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对漂烫海带质构品质进行客观综合评价,以不同含量钙盐漂烫处理后的海带样品的硬度、弹性、咀嚼性、内聚性、胶着性、恢复性6项质构指标进行分析,并结合模糊感官评价,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海带品质的评价方法。结果表明:漂烫海带的质构指标参数与感观得分呈二次函数关系,存在感观得分最高时的质构指标值X_(max)。将质构指标参数转化为与感官品质呈正相关的质构指标指数,经主成分分析,6项质构指标可提取主成分2个,累积方差贡献率达93.988%,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与总方差贡献率的比值作为主成分权重系数,计算出综合得分,归一化转化为质构综合指数。该方法的评价结果能综合反映海带质构品质。  相似文献   

2.
因子分析作为一项常用的多元统计方法,大量应用于各类综合排名问题的分析之中.因子分析通常以特征值或方差贡献为权重计算综合因子得分,然后根据因子综合得分进行排名.通过对传统计算中权重选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采用贡献率平方根作为权重这一更为合理的选取方法,并通过两个实际问题的分析,对传统和该方法提出的权重选取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玉米产量贡献份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AEZ模型计算得到的1980—2009年逐年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作为气候变化影响因素,结合搜集到的1980—2009年黑龙江玉米生产的经济社会要素,本研究构建了主成分分析模型进行气候变化对玉米单产的贡献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及应对措施"主成分影响占到10%略多,"经济社会"主成分贡献率最大,达到50%以上;"传统投入"主成分贡献率约17%;相比较"经济社会"和"传统投入"主成分而言,"气候变化及应对措施"贡献份额最低。"气候变化及应对措施"1980—2009年的主成分得分呈现不规则波动,没有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表明气候的实际作用不明显。同时,该主成分得分与黑龙江玉米产量变化没有相关性;与黑龙江玉米产量呈线性相关的是"经济社会"主成分。  相似文献   

4.
以 6个品种的甘薯叶为试材,测定甘薯叶的水分、脂肪、蛋白质、花青素、绿原酸、咖啡酸、β-胡萝卜素、镁、锌、硒等 20个相关品质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品质指标进行降维压缩,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前 4个特征值大于 1的综合指标即功能因子、营养因子、营养辅助因子及蛋白质因子,并且前 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 96.184%。以各主成分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由主成分得分和对应权重线性加权求和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紫罗兰的综合评分最高。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影响甘薯叶品质评价的主要因子依次是功能因子、营养因子、营养辅助因子和蛋白质因子,试验结果为甘薯叶的开发利用及综合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欧李果实品质评价的方法。【方法】选取引种到成都地区的9个欧李品种,对12项果实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应用隶属函数法对各项指标进行转化,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以主成分贡献率为权重计算前4个主成分值与相应权重之积的累加和,得到综合分值。【结果】欧李果实的各品质指标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单果重与可溶性蛋白之间,可食率与含水率之间,可滴定酸与固酸比、糖酸比之间,固酸比与糖酸比之间相关性达极显著。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4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6.515%;第1主成分为口感因子,方差贡献率为50.126%;第2主成分为质量因子,方差贡献率为16.028%;第3主成分为可食因子,方差贡献率为11.159%;第4主成分为营养因子,方差贡献率为9.203%。建立了不同欧李品种果实品质的综合评价模型:F=0.579 4F_1+0.185 2F_2+0.129 0F_3+0.106 3F4。果实综合品质排序为:燕山2号>农大7号>燕山1号>京欧1号>鲁1>内蒙大>蒙艳早红>鲁2>16-8。其中,燕山2号的果实综合品质最优,可考虑作为引种成都地区的优良经济果树品种。【结论】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为欧李的引种与推广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运用SPSS 11.5数学统计软件,通过因子分析法,在得到了可以反映明城林场森林健康的各个主成分的基础上,根据各样地B层指标的贡献率,计算出样地A层指标的得分,然后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A层指标权重,进而计算出各样地的综合得分,并按照得分的高低对健康状况进行排名。本文通过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给出了一些有益于森林健康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烤烟化学品质进行科学分类评价,应用SPSS软件对39个烤烟样本的10项化学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按累积贡献率提取4个主成分,求得4个主成分的综合得分,并对综合得分进行系统聚类,将39个烟叶样本分为4类。结果表明:第1类综合化学品质最好,其综合得分≥80.08;第2类综合化学品质较好,其综合得分≥13.28;第3类综合化学品质较差,其综合得分≥-28.45;第4类综合化学品质最差,其综合得分≥-85.65。该结果与指数和法相比,总体表现一致,表明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在烤烟化学品质分类评价中可行。  相似文献   

8.
浙江红山茶观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以浙江丽水地区132株初选浙江红山茶单株为材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10个观赏性状进行分析,同时对浙江红山茶的观赏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可将该10个性状综合为5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84.923%。以5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为权重结合各观赏性状相关矩阵的特征向量,建立观赏性状评价模型,评选出最优的35个单株,与浙江红山茶单株实际表现相符。  相似文献   

