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林业土壤有别于自然土壤,它与农业土壤虽然都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不同于农业土壤.这是因为森林植物特别是高大的乔木树种不同于农作物与土壤之间的关系,林业措施对土壤的影响不同于农业措施.随着林业科学和林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一般土壤科学已不能满足林业发展的要求。鉴于以上原因森林土壤学就有必要从一般土壤科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作为林业生产建设的重要工具,为实现社会主义林业现代化服务.山地是我省林业生产基地,其成土条件变化较大,土壤类型繁多,植物生态关系较复杂,为了对这些不同肥力状况的土  相似文献   

2.
通径分析最早是由S.wright(1921)提出的,应用于遗传育种的研究上,用以阐明相关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由于利用通径系数进行的通径分析,具有直观、精确等优点,因此近十几年来应用日趋广泛。在土壤科学领域里,在研究土壤性状与林木生长的关系中,除了林地所处的海拔高度、坡向、坡位、坡度等影响着林木生长外,可以看到土壤各性状因子如腐殖质层厚度、土壤养分状况、土壤质地、结构、有效土层厚度、障碍层次出现的部位和厚度等等,都和林木的生长密切相关,而且土壤各性状因子之间也有一定程度相关。在平原地区,土壤性状因子与林木生长的这种相关,更为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阐述两点内容:一是与周政贤、沈国舫两同志讨论有关立地分类中的几个问题;二是着重论述我国立地分类的原则。它共分以下五级: 立地区:在大区范围内,研究不同水平气候与土类、亚类影响林木分布的关系。立地亚区:在立地区范围内,研究垂直带内气候与土类、亚类及其影响林木分布的关系。立地组:在各垂直带内,研究不同地貌,地形内的中、小气候与土类、亚类及其影响林木分布与生长的关系。立地亚组:在同一地貌、地形范围内,研究不同岩层母质与林木生长的关系。立地类型:在相同的岩层母质上,研究不同土壤肥力、质地及土层厚度与林木生长关系。  相似文献   

4.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造林抑盐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黄河三角洲地区进行的一系列造林抑制土壤返盐的试验表明:林分郁闭度与抑盐作用正相关;林木对其一定范围内的土壤有抑盐作用;农田林网对抑制土壤返盐有显著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林木抑制土壤返盐的原因.提出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广泛造林,同时配合良好的水利建设,是抑制土壤返盐,延长土地利用时间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三峡库区消落带香根草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库区消落带水土流失是制约库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问题,通过试验小区对库区消落带香根草水土保持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栽植有香根草的试验小区土壤物理性质要好于裸地,而2 a生香根草试验小区的土壤涵养水源功能要好于1 a生香根草;2)裸地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流失量为0.3383 t,随着植被覆盖的增加,土壤侵蚀深度和土壤侵蚀量都有显著的下降;3)2 a生香根草过滤、沉积土壤流失量0.1986 t;4)香根草具有较强的固土能力,2 a生单株香根草固土量为3.12 kg,其固土量与地下生物量关系可用Y(固土量)=-23.139X2+25.85X-3.1344方程拟合。  相似文献   

6.
在森林中,不仅非生物成分与生物成分处于永恒的相互作用之中,而且各种生物彼此之间也直接或间接发生相互作用。因此,我们把林木以外的各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低等植物和大、小动物也看成是生态因子。在这一讲只谈植物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间接相互作用和动物与森林关系这三个简要内容。一、森林植物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植物个体相互接触而实现的关系称“直接关系。”主要表现有以下六种: 1.机械作用:两个靠近的林木随年令的增长日益挨紧,进而相互挤压,导致树干倾斜或弯曲的现象。 2.附生关系:某些形体较小的低等或高等植物能借助它们的气根吸附在形体较大且刚性强的植物体上,依靠空气或附主表面附着的水分和养分生活,这样的关系叫“附生关系”。温带和寒带森林中的附生植物主要是苔藓、地衣和蕨类。湿度大的森林中附生植物非常繁茂,以致可以阻碍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降低森林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文章定量分析了黑龙江省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各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各环境因子主要受土壤含水率的影响,乔木层植物多样性指数与海拔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灌木层植物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草本层植物多样性指数主要受群落郁闭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全氮含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对宿主植物的生长代谢、抗逆性及植物修复环境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揭示极干旱荒漠环境下该类群真菌分布与植物根围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了解这类真菌的空间分布及阐明植物对极端环境适应机制。研究分析了不同植物群落根围起主要作用的土壤因子,比较了不同土壤因子和DSE真菌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磷酸酶、pH值和全氮是民勤样地的主要土壤因子,能综合反映土壤肥力状况。各土壤因子之间及土壤因子与DSE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能够显著影响DSE真菌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9.
云台山森林土壤生产力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江苏省云台山地区赤松林分状况与土壤属性的关系。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是土层总厚度,其偏相关系数为0.97,达到P0.01(P0.01=0.735)的极显著水平,依据这一主导因子,将研究区内各亚类土壤划分为9个土型,按土壤生产力分级指标,对云台山的森林土壤生产力进行综合评价,可分为四级,云台山属土壤生产力中等的山体。  相似文献   

