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00份甜高粱品种分别种植在盐池和大田中,以分析比较其主要生物学性状的表现差异。结果表明:盐池和大田甜高粱的平均株高、平均茎粗、单株鲜重、单穗鲜重、单株茎鲜重和锤度的差异极显著,平均生育天数差异不显著;茎秆质地和蚜虫、锈病、穗螟的发生差异极显著;叶斑病、粘虫的发生差异不显著,所有甜高粱品种都没有发生黑穗病;倒伏倒折率盐池轻于大田。从100份品种资源中筛选出了23个耐盐品种,按照生育性状将其划分为春播耐盐品种和夏播耐盐品种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不同播种季节对早熟菜用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2个早熟菜用大豆品种(系),进行春夏播试验,研究不同播季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分析不同播季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春季播种条件下几乎所有性状均高于夏播;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小于夏播;单株荚数、全生育期等2个性状与单株产量达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而夏播条件下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等2个性状与单株产量达显著相关。初步探讨了产生遗传差异的原因及分季播种条件下有关性状的选择,为早熟菜用大豆育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状选择与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播期对玉米干物质积累转运和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单958和京单58为试验材料,设置春播(5月14日播种)和夏播(6月13日播种)2个播期处理,研究播期对玉米干物质转运和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春播条件下,两品种的粒重、茎鞘、叶片干物质转运率及产量均高于夏播。京单58茎鞘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能力、粒重及产量均高于郑单958;其中,郑单958和京单58的百粒重分别较夏播高17.2%和15.1%;京单58(42.4 g)比郑单958(35.0 g)高20.9%;夏播条件下郑单958和京单58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Tmax)较春播分别缩短了5.4 d和3.2 d。京单58的灌浆持续期(P)略短,但灌浆起始势(R0)和最大灌浆速率(Gmax)高于郑单958;粒重与灌浆期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8*),与Gmax和R0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1**和0.93**)。由此说明,播期主要是通过温度条件影响玉米干物质积累、转运及籽粒灌浆特性;茎秆干物质向籽粒中转运速率快、灌浆速率高是京单58在春夏播条件下粒重和产量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天津市周年平均温度及降水时间分布,确定了一年两茬种植模式下两茬适宜的播种及收获时期为:春播青贮玉米3月22日至4月6日覆膜播种,春播收获及夏播时间为7月4日至7月14日,夏播青贮玉米收获期为10月6日左右;选用先单23等8个青贮玉米品种,比较各品种从播种到乳熟后期的生育天数、植株性状与产量性状,筛选出适宜天津市一年两茬种植模式下的春夏播青贮玉米品种及品种组合。结果表明:先单23、豫青贮23、中单青贮29、北农青贮3740等品种综合性状优良,生育期适中,适宜天津市一年两茬青贮种植。春播品种先单23+夏播品种中单青贮29组合周年产量最高,可达8 326.8 kg·(667 m~2)~(-1),较对照春播品种极峰30+夏播品种京科301组合周年产量增加2 089.8 kg·(667 m~2)~(-1),增产33.7%。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北京地区玉米主栽品种春播与夏播的产量差异,为农民合理选择玉米播期提供数据支持。[方法]2017年在北京市的密云、怀柔、顺义、延庆、昌平、通州、房山7个区的10个试验点分别春播和夏播京单28、先玉335、郑单858、京科968、农大108、农华101共6个玉米主栽品种,按生产性试验要求进行种植,成熟期收获测产。[结果]在10个试验点,6个玉米品种的春播产量均高于夏播产量,且差异显著。[结论]北京地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春播种植玉米,产量更高。  相似文献   

