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0 毫秒
1.
费穆导演的电影《小城之春》,在中国电影史上有着重要意境美学价值。将其置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的视野下加以审视,阐释意境究竟以何种方式存在于电影的影像和叙事中。分析费穆对中国传统美学观念中"意象"、"意境"等问题的自觉探索和影像呈现。  相似文献   

2.
影像作为图像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凭借某种技术媒介实现的对现实世界的直观呈现、复制和固定,主要包括摄影影像、电影影像、电视影像和视频影像等。影像在图像体系中的演进大致经历了"从绘画到摄影"、"从摄影到电影"和"从电影到电视"三个阶段。这一历程实乃现代视觉符号表征与传播的演变过程,说到底是人接触、认识和反映现实的结果,是人与现实之间不同依存关系的写照。  相似文献   

3.
<白雪公主>是唐纳德·巴塞尔姆的代表作.它集中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在小说中,唐纳德·巴塞尔姆进行了大胆的语言试验,采用了戏仿,拼贴等手段.在这里,语言在展示作品的同时,成了作品本身的题材,而且与人物和情节相比,语言成了真正的主角.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医学信息教育的早期实践与探索、高等医学信息专业教育的创建、演变与发展以及新世纪医学信息教育发展的新格局和新变化等方面论述和评价了中国医学信息专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5.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十分重大.其中的<七月>非常具体、生动地描写了周代早期的农业生产情况,叙述先民在一年中所从事的农业劳动.朱熹传<诗集>日"此章前段言衣之始、后段言食之始".前段概述妇女采桑、养蚕、织布的劳作.诗句"蚕月条桑",历来注家颇有分歧.本文试从各家说解入手,结合相关种桑养蚕的农业知识进行分析,提出我们的观点,以资辨正.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力图证明如下观点:课堂上观看中、英文双语字幕英文原声电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大学英语课堂自主性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传统教学所无法替代的优势和魅力。它可以全方位、多模态地向学生呈现原汁原味的英语语言与文化,使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等五个方面的语言应用能力都得到提升,学生在观看电影过程中遇到中、西方文化的冲突时,还可以思考电影所反映的社会与人生,这些都体现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所应具有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最主要的是,学生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锻炼了自主学习能力,这种能力是全方位提升英语水平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7.
李约瑟博士怀着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感情,孜孜不倦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做出了实事求是的总结与概括,对世界了解中国,消除误解与偏见作了极好的宣传.他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不存在"拔高"或"说好话"的倾向.他的<中国之科学与文明>被译成<中国科学技术史>并无不妥.否定"李约瑟难题"缺乏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73% 2甲4氯钠·莠灭净·敌草隆WP对甘蔗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确定其最佳用药量。【方法】设73% 2甲4氯钠·莠灭净·敌草隆WP 876、1314、1752、2628 a.i.g/ha和56% 2甲4氯钠SP 840 a.i.g/ha、80%莠灭净WP 1440 a.i.g/ha、80%敌草隆WP 1440 a.i.g/ha,以及清水对照,药后20、40 d调查药剂对杂草的防效。【结果】药后20、40 d,73% 2甲4氯钠·莠灭净·敌草隆WP对杂草的总体株防效、鲜重防效均超过90.00%,在876~2628 a.i.g/ha剂量下均可有效防除大多数蔗田单、双子叶杂草,防效优于56% 2甲4氯钠SP、80%莠灭净WP和80%敌草隆WP单剂。【结论】73% 2甲4氯钠·莠灭净·敌草隆WP可有效防除大多数蔗田杂草,且对甘蔗安全,推荐用量为1314~1752 a.i.g/ha。  相似文献   

9.
<诗经>是周礼社会的产物,以礼说诗有时更能把握诗的内容和主旨.历代学者对<诗经·木瓜>一类诗的解释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果结合周代礼俗对<木瓜>一类诗重新阐释,也许会有一个令人较满意的结果.周代贽见礼是解释<木瓜>一类诗的根据.  相似文献   

