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研究了枣和火龙果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分析了2种水果中残留量差异,并对最终残留量进行长期膳食摄入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样品中吡唑醚菌酯采用QuEChERS前处理方法进行提取,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检测;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软件分析2种水果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差异,长期和急性膳食摄入评估采用膳食摄入风险评估模型进行。枣(全果)、枣(果肉)、火龙果(全果)和火龙果(果肉)中吡唑醚菌酯在最后1次施药间隔7 d时残留量分别为1.27~1.99、1.36~2.13、0.097 5~0.163 mg/kg和0.01~0.017 3 mg/kg;在最后1次施药间隔14 d时残留量分别为0.931~1.68、0.999~1.80、0.057~0.15 mg/kg和0.011 4~0.018 9 mg/kg。吡唑醚菌酯的普通人群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为1.83 mg,占每日允许摄入量的97%。枣(儿童)、枣(成人)、火龙果(儿童)和火龙果(成人)中吡唑醚菌酯的国家估算短期摄入量分别为0.001 07、0.006 10、0.000 675、0.000 939 m...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评价联苯肼酯在柑橘中的农药残留安全性,研究联苯肼酯与抗坏血酸还原反应后,标准溶液放置时间及保存温度、光照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并将该分析方法应用于联苯肼酯在柑橘中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规律的研究。【结果】还原后的联苯肼酯标准溶液在冷藏条件下贮存,5 d内保持稳定。联苯肼酯在柑橘中均消解较快,在湖南、广州、贵州三地柑橘全果样品中半衰期分别为2.31、2.66、1.92 d。按推荐剂量和推荐使用最大剂量兑水喷雾施药2~3次,联苯肼酯在柑橘全果和橘皮中最高残留量分别为0.093、0.663 mg·kg-1。【结论】采用抗坏血酸还原联苯肼酯检测样品时,处理后的样品应避光冷藏贮存,5 d内分析。联苯肼酯在柑橘中最终残留量均低于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4)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柑橘0.7 mg·kg-1),收获的柑橘食用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全面评价螺虫乙酯对山楂叶螨种群的影响。【方法】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螺虫乙酯对山楂叶螨成螨的致死效应,并通过时间-剂量-死亡率(TDM)模型进行了模拟。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螺虫乙酯对山楂叶螨雌成螨的亚致死效应。【结果】所建TDM模型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异质性检验,螺虫乙酯对山楂叶螨致死率高峰出现在药后24 h,药后24 h、48 h、72 h的LC50值分别为294.58、254.70、172.61 mg·L-1,浓度为200 mg·L-1时LT50为62.63 h。药后9~10 d,螺虫乙酯200、20 mg·L-1处理的山楂叶螨存活率降为20.00%和37.50%。山楂叶螨单雌产卵量、卵孵化率随螺虫乙酯浓度升高而急剧下降。与空白对照比较,螺虫乙酯200、20 mg·L-1处理的山楂叶螨总繁殖力和净生育力分别降低44.11%、38.00%和82.79%、64.70%,螺虫乙酯0.02 mg·L-1处理的总繁殖力和净生育力则分别提高1.73%和3.96%。螺虫乙酯各浓度处理对山楂叶螨F1代幼若螨存活率影响较小,与空白对照差异不显著。【结论】螺虫乙酯能够降低山楂叶螨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啶氧菌酯在葡萄上使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了葡萄果实和园地土壤中啶氧菌酯的残留检测方法,研究了啶氧菌酯在葡萄果实和园地土壤中的消解动态。样品中啶氧菌酯经乙腈提取,HLB小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结果】啶氧菌酯在葡萄果实和园地土壤中的最低检测质量分数均为0.01 mg·kg~(-1),最小检出量均为4.0×10-13g。当添加质量分数为0.01~5.0 mg·kg-1时,添加回收率为85%~100%,相对标准偏差为2.1%~4.4%。啶氧菌酯在葡萄果实和园地土壤中的降解动态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分别为5.9~12.6 d和2.2~10.7 d。【结论】该方法能用于检测啶氧菌酯在葡萄果实和园地土壤中的残留。啶氧菌酯在葡萄果实和园地土壤中降解较快。  相似文献   

