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熊胆汁产量受熊的种类,性别,胆囊的大小,手术及采胆方式,季节饲料营养,熊的体况,驯化程度等8种因素的影响。合理的手术和采胆方式,精心的饲养管理是采取多量,优质熊胆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通过对38只黑熊的取胆手术,确立了活熊取胆手术的程序,即:846合剂与氯胺酮对黑熊混合麻醉的最佳剂量及取胆手术的合理通路;将胆囊固定在腹膜缘上效果最佳;引流器以头部开花常流式内固定者为好。活熊取胆3个月时对其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压积容量等无显著影响,但引起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总胆红素的含量减少和球蛋白、白细胞数增加。  相似文献   

3.
取胆熊并发病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延边农学院熊业研究所存栏手术取胆熊共48只。该场一年期间,由于胆囊炎等并发病而停产1560头次,占停产总头次的52.44%,损失竞达373,174.12元。占全年收入的12.54%。在并发病中,对胆汁生产危害最大的并发病为胆囊炎——胆囊息肉增生及萎缩。其次是创、脏器粘连、转移性脓肿及脓毒败血症。其余并发病,若对熊及时给以治疗,对产量几无影响。 (1)提高胆汁产量,首先要控制胆囊炎。除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外,应改进引流管的固定技术。 (2)首次取胆手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取胆年限的长短。因此,对首次手术特别要谨慎才是。 (3)减轻或消除胆囊机化及萎缩的根本性措施在于定期取胆,给胆囊以修复的机会,这样才能延长取胆年限。 (4)年令过于小时手术,弊多利少。重复手术证实,胆囊变细、变短或呈球状,过早出现胆囊机化。  相似文献   

4.
为阐明熊用复合绿色饲料添加剂对熊胆汁的产量、干粉率、干粉量及熊胆粉中的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选择5头有管取胆黑熊进行了本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5%熊用绿色饲料添加剂可显著提高有管取胆熊的胆汁(P〈0.01或P〈0.05)、干粉量(P〈0.01或P〈0.05)、干粉率(P〈0.01或P〈0.05),还可显著提高有管取胆熊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早在1960年Taylor报道了通过胆道口括约肌向胆总管插入导管的方法取得胆汁。黄家驷在其外科学中也谈到胆囊安装引流导管的技术。本实验的目的在于:①探索活猪取胆的最佳手术方法;②研究胆汁产量较高和质量较好的技术措施;③寻找防治并发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熊胆为陕南秦巴山区一大特产。据《陕西通志》转引《明一统志》记载说:“熊胆,出金州”。金州即今陕西南部的安康地区,为秦巴山区的中心地带。可见,这里产的熊胆自古出名。仅陕西镇安县每年收购熊胆约300—1000克。湖北竹溪县年产熊胆1000—1500克。 熊胆,即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之胆囊。将熊捕杀之后,取其胆囊挂在通风阴凉处阴干即成。切勿日晒或烘干,以防止腐臭。 熊胆上窄下宽,呈不规则扁圆形,长10—15厘米,胆汁凝结下部,故下部较厚,类似鸭梨形,半透明质,外皮黑色或浅褐色,光亮,黄色者为铜胆;黑色者  相似文献   