9.
运用SPSS 11.5统计软件,通过因子分析法,在得到了可以反映驼梁森林健康的各个主成分的基础上,根据各样地B层指标的贡献率计算出样地A层指标的得分,然后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A层指标权重,进而计算出各样地的综合得分,并按照得分的高低对健康状况进行排名。通过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给出了一些有益于森林健康的措施,为驼梁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主成分权重法在番茄果实商品性综合评价上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试验以主成分权重法对7个番茄品系的果实商品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构建了综合评价函数。结果表明:应用主成分法提取了2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6.59%,变量的权重偏重于营养品质和外观品质,合乎评价的要求。将7个品系的商品性分为3个层次,品系间在营养品质和耐贮品质的得分上分化较大,外观品质上分化较小,利于品系评选。第1层次是02-6和YH02-9,第2层次是02-1和YH02-7,第3层次02-11、02-8和02-5。此方法把AHP法和主成分法结合起来,考虑了变量测度的转换,使评价客观、分数直观、层次分明,对番茄果实商品性的综合评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海南省热带农业区域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南省18个市县为研究区域,选择反映热带农业区域发展状况的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借助DPS数据处理系统,计算各市县的综合得分,并根据得分情况针对不同区域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综合评价鲜食枣品种果实品质特征,为筛选适合新疆生产且有推广价值的优良鲜枣品种选择和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疆阿克苏地区5个鲜食枣品种脆熟期的果实为材料,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枣果皮解剖结构,测定枣品种果实品质,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计算各品种综合得分。【结果】不同鲜食枣果实品质指标中总酸、蜡质层厚度、角质层厚度、亚表皮层厚度,而其他指标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 < 0.05)。品质性状因子间有24个达到显著性相关,其中淀粉与原果胶的相关性系数为0.970。彼此不相关的4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96.606%,综合评价排序为蟠枣>冬枣>乳脆蜜>伏脆蜜>赛蜜酥。【结论】5个鲜食枣品种中蟠枣的综合得分分值最高,且综合品质性状表现比其他品种好。  相似文献   

13.
应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洋葱新品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酒泉市引进的27个洋葱新品种(系)叶片形态、叶色、生育期、产量等15个因子聚类分析,按其鳞茎颜色、产量、品质综合分为5类。在此基础上,对15个因子变量观测值进行主成分分析,前4个公因子对所考察性状变异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6.849%,较好的反映了所有性状大部分信息。根据品种在各公因子上的得分值,对27个品种综合评价,综合得分按聚类分析结果分类排序,确定建议示范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4.
文冠果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DPS统计软件,对文冠果12个数量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70.26%,根据各性状对主成分影响作用大小及主要指标组合,将12个生物学性状分为5类,分别称之为树形因子、叶形因子、果形因子、花序因子和综合因子。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12个数量性状聚为6大类。2种分析共同揭示了这几类因子对文冠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绿豆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加强中国绿豆种质资源的搜集、保护和研究,为培育高产、优质绿豆新品种提供理想亲本,对37份绿豆种质根据形态综合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分析性状和种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1个指标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8.45%,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22;前8个主成分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达94.78%,各主成分包含的信息有一定相关性,从中选出了影响力较大的7个性状,综合反映了经济性状和质量性状;37份材料按遗传距离远近划分为五大组群,各组群特征表现各异,说明中国绿豆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该实验结果将有利于今后更好的利用形态指标评定绿豆品种及根据分类结果更好的利用这些材料的遗传背景,拓宽育种亲本的选配范围。  相似文献   

16.
河南烤烟外观与内在质量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河南烟区为例,建立了定量评价烟叶质量的指标体系,用模糊数学中的指数和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2004年河南烟叶质量可用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烟叶外观质量较好,物理特性和感观质量中等,化学成分尚欠协调;烟叶质量综合得分为72.37,变幅为64.94~77.74,71.05%的烟样得分在70~80之间,其余的烟样得分处于60~70之间.  相似文献   

17.
以34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2018年11月—2019年5月、2019年11月—2020年5月在湖北省枣阳市开展田间试验,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分析氮肥利用率各项指标,对小麦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和筛选。结果显示:不同小麦品种间氮效率各项指标和产量均存在差异,变异系数为12.40%~37.32%;2个生育周期内主成分分析均提取前2个主成分来计算氮效率综合得分,其中2018年11月—2019年5月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旋转后特征值分别为3.376和2.068,累计反映了原变量90.73%的信息;2019年11月—2020年5月前2个主成分旋转后特征值为4.290和1.327,累计反映了原变量93.61%的信息。小麦氮效率综合评分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氮效率综合评分越高,产量越高。对氮效率综合评分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初步筛选出安农0711、川麦104、鄂麦18、鄂麦006、鄂麦580、扶麦1228和华麦1168等稳定的氮高效型品种。  相似文献   

18.
区域旱涝灾害灾损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芮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002-2004
从生活影响因子、农业生产影响因子、社会经济影响因子3个方面构建了旱涝灾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了2007、2008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旱涝灾损综合得分,并从社会经济视角对影响旱涝灾损的社会经济因素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为旱涝灾害异常年,2008年为旱涝灾害正常年;社会经济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灾情的主要表现,经济发达程度与灾损程度基本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苦荞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筛选优质苦荞品种,以99份苦荞(国外51份、国内48份)为试验材料,通过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和综合得分F值等方法对99份苦荞的11个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苦荞11个农艺性状间存在较大变异,变异系数均大于0.1;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千粒重和株高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显示,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3.234%,第一主成分中负有最高荷载的为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聚类分析将99份苦荞分为6个类群,其中类群Ⅳ的18份品种性状优良,可作为核心种质资源。苦荞选育时应重点考虑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2个性状指标。综合聚类分析和综合得分F值筛选出23份高产优质苦荞,其中12份为国外引进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