5.
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方法,测定6种药剂(阿维菌素、联苯菊酯、联苯肼、毒死蜱、螺螨酯和哒螨灵)对山楂叶螨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杀螨活性最高的是联苯菊酯和阿维菌素,LC50分别为0.019 8mg/L和0.032 7mg/L;其次是联苯肼酯和毒死蜱,LC50分别为0.178 7mg/L和0.482 8mg/L;哒螨灵的敏感性最低,LC50为17.57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14d,43%联苯肼酯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和240g/L螺螨酯悬浮剂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最好,防效在73.35%~100%。鉴于山楂叶螨对杀螨剂的敏感性普遍较高,可根据当地温湿度条件尽量控制用药,推荐的杀螨剂为联苯肼酯、阿维菌素和螺螨酯。  相似文献   

6.
新型杀螨剂螺螨酯对桔全爪螨的活性及药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室内测定了螺螨酯对桔全爪螨雌成螨的活性。结果显示,螺螨酯对桔全爪螨雌成螨的毒力较高,处理24和48小时的LC50值分别为27.47和18.97 mg/L,LC95值分别为96.24和56.88 mg/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螺螨酯对桔全爪螨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且持效期很长,240 g/L螺螨酯悬浮剂40、50和60 mg/L药后10天的防效均在86%以上,30天后防效均保持在97%以上,是目前防治桔全爪螨最好的药剂之一。  相似文献   

7.
采用室内喷药法测定了联苯肼酯悬浮剂和螺螨酯悬浮剂对为害食用菌的害长头螨(Dolichocybe perniciosa)的毒力。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联苯肼酯和螺螨酯对害长头螨的生长发育均有影响,螺螨酯对害长头螨毒杀效果优于联苯肼酯,二者的致死中浓度分别为38.96mg/L和149.02mg/L,螺螨酯在浓度43.6mg/L时完全抑制害长头螨膨腹繁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柑橘抑霉唑硫酸盐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浸果法对抑霉唑硫酸盐在柑橘中消解动态进行了研究。样品中的抑霉唑硫酸盐用甲醇提取,液液分配去除杂质,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结果】当添加水平为0.10~5.0 mg.kg-1时,添加回收率为73%~91%,相对标准偏差为1.5%~5.8%,最低检测浓度为0.10 mg.kg-1。抑霉唑硫酸盐在柑橘全果和橘皮中的降解动态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分别为63 d和60 d。【结论】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精确度、准确度均满足农药残留检测要求。抑霉唑硫酸盐在柑橘上降解较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监测分析海南省火龙果溃疡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基线及敏感性水平。【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吡唑醚菌酯对海南省8个火龙果种植市(县)采集到的59株火龙果溃疡病菌的EC50值,采用R语言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吡唑醚菌酯对供试菌株的EC50范围为0.2540~2.2233μg·mL-1,EC50均值为0.9841μg·mL-1;以58株菌株EC50连续性正态分布时的均值0.9627μg·mL-1作为海南省火龙果溃疡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基线,海南省火龙果溃疡病菌均对吡唑醚菌酯表现为敏感;除乐东和白沙地区间敏感性差异显著外,其他地区间敏感性差异均不显著。【结论】海南省火龙果溃疡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差异较小,对吡唑醚菌酯仍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食用菌生产中防治罗宾根螨(Rhizoglyphus robini)和腐食酪螨(Tyrophagus putrescentiae)的药剂,采用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测定方法分别测定了6种常用的杀螨剂对罗宾根螨和腐食酪螨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药剂处理后第24小时,4.3%高氟·甲维盐乳油、4%阿维·唑螨酯水乳剂、100g/L乙螨唑悬浮剂、40g/L双甲脒乳油、240g/L螺螨酯悬浮剂和1.8%阿维菌素乳油对罗宾根螨的LC_(50)值分别为2.557、2.730、2.749、3.024、3.348、3.397 mg/L,对腐食酪螨的LC_(50)值分别为2.569、2.770、2.766、2.981、3.395 mg/L和3.566mg/L;药剂处理后第48小时,6种杀螨剂对罗宾根螨的LC_(50)值分别为:2.136、2.522、2.524、2.859、3.296、3.171mg/L;对腐食酪螨LC_(50)值为2.415、2.509、2.544、2.81、3.243mg/L和3.327mg/L。研究发现4.3%高氟·甲维盐乳油和4%阿维·唑螨酯水乳剂的杀螨效果较好,240g/L螺螨酯悬浮剂和1.8%阿维菌素乳油的杀螨效果较弱。  相似文献   