10.
测土配方施肥在林业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土配方施肥就是将肥料、林地试验和土壤测试作为基础,根据林木所在地土壤情况,进行合理施肥以确保林木健康、高量生长。指出了林业生产中测土配方施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树皮土基质和降盐碱剂对盐碱土的改良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改良基质(树皮土基质)和降盐碱剂马来酸酐(HPMA)对盐碱土进行改良,在盐碱土+HPMA(处理1),盐碱土与树皮土基质配比为4:1+HPMA(处理2),2:1+HPMA(处理3),1:1+HPMA(处理4)等不同基质上种植不同植物(亚麻、高梁),观察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和植物的生长及生理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表明:1)经过改良后的盐碱土的pH值和电导率表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最佳效果是pH值降低1.7个单位(对照的盐碱土pH值为10.5,处理4的pH值降低为8.8),较接近对照壤土的pH值(8.3).改良后的盐碱土(处理4)电导率(481.4μS·cm-1)与对照盐碱土的电导率(614.5 μS·cm-1)相比较,减低21.7%.各改良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毛细管水上升高度表现不同程度的提高.2)虽然不同植物对于不同改良措施的反应不尽相同,但各改良土壤上不同植物的生长高度均得到提高.3)根据对试验植物在不同处理的牛理代谢产物含量(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的分析表明:各改良土壤随着树皮土基质在盐碱土中比例的增加,植物可溶性糖含量也在逐渐增加,植物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降低,表明树皮土基质对盐碱土有良好的改良效果,改良措施使植物受胁迫程度降低.从改良程度上看,加入树皮土基质越多,植物生长越好,但从经济角度来看,在盐碱土中加入HPMA的同时添加1/4的树皮土基质已经使盐碱土的理化特性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2.
以黄河中游(龙门—汾河入黄口)河漫滩湿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取样法设置了13个样地,并对各样地内土壤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同时引用课题组对以上样地内植物的α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测度结果,分析了各个多样性指数和土壤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并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黄河中游湿地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受到土壤pH值和土壤含盐量的影响,物种均匀度与各土壤因子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2)黄河中游湿地植物的功能丰富度和功能离散度受到土壤pH值、土壤含盐量的影响,功能均匀度与各土壤因子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沙地土壤定位研究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毛乌素沙地土壤的水分特性及SPAC(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中水势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经验方程θ=AS-B对该地区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有良好的模拟性,该区土壤的水分特性为持水量低,供水力小,耐旱性差;(2)水分从树叶扩散到大气中的阻力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中水分传输的主要阻力,土壤水势的变化受降雨、土壤蒸发和林木蒸腾的共同影响,林地的土壤水分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树木的叶水势日变化呈明显的单峰曲线,树木受到水分胁迫时水势最低值出现的时间前移,大气水势、土壤水势与叶水势之间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林地径流调控工程抗旱能力及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干旱区降雨不足、供需错位,导致林木供水不足,造成土壤干化、植物生长发育困难甚至衰败,林地径流调控工程技术的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对安定区退耕还林、荒坡林地径流调控工程林草生长量及后续土壤水分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1年遭遇10个月旱灾后,同等林木需水量设计的隔坡水平阶径流调控工程,2m土...  相似文献   

