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雏鹅的急性、亚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我市2004年养鹅数量骤增。某养鹅场购鹅雏1600只,饲养3d后发现个别雏鹅食欲减少、严重下痢,病鹅食欲废绝,精神沉郁。  相似文献   

2.
大多数人认为,初生雏鹅的挑选是用户在孵化场买雏前所进行的雏鹅筛选。如果这样认为,您就大错而特错了。实例证明,一些表面健康而内藏潜在危险(如无母源抗体保护、阴性感染等)的鹅雏,往往是造成养鹅失败的根本原因。因此,雏鹅的挑选不能将眼光只限于外表,而应究其实质,放眼长远,追踪溯源。在鹅病日益复杂、多发的今天,各种病原体充斥着养殖环境的每一个角落,所以,从源头抓起是搞好鹅病预防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这才是雏鹅挑选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1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1选择优良鹅雏 雏鹅质量好坏是养鹅成败的关键。因此,雏鹅的来源及挑选健康合格的雏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鹅沙门氏菌病,是一种主要侵害幼鹅的传染病,常引起雏鹅的大批发病和死亡。该病是对养鹅业危害较大的细菌性疾病。2007年4月下旬,白城市某鹅养殖场7日龄鹅群感染沙门氏菌病,病例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养鹅是我县禽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多年来,我县养鹅户由于雏鹅的饲养管理不善,常导致雏鹅软脚病,死亡率较高.为了摸索对雏鹅软脚病的预防和治疗,提高雏鹅成活率,笔者以维丁胶性钙为主,其它药物为辅进行防治,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雏鹅是指4周龄以内的小鹅。刚出壳的雏鹅比较娇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不能独立生活,只有人为地提供适宜的环境,雏鹅才能健康地生长发育。那么,在育雏时应如何饲养管理才能保证它的成活率呢?1.潮口:即雏鹅第一次下水活动与饮水。一般直接先给雏鹅“初饮”,时间多在出壳后24小时左右进行。但要结合雏鹅活动灵活程度掌握,如雏鹅行走自如,用手指试探时,伸颈张口,有食欲时,即可“初饮”。让其自由饮水3~5分钟,可刺激食欲,促使胎粪排出。2.开食:潮口后即可开食。开食常用碎米或雏鹅全价料作为精料,青饲料要求新鲜…  相似文献   

7.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与番鸭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该病仅发生于鹅与番鸭,其他禽类无易感性。其发生与危害程度与日龄密切相关,主要危害5~25日龄的雏鹅及雏番鸭,随着日龄增大而逐渐减少。1月龄以上较少发病,成年鹅可带毒排毒而不发病。病雏及带毒成年鹅是传染源。在自然情况下,该病经消化道感染,与病禽直接接触或采食被污染的饲料、饮水是该病传播的主要途径。病毒还可附着于蛋壳上,通过蛋壳污染孵化器。易感雏鹅与雏番鸭造成该病的传播。笔者于2012年7月6日诊治一起雏鹅发生小鹅瘟的病例,现将诊治情况总结如下,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8.
雏鹅沙门氏菌病是鹅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患病鹅排白色糊状或石灰样稀便。笔者根据我县养鹅业的实际情况,把该病的防治方法叙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2005年5月21日,吉林省龙井市某养鹅专业户新引进2000只15日龄雏鹅。从第2天开始,部分雏鹅出现跛行、下痢,第3天出现雏鹅死亡,遂前来就诊。经综合防治,第6天开始全群雏鹅再无死亡病例。现报道如下。1病史调查及临床症状主诉购买当天雏鹅无明显变化,只见部分雏鹅腹泻,粪呈乳白色;第2天喂食时发现雏鹅有的跛行,有的不能动,但食欲基本正常;第3天清晨,雏鹅死亡200只,而且全群大部分雏鹅出现跛行。病鹅精神状态良好,有饮食欲;强迫运动鸣叫;共济失调;关节略肿大,按压有痛感;后躯污秽。2剖检变化挤压鹅的泄殖腔流出乳白色排泄物;腹腔内有大量的白色…  相似文献   

