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据我们观察,我县大蒜次生现象常有发生,发生程度各年不一样。大蒜次生现象有三种表现:一是由小鳞瓣的保护叶长出狭长的须状叶身,叫次生叶;二是分化早的鳞瓣再次分化成小蒜苔,叫次生蒜苔;三是在次生苔周围分化发育成数量不等的小鳞瓣,称为次生鳞茎。在次生叶和次生苔伸出假茎过程中,往往把假茎挤压破裂,形成丛生分株状态人们称为“马尾蒜”、“胡子蒜”、“分株蒜”。  相似文献   

2.
在鲁西南平原地区,以大蒜为试材,采用"3414"完全试验设计,研究N肥、P肥、K肥施用量与大蒜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N、P、K 3种肥料施用量与大蒜产量极显著相关;获得了该地区大蒜产量与肥料施用量之间的三元二次关系.  相似文献   

3.
大蒜二次生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马尾蒜”、“面包蒜”,它使大蒜既不能留种,也不能食用,严重降低了大蒜的商品性和经济效益。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大蒜出现了二次生长,该如何预防?笔者根据近几年的观察和试验,总结出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1产生原因1.1种蒜选用不当大蒜二次生长的主要因素是遗传,所以栽种大蒜时首先应选用适宜本地区种植的品种。种蒜应头大、瓣肥,蒜瓣分体明显,4~8瓣构成一头。若选用不适宜本地区种植的品种,将会大大促进大蒜二次生长现象的发生。1.2蒜种贮藏场所环境不适若蒜种在播前30d(天)处于14~16℃或0~5℃,空气相对…  相似文献   

4.
在乐都县湟水沿岸的川水地区,大蒜已成为当地增加农民收入的主栽作物.由于年年连作,传统施肥偏重施N肥和P肥,忽视K肥的施用,造成作物缺钾,大蒜蒜头小,独蒜,重瓣蒜多,严重影响大蒜的产量和质量.为此进行了大蒜的钾肥效果试验,初步探寻高原地区大蒜钾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5.
一、病害的严重性与田间识别 1、常年发病率及为害程度大蒜(Allium sativum L)灰霉病近年在武汉郊区逐年严重发展。神农架及三峡地区作物种质资源考察队蔬菜专业组从神农架及长江三峡地区,采集大蒜品种资源200余份,在本校菜圃种植观察,在1987~1988年,灰霉病发病率50~80%,在1988~1989年,高达90%以上,当地栽种品种,如吉阳大蒜,发病也有逐年严重趋势,极大地影响大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6.
1 春栽大蒜1.1 整地与施肥 播前整地施肥,667m2施农肥 3 000公斤,磷酸二铵 15公斤,尿素 5公斤,生物钾2公斤。农肥要充分腐熟,捣碎倒匀,以防田间发酵,引蝇生蛆。先开沟,将上述肥料施入后合拢,拢距60cm。1.2 播种 品种选择与种蒜处理 大蒜应选择瓣大,头重的品种。如黑龙江的“阿城大蒜”(紫皮)、辽宁的“开源大蒜”(紫皮)、吉林的“大马牙”(白皮)、河北的“狗牙蒜”(白皮)等高产品种。种瓣是大蒜幼苗的主要营养来源,只有母壮才能子肥。所以收获时要选头,播种时留要瓣,选择蒜瓣肥大、色泽洁白,…  相似文献   

7.
大蒜养分需求规律及施肥模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蒜施肥中存在的习惯性和盲目性,采用肥料"3414"试验,在中壤土上进行了大蒜养分需求规律及施肥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蒜在生长过程中,吸氮最多、钾次之、磷最少,吸收氮磷钾的比例为N∶P2O5∶K2O=1∶0.36∶0.70,氮、钾吸收高峰在鳞茎膨大期,磷吸收高峰在蒜苔伸长期。大蒜施用氮磷钾,均有增产效果,氮磷钾最佳施用量为N436.95kg/hm2,P2O5213.34kg/hm2,K2O336.74kg/hm2。氮肥施用方法以2/3基+1/3追为宜,钾肥以2/3基+1/3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迟眼蕈蚊主要危害大蒜、苔蒜、葱、洋葱、韭菜等。丰县年种植葱蒜类蔬菜面积在3.333万hm^2以上,由于多年重茬种植,迟眼蕈蚊已逐渐成为丰县大蒜及葱蒜类蔬菜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据调查,该虫在丰县蒜田普遍发生,一般地块有虫株率10%~30%,严重地块虫株率高达50%以上,一般蒜田单株有虫13~75头,  相似文献   

