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探究土霉素和乳酸依沙吖啶联合应用在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中的疗效,选取豫北一个中型牧场63头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奶牛进行试验,将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1头。第一组只用土霉素溶液;第二组用土霉素+乳酸依沙吖啶的水溶液;第三组只用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每组均按3次送药为一个疗程进行子宫内灌注。结果显示,第一组奶牛用药一个疗程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38.1%、66.7%,两个疗程的总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1.9%、85.7%;第二组奶牛用药一个疗程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47.6%、85.7%,两个疗程的总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1.0%、95.2%;第三批奶牛用药一个疗程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23.8%、47.6%,两个疗程的总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8.1%、61.9%。结果表明,土霉素和乳酸依沙吖啶联合用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
鱼腥草子宫灌注液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评价鱼腥草子宫灌注液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和包头地区奶牛场开展了临床试验.该试验从呼和浩特和包头地区伊利、蒙牛乳业所属奶牛园区、奶牛养殖公司、奶牛联社的8家奶牛场选择377头有临床症状的子宫内膜炎患牛,对3个批次的药物进行临床药效观察.依据不同病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子宫内膜炎3个治疗组,各组又用3个批次的药物进行相同给药处理,均按相同剂量60 mL/(次·头),一次性子宫内灌注药物原液,隔日给药1次,连续3次为1个疗程,给药后观察10d.统计分析鱼腥草子宫灌注液对不同程度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及不同批次药效的差异性.结果表明,3个批次的鱼腥草子宫灌注液治疗同等程度奶牛子宫内膜炎,疗效基本相近,经x2检验,差异不显著(P >0.05),表明药物质量和药效稳定一致;鱼腥草子宫灌注液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总有效率为94.7%,总显效率为86.2%;相同给药剂量和次数对轻度(卡他性子宫内膜炎)、中度(黏性脓性子宫内膜炎)、重度(脓性子宫内膜炎)的有效率分别为100%、90.1%、82.8%,显效率分别为94.5%、81.2%和63.8%,经x2检验表明,轻、重度2个病情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所有使用鱼腥草子宫灌注液的患牛,均未见全身或局部过敏反应及局部刺激性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入了解聚维酮碘凝胶的临床效果,探讨临床用药的最佳方式,本试验选择193头有临床症状的子宫内膜炎患牛,分成以聚维酮碘凝胶处理的治疗组和以金霉素和土霉素处理的对照组。治疗组分三个浓度梯度和两次处理给药。以探讨两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维酮碘凝胶治疗组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8.0%和86.3%;金霉素对照组分别为66.1%和33.9%;土霉素对照组分别为71.9%和31.2%。治疗组与两个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通过对治疗组内各剂量处理结果进行分析,筛选出了临床用药的最佳剂量和方式,即子宫灌注100 mL聚维酮碘凝胶,隔天一次,连用2次,对于不同病情的子宫内膜炎都能达到较好的治愈效果。  相似文献   

4.
清宫助孕液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临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清宫助孕液"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疗效,本试验将临床确诊为子宫内膜炎的奶牛80头,随机分为"清宫助孕液"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每组分别为60头和20头,治疗组采用直肠把握法将清宫助孕液子宫灌注,每次100 mL,隔日一次,4次为一疗程;对照药物将青霉素10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单位,用生理盐水50mL稀释后,子宫灌注,隔日一次,4次为一疗程。结果表明,试验组治疗60头,治愈52头,治愈率86.67%,显效3头,显效率5.0%;有效2头,有效率3.33%;无效3头,无效率5.0%,总有效率95.0%。三个情期受胎率86.67%。对照组治疗20头,治愈15头,治愈率75.0%,显效1头,显效率5.0%;有效2头,有效率10%;无效2头,无效率10%,总有效率90.0%。三个情期受胎率75.0%。可以得出,"清宫助孕液"对奶牛子宫内膜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提高情期受胎率。  相似文献   

