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滩涂养殖文蛤生长和生态习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滩涂养殖文蛤生长和生态习性的初步研究赫崇波陈洪大(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沈阳110031)滩涂养殖文蛤生长和生态习性的初步研究赫崇波陈洪大(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沈阳110031)关键词:文蛤滩涂养殖生长生态习性文蛤是我国沿海重要经济贝类之一,我...  相似文献   

2.
葫芦岛海区文蛤滩涂养殖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介绍了葫芦岛文蛤滩涂养殖技术的工艺和方法,解决了文蛤滩涂养殖中的技术难题,采用了围网与拉绳相结合的防逃和防敌害措施,提高了防逃效果,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对文蛤的生长规律和生活习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由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牵头,潍坊市水产研究所、滨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东营市渔业技术推广站联合进行的课题技术小组,在三地市海洋与渔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历经5年完成了省科技厅下达的“浅海滩涂文蛤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产业化开发项目。该项目集成和创新了文蛤上中层滩涂规模化半人工采苗技术,采苗面积达1.45万亩;确定了文蛤高密度当年养成技术、病害防治技术;创新性地建立了文蛤多茬高密度蓄养技术,每亩每次放养5t,年可蓄养3—5茬,  相似文献   

4.
文蛤滩涂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发展滩涂养殖业,发挥资源优势,1995-1998年,辽宁省加强了文蛤滩涂养殖技术推广工作,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一、养殖场地选择根据文蛤的生态习性和养殖特点,选择养殖场地时主要进行三方面的考虑:一是养殖场区潮流畅通,饵料生物丰富,水质无污染;二是便于看护管理和采捕作业;三是夏秋季节退潮露滩时间适中,不会因暴雨或曝晒而死亡。1.进行滩涂底质调查。选择含沙量70-80%,滩质稳定平坦的中、低潮区作为文蛤养殖场区。2.进行水质调查。选择水质无污染、盐度适宜,风浪较小、潮流畅通…  相似文献   

5.
文蛤在葫芦岛市沿海滩涂,分布较广,自然蕴藏量较大。近几年来利用人工围栏养殖文蛤面积已近万亩,亩产量均超吨。根据几年来我市沿海滩涂文蛤资源量变化情况.笔者提出两点看法,为今后研究生产提供线索与参考。、围栏集约养殖有刊于文蛤繁殖从1993一]996年我市一直承担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下达的《滩涂贝类培养殖技术哪题。兴城市三友见场、馁中县小庄乡只场始终是我们推广项目示范点。在近一两年养殖生产中.这两个贝场,不论是在日常取样检查、还是验收抽样测试,均发现滩涂I:小文蛤数量增多,未引起我们的注意。由于1995年、199…  相似文献   

6.
针对辽宁沿海文蛤滩涂围网养殖技术方法及技术参数提出要求和建议,明确阐述了辽宁文蛤滩涂围网养殖技术要点;提出了选择养殖场地的条件、网具的设置方法和材料的选择以及场地的翻耕消毒和敌害生物的杀灭处理、苗种投放的规格及密度确定、网具的维护管理和收获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霞浦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大弹涂鱼养殖方面进行了多项试验,从虾塘试养、单养、盐碱地改养一直发展到滩涂围网养殖,使其养殖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滩涂围网养殖是自然海区中无公害健康养殖的一种方法,具有成本低、生产管理方便、效益好等特点,近年来在霞浦县大弹涂鱼滩涂围网养殖的规模不断扩大,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养殖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主要通过对浅海滩涂文蛤生态习性的研究,结合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特点,进行浅海滩涂文蛤增养殖,摸索适宜当地条件的文蛤增养殖技术措施,进一步指导生产。试验期间主要开展了文蛤防逃、文蛤半人工采苗、文蛤苗种底播密度生长等试验,并取得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泥螺为太平洋沿岸半咸水产品的种类,是我省沿海重要的经济贝类,其肉质鲜美,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年来由于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泥螺自然资源严重衰退,鉴于此,我们结合泥螺主要活动于滩涂表面和潜居泥沙表层的生活习性,自1998年起在启东市吕四港镇近海文蛤围网养殖的滩涂上,示范并推广了泥螺的人工滩涂围网养殖技术,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滩涂的准备工作1.滩涂的选择:在潮流畅通、海水比重1.010~1.020、pH值7.0~8.5的海区,选择表层以泥质为主、涂质细软、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丰富的中潮区滩涂。2.围…  相似文献   

10.
正文蛤在我国是一种天然资源丰富的滩涂贝类,属于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真瓣鳃目,帘蛤科,文蛤属,具有适应性广、抗病力强、活力强、成活率高、生长快、营养丰富、肉味鲜美等特点,质量好,价值高,深受广大养殖户和消费者青睐。此次试验主要通过对浅海滩涂文蛤生态习性的研究,结合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特点,进行浅海滩涂文蛤增养殖试验,摸索适宜当地条件的文蛤增养殖技术,指导生产。2011年2月到2012年10月试验期间主要开展了  相似文献   