7.
氮磷钾肥对甘蔗产量和含糖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采用3因素5水平最优试验设计进行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论述了试验条件下氮、磷、钾肥对甘蔗产量和含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新植蔗还是宿根蔗,氮、磷、钾的施用与产量和潜在产糖量之间都存在着二次回归关系,其单因素效应及交互效应对产量和潜在产糖量都产生影响,相对而言,氮对产量、磷对潜在产糖量的影响分别较其它两者为大;产量、纯经济效益及潜在产糖量最佳时的施肥组合为:新植蔗:XN:358.5~390,XP:115.5~171,XK:264~292.5,其取中值时的配比为1:0.38:0.74.宿根蔗:XN:430.5~526.5,XP:267~273,XK:358.5~396,其取中值时的配比为1:0.56:0.79.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不同采收年限(割龄)和月份对PR107橡胶树产胶量的影响,采用统收统测法对1~37 a割龄和5~12月份PR107无性系树位的干胶产量进行测定分析。研究表明,不同年限、不同月份的PR107橡胶树的干胶产量均有明显差异,其中,不同采收月份中,11月份干胶产量最高,其株产、公顷产干胶量分别达798.74 g、169.35 kg,5月份干胶产量最低,其株产干胶量和公顷产干胶量分别为402.70 g、83.45 kg。不同采收年限中,37 a的全年月均株产干胶量最高,达1 334.39 g,34 a的全年月均公顷产干胶量最高,达188.10 kg。各年限PR107的月株产干胶量与月公顷产干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且割龄与年株产干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与年公顷产干胶量则呈显著负相关(P0.05)。研究初步证明采收年限和月份显著影响橡胶树PR107的干胶产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三个实验来研究取胆汁对熊的健康状况的影响。首先,比较了取胆汁熊和没有取胆汁熊的健康状态;其次,比较了引流3年以上的熊和没有进行引流熊的健康状况;最后,比较了不同取胆汁方式熊的健康状况。实验证明,引流取胆汁影响了熊的身体健康,其中,引流取胆汁对熊的危害明显,穿刺取胆汁对熊的危害较小。引流取胆汁对熊的健康影响主要体现在易患胆囊炎症、胆结石,还容易发生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建立胰胆返流动物模型,研究胰胆返流后胆道系统病理解剖变化及胰胆返流与胆囊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选用杂种犬15条,随机分为3组。A组胰腺与胆囊吻合,使胰液直接分泌入胆囊内;B组胰管开口段十二指肠与胆囊吻合,使胰液与十二指肠液混合后再流入胆囊内;C组空肠与胆囊吻合,使肠液流入胆囊内(对照组);三组动物术前均取胆汁测定淀粉酶,并分别手术后4个月~9个月处死动物做病检和测胆汁淀粉酶。结果:A、B组术后胆汁淀粉酶明显比术前高(P<0.01);C组术前后胆汁淀粉酶变化不大(P>0.05)。A、B组5条犬胆囊内有胆泥,C组无胆泥。A、B组胆囊粘膜上皮增生明显,3只形成腺肌瘤,2只呈腺瘤样增生,大部分有粘液化生。C组仅有上皮轻度增生及慢性炎细胞浸润。结论:实验动物A、B组有胰胆返流存在;胰胆返流不仅可引起胆囊结石,而且很可能是胆道癌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熊取胆引流道及引流方法的改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项实验在现行胆囊造瘘术引流熊胆汁的基础上,利用熊的同体组织,经一次性手术做成永久性活体取胆道,被动性开关及皮外口,在取胆时,将导管插入在开关处采集胆汁,胆汁流净后拨出导管。从根本上克服现行造瘘术(插管术)反复手术直至报废胆囊等弊病,使插管术提高到同体移植引流熊胆汁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在不麻醉状态下结扎蛇的胆总管,以阻断胆汁进入十二指肠,48小时后再杀蛇取胆,可以明显增加胆囊  相似文献   

13.
熊的全身都是宝,尤以熊胆的利用价值为最高,中药熊胆为黑熊(Selenrctos thibetanus Cuvier. )或棕熊(Vrsus arctos L. )的干燥胆.自1983年自然引流活体熊取胆汁的成功,促进了我国养熊业的发展.90年代中期以来,熊已成为东北和四川主要的人工养殖经济动物,据统计,1996年仅吉林省延边地区就养熊2000余只,约占全国饲养量的1/3,且饲养黑熊的数量较大.黑熊别名狗熊、黑瞎子、狗驼子,主要栖息于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经济动物,其全身均有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蛇胆的价格昂贵,为了提高养蛇的经济效益,就要提高取胆技术。蛇胆的大小与蛇的大小、种类、雌雄有关,但与剥胆技术更有密切的关系。不会取胆的人,往往会把蛇胆插破,即使不破,胆囊也不会饱满。那么,怎样才能剥取充沛而饱满的蛇胆呢?现介绍三种方法。  1.逗蛇壮胆法方法是在剥胆之前,先把蛇从袋中抓出放在地上,然后用脚去挑逗它,若要逃跑就抓住尾部,一直挑逗到该蛇发怒准备咬时,即抓住颈部进行剥取。用这种方法剥取的胆,胆囊大而饱满。平静或胆怯的蛇胆囊小而瘪,因发怒的蛇胆囊急剧膨胀,胆汁充沛,胆囊饱而大。所以,要想…  相似文献   

