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茶文化具有五千多年的发展史,蕴涵着深厚的文化思想内涵,这些思想内涵可以净心、养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养料”,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为充分发挥茶文化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本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而深入的探析了茶文化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后探究了茶文化应用到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且内容丰富,同时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中国茶文化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与应用价值,认识茶文化所具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并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对茶文化做出良好的渗透,对展现中国茶文化的文化魅力与教育价值、提升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都具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对茶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茶文化的渗透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教育改革过程中,其教育形式与教育内涵都需要进一步完善,而基于传统茶文化思想之下开展心理教育,不仅可以实现以上教育目标,而且还能够促进传统茶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普及,提升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这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积极影响显而易见。本文就针对茶文化思想在现代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教育中的融入进行几点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
牟燕萌 《福建茶叶》2017,(11):209-210
本文主要分析了茶文化理念引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介绍了茶文化代表的精神寓意,而后分析了其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促进作用,最后详细阐述了茶文化理念在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从而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质量。  相似文献   

5.
为充分发挥茶文化在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中的价值作用,从而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本文对素质教育背景下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结合茶文化在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中应用可行性,探究了茶文化在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6.
李洪彬 《福建茶叶》2016,(12):180-181
当前,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就业压力竞争的日益激烈,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越来越引起教育工作者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过于重视对技能的培训,而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心和引导,我国的高职院校中存在着诸多心理健康问题。在这方面,我国茶文化所蕴含的深厚传统文化及哲学思想,对促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将茶文化融入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审美情趣,有助于帮助他们建立起健康乐观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7.
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的渗透茶文化,可以积极的丰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提升。所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的认知茶文化中包含的各种教育功能,让茶文化密切的融合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分析茶文化应用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中的科学策略,带给实践工作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茶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对于丰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认识和肯定茶文化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而且有必要对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融合路径做出探索。本文以充分发挥茶文化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出发点,对茶文化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路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茶文化蕴含着我国许多优秀的思想和理念,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有着重要的教育作用,为此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学校以及教师都应当注重茶文化的融入教学,本文即对茶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法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茶文化内涵丰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价值。把茶文化与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并在教育途径上进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介绍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就茶文化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就茶文化视角下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徐银梦 《茶叶》2021,47(1):59-62
茶文化内涵极其丰富,以茶会友、以茶待客、以茶养性,蕴含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各级各类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开展茶文化教学,将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形成浓郁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气氛....  相似文献   

12.
4G时代助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伴随着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互联网极大地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通过介绍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分析它带给高职院校学生的积极与消极影响,提出高职院校学生使用互联网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内高职院校在外延式大规模扩张后的发展遇到了瓶颈,由于其同时具备教育公益性和资本寻利性2种截然不同的属性,需要通过内涵式发展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特别是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根据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特点,探索适合新时期规模、质量和效益相协调的内涵式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蒋敏  韦玲玲  章传政 《茶叶通讯》2021,48(1):187-192
王泽农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茶学教育家和农业科技专家,是中国茶学高等教育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参与创办了我国第一个高等院校茶叶专业,创设了早期茶学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后又在安徽农学院创办茶业系并长期在此执教,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茶学专业人才,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茶学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我国茶叶生物化学学科与理论体系,完善茶学学科建设,为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为当前茶学领域的基础性前沿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途径方法;积极开展了茶叶科技创新和茶文化理论研究,服务地方茶业经济发展,为我国茶学高等教育事业和茶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专业教育的茶文化学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红缨 《茶叶科学》2006,26(1):42-48
从专业教育的角度研究茶文化学体系的建构问题。讨论了茶文化学具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在明确文化的进步目标前提下,它以饮茶生活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茶文化学交叉的研究领域,它由茶叶学、茶艺学、茶文史学、茶经营学四块内容构成; 最后从价值体系上阐述茶文化学的进步意义,显示了学科价值与教育内在价值的一致性。本文试图为茶文化专业教育提供一种理念与模式。  相似文献   

16.
高思青  杨培迪  禹利君 《茶叶》2009,35(2):70-73
花茶是茶叶消费中的一个主要品类,但近年来花茶消费市场呈现出低迷状态。本文着眼于茶、花的深厚文化底蕴及药用保健功能,提出结合茶、花的特征优势,丰富花茶的文化内涵,拓展花茶的药用保健功能,以促进湖南花茶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陈军 《茶叶》2016,(4):218-220
众所周知,茶文化最初源于中国,后传入西方国家并成为其文化特色,尤以英国为代表。本文就中西方茶文化差异进行对比和分析,并把茶文化与英语教学有机结合,推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学习,旨为国内英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又传播了茶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8.
“杭为茶都”的文化内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铉周  梁月荣  邵淑宏  陆建良 《茶叶》2009,35(3):182-186
本文分析了杭州茶文化的历史渊源和茶产业基础,认为杭州是我国茶学学科体系的重要发祥地、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现代高层次茶学人才培养中心、现代茶叶科学研究和茶文化活动最活跃的城市,同时在国际绿茶贸易中处于龙头地位。通过名茶、名泉、名具和名景的完善,茶文化历史遗存的进一步挖掘以及茶文化的社会和经济功能的进一步发挥,建设“杭为茶都”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9.
寇楠楠 《茶叶通讯》2020,(1):152-155,163
随着茶及茶文化的发展及人们对健康概念的关注,茶的潜在健康功效及机制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茶的潜在健康功效归因于茶叶中所具有的“特征性成分”——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及其它酚类等物质。正是在这些化学成分的作用下,茶叶对神经保护方面具有一定作用。本文对茶叶在神经系统方面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并从健康伦理角度探讨了如何实现茶之健康功能。  相似文献   

20.
提高茶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既是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贯彻落实国家创新创业型精英教育的根本要求。本文根据新形势下茶产业对创新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知识和能力的客观需求,分析了当前我国茶学硕士研究生在招生、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创新研究以及导师指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提高生源质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完善研究创新条件、强化导师职能、健全保障制度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提高我国茶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