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7年6月开始对浙江省主要香榧Torreya grandis生产县(市)进行调查,发现香榧害虫120种,隶属5目,其中61种为新发现的香榧害虫。调查发现,介壳虫危害较重,混交林香榧虫害危害程度低于纯林。香榧害虫的增多与纯林种植且过度精细化管理有相关性。该结果对香榧虫害防治、科研人员教学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赵敏 《四川果树》2008,(1):58-59
1香榧概述 香榧(Torreya grandis)系裸子植物红豆杉科(Taxaceae)榧属(Torreya),又名细榧、真香榧、枫桥香榧,是集果用、油用、药用、材用、绿化、观赏为一体的多用途优良经济树种。香榧果食用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除了加工成干果作为美味食品外,还是名贵的中药材。香榧子性味甘平,入药具有杀虫、消积、润燥的功效。此外,香榧的树皮可提制工业用的栲胶,香榧木材纹理直,硬度适中,为造船、建筑、枕木、家具及工艺雕刻等良材。  相似文献   

3.
香榧种质资源选育和良种繁育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榧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干果树种,四季常缘,树形优美,是优良的生态经济树种和观赏树种。由于香榧资源少、产量低、繁殖难,加上香榧幼苗生长缓慢,小苗造林成活较难。现在各地加快建设香榧基地,从而造成香榧苗木特别是大苗供不应求,价格居高不下的局面。通过对香榧种质资源选育和良种繁育技术的多年研究,东阳市建立了一批香榧良种繁育基地,“香榧优良品种选育”成果通过浙江省科技厅的科技成果鉴定。本文系统总结推广香榧种苗繁育技术,为香榧的连一步发展提供优质种苗服务。  相似文献   

4.
香榧是中国特产的一种珍稀干果树种,是榧树中的优良品种,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还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实用价值和良好的生态景观效益。为了让香榧得到更好地利用,有效促进其迅速发展。本文就安徽旌德县的香榧发展现状以及促进其发展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5.
香榧成年树高枝换接雄枝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榧产区因缺乏雄榧树导致香榧连年低产.是香榧产医的普遍存在问题。本试验采用对300-500a生香榧成年老榧树高枝换接雄枝的方案解决香榧授扮难的问题。试验表明:嫁接的株成活率达61、3%.枝成活率达34.8%、说明采用嫁接的方法是可行的.关键在于嫁接的技术熟练程度和嫁接时间的选取。解决了香榧老榧树砧木切口木质化程度高嫁接难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嫁接方法和嫁接技术.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诸暨香榧是浙江省诸暨市的特产。利用和栽培香榧已有1300多年历史,现因其产量与质量优势而成为"中国香榧之乡"。通过对香榧苗木发展现状和生态学特点的分析,提出了香榧苗木的转型升级方法:盆景香榧造型及管护,以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之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香榧是常绿乔木,植物分类学上属裸子植物亚门红豆杉科榧树属,系第三纪孑遗植物,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干果树种,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较好的保健作用。香榧自然分布于浙江省会稽山、天目山及安徽省黄山等地,东阳是香榧的主产区之一。  相似文献   

8.
绍兴市售香榧坚果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浙江省绍兴市不同产区(绍兴市稽东镇、诸暨市、嵊州市)市售香榧产品综合性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香榧种子物理性状上存在较大差异,且内在品质也存在差异。12个香榧样品种仁含油率44.96%~53.58%,变异系数6.20%,不同产地之间差异显著;种仁蛋白质平均质量分数28.94%,变异系数8.56%,不同产地香榧蛋白质含量差异显著;香榧种子油脂过氧化值、酸价以及抗氧化能力差异显著;种仁不饱和脂肪酸所占比例73.52%~76.88%。说明绍兴市售香榧种子品质存在差别,不同产地生态环境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9.
以往香榧栽培多采用迹地栽培模式进行,不仅造成林地水土流失,还增加了香榧栽培的成本,香榧成活率和生长量也偏低,严重影响了香榧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了探索经济、生态、高效的香榧栽培模式,我们进行了香榧在林下栽培试验,为香榧栽培提供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0.
