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水稻施用有机生物长效水稻专用肥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提高抗性。667m^2稻田耙前施用绿色水稻专用肥100kg,再于返青期施硫铵5kg,一次分蘖期施尿素5.72kg、二铵5.22kg、K2SO45kg,二次分蘖期施尿素5kg,抽穗期施尿素3kg,效益最佳,667m^2增产稻谷48.9kg,获纯利润41、42元左右。  相似文献   

2.
稻谷加工的副产物稻壳经炭化处理后可用作肥料。水稻本田施用50kg/667m2+1000kg农家肥作底肥配施二铵10kg/667m2,尿素7.5kg,返青期、分蘖期各提前1d,可提高水稻抗病虫、抗倒伏能力,增产16.7%。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炭化稻壳肥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谷加工的副产物稻壳经炭化处理后可用作肥料。水稻本田施用50kg/667m^2 1000kg农家肥作底肥配施二铵10kg/667m^2,尿素7.5k,返青期、分蘖期各提前1d,可提高水稻抗病虫、抗倒伏能力,增产16.7%。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氮模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肥料的需求量不同,并且肥料在土壤中会逐渐降解,肥料在土壤中存在的时间越长降解越多。所以合理搭配肥料用量和安排施用时间是水稻施肥的重点,以最小的肥料投入获得最高产量,提高经济效益。本试验在同等纯氮施用量的处理中以处理3的施肥方式为最佳:基肥尿素3 kg/667 m2,一次蘖肥施用硫酸铵4 kg/667 m2、尿素2 kg/667 m2,二次蘖肥2 kg/667 m2,穗肥3 kg/667 m2。此种施肥方式水稻长势情况、各项产量构成因素表现非常均衡,所取得的产量也最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水稻施用缓释尿素和普通尿素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在插秧前施用缓释尿素,生育期不追肥,增产效果明显,产量可提高43.3 kg/667 m2,纯效益增加72.6元/667 m2,可在生产上应用,建议用量20 kg/667 m2。  相似文献   

6.
不同生物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折合每667 m2一次性基施纯氮4 kg条件下,尿素处理产量为436.41 kg/667 m2,几种生物有机肥处理的产量在457.10~495.87 kg/667 m2之间,均高于尿素处理,其中以双友生物有机肥处理的产量最高。与尿素处理相比,施用有机肥能够促进水稻分蘖的发生,增加有效分蘖数,提高成穗率、结实率、千粒重,增加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7.
选用南平市双丰复合肥厂生产的25%水稻专用(N∶P∶K=12∶5∶8)在单季晚稻上进行肥效试验,设水稻专用肥、习惯施肥和不施肥3个处理,2次重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水稻专用肥比习惯施肥的增产30.55 kg/667m2,增加产值79.43元/667m2,比增5.93%,经济效益显著,可以扩大示范。  相似文献   

8.
通过水稻应用“宝丰”复混肥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插秧后7 d施用“宝丰”复混肥20 kg/667 m2,生育期追施尿素20 kg/667 m2,效果明显,穗数增加5.6万穗/667 m2,分蘖率提高1.8%,千粒重增加0.3 g,产量增加15 kg/667 m2左右,增加纯收入27元/667 m2。  相似文献   

9.
2004年,在滨海盐碱稻田进行了基施生化有机肥示范试验,水稻基施生化有机肥50~60kg/667m 2,土壤肥力持久,可以明显减少化肥用量,提高水稻的抗逆能力和产量,处理区水稻增产7.6%~11.9%。水稻施用生化有机肥后,可少施化肥30kg/667m2。  相似文献   

10.
史峰 《北方水稻》2011,41(6):44-45,55
经过1 a的试验研究,新宾地区水稻栽培施用粒肥,平均千粒重增加3.4 g,糙米率增加2.7个百分点。新宾地区水稻施用粒肥的最佳时期为齐穗期,水稻施用粒肥的适宜数量为施用硫酸铵12.5 kg/667 m2。在水稻高产栽培实践中,应灵活掌握粒肥的施用量,水稻齐穗期生长发育良好的地块,可适当少施粒肥,以施用硫酸铵5.0~7.5 kg/667 m2为宜,水稻齐穗期生长发育较差的地块,可适当多施粒肥,以施用硫酸铵10.0~12.5 kg/667 m2为宜。  相似文献   

