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介绍了定远县大麦种养结合模式及典型,阐述了大麦饲草料种植技术,分析了大麦种养结合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提供技术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正>人们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要求依用途而不同.一般作饲用的蛋白质含量愈高愈好,而作啤酒用的蛋白质含量则不宜过高.影响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主要因素是品种,其次是环境.已知土壤中的氮、磷、钾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有一定影响,而在气象因子中,国内普遍认为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降雨量呈负相关.为了进一步了解环境因子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笔者从1984年以来进行了以下测试.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以来,我县依托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技术支撑,结合本县特色产业,发展大麦与肉牛、生猪、鹅、小龙虾等种养结合新模式 ,推广大麦饲草料种植技术。对大麦种养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促进大麦种养结合的解决对策,为推进大麦种养结合,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提供技术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强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改良大麦籽粒性状,选用来自国内外214份大麦材料,按照其地理来源、棱型、皮裸性进行分类;并对其9个籽粒表型性状和籽粒蛋白质含量(grain protein content, GPC)进行多样性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按遗传进化关系划分,野生大麦的GPC(10.89%)、粒长(11.36 mm)与籽粒直径(5.57 mm)均显著高于栽培大麦的GPC(9.06%)、粒长(8.97 mm)与籽粒直径(5.10 mm);而野生大麦的粒宽(2.99 mm)和籽粒圆度(0.26)显著低于栽培大麦粒宽(3.12 mm)和籽粒圆度(0.34);栽培大麦和野生大麦之间千粒重差异不显著。按地理来源划分,中亚野生大麦和西南亚野生大麦各籽粒性状均无显著差异,所有地区中西藏野生大麦表现出最高千粒重(36.25 g)和最低GPC(6.85%)。6个地区栽培大麦的GPC由于长期的人工选育已经趋于大致相同水平。按其棱型划分,野生二棱大麦的GPC(11.26%)显著高于野生六棱大麦(7.30%),而其千粒重(30.77 g)却显著低于六棱野生大麦(34.66 g);相反,栽培二棱大麦的GPC(8.51%)显著低于栽培六棱大麦(9.64%),而其千粒重(31.81 g)显著高于栽培六棱大麦(28.34 g)。按皮裸性划分,无论是栽培种质还是野生种质,皮大麦的粒长与籽粒直径均显著大于裸大麦。同时,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千粒重分别与粒宽和籽粒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0和0.681;而千粒重与GPC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籽粒的长宽比呈显著的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216和-0.121。在野生六棱大麦中,千粒重与GPC呈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r=0.569~(**))。基于10个籽粒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栽培大麦与野生皮大麦之间、裸大麦与皮大麦之间聚为不同的类群,大部分栽培大麦聚为Ⅰ类群,大部分裸大麦聚集为Ⅱ类群,而大部分的野生皮大麦聚为Ⅳ类群。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高产、优质、广适"大麦新品种"川农饲麦1号"具有粮草双高的优良特性,结合我省大麦饲草生产技术模式,从分析该品种青饲青贮种养结合的实际出发,介绍了"川农饲麦1号"大麦青饲、青贮生产技术的技术要点、增产增效及适应区域等,以便更好地为新型农村经济组织服务,发挥该品种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1 玉溪市发展大麦生产的必要性 1.1 大麦是畜牧业的优质饲料来源 大麦是一种很好的优质饲料作物,营养丰富,饲喂品质好;其籽粒粗蛋白比玉米高18.2%,牲畜生长发育必需的烟酸是玉米的2~3倍,硒的含量高于玉米3倍以上,氨基酸含量是玉米的1.7倍,特别是赖氨酸含量高达0.42%,明显高于玉米(0.25%~0.32%)、小麦(0.30%~0.35%)和水稻(0.25%~0.30%)等作物,矿物质含量也非常丰富,猪的可消化率,大麦是小麦的1.92倍,是稻谷的1.3倍.  相似文献   

7.
以矮生四季豆“Provider”蔗后填闲栽培,打破水田蔗区长期实行蔗—稻·稻·麦—蔗的禾本科作物连作,在取得良好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快速培肥了土壤,为水田蔗区种地养地、种养结合开拓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以云南3个优质功能大麦品种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以单作大麦(MC)为对照,研究了大麦—马铃薯套作对大麦农艺性状和籽粒γ-氨基丁酸、总黄酮、生物碱及抗性淀粉的影响。结果表明:(1) 套作条件下大麦的生育期缩短,分蘖数,有效穗、株高、节间总长度、旗叶长和宽、茎粗、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穗草比增加。(2)大麦—马铃薯套作对两种作物经济产量增幅大于4%,且大麦籽粒产量的LER均大于1,有明显的套作优势,其病害低于单作。(3) 3个大麦品种套作条件下γ-氨基丁酸、总黄酮、生物碱和抗性淀粉含量均高于单作。  相似文献   

9.
在发展啤酒大麦的生产中,既要求高产,同时须重视品质,即要求大麦符合酿造优质啤酒的工艺需要。蛋白质含量高低是一重要的理化指标,籽粒蛋白质含量以较低(9—12%)为佳。在生产实践中常采用高产栽  相似文献   

