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土壤保水剂荒山造林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荒山造林应用土壤保水剂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土壤保水剂能显著地提高荒山直播造林效果。侧柏直播造林使用土壤保水剂,在青石山最佳用量为15 g/穴,当年出苗率达到97.8%,较对照提高32.0个百分点;在砂石山最佳用量为20 g/穴,当年出苗率达到85.4%,较对照提高32.2个百分点。刺槐直播造林使用土壤保水剂,在青石山最佳用量为20 g/穴,当年出苗率较对照提高26.1个百分点,各施用土壤保水剂处理平均高生长较对照提高38%;在砂石山最佳用量为25 g/穴,当年出苗率较对照提高24.4个百分点,各施用土壤保水剂处理平均高生长较对照提高48%。经双因素方差分析和直观比较,施用土壤保水剂对侧柏、刺槐直播造林出苗率和苗高生长的影响均达到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青杨截杆造林较植苗造林好,成活率提高31.5个百分点,保存率提高38.0个百分点,生长量也优于植苗造林,植苗造林成本费用是截杆造林的3.5倍。在西部大开发的退耕还林还草中,青海东部干旱山区利用当地优势,大力提倡青杨截杆造林,减少境外和远距离大量调苗,可大大降低成本,减少损失,对加速生态环境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青杨扦插苗截冠去根造林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辉元 《现代农业科技》2010,(11):199-199,201
青杨扦插苗截冠去根营造山地农田林网试验结果表明,这种造林方式比常规造林方法成活率提高31.17个百分点,苗木根茎生长量提高6.2 mm,当年平均高生长量提高52.4 cm,新生侧根长度增加12.9 cm,单株平均侧根重增加5.0 g,苗木根腐烂病、烂皮病等的危害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宁南黄土丘陵区集流整地造林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气候干旱,降水量偏小,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分别采用漏斗式集水坑、水平沟及鱼鳞坑等集流整地造林模式与无集流措施对比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集流整地造林相对无集流措施造林,成活率平均提高31个百分点,造林3年后幼树生长量(生物量)平均增加50%以上。各集流整地模式造林在同一立地条件下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比试验表明,截干封蜡技术可以使造林成活率提高14个百分点。截干封蜡技术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旱地造林综合技术在平原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旱地造林技术在平原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示范林株高、胸径分别较对照林增长2.46m、3.09cm;萌芽率、成活率和保存率较对照林分别提高13.9个百分点、15.3个百分点和16.0个百分点。该综合造林技术可在旱地平原上应用。  相似文献   

7.
旱地小麦高留茬少耕全程覆盖高产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多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干旱陕西旱地小麦高产的第一限制因子,。高留茬少耕全程覆盖,0-20cm土层含水率平均提高2.58个百分点,0-200cm土层含水率平均提高1.97个百分点;土层含水率平均提高1.97个百分点;土壤有机质提高0.1%,全N1全P、全K分别提高0.0093、0.024和0.0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摘要:2022年在西秀区轿子山镇主要土壤类型黄泥土上实施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配方施肥 比常规施肥增产5.16%,减少化肥投入193.5元/hm2,产投比提高6.59个百分点;与常规施肥比较,配方施肥氮肥利用率提高7.67个百分点、磷肥提高6.11个百分点、钾肥提高3.62个百分点,氮肥农学效率提高26.97个百分点、磷肥提高23.13个百分点、钾肥提高42.93个百分点;每生产100kg玉米籽粒吸收N量平均为2.14kg,吸收P2O5量平均为1.99kg,吸收K2O量平均为2.52kg。常规施肥的氮肥投入量较大,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下降,磷肥的利用率低容易造成当地群众实际施肥中盲目过量施磷。  相似文献   