10.
《水禽世界》2010,(3):57-57
养鹅能否取得成功,选择鹅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在长时间的养鹅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条选择鹅雏的经验,供养鹅者参考。1、看来源。主要看鹅雏的来源。要求鹅雏是健康无病、生长快、产蛋高的种鹅后代,鹅雏要符合品种的特征和特性。一般壮年鹅的后代要好于第一年种鹅的后代。  相似文献   

11.
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主要感染鸭、火鸡和多种鸟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自2003年以来,我县陆续发现一些雏鹅发生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造成大批雏鹅死亡,未死鹅病愈后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降低,严重影响了养殖效益,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县养鹅业的重要细菌性疫病之一。从临床资料分析,20-30日龄的雏鹅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海安县角斜镇朱圩村养鹅户张某饲养的2000只雏鹅,发生腹部膨大、脐部肿胀、脐孔破溃等为特征的疾病,发病率在15%左右,经诊断为雏鹅脐炎型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13.
雏鹅传染性囊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4月25日至6月28日汝南县的5个乡的农户和养鸡专业户的雏鸡暴发了IBD,同时部分农户的同栏雏鹅、少数雏鸭也相继发病。临诊症状及剖检病变与雏鸡相仿,又经实验室诊断确诊为IBD。共剖检病、死鹅113只,治疗病鹅4370只(本地鹅2154只,百仔鹅2216只),用抗IBD高免蛋黄液或血清加辅助疗法治愈率85—94%,有效率97.5%。  相似文献   

14.
1 选好雏鹅 雏鹅是指出壳到21日龄的鹅苗。健康的雏鹅重量适中,卵黄吸收好,脐部收缩良好,出壳毛干后能站立,叫声宏亮、活泼,用手握住颈部把它提起时,两腿能迅速收缩,眼明亮有神。在选购时,最好选择本地孵抱房孵出的雏鹅,因在外地引进时容易带入疫病(传染病源),或因长途运输易引起雏鹅不适,影响雏鹅的成活率。其品种选择主要是四川白鹅。2 雏鹅的营养要求及育雏前的准备 四川白鹅早期生长迅速,代谢旺盛,消化力强。在饲养上应充分供给营养,达到快速增长的目的,其饲养标准(参考)0~21日龄雏鹅所需营养标准。每1kg饲料含粗蛋…  相似文献   

15.
雏鹅是指出壳后30日龄以内的苗鹅。雏鹅绒毛稀少,体小娇嫩,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不完善,抗病力弱。如果不加强饲养管理,忽视防疫工作,易引起雏鹅发病死亡。因此,对雏鹅进行精心饲养,科学管理,才能够提高雏鹅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鹅裂口线虫病是主要危害雏鹅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严重感染时可引起雏鹅大批死亡。2005年5月,本站接诊了一养鹅户饲养的雏鹅感染裂口线虫病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雏鹅的饲养管理 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后到4周龄或1月龄内的鹅,又叫小鹅。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鹅的生产性能。雏鹅的饲养管理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 1.育雏季节的选择:育雏季节要根据种蛋的来源、当地的气候状况与饲料条件和人员的技术水平、市场的需要等因素综合确定,其中市场需要尤为重要。一般都是春季抓苗鹅,这时正是种鹅产蛋的旺季,可以大量孵化;气候由冷转暖,育雏较为有利;百草萌发,可作雏鹅开食的青饲料;当雏鹅长到20日龄左右时,青饲料已普遍生…  相似文献   

18.
2003年6月15日,我县养鹅户王某饲养的2000只雏鹅发生腹部膨大、脐部肿胀、脐孔破溃等为特征的疾病,发病率为15%左右,经诊断为雏鹅卵黄囊炎及脐炎型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19.
软脚病是鹅的常见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尤其是入秋以后天气早晚温差大,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更容易引发软脚病,雏鹅更是如此。引发此病后,不仅会使雏鹅的生长发育受到阻碍,而且,对于产蛋鹅来说,产蛋率会降低,同时导致腿部呈佝偻形,行走艰难。更为严重时可引起死亡,势必会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因此,应多加防治。  相似文献   

20.
雏鹅白痢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雏鹅白痢是由于沙门氏菌感染而致的雏鹅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是禽类中鸡鸭鹅幼禽的多发病,致死率很高。现将在黑河市瑷辉区一养鹅户中发生的雏鹅白痢病的发病情况与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