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鲍氏层孔菌(Phellinus baumii),又名桑臣、桑耳、桑黄菇,药用名称为桑黄,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针层孔菌属[1]。鲍氏层孔菌是一种具有强抗癌作用的高等真菌,其效果高于灵芝、猪苓等已应用的真菌抗癌制剂,为我国23种最有发展前景的药用真菌之一。其药用部位  相似文献   

2.
桑黄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桑黄菌属于多孔菌科、木层孔菌属真菌。据《药性论》记载:桑黄性甘平、无毒、治血崩、血淋、脱肛泻血、带下、闭经。近年来,随着桑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报道,桑黄的用量日益加大,特别是韩、日对我国野生资源掠夺式的收购,野生桑黄资源的储备越来越少。随着人们保健意识日益增强,桑黄抗肿瘤保健品将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为了解决上述日益增长的供需矛盾,满足医药对桑黄的需求,近年来我们进行了桑黄的人工栽培技术探索。  相似文献   

3.
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对供试菌株朝鲜桑黄(Phellinus linteus)、韩国桑黄(Phellinus linteus)、中国桑黄(Phellinus baumii)、中国桑黄火木针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和斜生褐孔菌(Phaeoponus obliquus)的rDNA ITS区域进行了PCR扩增、测序及BLAST分析比对后,认为中国的药用真菌鲍氏针层孔菌(桑黄)与朝鲜桑黄、韩国桑黄是同一物种,即鲍氏针层孔菌(桑黄)(Phellinus baumii),而火木针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是另一种桑黄。  相似文献   

4.
一种药用菌——虎乳灵芝学名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虎乳灵芝是一种民间的药用真菌,香港的中医用其菌核来治疗肝癌、慢性肝炎、胃病,但还不知道其正确的学名。分类研究表叫,虎乳灵芝开不是灵芝,而是一种多孔菌,学名是Polyporus rhinocerus Cooke[=Lignosus rhinocerus(Cooke)]Ryv.,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多孔菌属或孤苓属。  相似文献   

5.
1979~1980年夏、秋,我们考察了长白山区的药用真菌资源。先后到达自然保护区二道白河、白山站、温泉、天池、露水河、松江河、维东、横山等地,最后进入原始森林。长白山植被,由上而下,依次为高山苔原带、桦树林带、针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和阔叶林带。在各种生态环境中,药用真菌分布也是有规律的。高山苔原带,几乎都是草本植物和地衣、苔藓之类。桦树林带,发生量最多的是木蹄和针裂蹄,密环菌、树舌也是常见的。进入针叶林,以多孔菌居多。有苦白蹄、松杉树芝、松针层孔、红绿层孔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裂蹄针层孔菌(Phellinus linteus)发酵菌丝体对人肝癌Hep G-2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发酵菌丝体对肝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建立荷瘤Hep G-2裸鼠模型,检测不同剂量裂蹄针层孔菌发酵菌丝体对肿瘤的抑制作用。MTT法观察结果显示,裂蹄针层孔菌发酵菌丝体可抑制人肝癌Hep G-2细胞的增殖,且呈现剂量效应关系,高剂量(960 mg·L~(-1))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最佳抑制时间为24 h;裂蹄针层孔菌发酵菌丝体中剂量(500 mg/kg·d)、高剂量(1 000 mg/kg·d)对荷瘤Hep G-2裸鼠有显著的抑瘤作用,抑瘤率分别为40.42%、35.06%。裂蹄针层孔菌发酵菌丝体对人肝癌Hep G-2肿瘤细胞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桑黄功效成分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俊哲  刘华 《食用菌》2008,30(5):1-2
桑黄(Phellinus)属担子菌亚门,多孔菌目,针层孔菌属真菌,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最早的药用记载于《本草纲目》中,其子实体入药,味微苦,能利五脏、软坚、排毒、止血、活血等。现代研究表明,桑黄含有多糖、黑色素、过氧化酶、麦角甾醇、芳樟醇、三萜酸、脂肪酸类、芳香酸、原儿茶醛、丁香酸、咖啡酸、柚皮素、樱花亭、香豆素等成分。具有抗癌作用的物质主要是其子实体中的多糖类成分。  相似文献   

8.
木蹄层孔菌菌丝体发酵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体深层发酵法,研究木蹄层孔菌菌丝体发酵过程中各动态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液总糖浓度及氨基态氮浓度逐渐降低;菌丝体产量及菌丝球密度在前期逐渐增加,后期稍有减少;生长曲线符合logistic方程:Y3=0.779/(1+3.304e^-0.197x)。发酵液pH值随时间变化呈逐渐降低趋势,发酵终点pH值达到1.50。目前为止木蹄层孔菌是蕈菌中产酸能力较强的新菌株。  相似文献   

9.
裂蹄木层孔菌菌丝培养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我们研究了裂蹄木层孔菌菌丝培养方法。该菌菌丝体在大麦培养基上生长最好。从菌丝体中提取的粗多糖对动物进行的抗癌实验研究表明,该菌丝体粗多糖对小白鼠S-180及L1210的抑制率各达50%,505%。  相似文献   