10.
由于<易·复>卦所构建的世界图象与所蕴涵的义理与外来宗教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所以外来宗教极其重视解释<复>卦,以之作为其教在中国存在发展的论据,并进而与我国其他文化传统和平相处、和而不同.本文从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中国化的微观方面来揭示其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地膜厚度对作物产量与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农用地膜(以下简称地膜)已成为我国干旱、冷凉地区土壤增温、保墒和作物增产的重要措施。为摸清我国地膜厚度应用现状,研究地膜厚度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环境的影响,2011年,在全国范围内针对棉花、玉米、马铃薯、花生等主要覆膜作物分别布置172、99、30、58个调查点,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国地膜厚度应用现状进行系统调查。根据调查结果,2011—2013年,在新疆、甘肃、内蒙古、山东4省分别针对以上4种作物,设置不同地膜厚度处理,系统分析了地膜厚度对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作物产量、经济效益以及地膜残留强度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主要覆膜作物现用地膜厚度较薄,96.7%的地膜厚度集中在0.004~0.008 mm之间。增加地膜厚度能够提高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但对不同作物的产量影响不同;随着地膜厚度增加(0.004~0.012 mm),棉花和玉米产量不断增加,而马铃薯和花生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地膜厚度对作物经济效益有一定影响,但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地膜厚度显著影响地膜残留强度(P0.05),除了马铃薯外,其余作物地膜残留强度和地膜厚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综上所述,增加地膜厚度对于我国主要覆膜作物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但增产幅度有限,而在残膜回收的基础上增加地膜厚度能够显著降低地膜残留强度。为应对我国农田地膜残留问题,建议我国地膜厚度标准提高至0.010~0.012 mm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农村题材的电影曾经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律动。从《被告山杠爷》到《父老乡亲》,范元的农村题材的影片构成了世纪之交中国农村的电影叙事系列,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中国农村社会的进程。这些电影作品在内容与艺术追求上表现了他作为青年电影艺术家对农村问题独特的审视与追求。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农膜回收政策绩效,引导农户积极回收农膜,基于新疆1 057户棉农的调查数据,结合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通过构建定序Probit模型探讨棉农对农膜回收政策执行的满意度评价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棉农对农膜回收政策执行满意度普遍偏低,对政策执行内容、力度、效果较为满意及以上的比例分别是27.25%、23.27%和22.80%;2)棉农对农膜回收政策的了解程度、政府奖励和处罚的合理程度均对提高农膜回收政策执行的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另外加入专业合作社、家庭劳动力人数、回收农膜所花的时间对农膜回收政策执行的满意度有正向影响,农户受教育程度、回收农膜所花的资金对政策执行的满意度有负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完善农膜回收政策奖惩机制、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创新农膜回收政策的宣传方式、构建基层环境保护监督体系这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渭北旱塬不同覆膜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和酶活性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降解/非降解膜和白/黑色膜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和酶活性的影响,以渭北旱塬玉米地为研究对象,用磷脂脂肪酸(PLFA)法分析了非降解白膜、非降解黑膜、降解白膜、降解黑膜和不覆膜5种处理玉米收获期土壤微生物群落和酶活性的差异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非降解膜处理土壤温度、含水量、全氮、碱解氮和硝态氮含量高于降解膜处理(P<0.05),在同是降解膜或非降解膜情况下,地膜颜色对土壤温度、含水量影响较小,对土壤氮、磷、钾含量的影响取决于其是否可降解。非降解膜处理微生物PLFA总浓度较降解膜处理高29.5%(P<0.05),普通细菌、真菌、革兰氏阳性菌PLFA浓度较降解膜处理分别高26.3%、29.7%、58.7%(P<0.05),脲酶、碱性蛋白酶和脱氢酶活性也高于降解膜处理(P<0.05),其中碱性蛋白酶高出幅度最大,为42.4%,脲酶最小,为11.4%,黑色膜处理真菌与细菌PLFA浓度比(F/B)较白色膜处理高20.6%(P<0.05),并且非降解黑膜处理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PLFA浓度比(G+/G-)较非降解白膜处理低27.5%(P<0.05),表明非降解膜在提升微生物与酶活性方面优于降解膜,相同材料的黑色膜在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对土壤环境变化的缓冲能力方面较白色膜更有优势。冗余分析显示,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主要受土壤氮、磷、钾含量影响,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并非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关键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5.
覆盖可降解地膜对玉米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采用3种不同性质的可降解地膜和一种普通地膜覆盖种植玉米,在玉米生长的不同时期测定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温度、地膜破损程度等,最后,收获玉米并计产。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在玉米生育中期保水效果明显,而在生育前期和后期保水效果不明显;在生育中期保温效果不明显,而在生育前期和后期保温效果明显。降解膜和普通膜的保水、保温和增产效果基本相同;各降解膜对玉米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无差异。3种降解膜的降解速率为:生物降解膜>生-光双降解膜>光降解膜。  相似文献   