15.
川南不同退耕还竹林土壤团聚特征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川南地区常用的退耕还林竹种撑绿竹和硬头黄竹为研究对象,分析退耕5年、10年和非退耕竹林土壤团聚特征和分形维数,探讨分形维数与土壤基本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农耕地相比,退耕还竹林地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明显增加,退耕10年的撑绿竹和硬头黄竹林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最高,分别为农耕地的163.27%和158.36%;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的变化范围为0.84~2.50 mm和1.04~1.98 mm,不同土层间MWD和GMD表现一致,均为表层土最高,中层土次之,下层土最低;各土层的微团聚体分形维数为2.308~2.526,且由表层土到中层土呈上升趋势,至下层土无明显变化规律.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分形维数与土壤黏粒(<0.002 mm)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其他粒级含量、土壤密度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无显著相关性,因此无法用土壤分形维数来表征该地区土壤密度和有机质含量.研究表明:退耕还竹有利于降低土壤板结,提高土壤大团聚体数量;撑绿竹和硬头黄竹均可以有效降低土壤分形维数,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结构的稳定性,进而增加土壤的抗侵蚀能力,发挥保持水土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树种对土壤养分含量的要求是不相同的。为获得较理想的生物产量,即达到林木丰产试验目的,必须研究其基本因素——各树种与土壤养分含量之间的关系。多年来,本人参加全所主要树种土壤  相似文献   

17.
研究地区位于天山北路中段的喀拉烏成山脉外緣。这里有着大面积的采伐迹地与火烧迹地。通过調查,我們根据森林植物条件类型和迹地形式划分了迹地类型。森林植物条件类型的分类指标如下: (1)山地森林垂直带系列:Ⅰ.高山疏林带;Ⅱ.亚高山森林-草甸带;Ⅲ.中山森林-草甸带;Ⅳ.山地森林草原带。 (2)土壤基貭系列:A.石貭土;B.骼貭土;C.中厚壤土;D.深厚壤土;E.坳谷重壤土;F.河谷冲积土。它們构成了森林植物条件的生态图表。迹地的形式如下: (1)皆伐及强度择伐迹地;(2)中弱度择伐迹地;(3)小块状皆伐迹地;(4)生草化火烧迹地;(5)火烧迹地上的樺、柳林。根据各迹地型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森林更新措施。  相似文献   

18.
贡嘎山东坡林地土壤低吸力段持水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贡嘎山东坡几种森林类型为例,采集林地原状土以减压法测定土壤低吸力段持水曲线,进行幂函数模拟和计算分形维数。结果表明:该地区针叶混交过熟林、冷杉成熟林林地的土壤在低吸力段,各吸力值含水量高,其持水性能有利于森林水文功能的发挥和林木的生长;而次生林,尤其是次生针叶纯林林地的土壤持水性能差。幂函数对研究区土壤低吸力段的持水曲线模拟较好,新指标—分形维数的计算结果充分反映了土壤低吸力段持水性与土壤的结构、质地、有机质含量等因素的关系,为森林水文生态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土壤学领域中,应用统计数学方法如变量分析,简单相关,一元回归等研究施肥效果以及个别土壤因素对作物和林木生长的影响,已有较长的历史.但是,由于土壤、肥料与植物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其中有为数众多的因子起作用;要依靠笔算、珠算或台式计算器分析多个因子的作用,是十分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这就限制了统计数学方法在土壤领域中进一步应用.五十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在各个领域中逐步推广,多元统计数学方法随之得到很大的发展.在这个基础上,土壤学领域中也发展了用于数值分类,生产力评价,肥料效应及作物产量预报等近代的多元统计数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排土场是一种极端的生态系统,因堆放面积大且坡度陡,易造成土壤侵蚀与滑坡等地质灾害,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排土场,实施有效的植被修复,有助于该区域生态安全与生态稳定。为探究排土场地上植被群落特征与土壤种子库及其关系,文章采用野外植被调查与室内种子萌发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探讨乌海市骆驼山煤矿排土场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初期,地表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共发现37种植物,隶属于12科34属,禾本科、豆科、藜科及菊科植物在定居群落中占据主要地位;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为主,1~2 a年生草本次之。土壤种子库共计萌发11种植物,土壤种子库密度在137~1 577粒/m^(2)之间。不同修复模式地表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相似性指数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