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北京雾灵山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雾灵山固定标准地群落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比较了不同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及乔灌草各层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①不同植物群落高位芽植物种类最多,地下芽植物种类次之,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和1年生草本植物缺乏。②植物群落乔木层层片结构差异明显,天然次生林层片结构复杂,以落叶阔叶中高位芽层片和小高位芽层片为优势层片;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以落叶针叶大高位芽层片为单优层片,层次结构简单。③雾灵山植物群落物种组成较丰富,在群落梯度上,总体物种丰富度指数大小顺序为群落Ⅰ>群落Ⅲ>群落Ⅱ。④天然次生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一致,均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⑤天然次生林的草本层物种均匀度指数最大,乔木层次之,灌木层的物种均匀度指数最小;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不同生长型的物种均匀度指数没有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川西亚高山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川西亚高山6种典型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各类型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表现为常绿、落叶阔叶林>云杉冷杉混交林、云杉白桦混交林、冷杉糙皮桦林>冷杉纯林;②在海拔800~3150m范围内,各类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③植物生长型与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关系表现为灌木层与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相近且明显高于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则表现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规律;④从群落起源看,人工林群落上层结构比天然林群落简单,且人工林群落中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层次;⑤人工林群落高位芽植物明显少于天然林群落,地下芽植物和一年生草本植物则高于天然林群落;在天然林群落中高位芽植物在生活型谱中占绝对优势;⑥在森林经营中,应根据生境特点调控亚高山森林群落结构,丰富物种多样性,促进群落结构优化;同时,减少对天然林群落的人为扰动,保护生物多样性,从而充分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3.
太原东山林场油松人工林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TWINSPAN将40个样地进行分类,分为10个群丛,使用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研究油松人工林群落类型、群落结构。结果表明,10个群丛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较好地反映出群丛的差异受人工林所处生境影响;群丛结构方面,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大小为灌木层草本层(大多数群丛),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大小为草本层灌木层。结合油松人工林所处生境综合分析得出,人工林的演替更新不仅可以丰富物种组成,还可改善林下生境,及时抚育可以促进林下油松幼苗的自然更新。研究人工林群落类型、结构和演替更新情况可为油松人工林的精细抚育与合理经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陕西淳化县人工林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随机取样法对陕西淳化县人工林群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人工林群落的物种组成、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淳化县4种人工林群落共发现植物31种,分别隶属于15科24属,人工林群落的外貌特征主要由地面芽植物决定;α多样性中Shannon-Wiener、均匀度指教和丰富度指数的大小顺序依次为油松-刺槐混交群落〉侧柏群落〉刺槐群落〉油松群落,而Simpson指数大小顺序与之相反;油松群落、刺槐群落和油松-刺槐混交群落之间的β多样性指数较高,而三者与侧柏群落的β多样性指数较低。  相似文献   

5.
小陇山林区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油松人工林密度对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及二者的关系,提出维持植物多样性、人工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其健康状况的合理林分密度。【方法】以小陇山林区5种不同密度30年生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油松人工林林下物种的重要值、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相似系数随林分密度的变化规律。【结果】①油松人工林林下共出现植物23科38属50种。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林下物种数逐渐减少,灌木、草本层物种组成发生变化。②不同密度油松林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随林分密度的增加基本表现出减小趋势。③各指数与林分密度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丰富度指数、草本层的均匀度指数与林分密度均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其中草本层均匀度指数与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④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林下共有物种减少,相似系数逐渐降低。【结论】密度对人工油松林林下植物多样性有一定影响,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密度为1717~1867株/hm2时,林下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Alatalo指数均达到最高,表明此密度是林下植被生长发育较为合适的密度,能够保障林下植物多样性的维持。  相似文献   

6.
以贵州桐梓野核桃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群落学调查法,对野核桃群落的结构特征及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野核桃群落出现的维管束植物有56种,隶属36科53属,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其中乔木层的野核桃为优势建群树种;群落内高位芽、地面芽植物占比大,少有地上芽植物,形成典型的竹阔混交林景观。物种的数量特征显示,乔木层中野核桃重要值最大为94.36,梾木次之,重要值为77.51,方竹第三,重要值为74.45。径级结构显示呈不连续分布,集中在小径级居多,为稳定型种群。群落物种多样性偏低:Shannon-Wiener指数为3.356,Simpson指数为1.263,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364,草本层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为群落最大值,分别为3.145和0.513,表明草本层物种最多、多样性最丰富。  相似文献   

