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选用草原红牛30头作为试验牛群体,经过牛血液基因组DNA的提取、8对微卫星引物的PCR扩增、扩增产物的聚丙烯酰胺电泳分型、计算机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分析各位点等位基因及全部个体的标记基因型、PPAP3.0软件计算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杂合度等步骤从分子水平上分析了草原红牛在8个位点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IDVGA2、IDVGA46、TGLA44、BM1824、ETH225、BM2113、IDVGA44和IDVGA55等位基因数分别为6、6、6、4、4、2、6和4,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722 3、0.749 3、0.671 3、0.584 9、0.671 5、0.508 9、0.761 2和0.596 5,这8个位点均为高度多态位点。8个位点作为遗传标记应用于草原红牛遗传育种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选用草原红牛30头、蒙古牛10头、夏洛来牛10头、利木赞牛6头和西门塔尔牛10头组成的试验牛群体共计66头,经过牛血液或肝脏基因组DNA的提取、8对微卫星引物的PCR扩增、扩增产物的聚丙烯酰胺电泳分型、分析各位点等位基因及全部个体的标记基因型、PPAP3.0和SPSS10.0软件计算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杂合度、遗传距离等步骤从分子水平上分析了在8个位点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微卫星位点IDVGA2、IDVGA46、TGLA44、BM1824、ETH225、BM2113、IDVGA44、IDVGA55扩增出的条带数分别为6、6、6、5、4、2、6、4条,平均条带数分别为4.4、4、4.2、3.6、3.4、2、4.8、3.2条,平均PIC/H分别为0.683 1/0.733 7、0.596 3/0.660 2、0.646 2/0.700 1、0.558 1/0.630 2、0.552 9/0.615 8、0.371 1/0.417 4、0.683 1/0.728 4、0.5431/0.615 3,均属于高度多态性位点。用于群体遗传标记的研究是较理想的。  相似文献   

3.
5个微卫星座位在肉牛群体中的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5个微卫星座位ETH10、IDVGA46、IDVGA44、ETH225和BM2113,对5个肉牛群体进行了遗传变异检测,并计算了5个微卫星座位在5个肉牛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频率、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平均杂合度。结果表明:微卫星座位ETH10、IDVGA46、IDVGA44、ETH225和BM2113在所选用的群体中等位基因数目及其片断长度范围分别是6(207~225 bp),6(205~249 bp),9(207~234 bp),5(141~149 bp),9(124~140 bp)。5个微卫星座在延边黄牛、利木赞、夏洛莱、利木赞延边黄牛杂种和夏洛莱延边黄牛杂种牛群体中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平均杂合度分别是0.51/0.56,0.58,0.63,0.45/0.53,0.45/0.48,0.55/0.59。其中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平均杂合度均最高的为利木赞(0.58,0.63),该品种具有高度多态性(NC>0.5);最低为利延杂交牛(0.45,0.48),该杂种牛具有中度多态性(0.25相似文献   

4.
夏南牛体尺性状与微卫星DNA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择18月龄的夏南牛母牛40头,选用8个微卫星DNA标记,研究了夏南牛群体遗传变异,并分析了体尺性状与8个微卫星标记的关系.结果表明:8个微卫星标记BM2113、BM1824、ETH225、IDVGA2、IDV-GA46、IDVGA55、BM3413和TGLA44等位基因数分别为7,6,6,6,6,4,6和6;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764,0.775,0.786,0.701,0.723,0.570,0.759和0.776;杂合度分别为0.801,0.784,0.824,0.744,0.772,0.648,0.802和0.815.8个微卫星标记分别对夏南牛不同体尺性状存在正效应或负效应.  相似文献   