香榧及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贵州栽培香榧早日实现稳产、丰产,促进香榧产业良性发展。从香榧的生物学特征出发,通过研究香榧优良品种选择和造林地选择、香榧苗栽培和抚育管理、套种及病虫害防控等方面来探讨香榧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广大榧农从事香榧种植的人员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汪李宏 《花卉》2016,(12):67-68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越来越关注养生与保健,香榧作为一种高级干果具有非常好的保健功效,并富有非常多微量元素,备受人们欢迎,有着非常大的市场潜力。本文对香榧生物学特性与栽培种植技术进行研究,提出几点高效栽培方法,以提高香榧果实产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海拔高度对香榧种子外观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为选择香榧适生海拔高度范围提供依据。【方法】在同一香榧产区的5个海拔段(65、480、516、565、645 m)采集香榧种子,测定香榧种子的外观性状和营养品质,运用SPSS 19. 0对种蒲外观、种子长度、宽度,单粒质量等11个外观性状和粗脂肪、蛋白质、酸价等10个营养品质指标进行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因子通径分析、决定程度分析。【结果】海拔高度与种子长、出仁率、种蒲形指数等呈显著正相关(p 0.05),说明随海拔的升高,香榧种蒲变长,种子变长,出仁率增加。海拔高度与蛋白含量、硬脂酸含量、亚油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 0.05)。但不同海拔香榧粗油脂含量差异不显著(p 0.05)。因子通径分析表明海拔高度的变化主要影响香榧种子的种蒲重量和种子长度,种蒲质量和种子长度两个外观性状的91.2%受海拔高度变化的影响。海拔高度的变化主要影响二十碳二烯酸、二十碳三烯酸、油酸和硬脂酸等四个营养指标,海拔对二十碳二烯酸的影响最大,其余依次为二十碳三烯酸、油酸和硬脂酸。香榧种子的4个营养成分指标的99.2%受海拔高度变化的影响。【结论】海拔高度的变化综合影响了香榧种子的部分外观性状和营养成分,其中海拔高度对种蒲重量和二十碳二烯酸变异的直接作用最大。但海拔65 m香榧营养指标满足香榧生产基本要求,香榧栽培可适当扩大到低海拔区域。  相似文献   

13.
香榧的适应性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香榧Torreya grandis系裸子植物红豆杉科,榧属常绿乔木,系第三纪孑遗植物,为我国特有的珍稀干果树种.香榧是果用、油用、药用、材用、绿化和观赏等多用途的优良经济树种,具有寿命长、病虫害少、市场紧俏,价格坚挺等特点,因而栽培收益远较其他干果为高.多年来销售价格都在100元/kg上下,而且出口潜力大.发展香榧生产是一条当代得益,造福子孙的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14.
香榧籽的品质分级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香榧籽品质性状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建立香榧籽品质综合评价标准及分级标准,为香榧籽品质检测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39份香榧样品为材料,测定香榧籽品质的外观指标和营养指标中的长、宽、单粒质量、出仁率、种形指数、油脂、蛋白质、酸价、主要脂肪酸成分和微量元素等22项品质指标,利用SPSS19.0软件通过因子分析对香榧籽22项品质指标进行筛选,利用概率分布和层次分析(AHP)分别进行品质评价指标的分级及指标权重的确定,再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建立香榧籽品质判别函数模型。【结果】香榧籽品质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系数为3.14%~111.75%。其中过氧化值的变异系数最大,达到111.75%;而出仁率的变异系数最小,为3.14%;种形指数的变异性也较小,为3.57%,油脂平均含量为58.02%。通过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从22项指标中筛选出长、宽、单粒质量、仁质量、种形指数、油脂含量、出仁率、蛋白含量和酸价9项指标作为香榧籽品质评价代表性指标;综合考虑9项指标对香榧品质的影响程度,构建层次结构模型,优化出9项指标的权重系数分别为29.14%、21.44%、10.95%、14.99%、7.84%、5.79%、4.29%、3.20%和2.36%,建立了主要品质指标的分级标准和评分标准,得到香榧籽品质综合评价的3个判别函数,建模样本和检验样本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100%和88.88%。【结论】香榧籽品质可用长、宽、单粒质量、仁质量、种形指数、油脂含量、出仁率、蛋白含量和酸价9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本研究为香榧籽品质综合评价标准与分级标准的建立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浅谈香榧的栽培技术及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榧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香榧的栽培困难,本文作者凭经验总结了一些栽培及管理技术,为香榧的栽培成活率及产业发展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作了简单的探讨和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包承志 《花卉》2016,(12):86-87