10.
慢性病是世界及中国引起死亡的头号杀手,尤其是高血压和糖尿病,主要原因是遗传、日常饮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代谢异常.大麦是中国的传统中药材,大麦的籽粒、苗粉及其功能食品防治慢性病功效显著,因其富含矿质元素、维生素、氨基酸、抗氧化酶、叶绿素和生物活性成分(β-葡聚糖、酚类化合物、GABA、生物碱、生育酚及生育三烯酚、膳食纤维等).中国大麦籽粒及其苗粉等功能食品的保健作用有许多挑战;大麦籽粒可生产营养和医学价值高的香味好的珍珠米、大麦粉、大麦糕点及面包等功能食品;大麦苗粉可生产大麦苗片、大麦苗粉米线、大麦苗粉饵丝、大麦苗粉面条及麦绿啤酒等新型功能食品.大麦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且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1.以三个不同的球茎大麦(4x)为父本,分别与二棱大麦各品种(2x)配制了5个杂交组合。杂交后8—12天内,杂种幼胚细胞和胚乳核中,除2n=21和3n=28外,部分细胞中出现染色体消失。在杂种F_1的花粉母细胞中有33~41%的细胞具有21条染色体,不发生消失(杂种大20、大22除外);约占60%的细胞有数目不等的染色体已经消失。其中(浙农3号大麦×加拿大球茎大麦)F_1中有1/3细胞消失了7条染色体,而用苏联的和匈牙利的球茎大麦配制的杂种F_1内一般只消失1—4条。认为在三倍体杂种内主要是普通大麦染色体发生消失。对消失的原因作了一些分析和讨论。 2.用球茎大麦(4x)作母本与大麦(4x)杂交,不需幼胚培养,可得到大麦的双单倍体,表明杂种内的球茎大麦染色体已消失。但发现部分细胞中有16—17条染色体,可能除14条大麦染色体外,还有2—3条球茎大麦染色体保留下来。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庆元县大力推广稻耳轮作、秸秆还田、冬闲田绿肥种植、稻鱼与稻螺共生种养模式、猪—沼—果(菜)三位一体生态循环模式等多种轮作技术与生态循环种养模式,以期促进庆元县农业实现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3.
酸化铜尾矿基质改良剂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尾矿库复垦和生态修复的关键之一是尾矿基质的改良。以安徽铜陵某典型铜尾矿库酸化尾砂为研究对象,利用大麦根伸长毒性试验,结合重金属有效态提取,筛选酸化铜尾矿基质改良剂及其组合。在施加1.9%牛粪厩肥的基础上,随着尾砂pH中和至近中性,有效态重金属(NaNO3提取态)含量及非专性吸附态As([NH4)2SO4提取态]浓度逐渐降低,但专性吸附态As(NH4H2PO4提取态)含量却持续增加;大麦根长度随Ca(OH)2施加量先增加后减少,在Ca(OH)2施加量为0.9%、pH为5.3时,大麦根最长,即尾砂对大麦根的毒性最低。结果表明专性吸附态As是植物生长主要限制因子。在施加1%Ca(OH)2和1.9%牛粪的基础上,改良剂凹凸棒石、膨润土、沸石和磷矿粉对尾砂pH和大麦根长无显著影响。施加1%Ca(OH)2和1.9%的牛粪是供试酸化铜尾矿较为理想的改良剂组合。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安徽淮北农区几种农牧结合方式的子系统、合系统的能量投入与产出,经济效益,农田培肥效果进行了概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大豆)—牛]结合型是该区近期农牧结合的主方向;[(大麦—山芋)—猪]结合型应注意适度发展;而利用农田种草发展[牧草—羊]结合型在目前不宜提倡。  相似文献   

15.
1 啤酒大麦的技术标准要求 一般优质啤酒大麦的质量要求为:籽粒色泽浅而鲜艳,发芽率90%左右,无霉斑,千粒重≥42克(二棱大麦)或40克(多棱大麦),蛋白质适中(8%—10%),淀粉含量60%—64%,皮壳率8%~10%等。……  相似文献   

16.
慢性病是世界及中国引起死亡的头号杀手,尤其是高血压和糖尿病,主要原因是遗传、日常饮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代谢异常。大麦是中国的传统中药材,大麦的籽粒、苗粉及其功能食品防治慢性病功效显著,因其富含矿质元素、维生素、氨基酸、抗氧化酶、叶绿素和生物活性成分(β-葡聚糖、酚类化合物、GABA、生物碱、生育酚及生育三烯酚、膳食纤维等)。中国大麦籽粒及其苗粉等功能食品的保健作用有许多挑战;大麦籽粒可生产营养和医学价值高的香味好的珍珠米、大麦粉、大麦糕点及面包等功能食品;大麦苗粉可生产大麦苗片、大麦苗粉米线、大麦苗粉饵丝、大麦苗粉面条及麦绿啤酒等新型功能食品。大麦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且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会昌县稻虾共作的种养技术,分别详细叙述了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和优质水稻种植要点,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3个方面分析了该综合种养模式的效益,以期为推广稻虾共作模式、提高种养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潮褐土是北京农业地区的重要土类之一,它不但分布面积广而且肥力差异大。本文是研究三种混合肥料(普通型、高磷型、缺钾型)在潮褐土的三种肥力水上,对大麦的反应,对大麦籽粒品质的影响,大麦对混合肥料中养分的利用率。同时还探讨了混合肥料中大量养分与微量养分的相互关系,利用硝基腐植酸铵作载体配制有机一无机混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正为全面了解我县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构建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体系,通过实地考察、座谈走访等形式,对全县的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情况开展了一次专题调研。1发展现状近年来,各种种养模式在我县不断涌现,缓解了养殖污染问题,保护了生态环境,而且生产出了优质农(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大麦籽粒是一类重要的谷物原料,在啤酒酿造、禽畜喂饲、药食保健等领域的用途十分广泛.研究表明,籽粒中的淀粉颗粒大小及淀粉组成结构决定其用途.通过研究不同品种大麦不同粒径淀粉颗粒的组成结构及物化性质,为大麦淀粉加工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西引2号(Xiyin-2)、京辛1号(Jingxin-1)、苏啤6号(Sup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