11.
“对虾文蛤混养”项目通过鉴定由江苏省如东县对虾综合养殖场承担、以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如东县渔业技术推广站为技术依托单位的国家星火项目“对虾、文蛤混养”项目于1991年底在如东县通过了国家科委组织、江苏省科委主持的技术鉴定。1990年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和如东县渔业技术推广站进行了“对虾、文蛤混养”的小型试验并取得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霞浦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大弹涂鱼养殖方面进行了多项试验,从虾塘试养、单养、盐碱地改养一直发展到滩涂围网养殖,使其养殖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滩涂围网养殖是自然海区中无公害健康养殖的一种方法,具有成本低、生产管理方便、效益好等特点,近年来在霞浦县大弹涂鱼滩涂围网养殖的规模不断扩大,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养殖方法介绍如下。一、苗种来源霞浦县地处闽东沿海,海岸线曲折迂回,港湾众多,全县拥有潮间带滩涂面积22518.9公顷,大部分滩涂地势平坦,底质以黏性泥质为主,潮夕以半日潮为主,水质营养盐丰富,为大弹涂鱼的栖息、生…  相似文献   

13.
正文蛤在我国是一种天然资源丰富的滩涂贝类,深受广大养殖户和消费者青睐。此次试验主要通过对浅海滩涂文蛤生态习性的研究,结合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特点,进行浅海滩涂文蛤增养殖,摸索适宜当地条件的文蛤增养殖技术措施,进一步指导生产。主要开展了文蛤防逃、半人工采苗、苗种底播密度生长等试验,并取得了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以供同行参考。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文蛤防逃试验(1)场地的选择:选择高潮区下缘至中潮区之间  相似文献   

14.
文蛤(MeretrixmeretrixLinnaeus)是栖息在潮间带滩涂上的经济贝类,了解和摸清文蛤的移动规律,对于开展其增养殖具有重要意义。有关文蛤移动习性的研究资料并不多见,上世纪80年代初,海岸带渔业资源调查项目对之曾有过关注,但因调查范围很广,调查项目繁多,对文蛤生态习性的调查难  相似文献   

15.
《水产科学》1983,(1):70-70
辽宁省水产学会于11月2日到4日在大洼县召开了“蛤蜊岗文蛤资源考察研究会”。辽宁省各有关科研、院校、生产单位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辽宁省动物学会、环保学会、中国科学院林土研究所的有关专家也应邀参加了会议。会上根据辽宁省海洋渔业资源调查队的调查资料、大连水产学院等单位的研究报告,进行了一次实地考察,分析研究了蛤蜊岗文蛤资源状况、探讨了蛤蜊岗文蛤资源增殖途径。  相似文献   

16.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保定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水产研究所)、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共同承担的“中华鳖无公害集约化养殖及产业开发”项目,全面超额完成项目计划任务,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荣获2009年保定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7.
赵希纯  金勇  何姗  李静 《齐鲁渔业》2014,(11):23-24
2014年辽宁省锦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了中央财政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刺参优质健康苗种生态繁育技术示范推广》,通过推行工厂化刺参生态育苗技术,项目区平均单位水体稚参苗产量达到0.5kg/m^3以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辽宁沿海滩涂文蛤围网养殖技术及其主要技术参数。试验结果显示:在适宜滩涂中、低潮区设置围网面积3.33 hm2,6-8月分别向网内投放平均壳长3.28 cm的文蛤苗共计5100 kg,至10月14日历时65 d取样定量,网内文蛤现存量为10500 kg,平均壳长4.55 cm,平均壳长日生长195.38μm,成活率(存留率)86.29%;不同密度试验结果显示:文蛤滩涂开始投放密度在2493.90~3723.75 kg/hm2较为合适,在试验密度范围内日增重与养殖密度的函数关系式为Y=41.97e-0.0015X;文蛤的平均体重与平均壳长的函数关系式为Y=0.000222X3.056;对文蛤在潮汛期移动试验观察得知4 cm以上的文蛤移动活跃,1.26 cm以下小苗在观察时间内很少移动,另从环境条件的改变观察到,刮南风天文蛤很少移动,北风天移动较活跃,特别是3 cm以上文蛤更有较强的移动性。  相似文献   

19.
盘锦蛤蜊岗、小河滩涂文蛤及其相关资源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9年和2010年,对渤海湾东部蛤蜊岗及小河滩涂文蛤资源现况及相关资源进行了多个航次的调查。结果显示,蛤蜊岗、小河滩文蛤潮上带生物量分别为489.3t和322t。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下降了4600多t,资源严重衰竭。为使辽宁省重要滩涂贝类文蛤资源能够有效地恢复并进行可持续的合理利用,本报告分析了其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恢复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盐城市共有滩涂面积45.3万公顷,滩涂上的主要增养殖品种为文蛤、泥螺等,为提高文蛤的增养殖技术水平和效益,2004年以来,笔者在东台新东水产养殖公司进行了浅滩文蛤围栏养殖技术开发,先后共实施围栏养殖面积550公顷,平均单产3200千克/公顷,平均效益21000元/公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