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正>近期,鹿泉市农广校抓住秋种冬闲时节,组织教职员工,深入10个村庄,对近700名从事相关生产活动的农民进行了以蔬菜园艺工、畜禽养殖员、农作物病虫害专业防治员3个专业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培训,发放图书学习资料及用具3 000余份。截至目前,该校已培训20多个场  相似文献   

2.
<正>1鹿泉区阳光工程培训的主要做法1.1选准培训地点。任务下达后,该校根据培训人数、培训专业和平时所掌握的全区种植、养殖情况,初步选定各专业的备选村,向村委会干部详细了解本村在家务工人数、该领域发展规划、现从事种养业人数、技术状况及农民参训积极性等情况。根据摸底情况进行筛选,最终确定培训地点。截止目前,经该校培训并验收的已有15个班次,1 120人。主要分布在大河镇、寺家庄镇、石井乡的14  相似文献   

3.
《新农业》2013,(4):50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掌握的职业技能偏少,难以实现多岗位就业。为了提高农民就业能力,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国家各部门共同组织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以下简称阳光工程),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北镇欣鑫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社长唐鹊就是阳光工程的受益者之一。欣鑫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锦州北镇市中安镇以南,走进合作社宽敞的大院,一栋栋干净宽敞的标准猪舍格外显眼。作为阳光工程畜禽养殖技术员学员,参加培训令唐鹊受益颇多。  相似文献   

4.
《青海农林科技》2011,(4):96+2+97-96,F0002,F0003
湟中县蔬菜技术推广站成立于2003年1月,为全额事业单位,隶属于湟中县农牧局。现有专业技术人员9名,其中高级农艺师3名,农艺师4名,助理农艺师2名。多年来从事蔬菜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蔬菜生产技术指导等工作。先后承担并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设施农业温室蔬菜种植项目、设施农业建设项目、重点技术推广项目、全省温棚种植农民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  相似文献   

5.
<正>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关于深化农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农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建立符合农业技术人员职业特点的职称制度。《意见》在保留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的同时,增设正高级农艺师、正高级畜牧师、正高级兽医师,进一步拓  相似文献   

6.
潢川县信潢技校是一所综合性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自2004年以采,该校立足县情,充分发挥自身职业技术教育和办学条件优势,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全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几年采,该校共累计开展阳光工程培训2800人,引导性培训近万名,转移就业率达到95%以上,且多数学员成为了潢川县外出务工致富的领头雁.为农村劳动力转岗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为了促进本县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淮滨县农业局积极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进行指导,并成立了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培训新技术,推广防治新药械,深受广大农民的一致好评。淮滨县农业局现有技术员100余人,农艺师47人,高级农艺师7人,总农艺师1人。他们不怕苦,不  相似文献   

8.
《湖南农业》2020,(1):11-12
正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深化农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农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工作。1.健全制度体系(1)增设正高级农艺师(正高级畜牧师、正高级兽医师)。农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分设副高级和正高级,初级职称分设员级和助理级。员级职称名称为农业技术员,助理级职称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养殖水平,我刊编辑部与中国农业出版社联合推出部分养殖业图书邮购业务。这些图书涉及畜禽养殖过程中的生产、管理、疾病防控及加工技术,是新时期农民发家致富的得力助手,也是农业大中专院校、中小型养殖场、基层兽医站学用的好教材、好帮手。  相似文献   

10.
徐岩华 《新农村》2003,(12):30-30
嵊州市谷来镇成校是省级示范性成校。近年来,该校大力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积极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使谷来镇的山更青,水更绿,民更富。学校聘请10名农技人员为兼职教师,编写香榧、茶叶等科学栽培技术丛书,并以镇村两级成校为阵地,组织村民学习科技知识。该校已先后举办香榧、茶叶、银杏、大青梅和梨等各类培训213期,印发科技资料1200份。一万余名农民通过科技培训增收。如今,谷来镇已形成11个效益农业专业村,建起绿色农业基地16万亩,  相似文献   

11.
一、培养新型农民。培养10万名农村实用人才:通过农广校等教学机构,招收10万名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采用业余培训方式,培养10万名农村实用人才。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在全国选择1万个村、每村40名以上的农民,进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以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为重点,继续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农民350万人,转移就业率不低于80%。  相似文献   