11.
甜椒中螺虫乙酯主要代谢产物及残留量膳食摄入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甜椒中螺虫乙酯主要代谢物的转化情况、施药措施与残留量的相关性,以及残留量膳食摄入评估,利用建立的螺虫乙酯及其4个主要代谢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对施用过螺虫乙酯的甜椒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及膳食摄入评估.结果表明,甜椒中螺虫乙酯及其4个主要代谢物的平均回收率为89%~107%,相对标准偏差为1.2%~4...  相似文献   

12.
以微生物菌剂为试材,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微生物菌剂对土壤-金丝小枣-肥料系统中各指标的影响变化情况,以期为该地区金丝小枣科学减施氮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施用微生物菌剂的前提下,氮肥施用量降至常规施氮量的80%(480kg·hm-2)时,土壤的供氮能力最强,脲酶活性达到422mg·kg-1,土壤碱解氮含量为90mg·kg-1,产量为9 153.00kg·hm-2,增产率达到了17.71%;氮肥的偏生产能力较高,比对照(CK)增加了6.11kg·kg-1;金丝小枣的品质较好,单果质量为5.655g,可溶性总糖含量达24.43%,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含量差异不显著;枣浆烂病和裂果病发病率也较低,比对照(CK)分别下降了16.82、6.8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秦紫光1号’是从秦岭野生陕西猕猴桃群体中选育出的新品种,为八倍体,外果皮红紫色,光滑。果实长椭圆形,单果质量5~8 g,果肉红紫色,营养含量高,果实总糖6.04%,总酸1.39%,维生素C 0.634 mg·g^-1,可溶性固形物12.14%,果实酸甜可口,风味独特,易后熟,不耐储存。在西安地区大田栽培,5月中旬开花,9月底成熟,11月中旬落叶。扦插苗定植后2~3年开始结果,盛果期平均产量7500 kg·hm^-2。  相似文献   

14.
苯醚甲环唑在香蕉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和气相色谱ECD检测方法,研究了苯醚甲环唑在香蕉中的残留降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在云南、海南和广东香蕉中的半衰期为17.2~22.4 d。最终残留量与苯醚甲环唑施药剂量、施药次数和采收至最后一次施药间隔时间有关。苯醚甲环唑25%乳油按推荐剂量施药3次,距最后一次施药间隔42 d,收获的香蕉全果中苯醚甲环唑留量小于0.33 mg·kg-1,蕉肉中残留量小于0.046 mg·kg-1,低于我国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MRL值)1.0 mg·kg-1。栽培措施香蕉断蕾后套袋能显著减少苯醚甲环唑在香蕉中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三红蜜柚’[Citrus maxima(Brum.)Merr.‘Sanhongmiyou’]的海绵层和果肉红色,外果皮橙黄色,经套袋后也呈现紫红色,但套袋对外果皮呈色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套袋对外果皮色素积累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套袋方案,指导生产,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果面色泽形成机理提供研究基础。【方法】以’三红蜜柚’果实为试材,分别选用3种不同的果袋对果实进行套袋,以不套袋作为对照,测定果实在发育期间的外果皮色泽参数、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外果皮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和玉米黄素的含量。【结果】3种套袋处理的果皮亮度值L*、红绿色度值a*、黄蓝色度值b*和色泽饱和度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均呈上升趋势,显著高于对照组;在3种套袋处理间,L*值无显著差异,处理A和处理B的果实比处理C的果实更早退绿,更早着色。相比较于对照组,套袋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成熟果实果皮的番茄红素含量,不同处理间的果皮番茄红素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处理A的果皮番茄红素含量最高,达44.54 mg·kg^-1。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套袋处理果实的果皮β-胡萝卜素、玉米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套袋显著降低‘三红蜜柚’果实的果皮叶绿素含量,促使果皮提前退绿;双层和三层果袋显著提高成熟期果实的果皮番茄红素含量,增加果皮的红色成分,有效提高‘三红蜜柚’果实的果面着色效果。  相似文献   

16.
梨新品种‘早金酥’是由‘早酥’和‘金水酥’杂交育成,在辽宁熊岳地区8月初果实成熟。果实纺锤形,单果质量240g,果面绿黄色,果皮薄,肉质脆,果汁多,风味酸甜,石细胞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8%,总糖含量8.343%,可滴定酸含量0.252%,维生素C含量0.03372mg·g-1,硬度4.76kg.cm-2,品质极上。结果早,优质,丰产,采收期长,抗苦痘病。  相似文献   