6.
玉米品种春播与夏播叶片出生与穗分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弄清不同玉米品种不同播种季节叶片出生与穗分化的关系,选择当前贵州主推的7个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各品种春播、夏播的可见叶﹑展开叶﹑见展叶差等与穗分化的关系。结果表明,7个品种同一播期雄穗、雌穗各分化期的可见叶、展开叶、见展叶差相差不大;同一品种雄穗各分化期春播的可见叶﹑展开叶数都少于夏播的。在雄穗生长锥未伸长期和生长锥伸长期各品种春播的见展叶差小于或等于夏播的,到小穗分化期之后春播的就大于或等于夏播的。在雌穗各分化期,春播的可见叶数与夏播的大致相等。在雌穗小花分化期以前,春播和夏播的展开叶数基本是相同的,在小花分化期和性器官成熟期,春播比夏播的多1~3叶。见展叶差在雌穗小穗分化期之前各品种春播的大于或等于夏播的,在小花分化期之后春播的小于或等于夏播的。  相似文献   

7.
以重庆市10个春大豆品种为材料,通过分季播种,研究了各主要农艺性状在春播、夏播和秋播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春大豆农艺性状如营养生长期、株高、主茎分枝数等在春播和夏播条件下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主茎分枝数、单株产量、营养生长期、百粒重在春播和秋播条件下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表明在夏播、秋播条件下进行春大豆育种对这些主要农艺性状的选择效果较好,而对其他性状的选择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8.
以重庆市10个春大豆品种为材料,通过分季播种,研究了各主要农艺性状在春播、夏播和秋播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春大豆农艺性状如营养生长期、株高、主茎分枝数等在春播和夏播条件下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主茎分枝数、单株产量、营养生长期、百粒重在春播和秋播条件下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表明在夏播、秋播条件下进行春大豆育种对这些主要农艺性状的选择效果较好,而对其他性状的选择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育种技术的快速发展,品种更新日益加快,对谷子新品种权的保护迫切需要完善。以5个春谷品种、5个夏谷品种和5个杂交谷品种为试验材料,分3个播期种植,研究山西省忻州地区播期差异对谷子DUS(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谷子质量性状、假质量性状以及目测型数量性状均无显著影响;播期对谷子测量型数量性状的影响程度不同,各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依次为:成穗茎数>出谷率>单码籽粒数>单穗重>穗颈长度>穗粗度>茎秆粗度>穗长度>倒2叶宽度>抽穗期>伸长节节间数>倒2叶长度>茎秆长度。在单个性状中,各品种受不同播期的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穗颈长度受播期影响的品种最多,15个品种在3个播期下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倒2叶长度、成穗茎数、出谷率受播期影响的品种最少,每个性状均有12个品种存在显著差异(P<0.05)。播期对谷子DUS测试性状的影响存在差异,质量性状、假质量性状和目测型数量性状的稳定性高于测量型数量性状。上述结果为不同测试区科学合理筛选DUS测试标准品种提供了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播期和密度对强分蘖谷子书香1号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弱分蘖品种济谷19为对照,研究留苗密度和播期对强分蘖谷子书香1号分蘖和产量等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4月30日春播,书香1号留苗密度(本试验均指666.7m2密度,下同)1.5万、2.5万、3.5万、4.5万株时,单株分蘖成穗分别是2.30、1.90、1.37、1.35个;随留苗密度增加,单株分蘖数减少,群体成穗和产量增加,留苗密度2.5万、3.5万、4.5万株时产量显著高于1.5万株,留苗密度4.5万株产量最高。6月26日夏播,书香1号分蘖成穗能力显著降低,留苗密度1.5万、2.5万株时单株分蘖成穗0.80、0.46个,密度3.5万、4.5万株时基本没有分蘖成穗。书香1号分蘖茎的株高、穗长、穗粗、穗粒重等性状都明显低于主茎相应性状。4种密度下强分蘖品种书香1号产量都低于济谷19,留苗密度4.5万株时济谷19春播单产(666.7m2产量,下同)315.7 kg、夏播单产471.2 kg,比书香1号产量高7.05%、25.3%。总之,强分蘖谷子品种分蘖成穗能力和密度、播期密切相关,留苗密度增加,单株分蘖成穗数降低,播期早分蘖成穗数多,播期推迟分蘖成穗数减少;不同留苗密度间产量差异显著,分蘖性谷子群体有一定的自身调节能力;主茎成穗对强分蘖谷子产量的形成起主要作用。强分蘖性品种书香1号产量水平显著低于弱分蘖品种济谷19,生产上应当重视弱或不分蘖谷子。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晋饲育1号青贮专用玉米为试验材料,研究了6个不同种植密度对其生物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生物产量之间差异极显著,晋饲育1号的最佳种植密度为4.95万株/hm2;种植密度对茎粗、单株鲜质量、单株干质量、单株干穗质量、绿叶数影响较大,对株高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对 6个玉米良种进行了春、秋两季播种试验 ,结果表明 :春、秋玉米生态环境对各品种的产量、性状具有不同的影响 ,“农大 1 0 8”和“豫玉 2 2号”更适宜作春玉米种植 ,“掖单 2 0号”更适宜秋播 ,而“成单 1 8号”、“掖单 1 3号”和“成单 1 9号”作春、秋玉米种植均较适宜  相似文献   