12.
为实施好国家科技富民强县项目.充分发挥松桃县鑫鑫养殖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鑫鑫养殖专业合作社于近期。举办了“阳光工程动物防疫员培训班”,黄板乡的26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及38户养殖大户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13.
《油气储运》2005,(5):60-60
为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养殖水平,我刊编辑部与中国农业出版社联合推出部分养殖业图书邮购业务.这些图书涉及畜禽养殖过程中的生产.管理.疾病防控及加工技术,是新时期农民发家致富的得力助手,也是农业大中专院校.中小型养殖场.基层兽医站学用的好教材、好帮手.  相似文献   

14.
12月19日,枣阳市新市镇李湾村容纳百余人的会议室座无虚席,来自该村村民60余人在此参加培训。这是枣阳市能源办抓住持续雨雪天气、冬闲时机,与枣阳市农广校共同举办的沼气后续服务技术培训班。市能源办业务专家向村民系统地讲解了阳光工程培训政策及沼气建设的好处与功效,详细介绍了沼气建设的相关政策、沼气基础知识、建设技术及管理使用知识等。枣阳市能源办以阳光工程培训活动为平台,精心组织、大力开展沼气安全使用知识培训,发放《湖北省户用沼气安全使用规程》100余份。对沼气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施工、安全使用、安全维护、安全出料、应急处理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培训,培养“三沼”综合利用能手100余名。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国土厅和省畜牧局前不久联合发出了《关于规范畜禽养殖用地管理的意见》。《意见》明确,为了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发展,规范畜禽养殖用地管理,确定将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简称“经济组织”)兴办规模化畜禽养殖所需用地,  相似文献   

16.
专家名片     
金兰梅(高级兽医师)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从事畜禽疾病防治教学和科研28年.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现为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会员、江苏省农学会会员、南京市教育系统农业科教讲师团成员,在《中国畜牧兽医》、《家畜生态》、《动物疾病防治》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  相似文献   

17.
<正>日前,2015山东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全省肉鸭饲养关键技术培训班在山东沂南县成功召开。这次会议是山东省畜牧总站联合临沂市畜牧站、沂南畜牧兽医局共同召开的一次针对肉鸭养殖的行业关键技术培训,来自全省各地170多名学员参加了这次培训学习。沂南是山东省乃至全国的肉鸭养殖大县,也是肉鸭养殖新技术、新模式的发源地和中试基地,更是山东省肉鸭环保养殖的先行者和探索者。基于当前肉鸭环保养殖的需要、产业发展基础及产业辐射大动效应,本次培训采用了课堂讲课与现场学习相结合、专家讲座报告与技术答疑相结合及经验交流为特色的培训模式。青岛农业大学王宝维  相似文献   

18.
邹城市阳光工程农机培训项目实施两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省农机办下发的《关于开展阳光工程农机培训检查督导工作的通知》精神,本着“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督、农民受益”的原则,按照“共同促进、按需分配、抚优抚强、农民受益”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19.
正阳县农广校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以"机制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为动力,采取多种措施,认真组织实施阳光工程工作,初步形成了一套操作性较强的工作程序或模式。一、工作成效(一)培养了一批新型农民近三年来,正阳县农广校共完成阳光工程培训任务6682人,其中2011年培训2900人,经县阳光办抽查测评,学员满意度较高,优秀率占94.7%。培训涉及机防手、蔬菜园艺工、果桑茶园艺工、畜禽繁殖员、畜禽养殖技术员、沼气工、农村社会管理员、农村经纪人、动物防疫员9个专业,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一批观念新、懂科技、技能强、善经营的种养能手和致富带头人。  相似文献   

20.
淮滨县新华服装学校始建于1996年,建校10余年来,学校按照“订单——培训——就业”一条龙的办学模式。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专业实用人才,为农民转岗就业和淮滨县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1996~2007年,该校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434人.共向浙江、上海、厂东等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就业2191人。自2004年实施“阳光工程”以来,该校共开展“阳光工程”培训981人,转移就业883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