5.
多西环素泡腾片治疗子宫内膜炎和胎衣不下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多西环素泡腾片对子宫内膜炎和胎衣不下治疗作用,对患病奶牛用多西环素泡腾片进行1~3个疗程的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显示,104例为奶牛子宫内膜炎,治疗后有效率98.77%,治愈率93.27%。126例为奶牛胎衣不下,治疗后有效率98.23%,治愈率95.24%。表明多西环素泡腾片对奶牛子宫内膜炎和胎衣不下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牛子宫内膜炎病的诊断方法,探讨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分别在某奶牛场和某肉牛场中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发现患有子宫内膜炎病奶牛21头及肉牛6头,6头肉牛一组,为1组;21肉奶牛分为3组,各7头,分别为2组、3组、4组,4组病牛给予不同治疗方法,观察4组病牛治疗效果。结果:在21头病奶牛中,治愈19头,治愈率为90.5%;6头病肉牛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其中,1组治愈率为100%,2组治愈率为100%,3组治愈率为85.7%,4组治愈率为85.7%。结论:临床诊断牛子宫内膜炎病时,子宫灌注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促进病牛痊愈。  相似文献   

7.
应用中药生化汤煎剂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采用子宫内灌注的方法治疗患子宫内膜炎的奶牛256例,其中第1疗程治愈201头,占78.5%,第2疗程治愈49头,占19%,无效6头,占2.5%,故总治愈率为97.5%。证明该药物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聚维酮碘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效果,选择患有不同类型子宫内膜炎的奶牛80例,采用4%聚维酮碘进行临床治疗试验,土霉素做对照。结果表明:4%聚维酮碘组与土霉素对照组的有效率和受孕率分别为84.4%和73.1%,82.9%和68.6%,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1材料与方法(1)试验牛。以某奶牛场103头患子宫内膜炎的病牛作为试验对象。以治疗方法的不同而分为3组。(2)试验药品。试验用药包括宫净、金霉素、前列腺素(PG)。(3)试验方法。第1组用宫净治疗,每次100毫升,子宫内灌注,连续用药2次作为1个疗程,间隔3天再用药1个疗程;第2组用金霉素治疗,每次0.8克,可用纯化水稀释,也采用子宫内灌注,每次灌注的量视奶牛子宫的情况而定,连续用药3次作为1个疗程,之后间隔3天再用药1个疗程;第3组用PG治疗,患牛在产后18~19天肌注PG0.8毫克,29~30天后重复处理1次。2结果与分析2.13种药物治疗效果(见表1)表13种…  相似文献   

10.
宫炎清灌注液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临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宫炎清灌注液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上已发生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将宫炎清灌注液加温至37℃左右,进行子宫灌注,100ml/次,隔日一次,四次为一个疗程。结果:宫炎清灌注液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其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85.7%。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牛子宫内膜炎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并探究其治疗效果。方法:在某奶牛场选取32头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并选取某肉牛场8头患有子宫内膜炎的肉牛。肉牛为1组,奶牛共分成4组,8头奶牛为1组。5组患牛使用的药物不同,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8头肉牛经治疗均治愈,治愈率达到100%,在32头病奶牛中,治疗效果较差的为3头,并转变为慢性子宫内膜炎,其治愈率为90.63%。结论:在牛子宫内膜炎治疗中,有效的诊断是其前提,而将抗生素灌注到子宫内有较好的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探讨牛子宫内膜炎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以奶牛场15头患有子宫内膜炎奶牛及肉牛场5头患有子宫内膜炎肉牛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方法诊断,并采用子宫灌注抗生素治疗,观察治疗效果。15头奶牛中,13头治愈,治愈率为86.7%,5头肉牛中,5头治愈,治愈率为100%。治疗牛子宫内膜炎病时,子宫灌注抗生素法具有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考察不同剂量的丹连花子宫灌注液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选择患子宫内膜炎的患病奶牛5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头,分别为丹连花子宫灌注液高、中、低剂量组,以及药物对照组和疾病对照组;另选健康奶牛10头作为健康对照。结果表明,丹连花子宫灌注液不同剂量组治疗后患病奶牛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中高、中剂量组奶牛子宫复旧完全,子宫颈黏液清亮,白细胞数明显减少,pH6.5~7.0,尿兰母检查阴性,治愈率60%,有效率90%,显著高于药物对照组(P<0.05),且血液白细胞数显著减少,其中中性粒细胞数极显著低于疾病对照组(P<0.01);不同剂量组血液生化指标无异常变化。表明丹连花子宫灌注液对奶牛子宫内膜炎有显著治疗效果,且使用安全,推荐临床使用剂量为100mL/次,子宫灌注给药,隔天1次,连用3次。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中药"猪孕散"治疗母猪慢性子宫内膜炎最佳添加剂量,试验选临床两个以上情期内配种不孕的经产母猪150头,分为5组,每组30头猪,进行中药"猪孕散"治疗母猪慢性子宫内膜炎剂量筛选试验,其中1~3组为中药组,服用"猪孕散"治疗,剂量分别为每天150 g/头、100 g/头和50 g/头,连用3 d;4组为西药组,用0.1%高锰酸钾1 000 m L冲洗子宫,然后再用青霉素240万U、链霉素100万U、生理盐水100 m L,混合后注入子宫内,每日1次,连用3 d;5组为阳性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治疗。结果表明:对母猪慢性子宫内膜炎治愈率,中药"猪孕散"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均为93.33%、低剂量组为86.67%、西药组为83.33%,阳性对照组为10%,其中各试验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高、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及西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中药"猪孕散"治疗母猪子宫内膜炎有较好的疗效,使用"猪孕散"中、高剂量治疗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疗效明显优于使用青、链霉素治疗母猪子宫内膜炎,低剂量组疗效与青、链霉素组相当。考虑治疗效果,临床以中剂量100 g/(头·d)使用为宜。  相似文献   

