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菱湖区淡水甲壳类养殖主要品种是青虾和河蟹,养殖模式是池塘主养青虾和虾、蟹混养两种。为了摸清菱湖区 1998年全区虾、蟹养殖情况,提高虾、蟹养殖水平,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成熟的养殖模式,于 1999年 2~ 3月进行虾、蟹养殖现状的调查,调查了新溪、千金、菱湖、下昂、和孚等重点产区养殖户 20户,池塘 122只, 513.64亩,其中池塘主养青虾面积 302亩,池塘虾、蟹混养面积 211.64亩。   一、池塘主养青虾和池塘虾、蟹混养调查结果对比   虾、蟹混养亩收益比主养青虾增收 1363.76元,增幅 66.8%。虾、蟹混养模式更具有实用性和先进…  相似文献   

2.
鱼虾鳖池塘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秋虎 《内陆水产》2004,29(6):24-24
鱼、虾、鳖池塘混养不但可以提高池塘利用率和商品鱼、虾、鳖的质量,而且可大大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现根据近年来的生产实践,介绍池塘鱼、虾、鳖混养技术,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池塘利用率和池塘养殖的综合经济效益,各地在池塘综合混养方面取得了不少经验,但在池塘中混养鳖、鳙和南美白对虾的试验还未见报道,为此,我们于2005年在宁波市明凤渔业有限公司的养鳖池塘中进行了鳖、鳙鱼、南美白对虾混养试验,为今后有条件发展综合养殖的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虾池混养技术在我国兴起,已形成多种的混养模式,其中对虾池中混养文蛤是虾贝混养的主要模式,被称之为生态养虾新技术,其不但可以提高池塘利用率和商品虾、贝的质量,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周明  周怀兵 《水产养殖》2009,30(9):40-40
刘学余是洪泽县西顺河镇渔业科技示范户。多年来,他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积极开展池塘鱼鳖混养生态养鳖。该养殖方式在不影响池塘常规鱼生产的前提下,提高了池塘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近几年来,不仅池塘常规鱼(鱼种或商品鱼养殖)产量和收入不低于本地区平均水平,而且通过生态养鳖,每年多收入3万~5万元,成为当地渔业科技示范户中的致富能手。现将其池塘鱼鳖混养生态养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池塘利用率和池塘养殖的综合经济效益,各地在池塘综合混养方面取得了不少经验,但在池塘中混养鳖、鳙和南美白对虾的试验还未见报道,为此,我们于2005年在宁波市明凤渔业有限公司的养鳖池塘中进行了鳖、鳙鱼、南美白对虾混养试验,为今后有条件发展综合养殖的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虾鳖混养是利用养虾池塘在不影响养虾的前提下混养鳖的一种新技术,不但可以提高池塘利用率和商品虾、鳖的质量,也可以大大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现把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有条件的地方参考应用。一、池塘条件虾鳖混养的池塘面积最好在5亩~6亩之间,易管理也好捕捞;池深1.2m~1.5m,水深0.8m~1m;池塘坡比1∶3,池埂牢固。为了防鳖逃跑,埂上可用铁皮或水泥瓦设防逃墙,防逃墙设置时要求埋入地下20cm,地上高30cm。池边座北朝南处设几块水泥瓦为饲料台,设置时顺池边横放一半于水中一半在水上。池塘要求注排水方便…  相似文献   