本文主要对宁国市香榧产业发展前景进行简单分析,并研究香榧丰产改造栽培,主要分为丰产栽培技术以及低产林改造技术,通过对香榧丰产改造栽培以及发展前景的分析,从而为宁国市香榧的产业发展提供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东阳市是全国香榧之9,现有香榧面积2000hm^2,成年老榧树7000多株,年产干果300t,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本文介绍了东阳市香榧生产的现状,分析了香榧生产中存在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今后的发展方向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不同母岩发育土壤栽培的香榧种仁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为高品质香榧的栽培和生产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以火山灰土、花岗岩风化土、砂土、黄泥土和石灰岩土5种不同类型土壤栽培的香榧林为对象,分析土壤养分与香榧品质性状的相关关系,基于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法对种仁含油率和蛋白质、水解氨基酸、淀粉、可溶性糖、矿质元素和维生素E含量等品质性状以及炒制加工风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类型土壤pH值、有机质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在19.02%~177.20%之间;土壤pH值与镁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钙、锌元素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有机质与水解性氮、钙与镁元素、镁与锌元素、锰与锌元素含量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不同类型土壤香榧种仁含油率、蛋白质和水解氨基酸含量变异系数在3.42%~4.85%之间,淀粉、可溶性糖、矿质元素和维生素E含量的变异系数在7.11%~38.09%之间;土壤有机质与种仁淀粉、可溶性糖含量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2、0.893(p<0.05),土壤水解性氮含量与种仁淀粉含量间的相关系数为0.965(p<0.01),而且土壤矿质元素和种仁矿质元素含量间也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砂土栽培香榧种仁风味指标、内在营养指标和加工感官品质的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排名分别为第1、第2和第1,香榧种仁风味指标和加工感官品质灰色关联度值的相关系数达0.958(p<0.01)。【结论】不同母岩发育土壤的香榧种仁品质特征差异较大,其中,砂土种植的香榧综合品质最佳;种仁含油率和蛋白质、水解氨基酸、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可作为灰色关联度分析的量化指标用于评判香榧的加工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19.
香榧主要栽培品种的RAPD分析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以香榧8个主要栽培品种无性系的种子胚乳DNA 为研究材料, 利用23种多态型明显的引物进行了RAPD 分析。结果表明: 8个品种之间在DNA 水平上表现出较大的异质性; 根据RPAD 特异分离谱带确定了各品种的标记基因型, 以此可实现对香榧无性系品种DNA 水平上的鉴别; 以标记基因型为依据对香榧8个品种进行系统聚类分析, 结果与传统形态学分类中的两大类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香榧’授粉到越冬前雌配子体的发育、受精和原胚形成过程,丰富和完善榧属植物的生殖发育学。【方法】人工授粉后,定期连续采集雌球花,应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获得‘香榧’雌球花的纵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香榧’雌球花由4层鳞片包被,由外向内依次为假种皮、珠被和珠心。珠心中下部分化雌配子体。‘香榧’在授粉期尚处于大孢子母细胞时期;授粉后1周内,完成减数分裂形成功能大孢子;6月初到8月底完成雌配子体的发育,包括游离核时期、细胞化阶段和颈卵器时期;‘香榧’有2个颈卵器母细胞,每个颈卵器分裂形成4个颈细胞和1个卵核,腹沟核很快消失。9月中上旬精卵融合形成合子并发育形成原胚,排列成4层,并以原胚越冬。【结论】‘香榧’的雌配子体发育过程基本上遵循了红豆杉科植物的发育规律,只在原胚类型和颈卵器数目上与其他种类有一定差异。‘香榧’原胚为松型,2个颈卵器,而红豆杉科其他种原胚为标准型,绝大多数仅1个颈卵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