16.
地膜覆盖技术应用带动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和生产方式的改变,对保障我国农产品安全供给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地膜应用量和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大量残留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进行,对农业环境的安全与健康也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本文在青岛市 5 个农业主产区选择了 27 个代表性作物种植片区,对常年覆膜农田土壤地膜残留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青岛市农田土壤中地膜残留量在 10.7~69.3 kg·hm-2 之间,平均残留量为 32.3±15.7 kg·hm-2,中位值 27.3 kg·hm-2,其中有 7 个作物种植片区的残膜量均值超过 40 kg·hm-2,最高残留量均值达到 69.3 kg·hm-2,具有一定的残膜污染作物损害风险。青岛市农田土壤中地膜残留量与种植模式、覆膜年限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而与当季残膜回收率有关。农田土壤中残膜大小以大于100 cm2 的最多,且 90%以上残膜分布在 0~20 cm 耕作层。为控制农田土壤地膜残留污染,提出 3 点建议:一是建立和完善地膜残留污染综合治理机制;二是强化超薄型聚乙烯(PE)地膜的质量提升与达标地膜的应用;三是积极研发推广生物可降解地膜,从源头解决 PE 地膜残留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相同光强不同光质对‘丰香’草莓果实花青苷、酚类物质及类黄酮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光膜条件下,草莓果实花青苷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黄膜>绿膜>中性膜>蓝膜>红膜,与远红光/红光比例相关;而酚类物质的含量变化则是蓝膜>绿膜>黄膜>中性膜>红膜,与红光/远红光的比例成负相关;类黄酮物质含量与酚类物质含量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8.
PBAT全生物降解地膜在辽西半干旱区的降解及残留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明确全生物降解地膜在辽西半干旱区农田中的降解特性,以普通地膜(CPF)为对照,设置2年田间试验,结合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定PBAT全生物降解地膜(BPF)的降解及残留指标。结果表明:全生物降解地膜从玉米苗期(40 d左右)开始出现降解,拔节时地膜降解已进入破裂期,抽穗之后进入崩解期。随着覆盖年限的增加,地膜残留量也相应增加,普通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表层残膜累积量分别增加165%和47%,残片总数分别增加80%和21%;2种地膜残留量均随土层加深而减少,但伴随覆膜年限增加,深层土壤中残膜占残膜总量比例呈增加趋势,其中,普通地膜比例由8.2%增至12.4%,全生物降解地膜由2.9%增至3.7%。通过2年覆盖,表层土壤中普通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的残片数分别为277万和236万片/hm2,残膜质量分别为73.6和57.6 kg/hm2,与普通地膜相比,PBAT全生物降解地膜可实现自身降解,有效减少农田残留,以其替代普通地膜应用于辽西半干旱区玉米覆盖栽培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以滤光膜遮光处理1年生黄檗幼苗,测定了幼苗生物量及根、茎外皮中的小檗碱、药根碱和掌叶防己碱含量.红色、黄色、蓝色和绿色滤光膜对黄檗幼苗的根和茎生物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黄膜的抑制作用最小,而蓝膜和绿膜的抑制作用最强.滤光膜处理也不同程度地抑制了小檗碱、药根碱和掌叶防己碱的合成和积累,红膜的抑制作用最小,蓝膜和绿膜的抑制作用最强.滤光膜处理后,3种生物碱的单株产量都低于对照,红膜处理小檗碱的产量显著高于黄膜处理的,但红膜和黄膜处理下的药根碱和掌叶防己碱的产量差异不显著,蓝膜和绿膜处理的3种生物碱的产量都始终最低.滤光膜处理不利于黄檗幼苗的生长和上述3种生物碱的积累.  相似文献   

20.
烟田降解膜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期间在土壤pH 6.3,平均土壤湿度14.5%,平均空气湿度64.9%,平均日照强度19 600 Lx的条件下,与普通地膜作对照,对3种降解膜A,B,C进行了盖膜栽烟试验,结果降解膜A开裂期为30 d,降解膜B开裂期为36~39 d,降解膜C开裂期为92~96 d. 与对照相比,开裂期适宜的降解膜有利于后期的烤烟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