8.
以"文安县鱼鳖混养生态高效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为依据,综述了鱼鳖混养的好处。鱼鳖混养不但提高了池塘养鱼的经济效益,弥补了温室养鳖病害多、口感差的不足,而且鳖的生长环境接近自然环境,品质高于温室养殖鳖。鱼鳖混养还可以提高单位水体养殖产量,为增加经济效益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两种鱼鳖混养模式”养殖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鳖的养殖方式主要足开展池塘小面积精养和池塘鱼鳖混养,池塘小面积精养虽然产量相对较高,但是水质容易恶化污染,养殖鳖病害发生频繁,养殖成活率低,产品口感和质量差,市场价格低。而池塘鱼鳖混养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一种养殖方式,鳖的品质好,产品价格高,可显著增加池塘养殖效益。课题组2008年开展了“两种鱼鳖混养模式”池塘健康养殖对比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南美白对虾与罗非鱼混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欧宗东 《渔业现代化》2005,(3):25-26,28
南美白对虾在海南推广养殖已有七八年,近两年来海南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养殖风险不断增大,大部分养虾业出现亏损。主要因素是对虾养殖池塘老化,种质退化,近海的富营养化和养殖病害的猖獗,严重影响我省对虾养殖业的发展。笔者进行了南美白对虾与罗非鱼混养的试验,结果表明,混养可以增强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阻断虾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11.
周明  周怀兵 《水产养殖》2009,30(11):41-41
刘学余是洪泽县西顺河镇渔业科技示范户。多年来,他积极开展池塘鱼鳖混养生态养鳖,该养殖方式在不影响池塘常规鱼生产的前提下,提高了池塘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鳖的品质和经济效益,以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竞争的需要,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着力推行了简易温室养鳖和池塘生态养鳖模式,并得到了迅速发展。2001年,全区温室养鳖面积达到23.47万m2,池塘生态养鳖面积达到1.02万亩,总放养量为1710万只。池塘生态养鳖模式是在鱼鳖混养和虾鳖混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采取一整套生态养殖技术,直接将稚鳖放入池塘进行养殖,使鳖在阳光雨露的天然环境中生长,经过1~2个冬眠期达到商品规格。这种生态型养殖方式,符合健康养殖的理念,符合中华…  相似文献   

13.
从池塘条件、防逃设施、食台设置、苗种放养、养殖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池塘蟹鳖虾鳜高效混养技术。  相似文献   

14.
2.养殖的历史和现状 日本养鳖是在明治十二年开始的,由服仓次朗在东京都江东区千田町利用二公顷池塘,把金鱼、鲤鱼、鳗和鳖混养一起。之后,日俄战争间,朝鲜鳖大量输入日本。由于朝鲜鳖品质极好,养鳖才广为流传。这时,发生了鳖病,特别是腮腺炎症严重流行,  相似文献   

15.
对虾与文蛤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虾池混养技术在丹东地区兴起,已形成多种的混养模式,其中对虾池中混养文蛤是虾贝混养的主要模式,被称为生态养虾新技术。虾池混养文蛤一般亩产文蛤1500kg~2000kg左右,其不但可以提高池塘利用率和商品虾、贝的质量,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青蛤是浙江温台地区海水养殖贝类的主要品种之一,随着商品青蛤价格的日益攀升,海水池塘放养青蛤数量逐年增加。从初期的以播养缢蛏为主,泥蚶、青蛤、对虾为辅模式,发展为养殖青蛤为主要品种,适量混养对虾缢蛏的为数不少,并取得了较佳的效益。本文作者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对温岭地区海水池塘的各类养殖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比较,并以杨公岙直大塘2011年放养与收捕情况为例撰文介绍主养青蛤混养虾蛏模式,旨在为沿海同类养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 《中国水产》2012,(11):46-50
技术概述:克氏原螯虾是近年来新开发的水产养殖品种.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种质退化、产量与效益不稳定、病害增多等.为了推进克氏原螯虾的苗种规模化繁育及生态养殖,本技术主要提出了克氏原螯虾池塘主养、池塘虾蟹混养、稻田养虾和圩滩地增养殖等模式,内容涉及苗种生产、放养、投饲管理、池水调控和病害防治等环节,可作为广大养殖户开展养殖生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3丁(鱼岁)成鱼健康养殖技术 3.1池塘单养丁(鱼岁)池塘养殖可分为池塘单养及混养2种模式,混养模式的管理主要根据主养鱼的管理模式,不用另投饲料。试验中,重点研究了丁(鱼岁)池塘主养健康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安徽省芜湖县池塘精养河蟹发展较快,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产量,同时形成了蟹虾混养、蟹鳜混养等多种养殖模式。池塘精养通过投喂可以提高河蟹养成规格取得较高的市场价格,从而达到高  相似文献   

20.
池塘虾蟹混养高产高效模式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安徽省芜湖县池塘精养河蟹发展较快,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产量,同时形成了虾蟹混养、蟹鳜混养等多种养殖模式。池塘精养通过投喂可以提高河蟹养成规格取得较高的市场价格,从而达到高产高效。在这里对蟹虾混养模式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