过多年衍变,现主要以禾本科稗草,莎草科萤蔺、镳草、扁秆镳草以及星接藻科水绵为优势杂草。在苗田和本田,主要采用封闭化学除草技术,苗田在播种覆土后封闭,本田分插前封闭和插后封闭,将杀稗草有特效的除草剂(如丁草胺等)与杀莎草和阔叶草有特效的除草剂(如吡嘧磺隆等)混配使用,有效防除田间杂草。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FACE(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移栽稻田水稻(Oryza sativa)与不同发生时期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生长和竞争的响应差异。结果显示,FACE条件下水稻与稗草比例为1∶1时,水稻分蘖、生物量和产量均增加,而稗草则减少。水稻与移栽稻田本田萌生稗草的生物量比率增加181.7%、产量比率增加259.7%、茎蘖比率增加24.2%、有效分蘖比率增加186.3%,水稻竞争优势增加,而移栽稻田本田萌生稗草竞争能力下降。水稻与秧田萌生稗草的竞争关系变化趋势在营养生长期与上述情况相同,但进入生殖生长后水稻竞争优势不再显著,FACE条件下与秧田萌生稗草竞争的水稻最终生物量和产量分别增加22.7%和8.2%,但秧田萌生稗草的最终生物量和产量也增加了11.9%和9.5%。水稻与秧田萌生稗草的生物量比率、茎蘖比率和产量比率增加均不显著。 可见,田间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水稻与稗草的竞争关系发生的变化与稗草发生时期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免耕直播秸秆覆盖条件下稻田杂草发生规律及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对湛江地区晚造免耕直播秸秆覆盖稻田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稻田杂草共有8科15种,旱地杂草有向水田发展蔓延的趋势。秸秆覆盖对杂草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禾本科杂草呈单峰发生,莎草和阔叶草呈双峰发生。稻田杂草群落以莎草-禾本科杂草-阔叶草为主,以日照飘拂草相对多度最高;杂草空间分布上中下层分别为禾本科杂草、莎草-阔叶草、阔叶草;根据综合草害指数优势杂草为日照飘拂草、稗草和千金子,局部优势杂草为异型莎草和空心莲子草。还对稻田杂草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制定了相应的防治策略,以期最大限度减少杂草发生带来的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田间小区药效试验和大田示范相结合的方法,探讨适应于水稻秧田的除草新制剂——秧田清的除草效果。结果表明,秧田清可有效防除秧田稗草、常见莎草和阔叶草,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除草剂新制剂。  相似文献   

15.
同期稗草对东北春大豆生长的影响及其经济阈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稗草是中国北方大豆田的恶性杂草,危害大豆生长发育,降低大豆产量,对大豆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本研究在大田条件下采用添加系列试验和拟合函数关系模型的方法,研究了稗草与大豆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在稗草的竞争干扰下,大豆单株荚数,产量均随稗草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株高没有显著变化。直线函数能较好地拟合大豆产量与稗草密度之间的关系y=-12.863x+2 720.396(R~2=0.982;F=217.340;P=0.001),直线函数亦能较好的拟合大豆产量损失与稗草密度之间的关系y=0.467x+1.017(R~2=0.982;F=217.352;P=0.000 1)。大豆田稗草人工除草的经济阈值为24.65~27.89株·m~(-2),90%乙草胺乳油、12.5%烯禾啶乳油、5%精喹禾灵乳油化学防除稗草的经济阈值分别为2.79~3.39,3.45~4.12和3.18~3.95株·m~(-2)。  相似文献   

16.
黄麻红麻地杂草种类多,据调查,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麻区,主要杂草有禾本科的稗草、马唐、狗牙根,蟋蟀草、狗尾草等,它们约占麻地杂草的60%;莎草科如香附子以及其它多种莎草等。它们约占麻地杂草的35%;其它双子叶杂草约占杂草总数的5%。这些杂草发生早、生长快、为害时间长,与麻苗争地盘,抢空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江苏“水稻-小龙虾”综合种养稻田杂草群落结构和农户杂草防控措施现状,对灌南、盐都、盱眙、高邮、广陵、溧阳、常熟等7个地方12个稻虾综合种养基地开展田间调查和农户访谈。结果表明,在120块稻虾田内共记录到25种杂草;稻虾轮作田禾本科杂草和千金子的优势度显著高于稻虾共生田。稻虾轮作稻田杂草以稗属杂草、杂草稻、千金子、李氏禾、异型莎草、水苋菜属杂草、鸭舌草为主;稻虾共生稻田杂草以杂草稻、稗属杂草、千金子、异型莎草为主。除有机栽培模式外,稻虾轮作稻田控草方式为“土壤处理+茎叶处理+人工拔除”,稻田杂草防控总用药和人工成本平均1 863.75元/hm2。稻虾共生稻田控草技术主要为“水层控草+龙虾控草+人工拔除”,部分稻田使用丙草胺、苄嘧磺隆等土壤处理除草剂,稻田杂草防控总成本平均907.50元/hm2。  相似文献   

18.
 就除草剂苄·二氯(苄嘧磺隆+二氯喹啉酸)对稗草的生物活性、共毒系数、配方依据,对水稻的安全性以及在直播稻田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苄嘧磺隆和二氯喹啉酸复配,比单剂有显著的增效,尤以二氯喹啉酸和苄嘧磺隆在复配剂中的含量分别为34%和2%时增效最为显著。苄·二氯的6个配方对水稻株高、分蘖数和植株鲜质量无不良影响,安全性良好。苄嘧磺隆+二氯喹啉酸(18+150) g/hm2至(24+198) g/hm2对稗草、异型莎草、陌上菜和四叶萍的密度防效和植株鲜质量防效均达到优良水平。36%苄·二氯可湿性粉剂(WP)用于水稻直播田,在水稻2叶1心至3叶期处理,使用剂量162~270 g/hm2(有效成分)对水稻生长无不良影响,安全性好。使用剂量216~432 g/hm2对稗草、水蓼、陌上菜、鸭舌草和丁香蓼的密度防效和植株鲜质量防效均达到了优良水平。与单剂苄嘧磺隆和单剂二氯喹啉酸相比,36%苄·二氯WP的杀草谱提高,杂草整体防效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用17%稻草净在移植稻田除草的试验结果表明,它对稗草,莎草和阔叶杂草等具有较高的防除效果,水稻安全,各试验剂量对水稻产量增产幅度均在32%以上。  相似文献   

20.
<正>由于直播稻田间草量较机插稻多,出草时间较长,田间的杂草分布不平衡性大,茎叶化除后的残留基数较高,造成旱直播水稻田中的杂草发生逐年加重,千金子、稗草、莎草现已成为农场水稻生产中主要杂草,且发生量极大。提高封闭化除防治水平已成为控制杂草危害、确保水稻高产稳产的关键,因此我们进行了药剂筛选试验。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及试验处理供试药剂为42%丁·恶EC(江苏省农科院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