17.
蚓粪用量对温室番茄生长发育与产量和品质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为试材,采用温室内盆栽试验,以不施肥为对照(CK),蚓粪与喂养蚯蚓的半腐熟牛粪(CM,20.00 g·kg-1土)为对比,研究蚓粪用量(EM1,16.67 g·kg-1土;EM2,20 g·kg-1土;EM3,26.67 g·kg-1土)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获得蚓粪最佳的施用量。结果表明:随着蚓粪用量的增加,番茄株高、茎粗随之增加。从4月12日第一次测量至5月25日植株掐尖,牛粪处理(CM)番茄株高的增长率比同量蚓粪(EM2)处理高61.9%,而EM2番茄茎粗的增长率比CM处理高18.8%。所有处理中,EM1处理的番茄果实小果数量(果实直径<5.8 cm)最少,单株产量最高(1.04 kg),是CK的1.23倍。随着蚓粪用量的增加,番茄小果数量增加,单株产量和果实商品价值(5.8 cm≤果实直径≤6.4 cm)均降低。随着蚓粪用量的增加,番茄有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增加,但糖酸比下降。蚓粪处理(EM2)番茄维生素C含量最高,为31.95 mg·(100g)-1,且番茄产量、果实商品价值和糖酸比均高于同量牛粪(CM)处理。综合考虑番茄植株生长发育状况和产量、品质等因素,在设施番茄生产中蚓粪适宜用量范围为16.67~20.00 g·kg-1。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镉在厚皮甜瓜植株体内的分布规律,筛选适合中度以下重金属污染区种植的甜瓜品种,通过大田镉污染土壤栽培,对厚皮甜瓜不同部位的镉含量和果实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10个不同类型的厚皮甜瓜果实镉质量分数均低于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规定的镉质量分数0.05 mg·kg-1,其中...  相似文献   

19.
以金针菇和杏鲍菇菌为试材,在平板培养基和液体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梯度Pb、Cd、As、Hg重金属,通过测量菌丝日均生长速度、菌丝体干质量、菌丝体及发酵液中重金属含量等指标,进行重金属富集模型建模,研究不同菌类对不同种类重金属耐受及富集特征,以期为菌类富集重金属机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重金属Pb、Cd、As、Hg对菌丝生长及菌丝球量表现为低浓度(低于1mg·L-1)促进、高浓度(高于5mg·L-1)抑制,适宜浓度(1~5mg·L-1浓度)的重金属Pb、Cd、As对菌丝的生长有一个明显前期抑制后期菌丝恢复正常生长的现象。金针菇和杏鲍菇菌丝体均表现为对重金属Cd和Pb高度富集,最大富集量分别达到Cd 619、424mg·kg-1 DW以及Pb 449、844mg·kg-1 DW,对重金属As和Hg富集量较小,最大富集量分别为As 49、21 mg·kg-1 DW以及Hg 44、40mg·kg-1 DW。不同菌类菌丝体对同一种重金属的富集饱和点不同,如金针菇菌丝体对Pb的富集饱和点是452 mg·kg-1 DW,杏鲍菇菌丝体对Pb的富集饱和点是902mg·kg-1 DW。同一菌类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饱和点差异较大,如杏鲍菇对Cd的富集饱和点为429mg·kg-1 DW,对As的富集饱和点为22.4mg·kg-1 DW。  相似文献   

20.
试验测定分析162份蔗区土壤样品的氮、磷、钾,有机质,pH值和其中16份样品中的铁、铜、锌、锰4种微量元素。结果表明:碱解氮49.85-307.41mg/kg,有效磷0.9-48.35mg/kg,有效钾26.09-625.78mg/kg。有机质0.84-10.48%,pH值4.32-6.15。有效铁23.64-118.36mg/kg,有效铜0.03-1.17mg/kg,有效锌0.18-1.85mg/kg,有效锰0.11-25.59mg/kg。结合蔗区土壤养分分析,连续两个榨季应用配方施肥,甘蔗增产12.75-15.75t/hm^2,蔗糖分提高0.23%-0.48%,出糖率提高0.14%-0.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