5.
试验选择18月龄的夏南牛母牛40头,选用8个微卫星DNA标记,研究了夏南牛群体遗传变异,并分析了体尺性状与8个微卫星标记的关系.结果表明:8个微卫星标记BM2113,BM1824、ETH225、IDVGA2、IDV-GA46、IDVGA55、BM3413和TGLA44等位基因数分别为7,6,6,6,6,4,6争6;多态信息含量分剔为0.764,0.775,0.786,0.701,0.723,0.570,0.759和0.776;杂合度分别为0.801,0.784,0.824,0.744,0.772,0.648,0.802和0.815.8个微卫星标记分别对夏南牛不同体尺性状存在正效应或负效应.
Abstract:
Forty 18-month-old Xianan cows and 8 microsatellite DNA markers(BM2113,BM1824,ETH225,IDVGA2,IDVGA46,IDVGA55,BM3413 and TGLA44)were used to study the population genetic variation Xianan cattle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gene loci and their body size traits.The resuits showed that the these 8 microsatellite markers had 7,6,6,6,6,4,6 and 6 alleles,their(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 was 0.764,0.775,0.786,0.701,0.723,0.570,0.759 and 0.776 and their heterozygosis was 0.801,0.784,0.824,0.744,0.772,0.648,0.802 and 0.815,respectively.The microsatellites were found to be in positive or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some body size traits in the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6.
根据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利用绵羊6号染色体上与主效多胎基因(FecB)紧密连锁的4个微卫星标记OarAE101、OarHH55、BM1329和BMS2508,对波尔山羊进行了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和杂合度的遗传检测。结果表明,4个微卫星位点在波尔山羊上多态性丰富;OarAE101基因座的多态信息含量(PIC)、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杂合度(He)分别为0.847 4,6.553 1和0.862 8;OarHH55基因座分别为0.767 6,4.302 9和0.796 8;BM1329基因座分别为0.841 4,6.305 2和0.857 6;BMS2508基因座分别为0.783 1,4.6104和0.8096。4个微卫星位点均为高度多态位点,可用于波尔山羊遗传多态性评估和多胎性状研究。  相似文献   

7.
版纳斗鸡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版纳斗鸡是我国著名的斗鸡品种之一。利用33个鸡微卫星标记对版纳斗鸡群体的47个个体进行了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出123条多态性片段,每个微卫星座位上的观察等位基因数在2~6之间,平均每个微卫星座位上的等位基因数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3.7个和2.95个。群体平均杂合度为0.619 4,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53 3。33个微卫星座位有10个为中度多态座位,其它23个属于高度多态座位。结果表明:版纳斗鸡是一个遗传变异丰富的群体,有较大的选育潜力。  相似文献   

8.
利用PCR技术和复合电泳银染技术检测了中国荷斯坦牛ETH225、BM1824、BM2113和ETH152 4个微卫星座位的多态性分布,计算了各个基因座的杂合度(H)、有效等位基因数(Ne)、Shannon信息熵(S)、多态信息含量(PIC)和固定指数(F)。结果显示,4个微卫星基因座的基因型分布均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其中,基因座ETH225的H、Ne、S、PIC、F均为最高,分别为0.913 0,11.488 2,2.574 4,0.906 6和-0.095 3,表明该座位的遗传多态性比其他座位丰富,具有更大的选择潜力。  相似文献   