15.
不同药物治疗母猪子宫内膜炎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促孕灌注液、宫炎清、青、链霉素等药剂进行母猪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宫炎清治疗母猪急性子宫内膜炎和隐性子宫内膜炎的有效率均为100%,治愈率分别为93.1%和83.3%;促孕灌注液对这两种类型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有效率为91.7%和85.7%,治愈率分别为79.2%和71.4%。对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促孕灌注液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86.4%、72.7%,宫炎清为81.8%、72.7%。两种药物对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疗效明显高于青、链霉素。  相似文献   

16.
为了验证宫净液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疗效,用宫净液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155例,治愈率为85.16%(132/155),有效率为92.26%;治疗后3个情期受胎率为83.23%(129/155);治愈奶牛3个情期受胎率为97.72%(129/132)。用宫净液预防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80例,与对照组比较,发病率降低了11.88%,产后3个情期受胎率提高了9.45%。药理学试验表明,宫净液具有抗菌消炎、缩宫排脓、免疫调节、促进子宫组织修复、促进生殖机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引起奶牛不孕的常见疾病之一。2004年某奶牛养殖场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高达60%以上,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该场的生产与发展。该试验在某牛场1、2号圈中随机选择产后15d从产房转入的患有子宫内膜炎的病牛。分别编入4个试验组,各组按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共收集病例80头,每组20头。经过1~2疗程(5~10d)的治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氟哌酸和甲硝哒唑联合用药,配制成药液进行子宫内灌注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宫炎清灌注液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临床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察宫炎清灌注液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上已发生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将宫炎清灌注液加温至37℃左右,进行子宫灌注,100ml/次,隔日一次,四次为一个疗程:结果:宫炎清灌注液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其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85.7%。  相似文献   

19.
<正>母猪子宫内膜炎为母猪常见的一种生殖器官疾病,在屡配不孕的淘汰母猪中50%以上是由于本病造成[1-2]。如何防治本病是猪场的重大生产问题之一。临床上多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母猪子宫内膜炎,但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一般需要2~3个疗程才有较为明显的效果[3-4]。为了提高对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疗效,本试验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母猪子宫内膜炎进行了综合治疗的临床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经我省多个规模化猪场  相似文献   

20.
柏芩提取液是由黄柏、黄芩、红花、党参等组成,为了探讨其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作用,采用实验性家兔子宫内膜炎模型进行柏芩提取液的主要药效学研究。确定药效作用后,按照农业农村部颁布的《防治奶牛临床子宫内膜炎的抗微生物兽药的靶动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试验指导原则》对其进行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疗效评价。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柏芩提取液能明显改善实验性子宫内膜炎家兔的临床症状,血液白细胞计数分类、子宫分泌物涂片镜检、尿液及子宫分泌物化学检查结果趋于正常,并且能够减轻子宫充血、炎性细胞浸润、上皮细胞脱落等组织病理学改变。临床疗效试验结果表明,给药后第10天,柏芩提取液高、中剂量组的治愈率极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1),且与阳性药物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给药后第21天,柏芩提取液高、中剂量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且与阳性药物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以上结果证明柏芩提取液对实验性家兔子宫内膜炎和临床奶牛子宫内膜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中1.5和1.0 g/mL浓度(30 mL/次)对临床病例的治疗效果明显,与土霉素效果相似,0.5 g/mL浓度效果不明显。本研究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