9.
崔惠杰 《蔬菜》2011,(7):51-54
连作重茬严重制约了邳州市大蒜的生产水平。经过在邳州市赵墩、宿羊山、碾庄等镇大蒜田进行多点试验,结果证明:施用荣宝(正肥丹)能有效地促进大蒜的根系、叶片、植株鲜质量、须根数、叶面积、假茎粗等的生长及增重;减轻叶枯病等病害发生,使大蒜的黄尖叶发生少;防止地下害虫对大蒜根部的侵蚀,减轻根部的腐烂,防止早期枯死现象,有效地提高大蒜的抗逆性,从而改善大蒜品质,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0.
章胜 《长江蔬菜》2007,(2):31-31
安徽省铜陵县地处长江中下游,大蒜作为"铜陵八宝"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尤其是地方品种矮大头,独具风味,备受人们青睐.由于多种原因,矮大头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品种退化现象,蒜薹、蒜头的单产大幅度下降,品质变差,并且出现了大量独头蒜、独瓣蒜以及复瓣蒜等不良性状.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氮磷钾肥与皓达肥料增效剂配施对大白菜产量及氮磷钾吸收量的影响,我们开展了相关肥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肥底加皓达肥料增效剂处理每667m~2大白菜产量为7759.3kg,较肥底(ck)处理增产27.4%;皓达肥料增效剂可促进大白菜吸收养分,每生产1000kg大白菜,肥底加皓达肥料增效剂处理吸收氮0.5838kg、磷0.3268kg、钾2.4573kg,吸收氮磷钾比例为1.00∶0.56∶4.21;肥底加皓达肥料增效剂处理大白菜氮磷钾养分效力系数分别为0.248、0.564、4.237;肥底加皓达肥料增效剂处理较肥底(ck)处理667m~2增加肥料成本28.8元,而667m~2大白菜增加收入6644元,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大蒜害虫种类及危害症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自古认为大蒜害虫很少,其实不然。1989—1990年看到了我所大蒜20多个供试品种,每年都因害虫危害引起不同程度的死苗情况,轻者可占百分之几,重者个别品种蒜苗死光。通过田间取样镜检调查,发现大蒜死苗与各种虫害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直接相关是各种害虫蛀食蒜苗致死,而间接相关则是由虫口感病致死。此外,对贮蒜被害调查  相似文献   

13.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大蒜品种及工具:供试大蒜品种为金堂二水早;测量工具有卡尺、卷尺、台秤。 (二)材料来源及打苔方法:材料取自本县富林镇广源村一组,大田栽培期采用常规管理。打苔时采用“划抽法”。即用一指粗的木棒,将先端一侧刻一凹口,呈月牙形,其中嵌入半截针,针尖外露2-3mm,在蒜苔花序苞片伸出叶鞘 3-6cm时采收。采时以左手握总苞下部,拉直苔子,右手拿工具在假茎无叶分布的一侧距地面 3—4叶片处,以针尖刺入叶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氮磷钾肥与皓达肥料增效剂配施对萝卜产量及氮磷钾吸收量的影响,我们开展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肥底加皓达肥料增效剂处理每hm~2萝卜产量为82 680 kg,较肥底(ck)处理增产15.22%;皓达肥料增效剂可促进萝卜吸收养分,提高萝卜氮磷钾养分效力系数;肥底加皓达肥料增效剂处理较肥底(ck)处理每hm~2萝卜增加效益14 196元,增产增效极显著。  相似文献   

15.
蒜头和蒜苔都是大蒜的产品器官。采苔方法的不同,蒜苔的长度及重量都有差异。采苔后,对植株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以致影响到蒜头的重量。本文主要反映采苔方法对蒜苔和蒜头产量的影响大小。  相似文献   

16.
不同化肥种类及施肥方法对甘蔗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氮磷钾化肥配施、专用复混肥、控释肥3种不同化肥种类及施肥方法对甘蔗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肥、专用复混肥的增产效果均比氮磷钾化肥配施好,以控释肥的效果最好,分别比专用复混肥、氮磷钾化肥配施每667m2增产11.7%、19.3%,专用复混肥比氮磷钾化肥配施增产6.8%。控释肥的投资利润分别比氮磷钾化肥配施和专用复混肥每667m2增加383.59元、257.82元。在施肥方法上,氮磷钾化肥配施以基肥加3次追肥效果最好,专用复混肥以基肥加2次追肥效果最好,而控释肥以基肥加1次追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Scatopse notata属于双翅目粪蚊科的大蒜新害虫。此虫为害大蒜作物未见国内外有报道。1990年在我所大蒜试验田内大发生,造成严重缺苗断垅,甚至个别品种绝收。经过两年田间取样镜检和盆栽大蒜接种网罩饲养等观察以及田间防治试验研究,现将其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贵州三都县种植大蒜具有悠久的历史,群众过去都是种植本地紫皮蒜,该品种抽薹晚,成薹率低,后期因春季温暖易受病虫侵害,且群众无提纯复壮观念,故而出现品种严重退化,抽薹率降低,蒜头变小.为此,2004年我县特引进四川大蒜二水早、成蒜早2号、成蒜早3号、温江蒜等品种与本地紫皮蒜进行同田对比试验,以选择适宜我县生态环境的优良品种予以更换,使农民获得更高效益.  相似文献   

19.
汪沂 《北方园艺》2000,(4):54-54
蒜苔又称蒜苗或蒜毫,是抽苔大蒜鳞茎中央形成的花苔和花序.蒜苔在我国云南、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河北、山东等地均有栽培.4月中旬至5月中旬蒜苔开始弯苔时陆续收获.收获季节非常集中,只有几天.由于大蒜含有杀菌力很强的大蒜素,为蒜苔的长期贮藏提供了有利因素.因此科学的贮藏方法可做到蒜苔季产年销.  相似文献   

20.
韩宇 《上海蔬菜》2022,(2):45-47
大蒜二次生长是一种生理异常现象,对大蒜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为找出引发大蒜二次生长的原因,作者开展了播种期、施肥量、地膜覆盖、蒜种大小等因素对鲁西南地区大蒜二次生长率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期、施肥量、覆盖地膜以及蒜种大小等因素均会影响大蒜的二次生长率.播种过迟会促进大蒜二次生长,蒜农应根据品种熟性适期播种;每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