10.
陈凤美  孙勇  蒋继宏 《食用菌》2007,29(6):9-10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深层培养木蹄层孔菌的氮碳源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发酵培养基,并采用常规方法对培养条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木蹄层孔菌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麦芽浸膏15 g/L,玉米粉15 g/L,豆芽20 g/L,硫酸铵0.3 g/L,MgSO_4 0.05%,KH_2PO_40.1%。木蹄层孔菌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6.5。  相似文献   

11.
2016年10月6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北大山石海森林公园内桦树树干上采集到1株野生真菌,观察该菌的子实体形态特征与菌丝体显微结构,对其ITS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参照相关书籍记载的Fomes fomentarius外观形态,鉴定出该野生真菌隶属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多孔菌目(Polyporal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层孔菌属(Fomes),为木蹄层孔菌(Fomes fomentarius)。  相似文献   

12.
针层孔菌属(Phellinus)中药用真菌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叙述了国内外针层孔菌属(Phellinus)中主要的药用真菌在人工栽培、发酵培养、化学成分分析和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现状,并简要分析了当前针层孔菌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药用真菌粗毛纤孔菌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药用真菌粗毛纤孔菌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北部地区,是一种木腐菌.通过对该菌的分类地位、形态学特征、分布范围、寄主树木、药用价值和栽培情况进行概述,并对该菌与其它称为"桑黄"的药用真菌的区别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2015,(6)
以木蹄层孔菌菌丝在不同培养基上的菌落直径及生长势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质量浓度无机盐、维生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木蹄层孔菌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00μg/m L K+,400μg/m L Na+,0.6μg/L吲哚乙酸,0.6μg/L和0.4μg/L的2,4-二氯苯氧乙酸,1μg/L和0.4μg/L的赤霉素对木蹄层孔菌菌丝生长具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木蹄层孔菌菌丝体生长没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鲍氏层孔菌瓶栽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氏层孔菌是一种具有强效抗癌作用的高等真菌,其抗癌作用高于灵芝和猪苓等目前已应用的真菌抗癌制剂,属层菌纲刺革菌科目层孔菌属(Hymenomycetes hymenochaetaceae Phellinus),我国长白山林中有极少量分布。该菌主要寄生于丁香树上,对该菌子实体的栽培生产我国尚无任何报道,2001年-2004年我院与中科院联合,首先对鲍氏层孔菌的子实体培养技术进行了试验,探索出一套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瓶栽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6.
灰树花多糖及其抗癌作用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灰树花多糖及其抗癌作用黄幸纾(浙江医科大学环境与健康科学研究所杭州)灰树花(Grifolafro-ndosus)是一种食用菌。分类学上属担子菌非褶菌目多孔菌科多孔菌属担子菌。日本人称为Maitaka。其营养价值比香菇还高。香港大学张树庭教授对它,的评...  相似文献   

17.
准确记录不同产地灵芝、多孔菌(云南丽江黑芝、海南黑芝、海南紫芝、越南无柄赤芝、海南假芝、西藏林芝赤芝、浙江庆元方格人工种植赤芝和贵州桑黄、吉林桦褐孔菌)的形态,核对生物学分类中的科属种;观察9个样品和丙酸睾酮对人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和肺腺癌细胞株(A549)的细胞图谱。结果显示:不同产地、不同灵芝、多孔菌样品有不同的细胞生理效应;不同浓度丙酸睾酮对LN-CaP细胞株有不同的细胞生理效应;并发现桦褐孔菌细胞图谱与众不同,探讨样品给药量与效应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对裂褶菌驯化栽培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病虫害一绿色木霉和眼菌蚊进行危害调查及防治研究。结果表明:绿色木霉在裂褶菌的一、二级种和出菇前的栽培袋中的污染率分别为5.0%、9.4%、26.7%;眼菌蚊在袋栽裂褶菌中的危害随菇棚内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对湿度90%以上时可达59.4%;筛选出的防治绿色木霉的方法是在裂褶菌培养基中加入0.5‰的杀菌剂施保功Wp;防治眼菌蚊虫害的方法是用防虫网覆盖和用32.5%乐农Ec或0.8%阿巴丁Ec的500~1000倍液在裂褶菌菇棚内喷雾。  相似文献   

19.
药用多孔菌新记录种——桦癌褐孔菌培养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分布于中国东北林区桦树活立木干上,一种药用多孔菌新记录种———桦癌褐孔菌(Fuscoporiaobliqua)形态特征及培养特性。  相似文献   

20.
选用H22荷瘤小鼠对火木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和瓦尼木层孔菌(Phellinus vaninii)发酵产物进行抗肿瘤体内试验,测定其对H22荷瘤小鼠抑瘤率、免疫器官指数、免疫因子含量和生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火木层孔菌和瓦尼木层孔菌发酵产物高、低剂量组(1 000 mg/kg、 500 mg/kg)均对肿瘤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瓦尼木层孔菌发酵产物低剂量组(500 mg/kg)抑瘤效果最佳,其抑瘤率为58.7%.火木层孔菌和瓦尼木层孔菌发酵产物高、低剂量组均可提高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 IL-2)的含量、延长小鼠的生存期,但是对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含量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