13.
以35个春大豆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各主要农艺性状春播和秋播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春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如株高、单株粒数、主茎节数、每荚粒数、有效分枝、总荚数、有效荚数、营养生长期和全生育期等性状在春播和秋播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表明秋播条件下对这些主要农艺性状的选择效果较好,而对单株产量、百粒重等性状的选择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不同播期对鲜食春大豆品种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以期充分发挥各鲜食春大豆品种的产量潜力和市场价值,本研究以7个鲜食春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播期,研究不同播期下各鲜食春大豆品种农艺性状、生育期及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苏成2号’、‘苏成4号’、‘苏成6号’、‘苏成7号’、‘新三号’在第2播期产量最高;‘苏成8号’、‘苏新6号’在第3播期产量最高;各品种开花期和采收期随着播期延迟而缩短;并在不同播期下,株高、分枝数、始荚高度、主茎节数、单株有效荚数、百粒鲜重及单株鲜籽重均发生显著变化。综上,只有适期播种,各鲜食春大豆品种才能发挥最高的产量潜力,建议第1播期应选择‘苏成4号’,第2播期选择‘苏成6号’,第3播期选择‘苏新6号’。  相似文献   

15.
隆德县玉米全膜双垄覆盖沟播栽培技术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宁夏南部山区旱作农业区农业生产中水资源不足、春夏干旱突出,设计玉米秋季全膜双垄覆盖、秋季半膜覆盖、早春全膜双垄覆盖、早春半膜覆盖、播期全膜双垄覆盖、播期常规半膜覆盖6种覆膜方式,对其水分效应、温度效应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6种不同覆膜方式中,以秋季全膜双垄覆盖的效果最好,早春全膜双垄覆盖次之。秋季全膜双垄覆盖在玉米播种期和出苗期0—20cm土壤含水量比播期常规半膜覆盖分别高4.7和3.3个百分点;在玉米每个生育期,特别是玉米生育前期全膜覆盖较半膜覆盖有较好的增温作用,尤其以秋季全膜双垄覆盖最为显著。由于全膜双垄覆盖水分、温度效应明显好于半膜平覆,增产效果显著。秋季全膜双垄覆盖、早春全膜双垄覆盖、播期全膜双垄覆盖分别较播期常规半膜覆盖增产56.71%、36.29%、31.29‰  相似文献   

16.
不同播种期对红麻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很大,特别对于淮河流域夏麻产区更为突出。随着播期推迟,减产幅度愈来愈大。尽管夏播生长发育比春播的快,但最终因生长天数缩短,个体生长发育不足,纤维积累量减少,而影响产量。所以力争早播是夏麻增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不同播期对夏播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笔者进行了不同播期对夏播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参试品种的生育期随着播种日期的延迟而缩短,主要是生育后期缩短,生育前期/生育后期的比值随着播种日期的延迟而加大。2)开花数、结荚数和结荚率随着播种期的延迟而增加。3)不同播期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间差异明显。4)北京地区夏播大豆最适播种期为6月22日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