9.
利用4个微卫星座位BM1818,BM1258,BM1443和BM1905,对240头北京褐斯坦奶牛进行了遗传检测,计算了4个微卫星座位的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杂合度,其中BM1443的遗传变异最大,BM1818的最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微卫星DNA在萨福克羊群体中的多态性预测绵羊群体的肉用性能。【方法】选用4个微卫星座位对萨福克羊群体的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群体杂合度进行了遗传检测,并在分子水平上测定了4个微卫星座位与12个体尺性状的关系。【结果】4个微卫星座位在萨福克羊群体中存在遗传多态性,可用于绵羊遗传多样性的评估。在基因座BM1824中,基因型DI对萨福克羊的肉用性能有显著正效应(P<0.05),而基因型HH有显著负效应(P<0.05);在基因座ETH225中,基因型CG、EH和EI对萨福克羊肉用性能有显著正效应(P<0.05);在基因座ETH152中,基因型AF、BH和CG对萨福克羊的产肉性能有显著正效应(P<0.05);在基因座IDVGA46中,基因型AH对萨福克羊肉用性能有显著负效应(P<0.05),基因型CI对肉用性能有显著正效应(P<0.05)。【结论】利用微卫星DNA多态性预测绵羊的肉用性能是可行的,可用于指导绵羊育种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2号染色体牛微卫星标记与生产性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选用草原红牛、利木赞与草原红牛杂交后代共计40头作为试验牛群体,运用SPSS软件之GLM分析了21个性状与2号染色体上的3个微卫星标记的关系。结果表明,BM2113等位基因C(142bp)对腿围、净肉重和净肉率等性状有正面影响;IDVGA46等位基因C(21lbp)对5个肌肉度评分性状肴甲、肩部、腰厚、大腿肌、臀部外形以及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和净肉率等屠宰肉用性状有负面影响;TGLA44等位基因E(221bp)对耆甲、腰厚、臀部外形等肌肉度评分性状和体重、胴体重以及净肉重等屠宰肉用性状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选用无角陶赛特、萨福克与中国美利奴肉用绵羊161只,经耳组织提取其基因组DNA,并通过4对微卫星引物对其进行PCR扩增,然后通过电泳分型、凝胶成像系统分析各位点等位基因及全部个体的标记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杂合度等遗传多态性指标.结果表明,BM3413,BP33,MCM38,MCMA26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2、15、13、13,多态信息含量丰富,杂合度高,均属于高度多态性位点,用于绵羊肉用形状较理想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3.
利用9个微卫星标记,采用PCR扩增,体积分数8%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96只优质细毛羊基因组DNA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除G54279外,8个微卫星化点均具有高度多态性;群体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768 8,遗传杂合度(h)为0.774 2,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4.7.均高于国内外部分研究结果。证明微卫星可以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优质细毛羊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湖羊GDF8区域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与DNA提取2007年,在江苏省苏州市种羊场随机选取成年羊88只,采取耳组织提取DNA,-20℃保存。并记录湖羊的初生重、断奶重和6月龄重。  相似文献   

15.
14个中外黄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2对微卫星DNA标记对14个中外牛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计算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杂合度(H)、有效等位基因数(Ne)及聚类分析,评估各品种内遗传变异和各品种间遗传相关。结果表明,12个微卫星座位共检测到170个等位基因,Ne为1.194 7-11.175 2,H为0.618 9-0.782 9;12个位点均为高度多态位点,PIC为0.528 1-0.810 5。恩施黄牛与郧巴牛相聚,枣北牛与南阳牛相聚,然后二者聚为一类;湘西牛自成一类;郏县红牛与秦巴牛相聚,再与黄陂黄牛聚为一类;早胜牛与平陆山地牛聚为一类;安西牛自成一类;德国黄牛与西门塔尔牛相聚后,再与夏洛来牛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可用于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微卫星分子标记,采用跨种PCR扩增的方法从已发表的近缘种微卫星DNA标记引物中筛选得到13个具有多态性的位点,同时为了探讨更适合多倍体样品的微卫星数据读取方法,分别采用比例法和补齐法对微卫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数据读取方法的分析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中选用补齐法对小体鲟种群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小体鲟种群等位基因数(Na)从5个到30个不等,表观杂合度(H_O)范围为0.089 6~0.940 3,平均为0.648 0,期望杂合度(H_e)范围为0.085 2~0.912 6,平均为0.719 3,种群Hardy-Weinberg平衡遗传偏离指数(d)平均为-0.098 0,种群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为0.702 8;筛选得到的13个微卫星位点是适用于小体鲟种群遗传研究的具有多态性的良好分子标记。研究表明,被检测的小体鲟养殖种群存在一定程度的近交现象,建议通过引进不同来源亲本加以改善,以增加种群遗传多样性的丰富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