7.
对承德市山区土壤含水率与不同林分林下草本层植物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5种森林群落类型中,土壤含水率的高低顺序为油松-落叶松混交林>落叶松中龄林>落叶松幼龄林>油松成熟林>油松幼龄林,其林下草本层的地上生物量表现为油松-落叶松混交林大于油松纯林、落叶松纯林,在纯林中也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加生物量增大.对土壤含水率与林下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林下草本植被在林分处于幼龄林时期,土壤含水率对林下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增加起到了促进作用;随着林分的成熟,土壤含水率虽然增加,但对林下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促进作用逐渐丧失.在油松-落叶松混交林中土壤含水率虽然较高,但对林下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却产生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金沙江头塘小流域5种类型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楠  郎南军  李晋  杨旭  江期川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429-3432,3435
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对金沙江头塘小流域退耕还林地5种不同的人工林林下的灌木和草本层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以及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等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的人工林林下共有植物59种,隶属31科,蔷薇科和菊科植物占优势。各种人工林林下植被的优势种不同;物种丰富度以华山松林最高,圣诞树林最低;云南松林、旱冬瓜林和云南松-华山松混交林的灌木层和草本层分布均匀,群落多样性高;华山松林下缺乏灌木层,但草本层物种丰富。通过比较,发现金沙江头塘小流域人工林的灌木物种多样性显著低于云南松原始林的物种多样性,而草本物种的多样性则相反,即人工林高于云南松原始林。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对福建三明莘口教学林场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幼龄林、成龄林和过熟林)林下植被的种类、数量、丰富度、盖度、高度等指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 S)差异不大,个体丰富度( N)差异较大,表现为成龄林(478个)>过熟林(308个)>幼龄林(223个);幼龄林林下植被以玉叶金花等耐阴树种占优势,成龄林及过熟林中网脉酸藤子、毛冬青等喜阳植物重要地位明显上升,在各发育阶段均处于优势地位的物种如裸花紫珠、杜茎山、狗脊蕨、江南卷柏等,可以考虑作为恢复林分物种多样性的启动物种;随着林分的发育,林下植被Simpson指数( D)、 Shannon-Wiener指数( H)、 Pielou均匀度指数( J′)和生态优势度指数( DMc )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见林下植被的物种多样性与杉木林分的生长发育阶段密切相关,及时进行抚育间伐是提高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和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山西霍山油松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山西霍山油松林样地的调查数据,对油松林的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群落物种的组成和垂直结构,测定了各层次植物物种的重要值,采用多种方法计算各层次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山西霍山油松群落各层次优势种分布明显,依重要值排序乔木层优势种为油松,灌木层优势种为绣线菊、忍冬、美丽胡枝子、黄刺玫,草本层优势种为羊胡子草。该地区油松林群落植物物种丰富,丰富度指数草本层最高,乔木层最低;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灌木层最高,草本层居中,乔木层最低。  相似文献   

11.
以黄土高原区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比3种不同密度的油松人工林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差异,构建两者间耦合关系模型,探讨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经营策略。结果表明:1)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群落特征具有差异,高密度(3 400~4 600株·hm-2)林分的角尺度显著大于中密度(2 200~2 800株·hm-2)、低密度(1 400~2 100株·hm-2)林分;低密度林分的混交度、平均胸径和冠幅显著高于中、高密度林分。2)不同密度林分的乔木、灌木和草本物种多样性指数均与其自身显著正相关;低密度林分中,乔木层和灌木层多样性指数、灌木层和草本层多样性指数显著负相关。3)不同植物群落具有不同特征,中、高密度林分物种多样性对群落贡献较高,低密度林分群落植物空间分布合理,生长状况良好。4)通过改善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结构和生长状况,可以提升中密度林分群落中乔木、灌木和草本的物种多样性,而在高、低密度的林分中,则需采取其他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典型取样方法,分别从不同群落层次的丰富度、均匀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相似性指数等方面对黄柏塬自然保护区4种典型次生林(包括油松林、锐齿栎林、栓皮栎林、红桦林)林下药用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4种次生林林下药用植物优势种和非优势种分化明显。2)红桦林林下药用植物物种多样性最低且与其余3种林分存在显著差异,油松林与栎类林间无明显差异。3)油松林、锐齿栎林、栓皮栎林林下药用植物物种相似性指数较高,红桦林林下物种分化明显,与其他3种林分的物种相似性指数较低。  相似文献   