11.
对起垄覆膜、起垄无膜处理与常规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起垄覆膜处理水稻株高增加18.4 cm,分蘖起始时间早9 d、最高分蘖时间早7 d、最高分蘖增加47.5株/m2、穗数增加57.4穗/m2、齐穗和成熟早2 d和3 d、穗粒数增加6.15粒,而千粒重降低1 g、最终水稻理论增产102.8 kg/667 m2,实测产量增加26.6 kg/667 m2,增产达4.36%;起垄无膜处理水稻株高降低4.8 cm、收获穗数降低13.3穗/m2,理论产量减少19 kg/667 m2实测产量减少94.4 kg/667 m2,最终常规处理比起垄无膜处理增产14.65%。  相似文献   

12.
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播量、移栽基本苗对水稻新品种盐粳218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播量可使盐粳218秧苗的干物重、充实度、带蘖率增加。处理A1B4的单产为604.4 kg/667 m2,比A3B6、A1B2、A2B3、A3B4、A1B3、A2B5、A2B4、A3B5处理分别增产了7.8%、7.0%、4.7%、3.2%、2.6%、2.2%、1.3%、1.3%,其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及颖花数、生物产量及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百分比均较高。在播量100、200、300 g/m2前提下,对应移栽基本苗4.5万~5.5万/667 m2、5.5万~6.5万/667 m2、6.0万~7.0万/667 m2均可使盐粳218获得较高的产量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重迎茬大豆应用生物有机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重迎茬大豆生产上应用善耕“生物有机肥,研究该肥料对重迎茬大豆干物质、根部病虫害、根际微生态环境及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重迎茬大豆亩使用25kg生物茵肥,配施6kg二铵、2.5kg尿素、2.5kg硫酸钾,效果最佳,较对照增产6.14%。  相似文献   

14.
4a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稻草秋季还田比春季好。秋季将风干的稻草粉碎成长10cm左右的碎段后均匀地撒在稻田里(500kg/667m~2),再配施草量1.0%~1.3%的纯氮(尿素10.9~14.1kg/667m~2)以及适量的磷钾肥,然后将草、肥翻埋到耕层。可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增产10%左右,纯增经济效益35元/667m~2以上。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水稻施用苗床增温剂及分蘖促进剂试验示范研究,结果表明,增温剂及分蘖促进剂处理增加了水稻苗期的充实度,保证了壮苗,提高了后期的分蘖数与结实率。从产量结果上看,增温剂及分蘖促进剂处理较对照增产33.9 kg/667 m2,增产率为5.5%。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单株、双株、三株栽培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单株栽培秧苗健壮,叶色较绿,带蘖率86.3%,发根力为2.8条,充实度为0.318g/cm;单株栽培产量达513.64kg/667m2,较双株和三株栽培分别增产26.68kg/667m2、53.36kg/667m2。  相似文献   

17.
2010年,我们进行了水稻施用钾肥的试验研究,探讨新宾地区水稻施用钾肥的最佳施肥数量以及施肥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新宾地区水稻施用钾肥,有改善产量构成因素、促进早熟、增强抗逆性等作用,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新宾地区水稻施用钾肥,最佳施用数量为施用硫酸钾12 kg/667 m2,缺钾的地块可以适当多施,不缺钾的地块可以适当少施。根据水稻需钾规律,钾肥可以做基肥和蘖肥施用。  相似文献   

18.
王晓玲 《北方水稻》2009,39(6):37-39
通过在海城市西四镇进行水稻施用磷肥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该地区水稻施磷的增产效果和适宜用量,结果表明,在西四镇水稻产区施用磷肥各处理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与对照相比增产64.5~142.3 kg/667 m2,增产率为11.5%~25.4%,经济效益明显。从水稻产量和肥料价格及经济效益等综合因素考虑,水稻的磷肥适宜用量为P2O5 7.75 kg/667 m2,最佳经济产量为699.4 kg/667 m2。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基肥和蘖肥纯N量比例变化对寒地水稻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化肥时,基、蘖肥比例3∶3施法分蘖多、颖花多、结实率和千粒重高、产量高,效果最好。基施1200kg/667m2有机肥,增产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