9.
抗旱保水剂在干旱山区造林中的应用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唐山博亚科技工业开发公司生产的抗旱保水剂,在干旱荒漠地带进行造林试验,以高干苗木株施20~30g,低千苗木株施10~15g效果最好,当年造林成活率可提高55个百分点,造林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鸵鸟变温孵化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鸵鸟恒温孵化和变温孵化有不同的孵化效果,变温孵化的孵化率比恒温孵化平均提高6 .6 个百分点,健雏率平均提高0 .8 个百分点,而死胚率平均降低3 .45 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用同一诱导系JS6-1对6份不同血缘的F2代材料进行杂交诱导,调查统计了单倍体幼苗的存活数、单倍体植株的雌雄不协调数、授粉数及最终收获的单倍体穗数,对单倍体诱导率和结实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基础材料的单倍体诱导率和结实率存在较大差异,Q5的诱导率最高(12.8%),Q2的诱导率最低(8.7%)。不同基础材料的结实率Q3最高(54.4%),Q6最低(24.2%),最高结实率约是最低结实率的2.2倍。通过对单倍体结实率的研究发现,单倍体结实率与单倍体植株雌雄的协调性以及授粉成功率呈正相关,雌雄协调性对于单倍体结实率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施肥和激素对水稻不育系柱头外露率和结实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幼穗分化 5期前施尿素 ,“九二○”不同用量 ,喷施花调灵 ,施用KH2 PO4 和硼砂等试验 ,研究了不同处理对水稻不育系柱头外露率和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幼穗分化 5期是柱头生长的敏感期 ,追施氮肥能显著提高柱头外露率和结实率 ;适当增加“九二○”用量 ,喷施花调灵可提高柱头外露率和结实率 ;施用KH2 PO4 和硼砂也可提高柱头外露率和结实率 ,但提高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3.
播种期对波斯菊结实和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不同播种期对早熟、中熟、晚熟等3个波斯菊类型采种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为采种栽培,中熟品种的最佳播种期为6月29日前后,平均产量为495 kg/hm2左右,晚熟品种的最佳播种期为6月13日前后,平均产量为525 kg/hm2左右,而早熟品种不适宜在长江流域采种栽培.  相似文献   

14.
朴忠万  金志民  刘铸  李殿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411+6432-6411,6432
[目的]研究温度对花鼠心率及呼吸频率的影响。[方法]在0~30℃之间设6个温度梯度,测定花鼠心率及呼吸频率。[结果]花鼠心率总体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呼吸频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心率及呼吸频率与温度呈显著的线形回归关系。[结论]温度对花鼠心率及呼吸频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抗蒸腾剂对枣苗失水率与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了1年生灰枣嫁接苗在晾晒失水过程中,喷施不同体积分数的薄膜型抗蒸腾剂对其失水率和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木移植前喷洒50,100 mL.L-1的抗蒸腾剂,能有效地降低枣苗的失水率;抗蒸腾剂50mL.L-1时,枣苗的移栽成活率达到最大.作者提出了枣苗成活的根系和茎干失水率阈值分别为30%和8%.  相似文献   

16.
小麦籽粒干物质积累最大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驻马店市冬小麦16年的干物质积累测定资料,论证了小麦籽粒干物质积累最大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籽粒干物质积累最大速度与平均速度的比例为2.0~4.6,干物质积累最大速度平均值与平均速度平均值的比值为2.8。观测数据证实了用各种曲线来拟合小麦籽粒干物质积累过程存在的误差较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对2年生红桤木在自然条件下的光合特性进行测定,探讨气象因子对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在不同季节表现出明显不同的日变化规律,其中4月24日、10月10日和11月20日呈单峰型,而6月11日和8月9日呈双峰型.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为单峰型.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得出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与光量子密度、大气CO2浓度、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了相应的影响因子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了解中国水仙花香对人体生理的影响。[方法]男性40人自愿参与试验,分为青年组和中老年组。在闻香前后不同时间段,比较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结果]青年组闻香1h后,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中老年组闻香2h后,血压下降有显著意义(P〈0.01),呼吸频率增加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通过心率和呼吸频率的调节,中国水仙花花香对人体确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并且这种影响随闻香时间的长短而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9.
为开发新的饲料添加剂,阐明其饲喂限量和安全性,本试验进一步对汪清麦饭石做了较系统的毒理学研究.F0代生长期饲喂试验和繁殖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7%麦饭石组的增重率、初生产行数。初生重、出生存活率、哺育存活率及体重均明显高于0.03%组、2.0%组和对照组(P<0.05或P<0.01).根据F0代生长期饲喂试验和繁殖试验等结果,建议2.0%以下的汪清麦饭石作为家畜的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不同水分处理下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测定,我们发现:不同水分处理的叶片在整个生育期内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结荚期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其中高水处理(W3)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低水(W1)、中水(W2)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分别是W1、W2的1.3和1.05倍;大豆叶片的蒸腾速率在花期达到最大值,在需水量较大的花期,W3的叶片比W1、W2处理的叶片蒸腾速率分别高1.26和1.08倍。从苗期到花期,由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都以相近的速度增长,因而水分利用效率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