13.
葛瑶    王振锡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0,35(6):74-81
为研究天山云杉林冠层特征与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的相互关系,以新疆天格尔森林公园天山云杉林的4个龄级的林分(幼林龄、中林龄、近熟林、成熟林)为研究对象,以冠层分析仪获得的冠层结构特征和林下光环境指数等野外实际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计算 α 多样性指数分析4个龄级的草本物种多样性,利用多元统计方法研究冠层结构对草本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个指标在不同龄级间均有一定的差异,且随着林分的生长和更新,天山云杉林呈现林冠开度逐渐减小、叶面积指数增大、林下光辐射均减弱、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减小的趋势;典型模型表明林冠开度对冠层结构起到主要作用(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叶面积指数次之(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在林下辐射中,林下总辐射对林内光环境起主要作用;相比冠层结构,林下光照对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作用更大,其中林冠开度和丰富度指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林下总辐射、林下直射辐射和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黄土丘陵区人工和天然油松林物种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娟  上官周平 《西北农业学报》2008,17(2):126-131,136
以甘肃省正宁县中湾林场为研究点,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应用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了人工油松林和天然油松林群落α多样性动态特征、群落结构特征及群落相似性。结果表明,人工油松林和天然油松林均具有比较丰富的物种组成,分别为69种和57种,两种群落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一致,依次为灌木层、草本层和乔木层。群落总体的多样性除Pielou指数的最大值出现在阴坡的天然林外,群落总体的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均在阴坡的人工林达到最高峰,表明生长在阴坡的人工油松林,其群落总体的多样性指数较大。不同坡向的天然林群落相似性显著高于处于不同坡向的人工林,无论在物种组成还是在多样性及群落空间结构上,天然林和人工林均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在黄土丘陵区通过适当人工抚育措施可以有效地增加林下植被的种类和盖度,促进人工林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陕西黑河上游植物群落的系统调查及物种多样性的定量分析,揭示该区森林群落的分布类型及物种多样性特征,为今后该区植物群落特征及结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双向聚类法中的TWINSPAN软件包对陕西黑河上游森林群落进行分类,以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为指标,对群落不同层次及群落之间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将研究区24个样地划分为10个群落类型;各群落结构中不同层次间的物种多样性有明显差异,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大于乔木层和灌木层;各个群落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大小顺序为白桦+太白杨混交林>油松+锐齿槲栎混交林>华山松林>华榛+青杨混交林>油松+山杨混交林>山榆林>八角枫林>锐齿槲栎林>山杨林>油松林;24个样地内共有植物237种,分别隶属于65科、150属。【结论】人为干扰、林下环境的异质性以及物种的生物学特性,都可能造成植物群落内部各层次以及各群落类型间物种多样性的差异;干扰、环境异质性以及物种生物学特性均是复杂的科学问题,是较多因子综合作用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晋西黄土区不同森林群落类型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揭示晋西黄土区不同森林群落类型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持作用,对晋西黄土区人工油松林、人工刺槐林及天然次生林林下植物组成及土壤化学性质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3种林分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晋西黄土区不同森林群落类型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共出现40个植物种,灌木6种,草本34种。3种森林群落类型林下植物种数为人工刺槐林>人工油松林>天然次生林;2)3种森林群落类型林下物种丰富度指数(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人工林>天然林。人工刺槐林林下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小于人工油松林,而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大于人工油松林;3)与2006年相比,2012年研究区内植被种类增加,人工林内植物种的增加要比天然次生林内明显;4)3种森林群落类型林下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联大小为土壤养分>有机质>pH值。   相似文献   

17.
小陇山人工油松林径级结构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典型样方法获取样地数据,并根据径级分布、物种重要值、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对小陇山人工油松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松林中小径级林木较多,缺乏大径级林木;林下更新物种丰富,共包含47个科98个属112种;Gleason丰富度指数随着林龄和郁闭度增加而减小,且从阴坡向阳坡逐渐升高;多样性指数Simpson与Shannon-Wiener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Pielou均匀度指数一样,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大,且多样性指数随着郁闭度的增加而减小,从阴坡向阳坡逐渐升高,而均匀度指数受郁闭度和坡向的影响较小。小陇山人工油松林群落总体更新良好。  相似文献   

18.
运用典型抽样法,对北京市延庆县刘斌堡乡柏木井22年生飞播油松林进行群落物种组成、区系、结构以及更新的研究,结果表明:飞播油松群落共有维管植物30科,51属,61种;生活型谱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地面芽植物次之,地下芽植物占一定比例;该群落处于暖温带向温带过渡的区域,是中山特殊水热条件组合差异较大的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明显,乔木层密度过大,分化严重,出现大量的被压木,水平结构简单,群落名称可为油松-三裂绣线菊-披针叶苔草,其经营管理应有别于天然油松林.  相似文献   

19.
李波      赵阳    齐瑞    曹家豪    陈学龙    刘婷    高本强    单立山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37(2):43-50
为揭示紫果云杉天然林群落草本植物对海拔梯度的响应,以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紫果云杉天然林为对象,调查分析林下草本植物的物种组成及物种多样性。 结果表明,1)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紫果云杉天然林群落下共有草本植物57种,隶属于26科48属,以菊科(Asteraceae)、毛茛科(Ranunculaceae)、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禾本科(Poaceae)植物为主,且重要值均较大;2)林下草本植物的丰富度指数(R)、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随海拔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曲线变化规律,并在海拔2 915 m处达到最大;3)不同海拔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相似系数较低,且随海拔差异的增大,相似性系数逐渐减小,相邻海拔之间随着海拔的升高表现出不规律的变化;4)海拔与林下草本物种丰富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Simpson优势度、Pielou均匀度均呈负相关关系。综合研究得出,洮河自然保护区天然紫果云杉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受海拔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