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包括经济效益评价、社会效益评价和生态效益评价。以甘肃省民勤县夹河乡及蔡旗乡为例,通过理想值推算法确定土地整理效益各指标实现度分值,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确定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进而建立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全面、科学、合理,所采用的评价方法可行,可为该区域内多个项目的对比和其它区域开展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是对土地整理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估,评价实际效益是否达到项目实施前的设计要求。【方法】以犍为县舞雩乡土地整治项目为例,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3个方面选取15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值,以物元分析理论为基础,通过经典域、节域、待判物元的确定以及关联度的计算构建出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模型。【结果】运用模型计算出其综合效益的总和关联度分值为0.024,属于"优秀"范畴。【结论】评价方法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结果也可为效益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土地整理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科学地评价土地整理效益对于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以山东省宁阳县伏山土地整理项目和鹤山土地整理项目为例,构建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大指标组成的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根据评价指标对土地整理效益的影响建立模糊分布函数。在此基础上,通过模糊综合评判得到两个土地整理项目效益的综合评价结果,均为"一般",其中伏山土地整理项目效益略高于鹤山。研究表明,所建指标体系科学合理,评价技术方法有效可行,对于定量化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高安市土地整理项目为例,从土地整理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3个方面入手,构建由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和生态效益指标组成的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成对比较法等方法对土地整理项目进行综合效益评价。该研究对土地整理效益的评价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整理项目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以阜康市滋泥泉子镇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阜康市滋泥泉子镇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进行评价.[方法]从土地整理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方面入手,构建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进行评价.[结果]通过整理提高了项目区的土地综合效益,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效果良好.[结论]整理后项目区各项效益评价分值均在85分以上,达到了"优"的级别.  相似文献   

6.
农村的土地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土地整理工作的开展也逐渐受到重视。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以南充市嘉陵区龙蟠镇丰乐院村等6村的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分析了该地区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构建了含14个指标的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了土地整理效益对于提高投资效益和投资决策及区域发展的意义,为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的综合效益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选取陕西省延安市南泥湾治沟造地项目为研究对象,建立包含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研究区治沟造地项目进行效益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土地整理前后,项目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综合效益的评价分值分别由整理前的26.54、31.86、24.04和27.72增长至整理后的91.96、79.66、89.64和87.88,该项目的综合效益评价等级为优秀。  相似文献   

8.
以黑龙江省5个国家重点投资土地整理项目为研究对象,科学分析各项因素对土地整理的影响,合理选择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求取其土地整理中的经济、社会、生态、景观和综合效益值,进行综合效益评价及差异分析。  相似文献   

9.
以山东省商河县龙桑寺镇东高村、西高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例,运用成分分析法(AHP)、模糊评价法等方法,从经济、社会、生态、景观四方面入手,构建由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和景观效益指标组成的土地开发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对龙桑寺镇东高村、西高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该研究对土地开发整理的效益评价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有助于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顺利实施,并有助于达到预期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分别从社会、经济、生态3个方面选取13个指标建立土地整治效益评价体系,选取6个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的土地整治与土地整理项目作为评价单元,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及其综合模型,对评价单元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和排名.结果表明:6个土地整治与土地整理项目效益排名从高到低分别为大格勒乡整治项目、北郊复垦整治项目、郭勒木德镇新乐村土地整治项目、河东河西农场整治项目、柯鲁克镇土地整理项目和茶汉村土地整理项目,且土地整治优于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1.
以吉林省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中的大安市盐碱地土地整理项目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以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主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之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得出研究区土地整理后综合效益评价结果。结果表明:大安市土地整理后综合效益较好;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于研究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与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资金的综合利用效率,避免盲目进行农地整理所造成的资源浪费,以沐川县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运用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在全面分析各种因素对农地整理项目可行性影响的基础上,筛选出关键评价指标并确定其权重,然后构建成本和效益两大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综合评价法对农地整理项目的可行性进行量化评价,期望能够完善农地整理项目可行性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土地整治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存在区域局限性、部分不合理性以及生态效益不够突出等问题,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以及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生态涵养型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生态涵养型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实证项目生态效益为合格,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为中等,综合效益为中等.尽管生态效益权重较大,但不能决定项目的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其原因是生态效益的权重没有超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者之和,因此,在土地整治项目效益评价中,不仅要以综合效益评价其效果,而且要充分考虑单项生态效益,才能有效保护和改善土地整治项目区的生态环境,才能体现生态涵养型的整治目的,为建设生态宜居型的美好乡村创造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土地整治绩效评价对规范与指导土地整治的实践活动,提高专项资金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黑龙江省土地整治试点项目为例,构建了黑龙江省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算术加权法对8个试点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价.结果表明,从各试点项目绩效考评得分情况看,总体上黑龙江省土地整治试点项目的建设成效明显,按期完工情况及资金拨付及时情况得分率低,且土地整治绩效考核的各项目分值不呈正态分布;从各指标绩效考评得分情况看,绝大多数评价指标得分为优良.该研究对今后土地整治绩效评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黎平县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黎平县土地整理项目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地整理项目一经实施,将大大地提高项目区的综合效益,但其中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杨悉廉  齐小燕 《现代农业科技》2009,(22):265-267,272
在对后效影响因素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土地整理项目后效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方面进行指标的定量与定性分析,进行多因素指标评价,并结合成功度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对土地整理项目后效展开评价,并以安徽省寿县安丰塘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进行了后效评价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当前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的研究及应用需要,构建了由23个生态效益指标组成的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土地整理项目进行评价,并结合大丰市的土地整理项目进行了评价应用和检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该研究为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的定量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