15.
现行熊取胆术对胆汁收率的影响及其对策金昌深,金曾范,许应天,李锦珠(延边农学院)(龙井市动物检疫所)与胆汁收率有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品种、个体、年龄、季节、饲料配方、引流技术及取胆方式等等。本文根据一年的观察和统计,着重探讨剖析术后出现的故障、并...  相似文献   

16.
对某熊场的胆粉产量作统计,无管取胆胆粉产量的累计绝对值在有管前4年和前5年之间,有管处理的前4年产值相对略低,而与长期产值相比明显高.有管取胆的引流系数,每只年产、日产绝对值,年产、日产累计绝对值,每头年产累计实产值等,随取胆年限趋于逐渐下降。而胆囊报废、熊只死亡、采胆空白率(停产)均呈逐年上升.使产值逐年下降的最重要的因素是熊只死亡,报废因素占第2位,故障等其他因素占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1、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利用手术方法在牛胆囊内埋植异物作为核心,促使牛沉积更加接近“天然牛黄”的产品(称为培育牛黄),以便开辟药源,满足医疗方面对牛黄的需求。同时为内蒙地区大批黄牛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2、对胆囊埋植异物提出了简单易行便于推广的手术方法,并对异物的种类进行了筛选和探讨。 3、对17个培育牛黄样品进行了胆红素、胆固醇、胆酸、去氧胆酸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与天然牛黄的这几个成分相同,但含量多少有所不同。对5个培育牛黄样品进行了镇静、解热、抗炎的药理实验,结果表明药理作用性质与天然牛黄相同,皆具有镇静、解热、抗炎作用。作用程度二者相近且都此人工牛黄作用强。 4、对二头胆囊埋植异物的胆瘘牛的胆汁与血清中,胆红素、胆固醇、胆酸进行了测定,各数值均有变化。对胆汁β—葡萄糖醛醇苷酶活性测定的结果是活力增强。同时测定了100头正常牛胆汁与血清的胆红素、胆固醇、胆酸的含量。 5、对影响培育牛黄产量的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一般说来异物种类,不同地区、体内埋植期限、不同个体对产量可能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固定样地连续2年采脂观测和气象因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桂东南地区气温是影响马尾松产脂量的主导气象因子,马尾松产脂量随气温变化规律十分明显,产脂量随气温升高而增大;在月平均气温较高的4~10月份,产脂量分别占全年总产量的84.97%~86.19%;而降雨量和日照时数对产脂量的影响不如气温明显,但保证一定数量的降雨量对马尾松增强泌脂能力十分有利;在降雨量基本一致的前提下,日照时数增加有利于提高松脂产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因素对分生孢子产生的影响,以期获得大量分生孢子或带大量分生孢子的菌粒接种体,为大田开展抗病性鉴定接种提供参考。【方法】以从玉米大斑病典型病斑中分离出来的菌株为试材,探索25种谷物粒培养基、8个温度梯度、7个培养时间段、5种不同光照、菌株代数从第3至10代等条件对分生孢子产量的影响。【结果】培养基的成分组合对分生孢子产生起决定性作用。配方为小麦100 g、甘露醇2. 5 g、玉米叶15 g的9号培养基最佳,产孢量最多,产孢量为1. 69×105个/g; 20℃温度条件下培养产孢量最多;培养时间在11 d内,培养时间越长产孢量显著增加,培养时间在11~25 d,培养时间越长,产孢量显著减少;光暗交替各12 h光照强度为2000 lx,分生孢子产孢量最高;供试菌株不同代数产孢量差异显著,以第3代产孢量最多,第3~10代产孢量随着代数的增加而递减。【结论】能促进玉米大斑病菌分生孢子产量增加的最佳谷物粒培养基配方为小麦100 g、甘露醇2. 5 g、玉米叶15 g的9号培养基;该培养基在20℃、光暗交替各12 h光照强度为2000 lx条件下,分生孢子产量最高;培养时间在11 d内,培养时间越长产孢量越高;菌株不同代数产孢量随着代数的增加而递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活熊取胆胆汁的生药学特征,并采用GC—MS—计算机联用仪测定了活熊取胆胆汁与商品熊胆水解物中胆汁酸的种类及含量,通过比较确认了活熊取胆胆汁代替商品熊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