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江苏东部麦区赤霉病流行成因与监控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永明 《农学学报》2015,5(5):33-38
21世纪以来江苏东部麦区小麦赤霉病,流行频率增加,发生危害程度加重,已成为一种常发性病害。笔者分析了近年来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简要回顾了江苏东部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概况,总结了近十多年来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阐述了菌源数量、气候条件、栽培方式、品种抗性、病菌抗药性等方面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强抗性监测和病情预警、推广种植抗耐病品种、压缩直播稻种植面积、科学开展化学防治、推进统防统治等一系列措施和对策,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最后对小麦赤霉病的监控进行了小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针对兴化市现有推广小麦品种中白粉病严重、赤霉病频发、品质不高等问题,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加强了优质中强筋小麦抗白粉病、赤霉病品种的选育工作,育成了小麦新品种扬麦39,并于2022年通过国审。本文作者介绍了扬麦39的品种选育、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并从杂草防治、种子处理、适期播种、播后镇压、科学施肥、沟系配套、病虫防治、根外追肥等方面对该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扬麦11号"是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小麦育种室与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所合作,于1996年育成的带有抗白粉病基因的"扬麦158"近等基因系.2000年11月定名,并列入国家863计划.我市于1998年秋播引进试种,经三年种植,表明该品种保持了"扬麦158"高产、稳产性能,抗病性、抗逆性又有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穗颈瘟是江苏里下河地区水稻穗期的重大病害之一。现根据该地区2014-2015年连续两年穗颈瘟发生严重的实际情况,从发生危害特点、气候适宜、品种差异等方面分析了其大流行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为今后江苏里下河地区水稻穗颈瘟的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家致富》2004,(18):26-27
扬麦11号小麦系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和南京农业大学杂交选育而成,属春性、中早熟小麦品种。200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江苏淮南麦区尤其是白粉病高发区种值。  相似文献   

6.
一、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1.关键技术(1)种植耐病品种。因地制宜种植扬麦、宁麦、镇麦等耐病品种,压缩高感品种种植。(2)化学防治。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药肥混喷"的防治策略。一是适期用药。病害中等及以下流行年份,把握在小麦抽穗扬花初期用药;病害偏重以上流行年份,高感品种防治适期提早至破口期。  相似文献   

7.
束林华  陈震 《农家致富》2007,(18):25-25
一、弱筋小麦 扬麦13号(1)来源及审定情况。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2002年通过安徽省审定,2003年通过江苏省认定(苏引麦200301)。(2)品种表现。春性,中早熟。2001~2002年度安徽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68.10公斤。感赤霉病,中感纹柿病、白粉病(3)适宜种植区域。适宜我省淮南麦区种植。[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2008年宁夏小麦白粉病严重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粉病是宁夏小麦的常发性病害,每年发生程度各不相同。2008年是继2003年以来发生最重的一年。本文结合小麦白粉病发生期间的气候特点、种植品种、栽培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发病重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以来,小麦赤霉病在江苏盐城麦区流行频率增加,目前已成为小麦上的常发性病害.该研究阐述了2015年盐城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情况及发生特点,从菌源数量、气候条件、小麦品种和病菌抗药性等方面分析了小麦赤霉病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以期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小麦赤霉病化学农药减量控害的技术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赤霉病已成为江苏省盐城市小麦生长后期的重要病害,严重威胁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笔者从小麦品种、抗性、种植方式、菌源和气候条件等方面简要剖析了小麦赤霉病流行的原因,提出了推广种植耐病性品种、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等减轻赤霉病发生的基础措施.从准确监测、适期防控、精准选药和优化施药技术等方面阐述了赤霉病化学防控减量控害的途径.以强化行政推动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技术宣传指导,积极推进以统防统治为手段,保障技术措施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